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學生養成教育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高職學生由于其具有的特點,導致對于高職學生的管理歷來存在問題,因此推進養成教育,讓學生能夠具有一定的自我約束能力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從養成教育的含義和特點出發,對高職學生養成教育的思路和途徑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高職學生;養成教育;習慣
在大力倡導創新型國家建設的時代背景下,高職教育因為其能夠為國家培養實踐型人才而備受關注。同時高職學生學習習慣、思維習慣等方面存在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對推進高職教育的整體目標造成了一定的阻礙,因而目前在養成教育方面的研究,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一、養成教育的含義和特點
(一)什么是養成教育
養成教育就是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從目前高職學生普遍的現狀來看,由于這一群體的學習基礎不夠扎實,同時在中學階段學習習慣不良,對自身約束能力差,很難對自己的未來進行長遠規劃。針對高職學生進行養成教育,就是希望依托于學校環境,對學生進行較大的改造,從而讓高職學生能夠正視學習問題,形成主動學習的習慣以及增強對自身的約束能力。在進行高職學生養成教育的過程中,需要通過一定的調查,以此來摸清學生當前的習慣現狀,并且根據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方式,在長期和嚴格的習慣培養過程中,建立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解放學生個性和創造能力,讓學生在未來的社會分工中形成一定的競爭力。另一方面,養成教育過程中,需要以具體和形象的教育方式來滲透學生思維及意識中,在學校和教師施教的同時,要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高職學生學習習慣、規劃習慣以及心態的問題。
(二)養成教育的目標和核心
高職教育中,養成教育的最低目標是培養起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思維習慣,讓學生的從中學階段錯誤的習慣中擺脫出來。同時還要解放學生的大腦,讓學生的思維處在對良好習慣主動靠攏的狀態;讓學生能夠出于對實際問題進行主動思索和探究的狀態;以及對不良思想和行為主動嘗試根除和制止的狀態。從這一層面來看,養成教育既是解決當前高職學生學業基礎不扎實,學習能力較弱的途徑,也是解決對道德培養和創造力培養的途徑。同時,在高職學生的養成教育培養中需要意識到,養成教育的核心是促進學生的身心成長。在教育過程中,要避免片面地追求教育達到某種統一的標準,而應以因材施教的理念來對學生進行培養。養成教育的標準較為抽象,通常是以學生克服困難的勇氣和能力以及是否通過養成教育形成相應的創造創新能力等。由此看來,在學生的養成教育培養中,要通過多種方式來對學生的成長和進步進行推動,從而達到督促和激勵學生的目的。
二、高職學生養成教育實踐方法的探索
(一)以學生為主體確定教育標準
形成良好的學習、規劃習慣,需要按照形成相關意識、進行相關實踐的步驟來進行,同時還需要具有自省自覺的意識,以為其后期的轉變提供一定基礎。所以在養成教育的過程中,就需要教師以引導思想為核心,去讓學生能夠有實質上的觸動,并將觸動轉化為改變其具體習慣,形成自覺自省意識的訓練。經過這樣的訓練,學生會在不經意間對自身行為進行總結,并將其進行更廣范圍的分享和再實踐與再提高,從而形成一個知行合一的良性循環。進行高職學生的養成教育,仍然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思路進行。以學生為主體其主要的表現在于制定教育標準的過程中,要從學生的角度進行問題考量,如:針對規劃未來的習慣,可以要求學生對當周的學習進度進行規劃。同時也要避免不切實際,脫離學生生活太遠的內容來展開養成教育,這樣的方式往往會讓學生在實際的操作中無所適從,乃至阻礙養成教育的實際實施。另一方面,養成教育還需要從細微且實際的方面來進行展開。細微的方面指的是,對學生進行相關要求的時候,在保證立于學生角度的基礎上,還需要從細微的事情上入手,通過以小見大的方式來培養起學生的整體思維習慣。如: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小范圍的社會調查,一方面可以對部分學科的學習起到推動作用,更可以從調查結果中反應出當前的社會環境和社會需求,讓學生對結果反思的同時,形成規劃人生的思路。而養成教育中的“實際”則是指在對學生提出要求時候,要有一定的具體指意,同時學生也能夠在得到要求之后,通過較為簡單的思考之后尋找出達到教師要求的途徑。所以在這一過程中,應避免比較抽象和不直觀的要求,避免學生實際執行過程中產生無法理解的問題。從上面可以看出,在對學生提出要求時,需要教師首先對實際問題進行探索,從而讓其能夠具體、直觀、形象地傳達到學生中間,并且學生能夠以自己的語言進行相應的描述和尋求解決之道,從而發揮起學生在養成教育中的主體作用。
(二)把握核心和建立相關機制來推進養成教育
養成教育的核心問題是讓學生在思維和精神上形成成長,改變從前的態度與習慣,能夠勇于面對困難。由此,在養成教育的推進中,需要明確和設計養成教育的載體,通過運用外在力量的方式對學生的精神和思維形成影響,進而讓意識進行轉換。綜合學生完整的學習階段,可以發現對學生習慣影響最為重大的因素是環境,因而在進行養成教育時,需要注意對學生習慣培養中的環境進行改造,并在相應的環境中,因勢利導地對學生行為習慣進行糾正。建立起長期不斷的行為習慣訓練環境是推進高職學生養成教育的主要思路。其中,訓練環境之下,一定要以反復、嚴格、具體的方式進行。良好習慣的養成并非一朝一夕,所以在培養過程中,可以采用包括思維、行為上的經常性訓練,以此來達到培養目的。同時也必須保證訓練過程的嚴格進行,對學生的相關要求必須制定相應的明確指標,也需要時時對指標進行強調和考核。通過嚴格目標和反復培訓,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養成學生的良好習慣。但還需要注意的是,進行培訓時,相關的指標和訓練方式,需要緊扣學生的具體情況。如前所述,由于高職學生所具有的特點,其難以對自身進行良好的約束,難以自覺地進行自我行為管理,因而改造養成教育的大環境是確保養成教育良好推進的又一重點。通過制定出相應的紀律和規章,從而讓學生在小范圍內的行為能夠被一定程度約束;而結合家長、老師、同學等大環境中的監督及幫助可以進一步促進規章制度效用的發揮,以及對學生在學習之外的行為習慣的約束效果。另一方面,還需要結合學生的自我管理來進行養成教育。在該過程中,需要讓學生明確習慣對人生、對社會的影響,壞習慣可能帶來的惡果,從而讓學生自覺遠離壞的行為習慣。實際操作中可以采用適度的歸謬法讓學生在可控的環境中,去進行壞習慣危害的體驗,從而提振學生往好的方面進行轉變的信心。同時還可以利用活動和海報的方式,來進行比較廣泛的宣傳,讓學生能夠長期處于積極向好的環境之下。
(三)以心理干預和分享總結推進養成教育
學生在養成教育中,由于需要培養起來的習慣與自身的習慣有極大差別,所以可能產生抵觸情緒。同時,由于相關訓練的嚴格和重復性,也可能導致學生產生挫敗感。遇到這些問題的時候,需要進行及時的心理疏導,通過讓學生將自身感受說出來的方式,宣泄掉挫折感和不滿情緒,避免個別負面情緒對整個養成教育項目的影響。另一方面,在養成教育過程中,學生也會形成相關的經驗和良好的感受,需要進行相應的表達和分享,這在一定層面上對養成教育的實際推進具有積極作用,所以建立起分享交流的平臺,讓學生自發地構建起良好的教育環境也是工作過程中所必須注意的。進行實際操作的時候,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建立起相應的展示平臺,如:社群、新媒體等交流和經驗分享平臺。學生的交流也需要教師進行引導,力求將整個交流平臺的環境引導為自我分析、自我批評、自我促進的平臺氛圍,讓學生從各方的意見和監督中,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從而達到養成教育的終極目標。另外,在養成教育中,建立起客觀的檢查、考核以及激勵機制,可以避免學生在進行相應的培訓之后,將在養成教育中學到的內容遺棄,同時檢查與考核也能為養成教育設置多一層的監督監管渠道。而良好的激勵機制更是會讓學生主動去重復良好行為,形成良好習慣。
三、結語
通過多種教育方式,綜合高職學生的具體情況,對高職學生在思想品德、學習狀況、心理健康等方面加以影響和疏導,培養起積極健康的習慣,使學生在各個方面取得進步,是堅持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前提下,培養出具有較高技能和素質人才,推動國家現代化進程的重要方法。
【參考文獻】
[1]龐立濱.高職學生養成教育探索[J].科技資訊,2012(22):240.
[2]梁文霞.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學生職業素質養成教育研究與實踐[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3(11):175-176.
[3]胡麗娜.高職學生職業素質養成教育的探索[J].文學教育(上),2012(21):142-143.
[4]周霞霞,王慶春,李亞斌,等.基于學生參與的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探索[J].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7,33(6):7-12.
作者:嚴雙漣 單位:湖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