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圖式理論下高職英語閱讀教學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引言
閱讀是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同時也是學生獲得英語技能的主要途徑。筆者在高職公共英語的教學過程中發現,在閱讀中一些具有的語法知識和詞匯量的學生并不能有效的獲取閱讀信息,更無法理解文章作者想要表達的深層次含義。閱讀是讀者運用其已有的背景知識對語言本身的加工的過程。不僅是一個解碼過程,更是一個主動和交互式的過程。理解單詞,句子和整個文本不僅僅需要人的語言知識。有效的理解要求讀者具備相關的文本材料與自身的知識相聯系的一種能力。在語言理解的過程中,背景知識的作用被稱為圖式理論。
二、圖式理論的介紹
20世紀70年代,美國的人工智能專家魯梅哈特等做了大量研究,建立并發展了圖式理論。該理論強調,人們已經具有的知識和知識結構,對其認知活動起決定作用。根據圖式理論的觀點,大腦中儲存著各種各樣的認知框架,這種框架就是圖式。比如:學生上課的圖式,運動的圖式,吃飯的圖式。在閱讀過程中,圖式是與閱讀文章有關的,反映某一主題的背景,語篇。圖式理論認為閱讀理解是讀者和篇章之間的一個交互的解碼過程。通過使用圖式,讀者能夠將各種事物的屬性聯系在一起,從而更好的理解文本中的潛在信息。就閱讀而言,圖式一般由三個部分組成:語言圖式,內容圖式和形式圖式。三種圖式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語言圖式包括關于語言方面的很多知識,即語音、語法以及詞匯等,還有一些銜接手段像替代、省略、連接詞等等。語言基礎知識是學生閱讀理解順利進行的基礎,也是其他兩種圖式的基礎。語言圖式是指人腦中存儲的語言基礎知識。內容圖式是指與文章主題有關的背景知識,包括主題知識、世界知識和文化知識,有特定的文化色彩。學生不僅僅要讀懂文章的字面含義,更要理解文章深層次的含義,而這需要文化背景知識的支持。內容圖式也會幫助讀者彌補語言能力上的不足。形式圖式又稱修辭圖式,也可以被定義為“關于不同文本的形式、修辭以及組織結構方面的背景知識”。形式圖式處理的是關于“形式”方面的內容,主要包括各種文章題材和結構。比如議論文,說明文等文體,同時也包括關于語篇分析,篇章結構等方面的知識。學生如果比較了解各類應用文如信件,請柬,通知,表格等,或者是故事,詩歌等結構及其特點。對體裁的充分了解都會有助于學生了解文章大意。學生的語言能力達到一定程度后,內容圖式和形式圖示的作用會逐步彰顯出來。
三、圖式理論對高職閱讀教學的啟示
筆者在教學中發現,大部分高職教師在指導學生如何閱讀文章所教授的技巧方面花費的時間較少.很多老師在教授課文時也只是根據文章提問題。如果圖式在閱讀之前被激活,學生理解文章會更容易;在閱讀中所獲取的信息會保留的更持久并且在閱讀中所獲取的信息也更容易回顧。根據圖式理論,高職英語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豐富學生的三種圖式
1.使學生掌握和運用語言知識,豐富學生語言圖式
閱讀理解是一個解碼文字符號的過程。一定的語言能力是“破譯”文字的基礎。沒有相應的語言圖式,也就無法利用文章的信息來調動內容圖式和形式圖式。對于高職學生而言,語言基礎知識較為薄弱,語言能力普遍有待提高。教師要重視語言的輸入和詞匯教學幫助學生積累詞匯。構詞法,因果關系法等詞匯教學方法的運用,來提高學生詞匯運用的能力。除了單個的詞匯學習,教師還要注意對學生整個句式的培養,從整體上把握句子,而非單詞單句的翻譯,提高句式識別能力。
2.使學生掌握文化背景知識,豐富學生內容圖式
背景知識不僅指書本知識,還有各種文化知識,包括具體閱讀文章中涉及的有關學科或專業方面的知識。背景知識比如作者所處的時代潮流,立場觀點等能夠幫助學生推斷文章的未知信息。理解作者深層次的含義和隱藏信息需要全面的背景知識作為鋪墊。文章作者的思維方式,所處的地域文化和宗教文化與讀者不盡相同。學生長期受漢語思維的影響,一些東西方文化差異必定會通過語言反映出來。豐富學生的內容圖式,重視文化背景知識的作用,降低文化差異性,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閱讀材料。
3.使學生掌握文章體裁和篇章結構,豐富學生形式圖式
對文章體裁和結構的理解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文章。每篇文章都屬于某種特定的文體。每種體裁的文章都有可以預測的形式。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尤其要注意建立各種文章體裁的圖式,尤其是說明文和議論文。教師可在教學中將所學文章的結構分析給學生,并注意文章的閱讀技巧。對各種文章體裁掌握后,學生在以后閱讀中,拿到閱讀材料就會在大腦中激活相應的圖式。可以通過比較式的閱讀方式對文章的結構,寫作風格等分析,利用圖式的差異性,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
(二)多種閱讀方法的使用
在課文教學階段,將課文教學分為三個環節。第一環節使學生初步了解文章背景知識,教師通過設定特定問題,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把握文章大意,激活學生內容圖式。第二環節教師通過指導學生分析課文,標出語言難點,運用以學過的知識進行思考,結合討論、聽講,內化學生語言圖式。同時指導學生弄清楚段與段的層次關系和課文體裁,優化學生形式圖式。第三環節,鞏固語言圖式,教師帶領學生重新理清文章脈絡和知識點,包括重點的單詞、詞組、句型。另外采用復述課文的形式,把握文章脈絡,鞏固形式圖式和文化圖式。以下幾種方法可以根據具體情況使用在課堂上:
1.關鍵詞聯想法。
關鍵詞與文章主題和內容緊密相關。教師可利用關鍵詞,讓學生的腦中的相應的圖式處于激活狀態。在學生閱讀前,教師可列出一些與課文材料相關的關鍵詞,學生可以分組根據關鍵詞進行討論。教師可做一些引導,將文章的背景知識通過單詞來展現出來,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
2.預測法。
教師可指導學生根據標題、副標題、圖片或非文字提示等預測課文內容。文章的標題體現課文的主旨和作者的寫作意圖,教師可設計活動讓學生對閱讀文章內容的預測。預測和合作參與激發了學生已有的圖式,也豐富了這些圖式。圖片預測,直觀的圖片迅速激活學生頭腦中的相關圖式,將學生帶入閱讀情境。標題預測,標題是語篇內容的濃縮,通過調動學生已有的背景知識,快速進入閱讀狀態。
3.圖片視頻和實物演示。
多媒體教學和網絡運用的普及,使教師可以更直觀的展示教學內容,學生也可以更容易融入課堂。信息技術的使用,可以給學生呈現與文章內容有關的圖片和視頻。包括現在有廣闊應用前景的微課,也是對傳統課堂的補充和拓展。
4.中外文化背景知識對比。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應該貫穿在語言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比閱讀材料與現實生活的不同,學生對文化差異產生較為深刻的印象,調動學生已有的背景知識,并能提高其閱讀理解能力。例如,當學生閱讀新職業英語第三單元的文章時,教師可通過對比中國和西方餐桌禮儀的不同。使學生了解中西方餐飲文化的差異。
四、結語
圖式理論對學生的閱讀理解有著重要的作用,在高職英語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良好的閱讀習慣,幫助他們豐富和完善圖式知識,并學會激活和利用這些知識。使他們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閱讀水平。
作者:楊婷婷 單位:安徽省滁州職業技術學院基礎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