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地方幼兒教育資源主要問題及對策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我國實施“全面二孩政策”已近五年,第一批“二孩”的出生和成長必然會對現有幼兒教育資源造成一定沖擊。以通化市為研究區,采用實地觀察法、訪談調查法和統計調查法,分析了地方幼兒教育資源在硬件條件和軟件條件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相應對策,為改善地方幼兒教育資源現狀、提高幼兒教學質量提供參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幼兒教育資源;問題;對策;通化
我國在經歷了從2011年“雙獨二孩政策”到2013年“單獨二孩政策”的平穩過渡后,至2015年10月已實施“全面二孩政策”[1]。截止當前,“全面二孩政策”已實施近5個年頭,第一批“二孩”的出生和成長必然會對現有幼兒教育資源造成一定沖擊。幼兒是祖國的未來,全面了解地方幼兒教育資源現狀,查明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相應對策,對于應對二孩入園問題、改善入園條件、提高幼兒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研究區概況與研究方法
本文選取的研究區為通化市。通化市位于吉林省東南部,是吉林省下轄的地級市,幅員面積1.56萬平方公里,境內2/3以上面積為山區,是一座以低山丘陵地貌為主的山區城市,屬中溫帶濕潤氣候區[2]。2018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為215.94萬人,2018年出生人口1.3711萬人,出生率為6.33‰,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24‰[3]。本文研究范圍為通化市區所在地(市政府駐地)———東昌區。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實地觀察法、訪談調查法和統計調查法。2018—2019年,項目組成員深入到東昌區各幼兒園開展調查研究,實地觀察了幼兒園的室內外場地建設和基礎設施配置情況,對幼兒園管理者、園長、幼兒教師、保育員、家長等進行訪談,調查和統計了幼兒教育資源的基礎信息和基本認識,根據調查結果總結和分析了地方幼兒教育資源現狀與存在問題。
二、地方幼兒教育資源存在的主要問題
調查結果顯示,地方幼兒教育資源存在的主要問題可概括為硬件條件和軟件條件兩大方面。
(一)硬件條件硬件條件主要指幼兒園室內室外教學、活動、休息的房屋建筑、場地、基礎設施、衛生條件和周圍環境,以及器材、教具、玩具、書籍等配備情況。1.室內外場地和設施條件較差根據2018年東昌區95所幼兒園的統計調查結果,幼兒人均室內建筑面積符合國家幼兒園建設標準規定的不低于10m2以上的共有17所,占東昌區幼兒園總數的17.9%。其中包括:公立幼兒園10所,占公立幼兒園總數(13所)的76.9%;民辦幼兒園7所,占民辦幼兒園總數(82所)的8.5%。從數據可以看出:公立幼兒園一般都具有獨立的活動室、休息室、衛生間、保健室等,室內建筑面積達標情況較好;而民辦幼兒園絕大多數用房緊張,達到國家標準規定的比例小,活動室與休息室通用的情況較多。實地走訪觀察發現很多幼兒園缺少基本的室外活動場地,不能滿足幼兒園建設標準規定的幼兒室外活動游戲場地、活動器械場地、直跑道、沙池等設施條件標準[4]。不同辦學類型的幼兒園室外活動場地差距大,公立幼兒園一般都具有較為寬敞的幼兒室外活動場地,而民辦幼兒園中除新辦的幾所大型連鎖幼兒園戶外設施良好之外,其它大部分不能滿足需求。2.器材、玩教具數量和類型有限幼兒所需室內室外活動器材、玩具、教具也是幼兒園硬件條件的重要組成。通過實地觀察和訪談發現,目前市內公立幼兒園和幾所新辦大型連鎖幼兒園的器材和教具、玩具數量充足,類型多樣,且與幼兒活動需求對應成體系,玩具、教具能夠保證人手一套,能支撐幼兒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然而占據比重較大的小型民辦幼兒園在器材、教玩具方面多存在類型單一、數量有限、陳舊單調等問題,不利于幼兒教學系列活動的開展。
(二)軟件條件軟件條件主要指幼兒園的師資狀況、幼兒數量、教學理念、園本文化、實踐基地條件等非物質條件和人文環境。1.師資狀況參差不齊師資條件是當前通化市區幼兒園教學質量提升的最大障礙。一方面,幼兒教師的數量、學歷層次、畢業學校、是否具有教師資格證、所學專業是否對口,是影響幼兒園教育水平的主要指標。通化市區幼兒園普遍存在師資數量不足、學歷層次與畢業學校水平不一、持證教師人數比例少的問題。幼兒年齡小自理能力差,既要有負責教學活動的老師,也要有負責生活起居的老師,因此每班一般需配備2名帶班老師和1名保育員。統計結果顯示,通化市區平均每班教師數3人及以上的幼兒園僅占42%,而58%的幼兒園每班配備教師人數不足3人,師資數量不足。另一方面,通過調查也發現師資待遇問題有待改善。幼兒教師工資低于區域平均工資水平,正式職工和臨時職工待遇差別大,是造成教師流動性強、師資力量不穩定的主要原因,師資不穩定進而造成了幼兒園教育水平的波動和不穩定。2.幼兒流動性較大幼兒流動性受多種因素影響,例如:硬件設施不好導致幼兒感受差;低齡幼兒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差導致入園后易感冒生病;幼兒對教師的依賴程度高,師資流動一定程度也可能導致幼兒流動。幼兒流動性大使得入園率、退園率數據波動大,教學過程和幼兒人際交往等也需不斷調整。幼兒流動性大的問題在小型、民辦幼兒園及低幼年級表現明顯,公辦幼兒園和年級較高的大班、學前班較為穩定。3.園本文化建設重視不夠隨著人們對教育重視程度的不斷提升,家長對幼兒教育質量的要求也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家長擇園時既考慮硬件設施,也重視教學理念和園本文化等人文環境。調查顯示:通化市公辦幼兒園在師資力量、教育資源、教學過程規范性方面具有優勢,都已創建和培育具有一定特色的教育理念和園本文化;重視素質教育,建立了系統的文化、體育、德育等各類實踐基地。多數民辦幼兒園由于師資不穩定,資金人力投入不足,疲于維持常規的教學過程,沒有過多精力考慮人文環境的建設,園本文化的構建較差,未形成或難形成具有特色的教育理念。
三、改善地方幼兒教育資源的對策分析
針對當前通化市幼兒教育資源存在的主要問題,從基礎設施建設、幼兒園審批管理、幼兒教師隊伍建設和園本文化養成等方面提出以下四點對策。
(一)加大幼兒園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通化市95所幼兒園中建筑面積符合國家標準規定的僅占17.9%,器材、玩具、教具雖沒有統一的衡量標準,但總體數量較少、類型單一,各幼兒園間差距較大,基礎設施條件亟需改善。呼吁政府部門加大財政投入和經濟扶持的力度,加強幼兒園基礎設施建設,逐步改善和提高幼兒園硬件資源配置的整體水平,為迎接“全面二孩”實施帶來的挑戰做好硬件條件準備。
(二)規范民辦幼兒園的審批與管理通化市民辦幼兒園軟硬件條件相對薄弱,特別是小型民辦幼兒園存在場地、設施、器材、師資等辦學條件嚴重不足的情況,應從源頭規范民辦幼兒園的審批流程和管理辦法,加大民辦幼兒園辦學過程的評價和監管力度,確保其軟硬件條件能滿足基本的幼兒教學資源配置要求,并具有逐步改善的能力和發展潛力。
(三)加強幼兒教師隊伍的建設教師隊伍建設是從根本上提高幼兒園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一方面,從地方政府、主管教育部門到幼兒園,多層面協商制定幼兒教師人才引進策略,提高幼兒教師的工資標準和福利待遇,吸引更多優秀教師扎根立足幼兒教育事業[5]。另一方面,加強幼兒教師的進修培訓,通過邀請優秀的幼兒教育工作者和幼兒教育專家以講座、培訓會、工作坊等形式對幼兒教師進行培訓,提高教師學歷水平,擴展視野,更新教育觀念,為孩子的啟蒙教育和終身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四)重視園本文化和教育理念的養成教育不僅是言傳身教,更是潛移默化的過程。隨著新時代對創新人才的需求,教育理念和園本文化作為幼兒園的人文環境精髓,通過文化浸潤,對幼兒創新思維和綜合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教育理念和園本文化也是幼兒園良性發展和擴大知名度的一張名片,可以定期組織家長培訓會,傳遞先進的教學理念,組織畢業幼兒和家長反饋交流會,宣傳特色園本文化和幼兒教育成功經驗,實現幼兒教育資源的信息共享。
參考文獻:
[1]喬曉春.“單獨二孩”,一項失誤的政策[J].人口與發展,2015(6):2-6,18.
[2]百度百科———通化.
[3]通化市統計局.通化市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DB/OL].
[4]趙一名.遼寧省城鄉地區幼兒教育環境差異分析[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9,35(8):167-169,172.
[5]胡月霞.二孩政策背景下幼兒教師隊伍建設的策略探析[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12):180-181.
作者:陶國芳 蔣兆恒 白霞 于瀟 王欽玲 單位: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