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加強鄉鎮財政稅收建設的思路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首先闡述了新常態相關理論,然后對新常態下我國鄉鎮財政收稅建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最后總結了加強我國鄉鎮財政稅收建設的思路,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常態;鄉鎮財政稅收;思路
1新常態相關理論闡述
所謂經濟新常態就是新常態的一種,屬于經濟學范疇,是指人類經濟發展否定之否定的產物,經濟新常態同樣來源于經濟常態到經濟非常態,然后從經濟非常態發展為經濟新常態,經濟新常態就是人類經濟認識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產物。經濟新常態是多次提出的熱點名詞,新不同于舊的事物,是一種固有的狀態,新常態也是不同于以往的狀態,是一種趨勢性的發展狀態,表面中國經濟進入了與過去三十年經濟高速發展所不同的新階段。在2014年5月考察河南時第一次提及了新常態,他認為中國經濟發展正處于重要戰略時期,應該從自身階級性特征出發,適應新常態趨勢,保持樂觀態度。因此可以總結出,新常態經濟屬于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軌時期,也是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階段,是與GDP為導向舊經濟形態所不同的新經濟發展模式,適用于用發展促增長、揚棄GDP增長等經濟發展模式,也是適合于可持續發展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核心機制。
2新常態下我國鄉鎮財政收稅建設存在的問題
進入到經濟新常態環境中,我國鄉鎮財政稅收出現了嚴重的不平衡問題,影響社會的發展,因此需要探索一套適應鄉鎮發展的財政稅收新模式,不斷完善鄉鎮財政稅收的管理制度。本文認為目前我國鄉鎮財政收稅建設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
2.1財政支出承受過大負重
我國從20世紀90年代起就開始完善取消農業稅,鄉鎮財政稅收面臨急劇下滑的趨勢,鄉鎮企業缺乏足夠的經濟實力,過重的稅收避免影響企業正常發展,但是鄉鎮稅收只能通過增加企業負擔,這樣就對企業造成嚴重傷害,稅基嚴重萎縮。目前我國鄉鎮財政主要支出在道路、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經過稅收改革后,小稅種很難支撐鄉鎮財政支出,造成負擔過大。
2.2財政組織機構不完善
目前我國鄉鎮組織機構還有待于進一步完善,收支還不平衡、水平不合理,取消農業稅后大幅度減少稅收,但是建設、衛生等事業方面的支出費用又在不斷增長,因此可以看出,鄉鎮組織收支極度不平衡已經成為目前鄉鎮財政稅收的重要問題,急需改變以往的組織機構運行方式。
2.3財政管理效率低
目前我國一些鄉鎮還存在行政費用高等問題,雖然分稅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減輕這一問題造成的影響,但是政府只能對零戶和預算方式統一的管理,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這一問題仍然是鄉鎮財政管理層最為頭疼的問題,嚴重影響財政管理效果。造成財政管理低效率的原因主要包括:第一,鄉鎮財政管理人員的文化水平低,在不完善管理制度下,則加劇了行政費用支出,造成管理支出過高。第二,有些地區稅費配套設施不健全,配套設施并不能適應分稅制的發展。隨著鄉鎮醫療衛生配套資金的增長,鄉鎮財政管理并沒有在財政上發揮有效的作用,也沒有有效控制行政支出,反而造成負擔過重,嚴重阻礙鄉鎮發展。
3加強我國鄉鎮財政稅收建設的思路分析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國鄉鎮在財政收稅建設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基于新常態經濟這一背景,應該加強改革模式制定,加強城鄉統籌,從實際出發考慮問題,在農村經濟改革過程中增加試點。詳細來說,加強我國鄉鎮財政稅收建設的思路主要包括:
3.1加強管理監督系統建設
鄉鎮收稅渠道、稅收對象是固定不變的,那么就需要從資金收取和支出兩個方面入手,建立合理科學的管理系統。鄉鎮稅收支出主要用于公共設施建設方面,比如馬路建設、農田灌溉工程等,具有規模大、投入資金多、人員需求大等特點,并且投資回報周期長,很難在較短時間內獲得收益,因此應該加強項目的評估,避免出現資金流失、去向混亂等問題出現。在監管方面,可以建立績效管理系統,加強財政稅收監管工作,確保資金支出效率高;在具體財務管理操作環節中,要加強財務的核算工作,發揮鄉鎮會計核算作用,建立債務消化監督制度,嚴格監控政府債務,并納入考核指標中。
3.2建立多層級、差異化稅收制度
我國各個省份在經濟方面差距比較大,比如東部沿海地區的鄉鎮經濟實力比較強,財政稅收也比較客觀,但是在中西部地區的鄉鎮經濟實力則比較弱,財政稅收也非常不盡如人意。另外,在某一個城市的各個鄉鎮之間,財政稅收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因此要調動各個鄉鎮政府的積極性,采用因地制宜的原則,對于經濟條件強、財政稅收高的鄉鎮適度下派一些財政任務,對于經濟條件差、財政稅收低的鄉鎮采用“縣鎮”聯動的管理方法進行援助。
3.3建立科學規范的鄉鎮財政體制
建立科學規范的鄉鎮財政體制思路為:按照鄉財鄉理、鄉事鄉辦,調動鄉鎮政府的積極性,取消基數法,采用因素法,加快鄉鎮國庫的建設。要從根本上解決鄉鎮財政的困難,就必須放手發展農業,促進鄉鎮企業從粗放型向集約型發展。在具體工作過程中,應該改變以往財政提并存的問題,結合新農村建設的需求,并充分借鑒發達國家基層政府財政體制改革的相關經驗,加快各項制度建設,形成統一規范的鄉鎮財政體制。另一方面,還需要加強財政資金的管理,通過符合規定的方式和流程將財政資金運用在農村經濟發展最為需求的地方。
參考文獻
[1]陳福玲.關于加強鄉鎮財政稅收發展模式的思考[J].中國集體經濟,2015(36).
[2]孫繼倫.關于改進鄉鎮財政稅收發展模式的思考[J].財經界(學術版),2016(7).
[3]吳志林.加強鄉鎮財政稅收建設[J].重慶行政,2002(1).
作者:范麗平 單位: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茫蕩鎮會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