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幼小銜接下幼兒學習習慣培養現狀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就《幼兒園入學準備教育指導要點》提出的“學習準備”中學習習慣在幼兒園的養成教育做出一些探索研究,設計了“幼小銜接背景下幼兒學習習慣培養現狀調查問卷”,結果顯示存在幾點問題:幼師群體對《指導意見》的了解和認識度不夠;目前幼兒園幼小銜接未形成有效的銜接體系;幼師群體雖然有良好的幼兒學習習慣培養意愿,但目前幼師群體在指導方法和具體內容上欠缺科學指導和深度學習。對此,幼兒園可以從強化和加深幼師群體對《指導意見》文件學習,建立健全幼兒園入學準備教育中學習習慣的培養體系,促使幼師群體對學習習慣培養的態度轉變,內化學習習慣培養實踐要求,形成一套幼兒學習習慣的測評機制,督促幼師群體將學習習慣培養落實在日常保教生活中,以達到為幼兒將來入小學做好幼小銜接中的學習準備。
關鍵詞:學習習慣;幼小銜接;現狀調查
2021年3月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并就幼兒園和小學雙方提出了《入學準備教育指導要點》,指導要點非常詳盡地描述了雙方協同合作的發展目標、具體要求和教育建議,這為實施幼小銜接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幼兒園入學準備教育指導要點》里提出了幼兒園要為幼兒做好四個準備,分別是身心準備、生活準備、社會準備和學習準備,本文就學習準備里學習習慣在幼兒園的養成教育做出現狀調查和研究,以期為幼小銜接中幼兒的學習準備做出合理教育建議。
1選題背景和意義
1.1選題背景
幼兒園和小學在學習形式、學習要求和生活要求方面有諸多不同,這就導致了我們必須要做幼小銜接。尤為重要的是幼兒園要為幼兒做好學習方面的準備,尤其是良好學習習慣的準備。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提高幼兒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是將來兒童學習能力的核心素養,也是兒童未來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是幼兒能夠成功走向小學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
1.2選題意義
本選題基于幼小銜接的視角研究幼兒園教師對幼兒學習習慣的培養現狀,以小中大班幼兒教師為研究群體,研究幼兒教師對學習習慣的培養意識、具體做法,以期發現問題,為幼兒園或其他社會教育機構開展良好的幼小銜接提供理論和實踐借鑒,有助于提高幼小銜接水平。
2問卷情況
2.1問卷編制
本問卷編制依據《幼兒園入學準備教育指導要點》中學習準備模塊對學習習慣的要求,結合文獻查閱和參考以往相關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咨詢相關專家,最終得出由教師培養態度、專注力培養、堅持性培養、計劃性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培養五個維度21個題目組成了本問卷的題項。
2.2問卷施測
問卷施測采取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從陜西青年職業學院實習基地幼兒園中隨機選取六個幼兒園作為被試。本次施測采用問卷星線上問卷技術,共收回問卷302份,問卷回收率為100%,其中有8份問卷因作答不完整或明顯無效而被放棄,最終獲得有效問卷294份,問卷有效率為97.4%。
2.3信度分析
本研究采用內部一致性系數(Cronbachɑ系數)來考查問卷的信度。一個信度系數好的量表,其總量表的ɑ系數最好要達到0.80以上。根據問卷星SPSSAU系統提供的數據,問卷的總體信度是0.853,可見本問卷的信度良好。
2.4效度分析
問卷的效度根據問卷星SPSSAU系統提供的數據,對有效樣本數據進行KMO抽樣適當性檢驗,研究結果該問卷的KMO值為0.873,達到顯著性水平,表明問卷取樣的合理性較好,綜上所述,本問卷具有良好的內容效度。
3研究結果與分析
本研究采用問卷星SPSSAU系統提供的研究數據,分析后得出如下一些結果。
3.1被試人口學變量的基本情況
在性別、文化程度、教師所處年級和對教育部幼小銜接指導意見文件了解情況方面,99.02%被試都是女性教師,45.1%是小班教師,25.49%是中班教師,29.41%是大班教師,71.57%是專科學歷,26.47%是本科學歷,高中以下和本科以上學歷的被試較少,對于教育部發文的《指導意見》52.94%了解一點,32.35%比較了解,11.76%特別了解。說明被試群體里對文件了解程度不足。
3.2被試人口學變量與問卷維度之間的相關分析
根據問卷星SPSSAU系統提供的研究數據,性別、教師所處年級以及教師文化程度均與問卷設計的專注力、堅持性、計劃性、獨立思考以及態度認識五個維度之間不存在相關關系。說明性別、教師所處年級以及教師文化程度均不會影響幼兒教師對幼兒學習習慣培養的各方面。
3.3對《指導意見》掌握情況的相關分析
根據問卷星SPSSAU系統提供的研究數據研究發現,教師態度維度中,“我對幼兒學習習慣的培養很擅長”“我對幼兒學習習慣培養的具體內容很了解”與“對教育部發文的《指導意見》這一文件是否了解”之間有著顯著的正相關關系。(見表1)說明對文件越是了解的幼師,更善于培養幼兒學習習慣和較為清楚幼兒學習習慣培養的具體內容。專注力維度、堅持性維度與文件了解情況之間沒有相關關系,但是專注力維度4個題目,其中有兩個是反向題目。一個是當幼兒正在專注玩玩具時,我通常會進行一定的指導,發現對該題目的回答47.06%的被試選擇了偏向符合,另外一個是當幼兒正在專心涂鴉畫畫時,我通常會過去指導,34.31%的被試選擇了偏向符合。說明目前幼師群體對專注力培養的理解不到位,還是存在妨礙幼兒發展專注力的教育行為。同樣堅持性維度有兩個反向題目“我覺得幼兒無法堅持完成一件事情很正常,順其自然就好”“當幼兒無法完成一次美工任務時,我會選擇替她(他)完成”,仍然還是有41.17%的被試和30.39%的被試選擇了傾向性選項。說明幼師群體對幼兒堅持力培養雖然有一定意識,但是存在妨礙幼兒發展堅持性的教育行為。計劃性維度與文件了解的相關關系(見表2)發現1、4、5這三個題目與對《指導意見》這一文件了解情況之間均存在較為顯著的正相關關系。說明對文件的滲透學習有助于幼師群體對幼兒計劃性學習習慣培養的養成。獨立思考維度與文件了解的相關關系為(見表3),我會鼓勵幼兒積極補充同伴的觀點并說明理由與對《指導意見》這一文件了解情況之間存在較為顯著的正相關關系。說明對文件的滲透學習有助于幼師群體對幼兒獨立思考學習習慣培養的養成。
3.4態度維度與其他維度之間的相關分析
根據問卷星SPSSAU系統提供的研究數據,研究發現專注力維度與態度維度之間存在一定相關關系,幼師越是態度重視幼兒學習習慣培養,往往專注力維度的正向題目(2和3題)與態度呈現正相關關系。反之,專注力維度中的反向題目(1和4題)與態度呈現負相關關系。(見表4)。堅持性維度與態度關系(見表5),研究發現態度維度與堅持性維度之間存在一定相關關系,幼師越是在態度上重視幼兒學習習慣培養,往往堅持性維度的正向題目(2和4題)與態度呈現正相關關系。反之,堅持性維度中的反向題目(1和3題)與態度呈現負相關關系。計劃維度與態度的關系(見表6),表明計劃維度題目與態度題目呈現顯著正相關關系。獨立思考維度與態度關系(見表7),說明獨立思考維度題目與態度題目呈現顯著正相關關系。
4問題與成因
4.1主要問題
研究發現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如下方面:一是幼師群體對2021年3月教育部《指導意見》的了解度和認識度不夠。二是目前幼兒園還沒有形成一個有效的幼小銜接體系,說明幼師群體并沒有真正重視幼小銜接并轉化為保教實踐活動。從教師所處年級以及教師文化程度均與問卷設計的專注力、堅持性、計劃性、獨立思考以及態度認識五個維度之間不存在相關關系,這說明無論教師是在小班還是中大班,對幼小銜接態度和做法沒有太大差別。三是從態度維度和文件的相關分析得知部分幼師群體雖然可能也有良好的幼兒學習習慣培養意愿,但目前幼師群體對專注力、堅持性等學習習慣培養的理解不到位,還是存在妨礙幼兒良好學習習慣養成的教育行為,在指導方法和具體內容上欠缺科學指導和深度學習。
4.2問題成因
針對以上三個問題,分析原因如下一是幼師群體對幼小銜接的最新官方文件沒有及時了解和學習掌握,存在園所信息溝通不到位,幼師群體對幼小銜接認識不足的原因;二是部分幼師群體對幼小銜接重視度不夠,園所的幼小銜接體系不健全,從小班到中大班沒有形成一個逐漸銜接的系統實踐范式;三是幼師群體沒有深度領會文件精神,對學習習慣中專注力、堅持性、計劃性和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模式和內涵精神有待進一步深化學習和落實在保教實踐活動中。
5教育建議
一是引導幼師群體積極深入學習教育部發文的關于幼小銜接的指導意見和指導要點。利用各種培訓機會大力宣傳、精準解讀、規范操作幼小銜接規范,讓文件精神深入幼師群體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行為中。二是建立健全幼兒園入學準備教育中學習習慣的培養體系。形成一套從小班到大班幼師群體可實施的行之有效的實踐范式,特別是強化中大班教師群體的銜接意識和銜接做法。三是促使幼師群體對學習習慣培養的態度轉變,內化銜接實踐要求,深度學習和領會《指導意見》中學習習慣培養的精髓。形成一套幼兒學習習慣測評機制,量化幼師群體幼小銜接行為,督促教師群體將幼小銜接落實在日常保教生活中。
6結語
幼小銜接是為入小學的正規學齡期教育做好準備,其中學習習慣是后續學習的核心能力,幼兒園應將學習習慣教育有機滲透于幼兒園三年的保育教育工作中,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做好學習準備,實現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順利過渡。
參考文獻:
[1]李喜元.大班幼兒良好學習習慣培養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9.
[2]賈華.大班幼兒學習習慣培養的實踐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
[3]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EB/OL].(2021-03-31)[2021-06-18].
[4]教育部.幼兒園入學準備教育指導要點[EB/OL].(2021-03-31)[2021-06-18].
作者:楊雯珺 單位:陜西青年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