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小外貿企業信用風險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樣本描述
在本文的12個典型案例中,有2個案例屬于中小外貿企業為其他業務往來機構提供擔保引發的信用風險,1個案例屬于中小企業民間借款集資,資金鏈斷裂,從而引發信用風險傳染,其余9個案例都屬于供應鏈賒銷行為引起的信用風險傳染。(具體分類見圖1)在供應鏈賒銷行為引起信用風險傳染的9個案例中,從金額和經濟受害人數量上看,最高是“義烏市薩柔貿易有限公司案”,金額達700余萬,經濟受害人達105人,最低的是“耀團貿易公司案”,金額達100余萬,經濟受害人10人。其模式基本相同:外商客戶通過賒購方式向貿易公司(市場經營戶)采購貨物,最終違約,從而導致連鎖反應,使相關外貿公司或者市場經營戶、個人遭受巨大損失。
2信用風險傳染的理論分析
2.1信用風險傳染成因
中小外貿企業的信用風險是隨著其開展的經營活動和信用行為所必然會產生的,由于在整個市場經濟體系中,每一個企業都是其中的一個組成部分,企業與企業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就決定了信用風險具有傳染特性。在企業微觀層面,比如:甲企業與乙企業有商業往來,甲企業將貨物賒銷給乙企業就產生了商業信用,此外乙企業又為業務伙伴丙企業提供銀行貸款擔保,在這個由甲、乙、丙構成的系統中,只要其中一方發生信用風險,就可能會傳染到任何一方,從而造成各方的損失。在宏觀經濟層面,2008年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是最好的案例,從美國開始,基于經濟的全球化風險就傳染到各個國家。由于我國沿海省份多年來發展外向型經濟,受到的影響最大,許多中小外貿企業在這次危機中面臨資金、訂單等方面的影響而減產、倒閉。
2.2信用風險傳染機理
風險發出企業和風險接受企業是信用風險在企業間傳染過程中的兩個角色,當風險發生企業的風險發生時,風險通過商業信用和擔保信用等關系傳遞到下一家風險接受企業,如果該企業有能力承受,就不會發生風險,也就不會傳染給另外的企業。因此在信用風險傳染過程中,風險并不一定會傳染,只有當風險發出企業發出的風險高于風險接受企業所能承受的風險值,風險才會繼續傳染。
2.3信用風險傳染渠道
企業間的信用風險主要是基于賒銷等商業信用行為和金融借貸擔保行為所產生的,因此信用風險也就通過商業供應鏈、金融擔保鏈等兩個渠道進行傳播和蔓延。
2.3.1商業供應鏈下的風險傳染在商業供應鏈中,眾多企業通過互相協助,完成原材料到產品的各個環節,把產品送達最終客戶。在現實中每個企業都會被納入到1個甚至多個供應鏈系統中,由于中小企業普遍存在資金瓶頸,因此,在業務往來時,根據企業競爭力(對客戶和供應商的議價能力)不同,就有賒銷和賒購情形的發生,這就產生了商業信用。在一個供應鏈中,一家企業違約無法償還商業信用,就會連鎖反應,形成壞賬鏈條,最終導致整個供應鏈資金困境。在義烏的中小外貿企業群中,商業供應鏈渠道是最普遍的信用風險傳染渠道。中小外貿企業的供應鏈風險傳染。
2.3.2擔保鏈下的風險傳染在現實中,多數中小外貿企業的資金是緊缺的,很難滿足經營所需,在融資方式上,由于沒有足夠的抵押物(廠房、設備等固定資產),所以在向銀行申請貸款時,往往只能采取的是擔保或者互保的模式,這就形成了一個金融擔保鏈。在這條擔保鏈中,由于往往都是相互有業務往來的企業,因此企業之間既有商業信用又有金融擔保關系,風險傳遞模式就顯得尤為復雜。一旦某家中小外貿企業無法償還銀行債務,擔保企業馬上就面臨著履行擔保責任的壓力,一旦擔保企業也無法承受這個風險,進而這個風險又繼續往下蔓延,嚴重時會導致大批企業倒閉。擔保鏈下中小外貿企業風險傳染。
3防范對策建議
當前,我國的中小外貿企業遭遇著材料和人力成本增加、融資難度加大、匯率風險加劇等多種因素的沖擊“。中國制造”和“中國價格”的比較優勢逐漸喪失,亟待加速整個行業的轉型升級。中小外貿企業的信用風險傳染問題制約著中小外貿企業的發展,本文通過對信用風險傳染成因、機理和渠道的分析,可以得出在當前的外貿環境和現狀下,除了政府應從政策層面考慮進一步為中小企業減負減稅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外,中小企業自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有效防范信用風險的傳染。
3.1提升自身的運營能力
運營能力是企業運用各項資產以賺取利潤的能力,反映了企業對經濟資源管理、運用的效率高低。中小外貿企業根據企業的運營特點,在開拓市場的同時,重點應該提高存貨和應收賬款的周轉速度,提高存貨的周轉速度,企業才能保證有效的現金流,從而避免出現運營資金的困境。此外,在應收賬款方面,通過客戶企業信用評價,做好應收賬款的催收與管理,提高應收賬款的周轉速度,盡量減少損失。
3.2提高市場議價能力
當前,中小外貿企業所處的市場競爭環境和所經營的商品,影響了其在整個供應鏈上的議價能力。以義烏為例,義烏是典型的小商品成就了大外貿,根據統計在義烏有180余萬種小商品,出口到全世界的219個國家和地區,不過也正是因為其外貿出口產品的屬性,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義烏中小外貿企業在市場議價能力方面一直處在弱勢。要扭轉這種局面,一方面,在同個產品領域的中小外貿企業可以在政府和行業協會組織的統一引導下,做好行業自律,避免打價格戰,抵制賒銷現象,從而提升整個行業領域在市場的議價能力。另一方面,企業自身通過加強研發,提高質量,增強產品附加值,提高企業在市場上的議價能力。
3.3有效控制擔保規模
在當前的融資環境中,中小外貿企業面對資金困境,可以選擇的途徑不多,民間借貸由于成本過高,大部分企業一般不會將其作為首要渠道,銀行還是其最主要的資金渠道。通過銀行獲取資金,普遍都是通過申請各類貸款的方式,一方面,中小外貿企業可以根據各商業銀行的信貸產品要求,合理選擇外貿結算方式,盡可能爭取有利條件,如向銀行申請信用證抵押貸款之類。另一方面,中小外貿企業在采取擔保和互保貸款融資的時候,必須以謹慎的態度,從財務安全角度出發,做好風險測試,合理控制擔保規模,有效控制風險。
作者:胡濤 單位: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