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行政管理人員提高執行力對策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高校行政管理人員的執行力,是指學校不同級別的行政管理人員在學校同一理念的指導下,依循學校的戰略決策、規章制度,有效使用和創造資源達成目標的能力,簡單來說便是落實政策指示、達成即定目標的能力。高校行政管理人員主要的工作是按照上級領導的意圖為廣大師生服務,這就需要充分的執行力來達成預期目標,否則難免會使師生對學校領導的決策能力和辦事能力產生懷疑,從而降低積極性甚至會對學校的形象產生不利的影響。可見,高校行政管理人員執行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該校的服務水準、管理水準,并與學校的可持續發展息息相關。因此,提高行政管理人員的執行力水平很有意義。
一、高校行政管理人員的執行力現狀及原因分析
實踐中可以發現,高校管理中行政管理人員的執行力還存在一定問題,比如執行過程流于形式主義應付了事,一些部門之間相互扯皮不負責任,工作有計劃但是無反饋,對領導的要求理解不到位導致執行有偏差,缺乏相應的獎勵機制等等。究其原因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1.部門分工不明確
雖然目前很多高校建立了相對完善的組織結構,但是在具體政策的執行過程中,還是不難發現很多部門之間存在信息共享不及時、職責不清、責任劃分存在交叉等現象,這就導致學校在布置重大任務需要多部門合作的時候出現部門管理者不愿承擔責任,公共性工作沒有人愿意去做,個別部門根據自身喜好只執行對本部門有利部分等現象,使執行力大打折扣。
2.執行人員的素質有待提高
行政管理人員素質的高低對學校管理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由于事業單位的性質再加上傳統管理理念的影響,還有不少人員抱著“吃大鍋飯”“干多干少一個樣”的陳舊觀念。這些觀念容易帶來以下后果:一是管理人員工作缺乏主動性,如算盤珠子撥一下動一下,只是簡單地按章辦事;二是責任心不強,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不作為”思想嚴重;三是官本位意識濃厚,將管理工作和權利對等;四是對現代管理理念了解不夠,墨守成規,不能依據本部門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執行方式;五是忽視本職工作,過于計較個人得失,只選擇對自身或本部門有利的政策執行,組織紀律觀念淡薄,工作隨意性較大。
3.執行觀念有待改變
一方面,高校“行政化”難以消除,“四風”問題屢禁不止,級別觀念、官本位思想普遍,依靠“文山會海”布置各項任務,領導者和執行者之間很難存在有效的溝通機制。領導者在制定決策時不接地氣、一意孤行,執行者因缺乏對決策過程的參與,難免無法透徹領會決策要義,在執行決策時便容易敷衍了事,遺忘“服務師生”的根本,都使執行效果不盡人意;另一方面,教條主義歷來根除不盡,論資排輩現象比較嚴重,在具體運行中仍存在憑主觀靠以往經驗去執行,存在不規范的現象。這不僅不能推動學校發展順應時代潮流,更是為“官衙作風”的滋生提供了隱形的土壤。
二、提高執行力的途徑
1.增強教職工對制度的認同感
在完善學校制度的前提下最關鍵的就是教職工對制度的認同感,執行力的強弱在很大程度上也取決于職工對制度的認同感。這就需要建立健全流程機制,以科學的程序、民主的觀念去廣開言路,領導者在制定重要制度之前需要召開座談會,廣泛聽取不同級別、不同崗位、不同性質教職工的意見,這樣不但可以促進制度的科學性以及教職工的主人翁意識,更可以使教職工參與到決策中來增強對制度的認同感,從而為將來制度的執行打下良好的基礎。
2.行政管理信息化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傳統的一套管理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工作的需求,新媒體的發展也促使行政管理向信息化發展。一方面,要促進行政流程的信息化,比如引入OA系統,避免文山會海的現象,這將大大減少執行環節中很多不必要的時間浪費;另一方面,需要推進檔案建設的電子化,無論是人事檔案還是各部門文書檔案,及時將其電子化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并為階段性的工作回顧檢查提供便利。此外,各部門工作信息及時上網,不僅便于廣大師生查閱,更增加了行政管理工作的透明程度和公開程度,有利于更好地接受群眾的監督。
3.優化組織結構
優化組織結構需按照精簡、規范、科學的原則設置各級機構,一方面,施行扁平化管理方式,避免管理層級復雜帶來的信息溝通不順暢;另一方面,針對一些部門職責不明確、職能界線模糊的情況,要做到定崗定員定責,制定合理的崗位說明書,以明確各部門各人員的工作職責、工作目標、工作要求,做到各部門分工明確,職能清晰,執行過程中做好本職工作不斷提高執行效果。
4.強化對教職工思想政治學習和理論學習引導
很多時候,執行力低下,工作效果差強人意并不是工作能力的問題,是因為缺乏思想政治覺悟而敷衍了事。因此,強化行政管理人員的思想政治覺悟很有必要,要從學校層面引導教職工培養積極的、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職業觀,形成良好的工作狀態和工作態度,正確認識自身擔負的責任,嚴格按照制度辦事,自覺地接受廣大教職工的監督。同時強化以人為本的觀念,形成發展福利共享的氛圍,讓教職工意識到個人發展與學校發展息息相關、榮辱與共,這樣有利于教職工自身價值最大限度地得到實現,從而不斷發揮自身的創造性,使得學校政策的執行效果大大提升。此外,要鼓勵教職工加強理論學習,說“要把學習作為一種政治責任,一種精神追求,一種生活方式。學以立德,學以增智,學以創新”。不僅要學習專業知識,還要學習管理知識;不僅要下精深功夫去學,更要善于交流與思考,改變固有的思維方式,力求看得遠一點,想得深一點,時刻保持自己業務水平的先進性。
5.優化行政管理人員配置
在政策的執行中關鍵的部分還是人,執行者在推動工作開展和協調中擔任著重要一環,這就需要打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行政管理人員隊伍。高校中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不同崗位系列的職工交叉使用,教師兼任部門管理人員,部門管理人員間或去上課,這種雙重身份的存在,使得職工無法很好地顧及到各項工作,無論是教學工作還是管理工作都無法達到理想的狀態。這就要求行政管理人員要向專業化方向發展,要不斷提高管理人員的專業,不僅要在招聘的時候遵循專業化原則招聘專業對口的人員,更要階段性地進行管理理論、業務能力等方面的提升培訓,使得人盡其用。
6.建立健全執行機制
除結果管理之外,執行機制中必不可少的還有監督、反饋、考核三個方面。在監督方面,不僅監察部門人員應對重大事項全程跟進,全面掌握執行情況,以集體利益為首要,避免“老好人”和畏難怕硬行為,制定嚴謹的規章制度,明確執行力欠缺的部門及相關人員應承擔何種責任,而且各部門應該主動公開監察聯系方式,接受全校教職工的監督。在反饋方面,執行者不但應及時匯報工作的完成進度以及執行過程中難以解決的問題,避免工作“虎頭蛇尾”,領導者更要重視反饋信息,以此作為是否需要變更、優化決策的參考,使決策更加科學化。在考核方面,考核是了解各部門任務執行情況的直接方式,也是總結問題避免再犯的有效途徑,另外將考核結果合理地應用到績效分配中,獎勵先進、督促后進,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激發教職工的積極性,較好地解決執行力不高的問題。
綜上所述,全面提升高校行政管理人員的執行力并非一蹴而就之事,也非一勞永逸之事。需要科學的組織構架、高素質專業化的管理人員和完備的規章制度,更需要健全的執行機制,如此才能夠促進決策的民主性、科學性,才能夠進一步提高行政管理人員的執行力,才能夠提高學校的核心競爭力,從而使學校和諧發展、可持續發展。
作者:夏穎 單位:江蘇護理職業學院團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