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陜西文學精品移動網絡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綜合分析
針對陜西文學第二代作家作品集及其代表作的APP應用,在移動互聯網目前的下載數量做一個簡單的統計。主要以主流的安卓市場和蘋果市場為主,安卓市場選取91助手(目前全球唯一一款全面支持iPhone、Android、WindowsPhone、WindowsMobile、Wince、SymbianS60等智能手機系統下載免費資源的最大平臺)數據為例,蘋果市場選取iTunesstore數據為例。經筆者一一下載試用,安卓市場中以上所有的文學APP均只有普通電子文字版,形式單一,與傳統電子書基本一致;蘋果市場中部分文學應用有電子文字版的同時,另含有真人語音版。對比得出,在目前主流的兩大手機系統陣營中,均有一批陜西文學精品為內容的APP已成功搭載于移動網絡終端進行傳播,安卓市場關于陜西文學精品的APP數量研發多于蘋果市場,某名為“白鹿原”的APP在91助手中下載量達9492次,其余12個與白鹿原相關的APP也都各自有3000至8000不等的下載量,所以僅“白鹿原”為主題的APP在91助手上的下載量約有6萬余次,表格中6款陜西文學精品代表的APP在91助手中的下載量共約12.8萬余次,這還不包含安卓陣營中“N多市場”、“安卓市場”等其余大型免費資源下載平臺的數據。說明在安卓系統用戶中存在著大量對陜西文學精品關注的讀者。蘋果系統用戶中由于iTunes平臺設定,無法看到各APP的下載數量,本文將以一款名為“白鹿原”的APP營銷數據為例,進而分析一例具體的以陜西文學為內容的APP在蘋果市場中的傳播情況。
(二)iTunesstore《白鹿原》APP傳播數據分析
因同名電影《白鹿原》于2012年9月15日全國公映,軟件研發者于電影公映前的一個月將《白鹿原》小說APPiPhone版免費上線,前期通過免費應用的形式吸收下載量,提高該應用在蘋果APP排行榜的位置,下載量越大排名越靠前,越容易被更多蘋果用戶看到,反過來進一步提高下載量。后期采取收費的形式,即在電影上映的前后若干天,將免費轉為收費,需要下載該應用的用戶必須付費(6元/個)才能下載該APP,從而獲取盈利。第一個免費周(8月13日—8月19日)下載量高達3676次;第二個免費周(8月20日—8月26日)下載量高達8656次;第三周(8月27日—9月2日)取消免費版,開始收費,出售14次;第四周(9月3日—9月9日)研發者調整策略,該周內由免費版逐步過渡至收費版,免費下載次數138次,收費下載次數145次;第五周(9月10日—9月16日)以后均采取收費下載,該周出售84次(該周周末電影《白鹿原》公映);第六周(9月17日—9月23日)出售223次(電影《白鹿原》上映第一周);第七周(9月24日—9月30日)出售81次(電影《白鹿原》上映第二周);第八周(10月1日—10月7日)出售34次(電影《白鹿原》上映第三周)。需要說明的是,在《白鹿原》小說APP轉為收費版的時間段中,另外7個同名APP應用中的1—2個仍采取免費版,所以這種相同內容不同價位的因素對于考察該應用的后期傳播效果有一定的影響。為確保調研的客觀性,筆者同時記錄了其他幾款同名APP在相同時間段內于蘋果iTunes排行榜的排名情況,以供衡量陜西文學精品《白鹿原》在蘋果市場的傳播情況。在第六個銷售周中(電影《白鹿原》上映第一周),本案例APP在iTunes所有收費APP排行榜中排名在第80—110位之間;另一款排名最靠前的同名收費應用在收費APP排行榜排名在第44—57位之間(注:該應用含真人語音版,而案例APP僅純文字版)。iTunes所有免費APP排行榜中,一款同名免費APP始終徘徊在第6—31位十分靠前的位置。在第七個銷售周中(電影《白鹿原》上映第二周),排名最靠前的同名收費應用在收費APP排行榜排于第80—100位之間;排名最靠前的同名免費應用在免費APP排行榜中排于第33—50位之間。
(三)分析結論
通過列舉以上陜西文學精品APP在安卓和蘋果兩大主流移動網絡市場的下載情況,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陜西文學精品在91助手的下載量和蘋果APPstore中排名靠前的情況,說明在大量的移動互聯網網民中,仍有一批較穩定的陜西文學愛好者,且《白鹿原》APP在iTunes免費應用排行榜中竟排到了第6位如此靠前的位置,說明該作品的內容、年代、人物雖與現代都市社會有一定距離,但不構成妨礙讀者選擇的主要原因,相反,在紙質書籍銷量下滑的時候,通過搭載價格遠低于紙媒售價的移動網絡產品——APP,重新走入移動互聯網網民的視野,而再次受到強烈關注。
(2)截至2012年底,蘋果AppStore中已有70萬個APP,Android有60萬個APP。而91助手和iTunesstore中與陜西文學精品相關的所有APP數量加起來不足60個,與海量APP應用相比著實太少,市場覆蓋率不高則會嚴重影響產品到達率,從而弱化陜西文學精品在移動互聯網的傳播效果。
(3)由陳忠實小說《白鹿原》改編的同名電影的上映,其前期的造勢宣傳活動為該文學APP在移動互聯網的傳播做了免費的宣傳,人們對電影的興趣與喜愛會在一段時間涵蓋至電影的周邊產品,在iTunesstore中的表現是:《白鹿原》的下載量在電影公映的前一個月開始逐漸走向高峰,在電影公映一周后下載量達到高峰,之后下載量逐漸減少。在安卓市場的表現是:《白鹿原》的APP研發數量和單個應用最高次下載量遠遠超于其他同類應用。所以,經典文學與影視總是相輔相成,利用好改編影視劇等新聞熱點事件,借助已形成的社會關注焦點來推動陜西文學精品的傳播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分析用戶評論,現有的陜西文學精品APP出現的質量問題主要有頁數內容不全、排版粗糙、更新內容匱乏、純文字形式枯燥單一、與移動設備交互設計體驗感一般等。由于國內文學盜版情況泛濫,不少軟件開發者在未經作者授權情況下,自行制作電子版,只追求研發速度而忽視產品質量,導致陜西文學APP形式過于單一、品質良莠不齊,不利于培養移動互聯網網民讀者對陜西文學形象的積極印象。
(5)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智能手機及其他移動手持設備的普及,“移動中的讀者”數量在迅速增加,閱讀電子讀物的意識與習慣已然形成,當下正是研發電子讀物產品的最佳時機。隨著電子讀物的增多,人們對閱讀體驗感、舒適度及創新度的要求將不斷提升。所以,研發者需要抓住機遇,追求速度的同時兼顧產品質量,將“移動中的讀者”的閱讀習慣與智能手持設備的特點相結合,在傳統的電子文字形式上注入創新元素,使得自己的電子讀物與眾不同,博得更多賣點。
二、陜西文學精品APP創意設計
(一)加入引導視頻播放的文字鏈接
手持移動設備區別于紙質媒介的最大特點在于集多媒體功能于一體,手指甚至手勢與觸摸屏可直接進行信息指令的互動,手持設備作為電子媒介擁有圖像、視頻、音頻、文字等多種表現形式。所以針對文學讀物的APP設計,不僅要有文字內容,還可以添加與文字內容相關的視頻、音頻等豐富素材,而與之整合的方式則可以在小說文字中插入文字鏈接,例如讀者在閱讀《白鹿原》這本小說時,看到作者對黑娃迎娶白小娥遭到反對的描寫生動形象,而電影《白鹿原》中也有展現該情景的橋段,讀者即可點擊小說中該部分的文字鏈接,便能夠欣賞到與文字相關的影視表演片段。這樣充分利用了電子設備智能化與數字化特點,做出不同于傳統電子純文字的讀物形式,擴大信息量的同時增添閱讀樂趣。
(二)根據小說內容繪制人物形象、場景
依照小說對人物角色的外形描寫,繪制手繪版或者三維立體人物造型。對于小說中沒有給出具體外形描寫的人物,可以給出形態各異的五官造型與服飾元素,由讀者根據自己的想象與對人物的理解,自由組合人物五官并搭配服裝造型,制造出自己心目中的角色形象。然后進入閱讀,通過對人物的可視化設計,增加了讀者與文學作品的互動,代入式閱讀的體驗則會使讀者對作品的理解更加深入。同理,對小說中故事場景的文字描述,同樣可以通過可視化處理來增強閱讀的代入感體驗。例如,《白鹿原》中當讀者閱讀到發生在麥田里的有關情節時,該頁文字背景即可相應顯示麥田的形象,避免了傳統電子讀物中背景單一、千篇一律的枯燥體驗。
(三)加入人性化互動設計
讀者可以將喜愛的人物角色或者自己設計出的人物形象設置為閱讀助手,因為手持移動設備的屏幕較小,同時眼睛長期盯著電子屏幕閱讀極易導致視覺疲勞與視力下降,閱讀助手根據APP應用啟動的時間計算讀者閱讀時長,在需要休息的時候,以符合角色特點的語言方式來提醒讀者注意勞逸結合。諸如此類貼心的設計操作簡單,不僅可以改善讀者的閱讀體驗,也可因其不同于已有的傳統電子讀物單一的表現形式而迅速脫穎而出。
(四)在傳播途徑上進行互動性的傳播
陜西文學精品APP除了要在本體設計上加入創新元素,在傳播途徑上更要結合移動互聯網與讀者進行互動性的傳播。例如借鑒已被國外商業團體廣為使用的微博營銷,研發公司可同時注冊多個營銷賬號,安排不同的人員每天定量發送與陜西文學內容相關的信息,比如可以摘取小說中的精彩片段、賦予啟迪人生緩解壓力的只言片語;追蹤報道作家動態;以圖片或旅游方面的資訊展現小說中出現的場景;轉發讀者的精彩評論、與讀者進行在線交流;以作品中不同的人物性格來與現實社會人群性格對比分析;及時發送APP版本更新信息;等等。拓展傳播思路,使陜西文學不再拘泥于傳統的書籍出版形式,結合社交網絡的力量,與讀者主動進行互動交流,主動營銷以吸引更多關注。
三、結語
當人們面對迅猛發展的電子傳播媒介與豐富多彩的娛樂游戲時,多少會對停留在紙質媒介的傳統文學產生審美疲倦。平板電腦與大屏智能手機對于現代人們來說早已不局限于辦公與通訊的基本屬性,面對越來越快的生活節奏,人們更希望通過相對輕松的方式來吸取知識與能量,例如將沉默的文字與多媒體的移動網絡終端相結合,可觀的應用下載量驗證了,人們對經典文學的熱愛與崇敬之情從未衰減。所以與時俱進,改變一種傳播形式,將看似遠離都市的“老經典”與現代傳播技術結合起來,減少人們對年代感的排斥,從而令逐漸被遺忘的經典文學重新綻放光彩。
作者: 田龍過 常文靜 單位:陜西科技大學文化傳播學院 陜西科技大學設計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