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業遠程教育現狀及問題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中國的現代農業正在飛速發展,但農民素質卻成為農業現代化的一塊短板,農業遠程教育是提高農民素質的一條捷徑,但由于種種原因,農業遠程教育的發展卻不盡如人意,如何更快地發展農業遠程教育,本文從對農業遠程教育的現狀入手,分析了農業遠程教育的現狀、特征和問題,希望對遠程教育的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農業;遠程教育;現狀;問題
現代遠程教育是一種相對跨學校、跨地區的教育體制和教學模式,采用了先進的多媒體和網絡技術集成的教學平臺,采用靈活的形式,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利用無線網和移動設備的發展與普及,學生可以隨時隨地接收教育。與傳統面授教育相比,遠程教育的優勢在于突破了時空的限制,擴大了教育規模,降低教育成本。然而,農業遠程教育面臨現代農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的需求,卻出現了與之不相適應的現狀和問題。為了探索和創新適合大農類遠程教育發展的模式,本研究對農業人口文化素質現狀進行了調查,分析了制約我國大農類遠程教育發展壯大的問題所在,為農業遠程院校走出困境,走向健康、可持續發展壯大之路提供了重要依據和參考。
1農業遠程教育的現狀和特征
農業遠程教育依托現代高校的力量,充分發揮現代遠程教育的技術手段,憑借學習形式和時間靈活機動,學習資源豐富的優勢,發展勢頭良好。但對于龐大的農村人口基數來講,農業遠程教育的受教人群相對較少,如何加快農業遠程教育大眾化進程,適應農村發展需要,培養高素質的基層農技推廣和管理人員、龍頭企業和合作社負責人和農村發展帶頭人,需要我們進一步探索農業遠程教育新模式,從而力圖構建農民終身教育的體系。
1.1農業人口基數龐大,但農村實用人才文化程度偏低
到目前為止,本研究課題針對杭州地區農民總體層次進行了一次大范圍的調查和統計,將農民分成了普通農民和實用人才兩類,針對大農類遠程教育的培養對象,將全市128880名農村實用人才進行了數據統計。從調查結果來看杭州市農村實用人才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初中以下64.6%,高中24.7%,中專1.4%,大專6.7%,本科及以上2.6%。發展現代農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而人才是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和新農村發展進程的智力支撐。農民是現代農業建設的主體,發展現代農業,首先要提高農民素質。目標與現實的差距很大,說明相當一部分職業農民還需要接受高等教育,整個需求很大。同時,通過對以上人群的調查統計可以看出,從目前的培養渠道來看,來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培養人員僅占0.7%左右,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新型農民的人才培養過程中還有很大的發揮空間,通過推出合適的培訓專業,整合合理的教育資源,豐富教育形式,大農類遠程教育的培養會有更廣闊的前景。我國農村成人教育存在很多困難,但大力發展大農類遠程教育是解決農村成人教育的有效途徑之一。
1.2政策引導積極,農業遠程教育發展的趨向良好
2014年中央1號文件明確提出:“加大對新型職業農民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領辦人的教育培訓力度。”新型職業農民是指具有科學文化素質、掌握現代農業生產技能、具備一定經營管理能力,以農業生產、經營或服務作為主要職業,以農業收入作為主要生活來源,居住在農村或集鎮的農業從業人員。新型職業農民大體分為三類:生產型職業農民、服務型職業農民和經營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是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制度體系的核心內容,這是由新型職業農民“高素質”的鮮明特征決定的,要做到“教育先行、培訓常在”。對新型職業農民的教育培養應從三方面考慮:一是對種養大戶等骨干對象,要通過教育培訓使之達到新型職業農民能力素質要求;二是對經過認定的新型職業農民,要開展從業培訓,使之更好地承擔相關責任和義務;三是對所有新型職業農民,要開展經常性培訓,使之不斷提高生產經營能力。農業部在《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積極探索構建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制度,切實加強農民教育培訓體系建設,不斷提高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專業化、標準化水平。要統籌各類教育培訓資源,加快構建和完善以農業廣播電視學校、農民科技教育培訓中心等農民教育培訓專門機構為主體,中高等農業職業院校、農技推廣服務機構、農業科研院所、農業大學、農業企業和農民合作社廣泛參與的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體系,滿足新型職業農民多層次、多形式、廣覆蓋、經常性、制度化的教育培訓需求。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呼喚大力發展農民教育培訓事業。新型職業農民需要教育培訓,教育培訓可以加速推進新型職業農民成長。培養新型職業農民必須要根據不同層次需求,有針對性分類開展教育培訓。
1.3軟硬件條件日趨成熟,農業遠程教育大有可為
現代遠程教育是以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等的發展為基礎的,網絡技術在現代遠程教育發展和實施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多媒體教學資源研發、教學平臺開發都離不開技術的進步和支撐,而伴隨著技術的進步,各農業高校遠程教育在線教學網站日趨完善,基于互聯網和移動終端設備等分布式遠程教育綜合運行平臺逐漸發展,基于網絡的現代遠程教育人才培養體系逐漸形成,包括遠程教育管理、教學過程、教學資源建設和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等。農業現代遠程教育實現了師生之間在不同時空(或在同一時間的不同空間,或在不同時間的不同空間)內出色地完成教學任務。
1.4多種培養模式并存,新模式助推大農類遠程教育發展
大農類遠程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有自主招生類、有與政策扶持的基層農技人員免費學歷教育類、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類,以及與農業龍頭企業、合作社和種養大戶合作的,如現代農業經營領軍人才班等。經過多年的大農類遠程教育自主招生,自費生源逐漸萎縮,但與現有農業扶持相關政策相契合的農業行業、農業企業合作培養模式需求空間較大,發展勢頭逐漸顯現。“農業科技示范戶大專班”、“農業科技帶頭人大專班”等層出不窮,高等農業遠程教育實踐已顯示出勃勃生機,培養了一小部分農村亟需的高級實用人才,為大農類遠程教育的發展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對于進一步探索和建立面向農村開放式的遠程教育新模式,建立大農類遠程教育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農業遠程教育存在的問題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給大農類遠程教育帶來了良好的機遇,越來越多從事農業的學員走進遠程教育的課堂。但存在的問題也日益顯現,特別是專業設置、課程設計以及教學模式結合大農類遠程教育的緊密度還是有所欠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2.1專業設置過于綜合性,針對農業遠程學生特性不強
本研究課題組對部分已畢業和在讀的農業遠程學生發放了調查表,對現有學員的職業進行分析,農民(從業人員)只有4.5%,主要是農業事業單位的人員和其他人,但是在一項針對短期培訓農民學員的調查顯示農民又很愿意接受農業高等學歷教育(80.9%),意愿和實際現狀之間有一個很大的空間和距離,通過我們對學員的調查來看,阻礙這一意愿實現的主要原因有遠程專業的設置跟農民所從事的工作存在一定的差異性,目前農民從事的種植、養殖、經營或維修的專業性很強,他們渴望從大專院校學到針對性的理論知識,但目前由于大專院校的專業設置不斷精減,都變成了綜合性的專業,針對性的專業缺乏,這成為阻礙農民進入大學的最大障礙。以從事茶葉的農民為例,他們需要的是茶園管理、茶樹栽培、品種繁育、病蟲害防治、茶葉加工、茶葉銷售、茶葉企業管理以及無公害栽培等方面的具體技術,但目前大農類的專業中,涉及這些專業技術的專業和課程很少,因此影響了他們入學的積極性。
2.2課程設計仍然套用傳統教學形式,缺乏融合性和應用性
目前由于實際操作存在困難,大農類遠程教育設置操作和實踐環節對參加遠程教育學習的職業農民和基層農技人員來說實用性不足,大部分的課程都在網上直接學習,而職業農民和基層農技人員所需要的很多技能都需要現場指導或交流。大農類遠程教育結合農村和農民自身素質設計課程和教學等方面針對性和綜合性不足。很多已畢業的學員就表示,學院設置的課程深奧的理論知識過多,而可操作的實踐知識則過于缺乏。大農類遠程教育模式應立足于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著眼于農村人口素質的提高,致力于使學習者具有適應農村發展需要的良好文化基礎和適應農村生產生活的適用技能,為農村培養高層次、用得上的適用人才。
2.3溝通和交流渠道較少,問題很難得到及時解決
目前遠程教育主要以網絡學習為主,雖然可以在主題和自由討論區給老師留言,但及時性就很難保證,教師和學生的實時在線溝通只在考試前的幾天在網上答疑時進行溝通,學習過程中有問題不能直接交流,導致很多學生有疑不能問,有惑不能解,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發展大農類遠程教育的過程中,面臨著部分學員文化水平低、專業知識少、學習氛圍差的問題,就更需要老師的輔導才能完成學習。尤其是有些農業學習者,底子薄、自學能力差,沒有教師輔導會導致學習過程中斷,學習積極性下降。
2.4學習途徑單一,知識面狹窄
現代遠程教育發展過程中,課程內容的學習已經相對完善,但大農類遠程教育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很想享受進入大學學習的氛圍,想遨游在知識的海洋中,特別是從事農業人員遇到的問題往往和實際聯系緊密,具有很強的地方差異性,必須查找相關的文獻資料才能得出答案,但依托高校的圖書館服務是不對遠程學生開放的,大量的學習資源只能遙想不能解惑,這一環節對遠程學生來說也是一種缺憾。
2.5大農類遠程教育評價手段單一,綜合評價指標缺乏
遠程教育質量是遠程教育這種教學模式存在的生命力和活力保證,雖然現代遠程教育通過大力開發在線教學系統、實現多途徑的學習方式,加強在線學習時長、監督和評分,強化作業占分比重等多方面的努力來提高教學質量,構建相對完善的學習服務支持體系,但是整體還是通過傳統的課程學習成績來評價和衡量大農類遠程教育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學評價的有效手段和評價方法傳統和單一,降低了大農類遠程教育參與者的積極性和社會認可度。另外,從學生選擇浙江大學遠程教育學習的主要因素看,工作需要、距離和名校因素都占了相當大的比例。從2013年開始,全國正在逐步開展職業農民培育。國家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并在職業標準、職業教育與培訓、認定管理、扶持政策等四個方面有一套完整的實施方案,隨著各項扶持和優惠政策的出臺,必將從側面極大地推動大農類遠程教育的發展。可以肯定的是,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農業成人教育的對象將實現重大的轉變,由以農業技術人員和農村基層干部為主向以農民為主轉變。只要浙江大學在專業和課程的設置發揮自身優勢,教學形式的改革上做好準備,一定會迎來一個大農類遠程教育發展的高潮。
作者:壽月仙 單位:杭州市農業教育培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