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MOOC與遠程教育網絡課程的對比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mooc及其發展現狀
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是近年來開放教育領域出現的一種新課程模式,具有開放性、大規模、自組織和社會性等特點。MOOC是旨在進行大規模學生交互參與和基于網絡的開放式資源獲取的在線課程,與傳統網絡課程不同的是,MOOC除了提供視頻資源、文本材料和在線答疑外,還為學習者提供各種用戶交互性社區,建立交互參與機會。“MOOC”的概念形成于2008年,經過短短幾年時間,就有成千上萬的學生聚集在MOOC平臺上,斯坦福大學校長則將MOOC的發展比喻為教育史上的“一場數字海嘯”。MOOC沿承了OER的開放共享知識的理念,成功高效地實現了優質教育資源的全球共享,是學習方式和方法的突破性創新。目前,各國教育機構也紛紛投入到大規模網絡開放課程當中,一批批網絡課程項目如雨后春筍般接踵而至,我國高校在繼國家精品課程、大學網絡公開課之后,也密切關注MOOC的發展,2013年,MOOC大規模進軍中國市場,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加入Coursera平臺。同年,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香港大學等6所亞洲大學宣布加盟edX。
(一)理論基礎
1.二者都堅持“以學習者為中心”二者都堅持“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觀,認為網絡課程的設計要充分尊重學習者,讓學習者感到學習的樂趣,從而自發地參與到教學中;教師要了解學習者的學習過程,網絡課程要記錄學習者的學習軌跡和學習作品,學習者也要參與到自我評價過程中來;教師是學習的促進者、協作者或者說是學習者的伙伴、朋友,要努力使學習者成為網絡教育中積極的自主學習者。2.前者還堅持聯通主義,后者多重視建構主義MOOC課程提倡把大家的想法連接在一起以獲得更多的知識,這種理念來自于聯通主義學習理論。聯通主義是GeorgeSiemens在2005年提出的一種互聯網時代的學習理論,它的基本思想是知識是網絡化聯通的,學習是連接專門節點和信息源的過程。它認為學習的控制權掌握在學習者自己手里,學習的起點是個人,個人的知識組成了一個網絡,這種網絡被編入各種組織與機構,反過來各組織與機構的知識又被回饋給個人網絡,提供給個人繼續學習。我國現代遠程教育網絡課程學習理論流派眾多,其中對于網絡課程建設最具有指導意義的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二)運營機制
1.前者體現出以大學為主體的多樣化的合作傾向從Udacity、Coursera到Edx,全世界各大組織開始紛紛投入到大規模網絡開放課程中。從創辦的組織機構來看,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獲得風險投資資助的在線教育創業公司,如Udacity和Coursera;第二類是由各國開放大學運營的MOOC項目,它們依附于開放大學已有的人脈資源和知識體系,在與本國領先高校合作的基礎上,實現在線教育的成功跨越;第三類是教育公司轉型為大規模網絡開放課程的支持服務平臺。2.前者主要來自于世界名校,后者多來源于我國的“名校”最早的MOOC并非出現在美國而是在加拿大,之后其它的MOOC不斷涌現,主要出現在美國。目前美國MOOC三大提供平臺中就有兩個——Udacity和Coursera起源于斯坦福大學。而edX由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聯合開創。美國MOOC課程多來自世界著名高校,如Coursera合作高校64所大學,包括斯坦福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耶魯大學等世界名校。edX合作高校有12所大學,包括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等世界名校。而我國網絡課程多來源于現代遠程教育試點高校68所,基本上是我國的“211”、“985”高校,是我國的“名校”。3.前者號稱免費,后者收取一定的學費MOOC獲得了大量的資金支持,是面向社會公眾的免費開放式網絡課程,與傳統的網絡課程相比,只要擁有互聯網,任何學習者可以隨時隨地參與學習,學生免費注冊加入到相關課程學習小組、虛擬教室、微博平臺等。國外MOOC網站對其課程開放,學生可以免費、自由地觀看、下載教學資源,但這種免費并不意味著國外MOOC是完全公益的。我國現代遠程教育試點高校網絡教育,多采用按學分收費,每學年收取,各試點高校之間學費略有不同。
(三)資源開發
1.前者以學習者的需求為中心,資源建設自下而上;后者多借鑒普通高校課程設計經驗,資源建設自上而下在MOOC項目中,與該項目合作的大學和老師提供的課程需要滿足平臺的相應標準,要根據學科特點和學習需求來設計開發課程,滿足學生的不同的學習體驗。大多數課程在開始之前會開展前測問卷,并對學生的動態觀察貫穿課程的始終,以隨時滿足學生在不同學習階段的不同需求。MOOC會根據課程科目定位來采取不同的學習方式,如理工科課程會偏重于做中學的學習方式,在操作中增加學生的學習趣味,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文科課程則偏重于情境式的學習,讓學習者感同身受。Edx、Coursera通過跟蹤數百萬學生在線學習的過程,研究網絡學習者的學習行為習慣,改進互動方式和課程,從而使教學更有效。由于沒有網絡課程建設經驗,又需要試點高校普通高校教學資源的支撐,我國網絡課程建設上往往借鑒普通高等教育課程設計模式。2.前者“微課程”,后者習慣傳統課程內容呈現模式在MOOC的世界里,視頻課程被切割成十分鐘甚至更小的“微課程”,由許多個小問題穿插其中連貫而成,就像游戲的通關設置,答對了,才能繼續聽課。“完全不同的體驗”是接觸MOOC的學生的最大感受。后者課程內容呈現上基本包括課程介紹、課程學習、作業、論壇等模塊,在課程學習里,課件往往是由30~50分鐘不等的視頻構成。視頻時間相對較長,對學生的學習時間、學習注意力要求更高。3.前者學習資源是開放的,后者學習資源是既定的MOOC教學不像傳統課堂那樣內容封閉,教師使用各類社交媒體或學習站點進行MOOC教學,學習資源非常開放,學習者在這樣的環境下需要對海量學習內容進行合理選擇。MOOC學習者不僅可以作為知識的消費者,也可以作為知識的生產者,學習者在消化、吸收知識的基礎上整理、創新、分享知識,從而形成動態發展的開放式學習資源。后者學習資源往往是在學生學習之前準備好,學生按照既定的學習資源進行學習。
(四)教學組織
1.二者都有一個完整的教學組織模式多數MOOC課程的流程是注冊—聽課—課堂隨測—作業—討論—考試—結業—證書。后者學習流程一般是報考—入學—網絡課程學習—考試—畢業論文/綜合實踐報告—畢業。前者幾周或幾個月就可結束一門課程的學習。后者是一個系統的學習過程,雖然每門課程有自己的學分,但需要一個學期約5個月左右結束,且每門課程學習先后順序有一定的規律,有公共課和專業課、必修課和選修課之分。2.二者都以學習者為中心提供支持服務一般情況,MOOC在技術方面的工作由技術人員協助教師完成,同時在教學方面授課教師將得到3~5名助教的協助。課程設計從學科中心向學習者中心轉變。我國現代遠程教育也非常重視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支持服務,有情感類支持、技術類支持、學習內容類支持。3.前者學習完成率低,后者學習完成率較高注冊MOOC的學習者數量是龐大的,但是這些學習者的課程完成率,隨著學習時間的推移,參與MOOC的學習者數量逐漸下降。Coursera的數據顯示:目前MOOC的完成率基本上維持在7~9%之間。2008年的第一個MOOC有2200個注冊用戶,而其中只有150人是積極參與的活躍用戶,學習者的輟學率很高。而后者由于有系統的學習安排、較成熟的教學管理體系,學生學習完成率較高。
(五)學習評價
1.前者引入同學互評,后者主要為平臺評價和教師評價MOOC在對學生的學習過程監控和評價方面做出了令人驚嘆的創新。Coursera創新性的采用機器評價對客觀題測試給予及時反饋,利用同學互評的方式解決了主觀題的評價問題。后者缺少自身和同學評價,目前的評價方式多限于教師和平臺對學習者的評價,很少考慮學習者自身的評價、同伴的評價。2.前者探索社會認證,后者積極提高社會認可度學習者完成一門MOOC課程的學習之后,并通過考試,得到一份電子認證證書,作為對學生參與網絡學習的認可。但是,對于像Coursera和Udacity致力于為世界各地的學生提供優質教育的平臺來說,如何讓學生在平臺上學習的付出得到社會認可將是現在面臨的問題。Coursera和Udacity都在試圖與高校合作,使學習者在平臺上學習的課程可以轉換為學校課程的學分。我國現代遠程教育試點高校網絡教育學習結束,由每個試點高校自行給符合畢業條件的學生頒發畢業證、學位證。各試點高校網絡教育都在積極提高辦學質量,增強網絡教育畢業生的社會認可度。
三、MOOC環境下我國現代遠程教育試點高校網絡課程建設探索
(一)強化開放的理念,鼓勵課程開放
要加強政策引導。在MOOC運動中,美國著名高校的動機和理念主要是開放教育資源、改善本校教學質量以及進行科學研究。由于我國國情不同,強化高校提供開放在線課程促進高等教育開放的理念需要政府相關部門的努力。通過好政策增強現代遠程教育試點高校對開放在線課程的重視,鼓勵其積極參與相關建設;積極推進學分互認、資源共享。國家要建立由教育管理部門、高等院校、校內院系組成的三級管理機構,逐步推進全國網絡教育資源共享。
(二)重視教學設計,實現教學資源建設自組織發展
一是促進教與學的適應性,教學要求、方法與學生的基礎和能力相適應。二是促進學習成果及時鞏固,使知識面和能力提高,且促進興趣、動機、態度、習慣等非智力因素發展。三是促進個性化的教與學,為學生個性化學習提供條件。要逐步實現資源建設自組織發展。對教學資源進行了元素化、指標化建設,根據學生學習的情況、學生對資源的評價進行統計分析,以及教師對資源的建議,及時反饋給相關部門組織專家分析研究,決定是否更新,如何更新。大大提高課程的適應性,提高課程建設的科學性,節約資源建設的成本,實現資源建設自主式發展。
(三)增強教學支持服務,完善網絡平臺功能
要重視提醒功能。網絡平臺要有各種溫馨提示,提醒教師、教學管理人員、學習中心、學生登錄平臺,完成某項任務,加強平臺對學生特征分析的功能。在網絡學習環境中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學生個體之間既表現出一些共性、穩定性的特征,又表現出在認知結構、學習風格、學習動機等方面多樣化的差異,要加強對學生學習特征的分析,從而提高個性化學習。要注重評價功能。功能完善、評價系統良好、運行高效的網絡教學平臺應是衡量教師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參數。
(四)促進協作學習,提高網絡課程學習效果
要形成學習網絡,MOOC之所以帶來如此廣泛的影響,與其融合社交網絡分不開。通常在MOOC中社交性網絡的使用會貫穿課程始終。我國學者對在線學習者進行大規模問卷調查的基礎上發現學生在線學習最重要的障礙因素是缺乏社會交往。因而我國高校在開放在線課程時可以考慮利用互聯網在線的優勢,通過加入社交性網站或其它學習者樂于使用的方便交流的網站或軟件,在大規模的課程學習者之間形成學習網絡,使學習者的學習不在是孤立的、個體的,而是互相關聯的、網絡化的;要促進協作學習。早在二千年前我國最早專門論述教育教學問題的論著《學記》中就記載了協作學習的思想:“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在互聯網技術日益發達的今天,開放在線課程仍然離不開協作學習,并為協作學習提供新的途徑。
作者:劉婷 單位: 華南理工大學繼續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