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幼兒養成教育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良好的品行是幼兒模仿的榜樣
幼兒在成長過程中,往往一切行為習慣都在模仿,社會上一切好、壞、美、丑的言行或現象,都直接或間接影響著幼兒的成長。為了讓幼兒分清這些表象的事物,是與非?!坝變荷硖幱變簣@文明優美的環境之中,耳濡目染一些文明行為,容易產生仿效學習的動機,對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大有好處,因此,善于利用創設營造良好的環境,可以促進幼兒文明行為習慣的形成,是加強幼兒養成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例如,我們班上的杜吉哲小朋友,特別懂禮貌,來園和離園時,都主動與老師打招呼問好,我就讓其他小朋友親身體驗榜樣的舉止行為。和幼兒一起討論這樣的行為,不是留于形勢,而是一種情感與傳統美德的詮譯。再如,老師本身就是孩子的榜樣,你的一言一行是孩子直接模仿的對象。我們班一個叫蔣世澤的孩子,總往地上扔水果皮、紙屑。每當我看見他扔一次,我就撿一次,好多次以后,我發現這孩子主動把掉在地上的果皮、紙屑撿起來放在垃圾桶里。在這件事中,我深深體會到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他勝過嚴厲的、枯燥無味的說服教育。
二、強化訓練,促進良好行為習慣
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一個行為塑造與矯正的過程,應逐步增強與終點行為有關聯系,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以養成我們所期待的終點行為。在這個過程中,要正確運用強化理論,選擇適合教育訓練方法,例如,在課堂常規這一方面,我就反復教唱幼兒歌曲《我是一個好寶寶》,通過歌曲中,手要放好,眼睛看老師,耳朵聽好話,發言要舉手,通過反復強化訓練,由而養成了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再也不大聲喧嘩,上課都能按規則做。幼兒時期可塑性大,作為我們教師在發現他們每一個進步,每一個良好行為表現,都給予表揚和鼓勵,讓他們知道只要這樣做,才能養成一個好的行為習慣。
三、家與園配合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培養幼兒“養成”教育,形成良好習慣,不但要加強幼兒自我服務意識,還要培養幼兒為他人服務的能力。“習慣是日積月累所形成的,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的塑造是一項系統工程,它有賴于幼兒園、家庭和社會的共同參與。”單在幼兒園中,教師單獨教是不夠的,還必須家長配合,要與家長多聯系、多溝通,統一認識、統一要求,使幼兒在幼兒園里養成良好習慣,在家里進一步得到強化和鞏固。與家長一起討論、共同總結方法,開展一些我是“媽媽的好幫手、乖寶寶”等活動。使幼兒能在家里和幼兒園做的一致。
四、總結
“養成”教育,是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基礎,是貫穿于各方面知識教育之中,也是幼兒健康成長的關鍵。讓幼兒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良好的行為習慣,會使他們受益終生。
作者:矯麗艷 單位:遼寧省桓仁滿族自治縣木盂子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