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城市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問題及應對措施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我國全面進入小康社會,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需要,特別是對優美居住環境的強烈需求,給城市園林綠化的養護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和標準。分析了城市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工作中常見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措施,對園林綠化養護不斷優化、升級提供有效參考。
關鍵詞:城市園林;綠化養護;問題;應對措施
園林綠化是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創建出生態宜居的環境,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是提升城市品質的重要載體,是市民幸福感、認同感的外在表現。園林綠化養護要堅持從實際情況出發,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措施,推動園林綠化健康持續發展,不斷提高城市的環境品質。為了給城市居民一個健康舒適的生活環境,應加大園林綠化的養護管理力度。
1城市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工作的意義
做好城市園林綠化的管護工作是城市園林綠化工程的一項必要環節,也是維持城市園林建設成果的基本要求。養護管理工作的實質是不間斷地保護管理已建成的園林綠化工程,確保不會因為外界條件干擾,導致植物枯萎、死亡及園林設施的損毀,從而破壞園林綠化的整體性,喪失設計者的表達意圖。但這項工作又不同于簡單重復的勞動,要結合綠地的實際使用功能及周圍環境的要求,合理管理各類植物及園林設施,形成良好的生態效應。當下,政府正大力提倡打造花園城市,城市園林綠化工程越來越多,后期的養護管理工作也越來越繁重。為保護綠化工程的實際成果,切實體現園林綠化的生態效益、文化價值及審美價值,要加強園林綠化植物及設施的養護管理工作。
2城市園林綠化養護管理中常見的問題
2.1對園林綠化養護管理重視不夠
在園林綠化工程建設過程中,往往存在“重建設、輕養護”的問題。對養護管理工作認識不到位,管理理念比較落后,綠化項目建設僅停留在綠植栽培和立竿見影的效果上,注重短期的效果,缺乏長期管理的養護管理計劃和措施,造成植物形態雜亂、輪廓不清、雜草叢生、病蟲害情況嚴重、園林設施運行不暢或損毀等問題,加之人為破壞情況也沒有得到遏制,導致苗木成活率不高,景觀效果未能展現或不斷喪失。持續增加園林綠化養護成本,影響城市園林綠化景觀的人文價值、審美價值及生態價值的體現。
2.2植物種植合理性問題
在城市園林綠化工程建設過程中,植物選擇尤為關鍵,需結合區域氣候、土壤情況、植物生物學特性、城市生態環境及人文影響等諸多因素,合理選擇植物品種和栽植搭配方式。如果擬栽植植物不符合城市園林綠化需求,會給后期養護工作帶來困擾,如氣候環境和土壤性質對植物生長情況的影響、植物之間的競爭等。選擇符合實際環境、氣候特點的植物和植物搭配,不僅能給后期養護工作減輕壓力,更能體現園林綠化工程建設的實際價值。
2.3管理水平低
我國城市園林綠化養護管理缺乏有效的措施,很難形成統一有序的經營模式,最常見的是粗放管理模式。很多一線養護人員缺乏相關的技術,缺乏工作積極性和創新性,遇到問題只做跑馬觀花式的處理,沒有發現其中存在的隱患,大大降低了養護管理水平和養護效率。如綠籬或造型植物長時間沒有修剪整形,外觀已經喪失了美感;苗木種植不合理,會出現枯萎或者死亡的情況;病蟲害預防不準確、不及時、不到位,出現大面積的病害或蟲害;園林設施維修不及時,加劇植被的破壞等,這些都會對園林綠化整體景觀效果造成不利影響。同時,也存在管理者的執法力度不夠,沒有落實管理制度,問題得不到根本解決。
2.4制度方面
現階段,我國在城市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工作中,相關制度還不是非常完善,缺乏一個可靠、量化的執行依據和基礎,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導致不規范問題經常發生。如遇到問題,但沒有參考的解決策略,只能靠經驗去解決。長此以往容易形成嚴重的阻礙,水平很難真正有所提升。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制度的缺失會出現混亂的局面,無法按照制定的計劃進行,容易受到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從而無法有效地完成任務。
3城市園林綠化養護管理應對措施
3.1完善城市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制度
制度的建設和完善是保證城市園林綠化養護工作順利開展的基礎。首先,政府要積極建立和完善城市園林綠化養護工作相關的法律、法規,引導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督促相關職能部門發揮監督管理作用,有效控制制度落實情況及人員管理情況。其次,建設單位或養護單位應設置科學的養護管理制度、人員崗前培訓制度和專業技術能力提升培訓制度,制定嚴格的獎懲機制,形成規范化管理體制。
3.2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市民環保意識
城市園林綠化養護工作不僅是管理部門的職責,更是廣大市民應盡的義務,市民作為城市生活的主體,全民參與城市園林綠化養護工作是促進城市園林綠化工作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因此,可以通過法制教育、日常宣傳,在社區設立環保標牌和標語、發放宣傳資料,定期或不定期舉辦植物養護方式、養護技能的宣傳講座,舉辦“綠色觀光”“生態種植”等形式和活動,引導市民逐步提高守法意識和審美水平,自覺參與園林綠化養護工作,樹立生態環境保護意識。
3.3科學地建設綠化環境
城市園林綠化工程的初始目的,是要改善城市面貌、緩解城市污染、提升城市品質,所以要考慮與城市建筑的協調性,盡量滿足城市的整體審美理念;其次,建設綠化環境必須滿足延展空間功能的要求,通過種植豐富的植物群落改善城市環境的視覺效果;再次,建設綠化環境還要根據地域特點、植物特性搭配需要種植的植物,盡量考慮本土植物,做到適地適樹,盡可能地達到和諧統一的效果;最后,建設單位在城市園林綠化工程建設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設計進行施工,嚴格把關苗木和工程質量,發現設計缺陷及時與設計單位溝通解決,確保整個工程建設過程順利進行,在交付養護單位管理前,就體現出最佳的景觀效果和社會效益。3.4規范落實養護管理資金管理資金的落實和保障為城市園林綠化養護工作提供了基礎助力,在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的同時,要強化資金規范管理,保證資金利用率。城市園林綠化養護資金具體包括人工工資、病蟲害防治費用、園林機械費用、水電及肥料費用、補植苗木費用、鮮花更換費用、基礎實施維護費用、勞保用品費用等項目,要提前做好資金預算管理,保證專款專用。此外,關注審批環節,完善審批程序,規范審批手續,做到專人采購及出入倉登記。最后,養護管理費用核算工作要保持獨立性,提高專項資金管理水平。
4加強綠化養護管理
4.1植物管理
園林綠化植物的健康生長直接關系到整個園林綠化項目的成敗,建立完善的植物養護管理辦法,是園林綠化植物規范化、持久化管理的必要前提。管理單位應建立養護技術標準、管理月歷和養護臺賬,按照喬木、灌木、草本植物、草坪、造型苗木、水生植物等不同類型的植物,制定相應的養護技術和管理措施,并根據當地的地域和氣候特點等客觀因素,按月進行規范管理植物常規的修剪整形、施肥、病蟲害防治、灌溉、苗木補植、鮮花更換等養護內容,并且要求嚴格執行。記錄管理過程,做到養護管理有跡可尋,促進管理經驗和養護水平的不斷提高。
4.2園林設施管理
園林綠化養護工作中除了管理植物外,園林設施的養護管理也是不可或缺的環節。園林設施包括樹木支撐、游步道、澆灌系統、燈光系統及供人們觀賞或者休憩而設立的建筑等。園林設施的養護應設立專業的維修班組,建立相應的管理辦法,確保園林設施的正常運行。做好園林設施的維修和管理,不僅能保護好園林綠化植物,還能增加園林綠化的可參與性,提升整體景觀效果。
4.3推動養護管理承包化
建議在整體綠化養護經費不變的情況下,根據不同的養護級別、養護難易程度、交通條件等綜合因素,科學、合理地測算需養護的綠地,進行分片、分段、養護費用包干,提升綠化養護工作的效率。管理部門制定詳細的綠化承包責任合同,規定具體的養護標準和考核辦法。通過公開招標方式確定專業綠化養護隊伍承包綠化養護管理,實現專業人員做專業的事。市政管理者與專業綠化養護隊伍間,按年度簽訂全年養護合同及相關責任書,實行分段養護、分片管理、分片計酬、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做到養護人員的全面覆蓋,防止養護工作中留下死角。在撥付養護經費過程中,按照合同約定的考核辦法,按月或季度逐一進行地塊考核打分,根據得分計算相應地塊應得的綠化養護經費。
5結語
城市園林綠化養護工作要從實際出發,提高城市園林綠化養護水平需要不斷強化責任意識、完善管理制度、創新管理模式和管理辦法,這樣才能真正做好園林養護工作,最大程度地發揮綠園綠化效益,促進城市生態環境良性循環。突出城市園林綠化工程建設的生態效益、文化價值及審美價值,促進現代城市高質量和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林方喬.市政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常見的問題與應對措施[J].現代園藝,2017,(13):176-177.
[2]郭瑞芳,魏雅潔.市政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常見的問題與應對措施[J].時代報告,2017,(26):157.
[3]李春賢.市政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常見問題以及應對措施分析[J].商情,2017,(1):187.
[4]江海璇.市政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常見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工程技術,2018,(10):155.
作者:何光偉 單位:瀘州市城市綠化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