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編為你整理了5篇循證醫學論文參考范文,供你參考和借鑒。希望能幫助你在寫作上獲得靈感,讓你的文章更加豐富有深度。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為我院2010級本科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共16個班,每班學生平均65人。循證醫學是臨床醫學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大三開設,此時學生已完成流行病學、醫學統計學及文獻檢索等基礎課程的學習,具備學習循證醫學的基礎。開設時間具體為大三第二學期,開設9周,2學時/周,共18學時。
1.2研究方法
在循證醫學教學中對所有學生采用形成性評價,具體包括平時表現評價、作業評價、教學實踐活動評價(主要是根據循證醫學實踐的五步法完成一個循證病案撰寫)和學生自我評價。此外,教研室建立了循證醫學網絡課程,開啟循證醫學課程資料查閱公用郵箱,創建各授課班級的QQ群,通過多種途徑給學生提供網絡學習溝通的平臺,以便及時反饋,適當調整教學內容和進度。
2結果
2.1平時表現評價
1方法與對象
學期末以筆試和實驗操作兩種形式對《臨床麻醉學》這門課進行測試,其中筆試滿分70分,實驗操作滿分30分。筆試兩個班使用同一套試卷,其中客觀題占50%,主觀題占50%。此外還分別對兩個班進行對本課程滿意度的問卷調查,人手一份并且回收率100%。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3統計分析軟件,采用t檢驗進行比較,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與傳統教學班相比,循證實驗班在期末筆試平均成績、實驗操作成績和對本課程滿意率均有明顯提高(P<0.05)。
2.1兩組學生期末筆試和操作考核成績比較。
2.2兩組學生對本課程滿意率的問卷調查結果比較。
3討論
一、結果
(一)理論考試評價
統一對兩組學生進行理論測試,成績以百分制評分。與傳統教學比較,P<0.05
(二)開題報告評價
對兩組學生規定時間內完成的開題報告進行評價,評價結果以優秀、合格、不合格表示。與傳統教學比較,P<0.05
二、討論
(一)循證醫學指導下CBL教學能有效提高教學效果
1EMB與循證實驗診斷學
1.1相關概念
20世紀80年代,國外醫學界興起了大樣本隨機對照臨床實驗研究的應用,其出現對醫學臨床研究和實踐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1992年加拿大學者正式提出EMB概念,將EMB定義為“醫師慎重、準確、明智地使用當前的最好證據,同時結合個人經驗和專業知識考慮患者的愿望和利益,并將上述因素完美整合以擬定出最好的診治方案”。EMB創立后,相應的分支學科,如循證外科學、循證內科學等等相繼出現,循證實驗診斷學(EBLD)正屬于“EMB”分支體系的重要一環。EMB以隨機對照、薈萃分析和系統性評價提供的臨床證據為基礎的新醫學模式逐漸取代了以推論和經驗為基礎的經驗醫學模式。EMB的本質是全面地收集和評價證據,將經科學評價的結果應用于臨床實踐,使醫學決策更加符合科學規律;EMB的精髓是追求最好的證據、方法和結果。EMB的這一概念同樣適用于EBLD,即以“當前最好的證據為依據”,規范實驗診斷項目的選用和評價,向臨床提供最有效診斷項目的依據,為患者提供診斷效能和費效比最好的實驗診斷項目。
1.2現狀
EMB自出現以來給傳統醫學帶來了巨大的改變:在治療方面,EMB已經獲得了一大批研究評價證據;但在診斷方面卻起步較晚,1994年Cochrane國際EMB中心設立“篩檢和診斷實驗方法學組”,到2005年Cochrane中心才正式啟動對EBLD文獻的研究,目前相關工作數據積累較少,僅限于單個實驗診斷,EBLD還遠未達到完善和成熟。當前EBLD研究落后于循證治療學的這種現象,一般認為與以下因素有關:實驗的必要性是很難判定的,即如何提出恰當的問題;僅根據實驗結果作出臨床決策很難;難以在確定決策后是否采取相關的醫療實踐。臨床上無法認同或執行對臨床產生結局的“提出問題、檢驗結果、作出決策、采取措施”這一流程。盡管上述因素使EBLD發展緩慢,但是EBLD使醫生在臨床實踐過程中,徹底改變了僅根據個人經驗和直覺進行決策的經驗醫學模式,從根本上實現向社會-心理-生物醫學模式的轉換。當前許多國家都在實施以EMB為基礎的教育方式,近年來,國內醫學教育界也開始逐漸重視EMB在臨床教學中的運用[。
2實驗診斷學教學中引入EMB的應用體會
目前,國內EBLD課程尚未正式開展,也無相關的教材,更無統一的教學目標及內容,但是EMB的本質理念是基于問題,通過查詢和評價獲得依據并結合患者需求和個人經驗找出最合適的方案。因此,在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學會應用EMB解決實際問題,作者認為EBLD基本教學方法過程應包括以下幾步:
1方法與對象
1.1研究對象
選取新鄉醫學院2009級臨床麻醉1班和2班的學生各35名,其中1班采用傳統教學模式,2班采用循證醫學教學模式,授課內容均按教學大綱要求。所有學生入校后均就讀于麻醉專業,所學課程相同,并且在入學分數、年齡和性別等方面均無差異。
1.2研究方法
1.2.1傳統教學組(麻醉1班)。本組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以教科書為基礎進行板書及多媒體教學,整個教學活動過程都由教師安排,對教學內容進行全面和細致的講解。
1.2.2循證實驗組(麻醉2班)。本組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應用循證醫學教學模式,基本環節是提出問題、查尋篩選證據和評價應用證據。首先提出問題。老師給出詳細具體的麻醉病例,根據患者的病史、體征、實驗室檢查及術前檢查,詢問學生手術患者應該采取何種麻醉方案及選擇依據,最后提出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問題可以一個或多個,比如“麻醉前器械準備及安全檢查、術前患者合并癥處理、麻醉誘導用藥種類、麻醉可能發生的病情變化及處理、具體到低流量機械通氣是否可以減輕患者肺水腫”,“全麻后睜眼是拔管的必要指征嗎”,等等,問題要具體而明確不能太籠統,針對性要強。然后尋找證據并進行評價。關鍵問題確定后,布置學生就此問題查詢文獻,提出自己的觀點及依據。文獻主要通過圖書館查閱,或者利用網上各種數據庫進行檢索,比如聯機新鄉醫學院圖書館醫學文獻分析與Cochrane圖書館、外文Medline檢索和中文CNKI檢索等。最后評價和應用證據。由帶教老師進行總結,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以及選擇的依據。解答學生存在的疑問,指出學生在文獻檢索及證據評價方面的優點和不足。
1.3教學效果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