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壓力測試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信用風險是商業銀行經營過程中面臨的重要風險,在當今經濟社會,各個國家、各金融市場之間風險傳遞波及面廣、速度快,相較以往,商業銀行面臨著更大的經營不確定性。壓力測試可以對商業銀行所面臨的極值情形進行合理的建模、定量分析,進而使商業銀行對未來可能發生的極端情形做出充分準備,并制定相應的預案。
一、前言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以來,世界金融體系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一方面,金融市場的全球化使各生產要素在不同國家之間自由流動,不同市場間聯系日益密切;另一方面,隨著經濟發展的需要,金融創新比如各種金融工具如ABS、次級貸款等的出現,在規避金融監管的同時,也極大地促進了經濟的發展。風險永遠是金融系統發展中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尤其是在當代社會,經濟的全球化使風險在不同市場之間迅速傳遞,造成全球范圍的破壞性連鎖反應;金融創新步伐的加快,使得對其監管的難度越來越大,容易引發系統性的災難。因此,對于風險的預警和防范技術顯得尤為重要。銀行是經營風險的企業,對于日常風險的管理主要采用在險價值法(VAR),VAR主要是在一定的置信水平下,比如90%或99%的置信水平下,商業銀行會出現的風險損失,對于掌控商業銀行日常風險有著重要的作用。2008年金融危機的發生對商業銀行敲響了警鐘,從概率上來看,商業銀行發生極端風險的可能性很低,但風險卻是存在的。對于極端風險的掌控就顯得尤為重要。壓力測試能夠彌補VAR的不足,評估商業銀行在遭受可能的極端情境下的損失,將商業銀行的潛在風險通過書面的形式反映到銀行高管以及監管機構層面,避免發生破產危機。
二、商業銀行信用風險壓力測試定義及流程
2.1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的定義及特點
商業銀行在日常經營過程中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風險,比如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市場風險等,在我國商業銀行資產結構中,信貸資產占到總資產規模的一半以上,信用風險一直被視為商業銀行最重要的風險。信用風險是指商業銀行債務人或交易對手違約的風險。期初商業銀行發放的正常貸款,可能由于內在自身的財務問題或者外部經濟環境的變化而導致債務人不能正常還款。商業銀行信用風險主要來源于發行主體信用風險、交易對手信用風險以及貸款信用風險,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2.1.1收益與損失的非對稱性巴塞爾新資本框架規定商業銀行應注意的三類風險中,其假定市場風險為近似正態分布,信用風險評估的是由于交易對方由于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其分布具有明顯的厚尾特征,收益與風險具有不對稱性,以商業銀行貸款資產為例,損失的最大可能包括本金以及出借資金所帶來的機會成本,而其收益為借款利息,為一確定的資產價格。相對于本金而言,利息僅占貸款金額的一小部分。而一旦發生借款人違約,損失會在一個大的范圍內波動。2.1.2道德風險資金稀缺性的特點決定了商業銀行信用風險天然存在信息不對稱的特點。貸款審批前,借款人為了獲得資金或爭取價格優勢,在商業銀行的事前審查中會隱瞞對自己不利的信息,夸大利好信息,使商業銀行存在逆選擇風險。借貸行為后,商業銀行受制于成本經營控制問題,不可能或無渠道對資金借方進行全方位的監控,控制資金的具體流向,督促企業實施有效的風險防控以期能按時還款。2.1.3非系統性特征商業銀行的業務囊括不同行業、種類的信貸資產,這也是分散化經營、規避風險的需要。企業經營活動受自身行業特性的影響,具有非系統性的特征。比如說房地產行業,房地產調控措施等對房地產行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眾所周知,各個行業都有自己的經濟發展周期,在整個宏觀經濟背景下,總有一些朝陽產業和黃昏產業,由于商業銀行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內在要求,會使商業銀行在某一階段將其信貸資金過度地集中于某一行業,而一旦風險波及這一行業就會對商業銀行的經營造成災難性的后果,所以出于分散化風險的考慮,商業銀行應將其資金投資于不同行業,避免風險過于集中。
2.2壓力測試的定義及分類
不同主體對壓力測試的定義有所不同,反映了這一工具的不同目標,其定義主要有微觀角度及宏觀角度兩個方面。全球金融體系委員會在2005年從微觀角度對壓力測試做了如下定義:壓力測試是一種風險管理工具,用于評估一個特定事件的發生對一個公司的潛在影響,使在險價值等統計模型的輔助工具,而不是一個額外的補充。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2002年從宏觀角度對壓力測試進行了定義:壓力測試是有助于檢測和預測金融系統潛在漏洞的宏觀審慎分析的一個關鍵因素,給金融穩健性指標的分析增加了一個動態元素。我國壓力測試研究較晚,2014年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商業銀行壓力測試指引》,其將壓力測試定義為:一種主要以定量分析為主的分析方法,假定商業銀行在遇到假定的小概率極端不利情況下可能發生的損失,分析這些損失對商業銀行資本金以及盈利等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進而對單家銀行、銀行體系的脆弱性做出評估以及判斷,進而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從壓力測試流程的角度來看,壓力測試可分為“自下而上法”和“自上而下法”。按商業銀行在壓力測試過程中采用的不同方法論,可以將壓力測試分為敏感性分析與情景分析。自下而上法是指壓力測試首先從個體或局部層面上進行,然后將各個層面個體上得到的測試結果進行匯總,進而得出整體的結果,比如商業銀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將各種資產組合、地區業務線進行壓力測試,然后將測試結果匯總到總行層面,進而得出壓力測試的結果。敏感性分析也被稱為單一因子法,也就是在在觀察某一風險因子對承壓指標的影響時,固定其他風險因子,使其因子值固定,借以觀察這一特定因子的變化對承壓指標的影響。然而,必須注意的是在現實的經濟社會中,大多情況下表現為多個因子共同變動,很少出現特定因子單獨變動的情形,敏感性分析會降低壓力測試的有效性。與之相反,情景分析法構建多個因子協同變化的極端情形,其對計量模型的要求較高,較敏感性分析難度大。
2.3商業銀行信用風險壓力測試流程
信用風險是商業銀行經營過程中所面臨的主要風險,在壓力測試的過程中,商業銀行有一套完整的測試流程,應包括以下幾個環節。首先需確定商業銀行進行壓力測試的目標資產,信用風險壓力測試承壓對象的選取一般根據測試主體的需要結合商業銀行自身的資產特征進行確定,根據重要性及經濟性原則,商業銀行承壓對象分為宏觀類、組合類、交易對手類。宏觀類是指商業銀行全部資產,組合類是指商業銀行各個維度比如行業、區域等的信貸以及非信貸資產組合,交易對手類是指將與商業銀行發生信貸資產往來的交易對手作為測試對象,以測試其資產經營的變化對商業銀行信貸資產質量的影響,比如在房價下跌時商業銀行對房地產開發公司利潤狀況開展的信用風險壓力測試,然后根據承壓對象的確定選擇相應的承壓指標。在確定承壓對象和承壓指標以后,需要確定影響承壓對象的壓力因素和壓力指標。信用風險壓力測試的壓力因素按照來源可以分為宏觀周期性風險、重大事件風險、集中度風險。宏觀周期性風險是指諸如GDP下降、利率匯率波動等,會對商業銀行整體資產的信用風險產生重大影響。重大事件風險是諸如雪災等突發事件對商業銀行的部分資產的信用風險產生很大的影響,比如雪災引起煤炭價格上漲進而導致煤炭行業利潤下降。集中度風險是指商業銀行資產結構的一種內在性結構風險,受利潤因素驅動,商業銀行在一個時期內會將信貸資產配置到某一行業,而一旦這個行業受宏觀經濟波動影響造成經營狀況惡化,會對商業銀行的經營造成重大影響。然后需設計信用風險壓力測試的壓力情景,比如宏觀經濟下跌、房地產市場價格下跌等,信用風險壓力測試情景生成方法主要有統計建模、專家情景法和歷史情景法。統計建模法主要是運用經濟計量模型研究各宏觀經濟變量之間的動態演變關系,通過收集各因子的歷史數據,建立相關變量的聯合動態模型;專家情景法是在經濟學理論的基礎上結合相關行業專家的意見進行綜合判斷,以確定不同風險指標的極端變動情景或路徑;歷史情景法是以以往危機發生時各變量變動的極值情況而設定,可能我國相關行業發展歷史短暫,此時可以借鑒國外相關行業的歷史極值情境并結合我國的具體情況進行合理假設設計壓力情景。最后一步進行壓力傳動模型的建設,商業銀行信用風險壓力測試模型傳導機制有自上而下法和自下而上法以及二者相互結合的方式。自上而下多用于壓力測試對象內部結構不清晰的情形,自下而上在單個測試對象和承壓指標建立聯系,利用結構化模型、財務模型等將單個測試結果通過相關性處理匯總。二者相結合的方式是通過問卷調查結合專家意見的基礎上,根據歷史經驗得出相應指標的最終取值。相應的壓力測試傳導模型也有統計計量模型、財務模型、結構化模型三種。
結語
信用風險壓力測試不僅僅是大量復雜模型的處理,相應的結果應建立在兼顧有效性及可靠性的基礎上進行推演。商業銀行信用風險壓力測試應堅持實用性、前瞻性、有效性、經常性以及系統性的原則。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壓力測試開始的較晚,應在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改進。首先應優化風險因子和風險情景設計,風險因子的選擇應選擇能夠對承壓對象的變化做出合理建設的變量,需更加關注那些對國內宏觀經濟走勢有著重要作用的因素,比如美聯儲利率,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等因素。情景的設計應采用多指標共同變化的聯立方程模型,使模型的設計更貼近現實,符合我國的實際經濟運行情況。其次,應構建規范化的壓力測試流程。壓力測試的過程中涉及到了很多模型以及相關專家的知道意見等,所以對于同一目標資產的信用風險壓力測試結果可能會出現很大的區別,為了使不同壓力測試結果之間具有可比性,那么就需要對各大機構各個壓力測試環節進行標準化設計,建立一套細致、透明、統一的壓力測試流程。
參考文獻
[1]周源.銀行信用風險壓力測試[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4,02.
[2]中國銀行全球銀行業課題組.銀行業壓力測試的國際經驗[J].中國金融,2015,01.
[3]陳衛東,張興榮,熊啟躍.金融機構壓力測試的國際經驗及啟示[J].金融監管研究,2015,10.
作者:張玉凱 單位:南開大學金融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