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政府行政管理改革探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國家要求各級政府部門大力開展行政管理改革,其主要任務就是幫助政府部門積極轉變自身職能。經過多年的改革,我國政府職能轉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當前行政管理中依然存在很多問題。本文首先分析了開展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性,進一步分析了改革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最后提出了針對性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改革;行政管理;政府
改革開放以來,公民對政府部門的行政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政管理改革就是要求政府積極轉變自身職能,我國政府職能轉變歷經多年改革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當前我國行政管理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影響我國經濟建設的順利進行。
1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意義
1.1有利于保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順利發展
政府本身所擁有的權力和作為經濟社會管理者所處的特殊位置,決定了政府在改革中的主導地位和政府行政管理體制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特殊制約作用。行政性壟斷及地區性封鎖不打破,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化市場體系就不可能最終形成。政府不理順龐雜錯位的政府職能,不改變以行政手段為主的管理經濟的方式,就不可能建立靈敏有效的宏觀調控體系,也不可能建立起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因此,政府只有大力開展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才能保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順利發展。
1.2保證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順利進行
在過去較長時期內,我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與經濟體制改革密切相關,但在改革過程中,人們一味強調經濟改革而忽略了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國有企業改革更是得到了人們的普遍重視。但筆者對改革實踐進行了深入研究發現,一旦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不能與經濟體制改革同步進行,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就不能順利進行,經濟發展方式就不能發生較大變化。我國當前經濟體制改革中存在著大量的矛盾與沖突,如經濟增長方式還較多停留于粗放模式、擴張投資不具備計劃性、存在著大量的重復性建設、一味強調國內生產總值與財稅收入等,要想解決這些問題還需大力開展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政府職能只有自根本上發生轉變,真正做到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府不再干涉市場中介組織,微觀經濟發展不再受政府部門的影響,各種行政干預、地區封鎖才能消失,才能逐步形成開放的、有序的、合理的現代市場體系,才能保證市場價格真正反映市場供求情況與資源稀缺情況,才有利于在經濟建設中兼顧保護人類環境的要求,進而保證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順利進行。
2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要求必須深入開展政府行政管理改革,由于我國經濟發展環境與之前相比出現了明顯不同,政府行政管理職能只有適應我國經濟發展狀況才能提高管理水平,所以我國政府行政管理必須及時創新。當前我國政府管理還存在一定問題不利于我國經濟發展。
2.1政府職能不能準確定位
目前,我國政府職能不能準確定位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當前有的政府機構不能正確處理本身與市場發展的問題,不論事務大小、不管事務具細都要干涉,導致市場調節不能順利進行;其次,政府過多干預企業經營,一些地區還做不到政企分開,導致企業不能自主發展,影響企業的經營積極性,嚴重制約了當地經濟的健康發展。同時,政府職能不能準確定位會出現很多問題:第一,國內體制改革與改革開放速度不同步;第二,政府管理體制改革與經濟體制改革不同步;第三,政府職能轉變與政府機構改革不協調。
2.2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不順阻礙其他領域改革
目前,我國各個社會領域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計劃經濟管理體制的因素,導致行政管理體制與時展相分離。行政管理體制不能及時改革會阻礙各個領域改革的順利進行,如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與各項改革同步發展,則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則面臨諸多困難。我國在深入開展改革過程中,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涉及方方面面,同時與政治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具有不可分割的聯系。行政管理改革是順利開展其他社會領域改革的基礎,如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不能順利進行,那么其他改革則束手無措。
2.3政府行政管理工作做不到公開透明
隨著我國改革的深入開展,由于我國當前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導致政府行政管理改革存在明顯的走形式、走過場等現象。各級政府雖然采取了各種公開透明的措施,但是卻得不到人們的認可。在實際工作中,政府也做不到全面公開,而只是選擇公開一部分內容,導致政府行政管理工作做不到公開透明。
3推動政府行政管理改革的主要策略
3.1政府要建立完善的行政管理制度
政府部門要盡快建立完善的行政管理制度,我國當前行政管理改革的核心任務就是要進一步規范當前行政法律條款與各種行政許可制度,保留那些適合我國國情的、能推動經濟發展的、能得到公眾擁護的制度,刪除那些含有計劃經濟特點的、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相適應的各種制度。同時,政府要正確認識自身職能,要給予企業必要的發展自主權,利用市場化手段解決一部分管理事務,早日成為“高效、廉潔、公正公平”的政府。此外,政府要不斷引進新型管理措施,根據政府實際管理情況,實行持續監管制度,發揮監管、檢查、備案等各種方法的作用,保證自身管理的順利進行。最后,針對當前需要政府部門審批的事務,政府要制訂規范的審批程序,建立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利用制度規范管理人員的行為。
3.2引進新型管理措施,做好宏觀調控工作
在行政管理過程中,政府要結合當前實際情況與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及時改革管理策略,要善于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及時引進新型管理措施,才能收到較好的管理效果。在深入研究外部行政環境與政府內部系統數據的基礎上,政府要及時調整管理計劃,做好宏觀調控工作,要求政府行政管理方式要逐步轉變為間接管理與協調服務、事后監督等管理形式。同時,政府要進一步減少市場經濟的直接干涉,要依據市場發展規律發揮各種經濟政策的作用,從而達到間接管理的目的。
3.3政府行政管理實現信息化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當前已經普遍應用于各個領域當中,為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利用信息技術可以有效推動政府行政管理改革。因此,政府部門要大力引進信息化技術,建設電子政務管理系統,實行網上辦公。我國政府部門要認識到此項工作的重要性,并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建立完善的電子政務網絡框架,以電子政務為標準積極改革當前政府管理職能與政府組織結構,推動政府管理信息化的健康發展。
3.4完善行政監督機制
完善行政監督機制是推動政府行政管理改革的重要途徑。首先,加強對行政權力的監督。政府要真正實現依法行使行政權力,防止腐敗,必須加強對行政權力的監督,“以權力制約權力”,完善各種監督機制。在我國,監督不力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監督機關和監督人員缺乏必要的獨立地位。政府必須對監督主體提供必要的激勵和保護機制,設立專門的監督機關,才能夠保證監督的切實有效。其次,要強化社會監督。強化社會監督,是推動政府行政管理改革的根本保證。在實際工作中,政府要自覺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并實行政府信息公開,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主要參考文獻
[1]高永勝.我國地級市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問題研究[D].秦皇島:燕山大學,2015.
[2]焦晶.我國鄉鎮政府行政管理現狀與改革路徑探析[J].現代國企研究,2016(20).
[3]鄒江峰.中國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問題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9).
作者:徐昕宜 單位:蘇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