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論文(4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論文(4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論文(4篇)

        第一篇:大學生信息素養自主教育模式分析

        摘要:信息素質教育被國內外學者普遍關注,相關理論與實踐方面的研究也越來越成熟,本文通過分析高校圖書館在大學生素質教育服務過程中存在的普遍問題,提出相應解決措施,構建個性化信息素質教育服務模式,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和信息獲取能力,提升我國大學生信息素質教育的整體水平.

        關鍵詞:信息素養;自主教育;高校圖書館

        信息素養是指人所具有的對信息進行識別、加工、利用、創新、管理的知識、能力等方面的基本品質的總和.信息素養大體來說主要包括三部分:信息意識、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信息素養是構成人們終生學習的基礎,是促進終身學習社會的重要因素.近年來,無論是在國外還是在國內,對大學生的信息素質教育普遍比較關注,相關的理論與實踐方面的研究也更加側重,在國外,自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就已開始了在線信息素質教育,主要以數字資源的檢索、評價和利用能力的培養為內容和目標模式建立網絡教育平臺,網絡平臺多為高校圖書館所建,主要面向高校的讀者.在國內,許多學校圖書館都開展了相應的信息素質教育工作.有很多大學的圖書館通過開展在線的課程、圖書館利用指南、信息素質指南、學科指南、目錄檢索指南、主要數據庫使用等為讀者進行信息素質教育.在近幾年的許多文章中對此類課題也多有研究,對于信息素質培養的研究也逐漸轉變為更加關注信息素養教育及其實踐性和可操作性.但對于地方院校,還沒有此類自主學習平臺上線.尤其是內蒙古的院校,還沒有針對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的在線式自主學習平臺.大學生在進入大學前絕大多數都沒有接受過文獻信息檢索利用等方面的教育.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現代大學生信息意識淡薄,信息能力低下等問題,尤其是剛剛進入大學校門的新生,他們對知識和信息的概念認識模糊,對信息的分析、判斷能力低.本選題旨在構建一個在線式的信息素質自主教育平臺.以彌補地方院校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方面的不足,緊跟時展的步伐,滿足大學生不斷變化的信息需求.本文立足于赤峰學院大學生的特點,來構建提高大學生信息素養的自主學習模式.民族地區高校校園信息化建設一直相對落后,而赤峰學院的學生有相當一部分來自經濟落后地區,大學生信息意識及信息獲取能力相對偏弱,需要有針對性的開展個性化信息素養教育及信息服務.

        1圖書館開展的信息素質教育活動

        1.1赤峰學院圖書館針對大學生學習現狀,全方位開展活動,除被動接受學生咨詢外,還開展一些主動活動以增強其互動性,如每年開展“4.23”世界讀書日活動、各種類型的經典圖書讀者分享會、演講比賽、讀者文明公約等倡議活動,通過趣味性的互動,調動大家參加活動的積極性,以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其自身信息素養.

        1.2圖書館開展多媒體移動服務圖書館不定期開展移動閱讀宣傳推廣活動,宣傳圖書館現有的一些移動多媒體服務和設備.活動期間,學生通過“二維碼”關注“赤峰學院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圖書館館員介紹圖書館“移動閱讀平臺”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包括電子閱報機、移動圖書館、視頻學習機等機器,圖書館館員們耐心地解答讀者們的提問和下載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通過此類活動,加深讀者們對移動閱讀的認識,能有效地利用自己的碎片時間,提高閱讀效率.眾多讀者表示,只需通過手機即可查找館藏目錄、借閱信息、下載海量圖書、閱讀新聞等服務,真正實現了不限時間和地點,隨時隨地享受閱讀的樂趣,增強了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1.3隨著新媒體在圖書館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圖書館應進行機構改革,可嘗試成立新媒體信息服務部,招聘有經驗的計算機、影像處理方面的兼職教師和學生來參與微信前期構建、推廣、在線咨詢等服務,利用圖書館微信、微博、手機圖書館等新媒體來開展專業服務.讓學習深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將零散的閱讀和信息推介給學生,可以不受時空的限制及時互動,形成良好的交互環境.

        2完善信息素質教育服務模式

        2.1高校圖書館應擔負起開展信息素質教育、培養學生信息意識和獲取、利用文獻信息能力的責任.特別是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更應從內容和形式上創新并構建.首先,圖書館要爭取學校各方面的支持,吸納計算機專業、圖書情報專業等各個專業的教師,成立學科館員服務隊伍,承擔信息素質教育等相關工作;其次,學科館員要借助信息素質教育,深入到教室,充分調研分析本校師生在教學、科研和學習過程中的信息需求;由淺入深,分層推進,以嵌入方式由學科館員和專業教師協同施教,以滿足不同階段學生對信息獲取的需求,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信息獲取能力.

        2.2分層推進信息素養教育(1)重視新生入館教育.圖書館在新生教育方面主要是讓學生了解圖書館概況、館藏紙質文獻、數據資源、以及圖書借閱規則等內容,重點講解學生從高中時期的被動學習到大學時期的自主學習的角色轉變意識,意識指導行為,引導其自主學習.其形式為課堂講授和實地參觀.學院圖書館每年針對新生都開展新生入館教育培訓活動,課堂講解1學時,實地參觀1學時,大家在了解圖書館的同時,對信息資源有所了解,調動了同學們自主學習的積極性.(2)對二、三年級本科生,可采用嵌入式教學方式,將信息素質教育融入學生選修課教學中.圖書館每學期都開展文獻信息檢索與利用課,由專業的教師授課.教學內容側重如何檢索利用館藏信息資源和網絡信息資源;信息資源的篩選、整理與辨別;掌握如何利用專業數據庫查找各學科信息資源;以及學位論文的寫作等內容,課程設置理論和上機實習相結合的方式.本課程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和信息檢索與利用的能力,傳授其掌握和獲取文獻信息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3)圖書館針對大四畢業生及碩士研究生,不定期安排專業的數據庫講師講解如何使用各類專業的數據庫進行畢業論文設計.以講座和上機結合的形式指導學生如何調研開題、查閱資料、分析文獻、修改論文格式等相關知識.重點培養學生的科研意識和創新能力,使學生親身感受信息素養在實踐中的應用.(4)構建在線自主學習平臺,倡導在線式自主教育.圖書館構建信息素養自主教育平臺,可吸納諸多信息素養培養的基礎和提升內容,如精品課程、名師推薦課程、文獻檢索課在線課程、數據庫培訓視頻、信息素養相關資源及其它拓展知識、讀者在線答疑等資源和功能,方便大學生隨時隨地進行自主學習;又可以將學習者分為不同的群體,并分別輔以相應的學習內容,以便實現更加有針對性的、符合信息素養階段性教育的自主學習功能.另外,教師或咨詢人員可以利用該平臺實現上傳、下載、指導作業(或其他學習資源)的功能,并通過在線考試的功能來考察教育效果,也可以利用微博、微信公眾平臺、圖書館QQ群等讀者熟悉的媒介,為師生提供信息獲取和實時咨詢服務.

        3新媒體環境下的信息素養教育的探索

        新媒體是在具備文字、圖形、圖像、動畫、聲音和視頻等各種媒體表現手段基礎之上進行不同媒介形態之間的融合,產生質變后形成的一種新的傳播形態.新媒體就是任何以計算機新科技為基礎,通過網絡、移動和數字技術等各種現代傳播手段,傳播數字化文字、聲音、圖像信息的數字、網絡、移動媒體.由于大學生所具有的信息素養尚處于自發階段,而網絡新媒體新技術具有高速便捷、互動開放等優勢,因此高校應積極探索在新技術、新媒體下的信息素養教育探索.民族地區各高校雖然規模小,館藏數量有限,因此,應建立健全區域性文獻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機制,提高文獻信息資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徑.

        3.1互聯網共享圖書館資源通過圖書館現有的數據資源和互聯網檢索信息有機的結合起來彌補各自的不足,這時候專門為圖書館建立互聯網網站就顯得格外重要.學校可以在圖書館網站上傳各種各樣的電子圖書資源,這樣既可以隨時隨地的檢索安全的信息,又可以解決過去圖書借閱受限的問題.各高校還可以建立合作伙伴關系,相互合作,共享信息.比如CALIS互助合作服務等項目,實現了資源共享,互助合作的目的.它擁有豐富的學術信息資源、完善的多館協作以及覆蓋全國高校的服務體系.

        3.2新型信息素質教育課堂在大數據背景下,高校可采用以微課的方式傳達精彩的教學全過程,或以慕課MOOC進行在線教育,以云服務進行廣泛的、隨時隨地的教學,還可以采用實時在線教育、嵌入式教學等方式進行信息素養教育,來為學生提供良好的信息素質教育應用實踐環境,增強學生對于信息素質教育新模式的興趣,培育學生自己主動利用信息素質教育新模式的能力.

        3.3當前,知名社交平臺有博客、微博、知乎、豆瓣等媒介.利用這些平臺交互式的特點,隨時分享信息.圖書館可以通過在其站點上嵌入主頁來開展信息素質教育.可以設置精品課程、名師答疑等模塊實現提高大學生信息素養的目的.此外,社交網絡信息隨時隨地的獨特性也為圖書館實現信息素養教育提供了條件,也開闊了眼界,娛樂的同時獲取知識,提高大學生素養.

        4結束語

        信息素質教育被國內外學者普遍關注,相關的理論與實踐方面的研究也更加成熟,本文通過分析高校圖書館在大學生素質教育服務過程中存在的普遍問題,提出相應解決措施,構建個性化信息素質教育及服務模式,并基于此而構建一個大學生信息素養自主教育平臺,以促進大學生信息意識和信息獲取能力的提升,從而提高我國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水平,促進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未來,在大數據和全媒體背景下,高校應采取更多有效的個性化服務措施,引導讀者更加關注自主學習,通過提供多種方式和多種層次的自主學習模式來滿足讀者的多元化學習需求,使讀者獲得更完善的學習體驗,提高其信息素養,增強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唐藝.學科館員—專業教師協同信息行為研究[J].圖書館建設,2014(10):75-78.

        〔2〕查繼紅.高校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模式探析[J].圖書館建設,2014(6):79-82.

        〔3〕郅秀麗.基于信息素質教育視閾下的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個性化服務提升策略———以寧夏大學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5(12):78-81.

        〔4〕徐春.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大學生信息素養培養模式研究以中國藥科大學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研究,2015(6):104-107.

        〔5〕馬駿.社交網絡背景下大學生信息素質教育實施路徑探析[J].情報探索,2014(2):24-27.

        〔6〕黎清.高校圖書館個性導向服務趨勢變革與策略提升[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5(3):74-79.203-

        作者:譚宏利 單位:赤峰學院圖書館

        第二篇:地方院校大學生信息素養自主教育

        摘要: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應用,信息素養教育從傳統方式和內容逐漸向網絡方式轉變,本文就內蒙古地區地方院校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及自主教育方面的相關問題進行探討,并針對具體問題提出可行性的解決方法,旨在推動本地區地方院校信息素養教育的改革與發展.

        關鍵詞:信息素養;大學生;圖書館

        信息素質一詞最早是在1974年提出的,當時的美國信息產業協會主席PaulZurkowski認為,一個人的信息素質體現在工作中對信息的熟練應用、對信息技術的學習以及利用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國高等教育機構對大學生的信息素質教育非常重視,近年來,提升到信息素養的概念上來,在高等教育機構中,高校圖書館是培養大學生信息素養的重要基地,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是高校圖書館的義務與責任,但到目前為止,我國的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發展仍處在探索階段,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應用,信息素養教育從傳統方式和內容逐漸向網絡方式轉變,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大學生學習習慣與需求的變化,越來越多的教育研究者認為,在傳統教育基礎上,提倡并實施網絡化的自主教育勢在必行.McDevitt(1997:34)指出:教育的目的是要培養獨立的學習者.在計算機網絡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個體的自主學習能力尤為重要,已成為一項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在國外,自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就已開始了在線信息素質教育,主要以數字資源的檢索、評價和利用能力的培養為內容和目標,模式為建立網絡教育平臺,網絡平臺多為高校圖書館所建,主要面向大學的讀者.在國內,許多學校、各類圖書館都開展了相應的信息素質教育工作.香港有很多大學的圖書館通過開展在線的課程、圖書館利用指南、信息素質指南、學科指南、目錄檢索指南、主要數據使用等為讀者進行信息素質教育.在近幾年的許多文章中對此類課題也多有研究,對于信息素質培養的研究也逐漸轉變為更加關注信息素養教育及其實踐性和可操作性.就目前而言,計算機網絡社會化程度越來越高,網絡已成為大學生解決問題的主要方式,同時也成為教育領域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積極開展在線信息素質教育,可以開發和豐富教育資源,提升教學水平,更好地使大學生自助學習,全面提升自身的信息素質,對于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1地方院校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的現狀

        1.1各方重視程度不夠

        一方面是學校對學生的信息素養教育存在著認知上的不足、重視程度不夠、培訓及課程安排過少、師資及資金投入均不足,無法對學生進行有效的信息素養教育,另一方面學生對于信息素養教育同樣存在認知不足,信息意識淡薄,信息能力有限,不善于積累并利用各類信息,對于舉辦的各類培訓、活動、課程等對其專業課程乃至對其綜合素質的提高作用有所忽視.

        1.2教育模式和內容缺乏靈活性和系統性

        培訓效果不明顯,尤其是課程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重點僅僅是培訓講座內容的延伸,停留在檢索工具和檢索系統如何使用,而且在教學內容和環節的連續性方面,也缺乏關聯性,整體性不強.地方院校雖然有一定數量的高層次人才,但教師本身的信息素養整體水平不高,且從事信息素養教育的教師隊伍整體水平不高,有的延用傳統的培訓和教學方式,講授著傳統的內容.

        1.3信息素養教育效果的評價和標準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科學的體系

        信息素養是指人所具有的對信息進行識別、加工、利用、創新、管理的知識、能力等方面的基本品質的總和.信息素養大體來說主要包括三部分:信息意識、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信息素養是構成人們終生學習的基礎,是促進終身學習社會的重要因素.不可否認,目前高等學校圖書館通過網絡進行信息素養教育這一方式尚不成熟,具體表現在幾個方面,一是信息素養教育水平參差不齊,包括在內容、形式、功能等多個方面;二是各自為政,自己建設自己使用,沒有統一的規劃、設計、運營和管理,很多都成了信息孤島;三是發展不均衡,有些院校在信息素養教育方面做的比較好,運用網絡技術先進、資源優化整合相對合理,能夠引領大趨勢,有些院校,尤其是在不發達地區,還沒有開展類似的工作,以內蒙古地區的地方院校為例,信息素養教育起步晚,還沒有針對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的在線式自主學習平臺.

        2地方院校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的發展趨勢

        2.1學習方式的變化

        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和網絡的普及給大學生的學習方式帶來了深刻的變化,網絡帶來了更多更具學習價值的信息資源,同時也使得對信息的檢索和利用變得更加困難,同時大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和學習理念的更新使得圖書館對于大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從傳統方式轉向新的媒體,新的理念個性化的自主學習.因此,有必要從實踐上對地方院校大學生信息素養自主教育開展研究,并嘗試將自主教育平臺引入信息素養教育實踐中來.

        2.2信息獲取途徑的變遷

        信息環境下,引發了地方高校大學生讀者信息需求新特點,從需求的內容上看,非專業性的信息檢索已經不再是大的阻礙,但如果去檢索一些專業、新穎、權威、綜合性的學術類資源則顯得信息能力過于缺乏.從獲取需求的途徑來看,學生不再單純依靠PC機,而更多的是移動終端,如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電子書等,越來越多的資源應用于移動終端.從所需資源的格式上看,不再局限于文本格式的文件,多種格式的音頻視頻更多地被學生使用,大量的碎片化的信息成為閱讀的重點,有的資源還會碎片化以達到方便使用的目的.

        2.3信息資源類型的多元化

        在網絡信息資源從內容上到類型上都變得越來越豐富的今天,給大學生提供一個網絡學習平臺,使得大學生不再受時空及其他因素的約束,充分發揮學習的主動性,能夠達到信息素質教育的更佳效果.網絡在大學生的生活中應用廣泛,在教學中同樣應用廣泛,學生的學習行為和觀念也隨之轉變,大學生更傾向于通過網絡自主學習和自助服務.運用平臺參與學習只需登錄網站,注冊后即可,任何人均可參與其中.

        3本課題的研究特點

        3.1研究和服務對象定位于地方院校的大學生

        與其他有關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的研究相比較,本選題研究和服務對象定位是地方院校的大學生,更有針對性和實踐意義.文以研究者所在高校圖書館為例,針對這些變化作了相應的實證研究,從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到大學生學習方式、學習習慣以及對各類信息的需求變化等方面入手,構建一個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自主教育平臺,借助于網絡平臺的便利及網絡資源的豐富,讓大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提高自己獲取、利用所需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學習的能力,由“授人以魚”轉變為“授人以漁”,從而促進全民學習與終身學習社會的形成.地方院校對大學生的信息素養教育跟不上時展,不能適應用戶需求與學習行為的不斷變化,嚴重滯后.大學生在進入大學前絕大多數都沒有接受過文獻信息檢索、利用等方面的教育.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現代大學生信息意識淡薄,信息能力低下等問題,尤其是剛剛進入大學校門的新生,他們的信息意識淡薄且對知識和信息的概念認識模糊,誤以為網上的信息能涵蓋所有的“信息”,計算機檢索知識和技能匱乏,對信息的分析、判斷能力低.本選題旨在構建一個在線式的信息素質自主教育平臺.以彌補地方院校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方面的不足,緊跟時展的步伐,滿足大學生不斷變化的信息需求.

        3.2構建一個基于校園網的網絡自主學習平臺

        與其它相關領域的研究內容有所區別的是,本課題最終形式為構建一個基于校園網的網絡自主學習平臺,通過對相關各類文獻的調查,對在線信息素質教育平臺的實現和運行情況的詳細調查和分析,對大學生群體信息需求和學習行為的研究,設計開發一個簡潔易用、方便快捷的網絡自主教育平臺,并將其用于實際.該平臺集成多種學習資源,在內容上延伸了信息素養教育的深度和廣度,是傳統學習方式的拓展,為大學生提供全天候在線式自主學習服務,學生可在平臺上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圖書館專職工作人員可通過平臺了解大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可與大學生互動學習.從理論轉為實踐,形成一個互動性的學習平臺,使服務對象直接受益.基于信息資源和信息素養能力的學習,構建一個集在線培訓、考試、統計、分析于一體的互動性學習平臺,基本目標是提高學生主動利用各種信息資源的意識,處理各種信息的能力,實現信息向知識的轉化.平臺的互動性能夠提升信息素養教育的效果,平臺的開放性特點也有利于面向更多的地方高校大學生開設信息素養方面的和培訓和課程.學習資料根據大學生的特點和信息素養培養的要求,內容包括計算機基礎、網絡安全、數字信息、多媒體素養、信息管理、信息檢索、信息倫理、信息文化、學術信息、教育信息化等多個方面.主題涉及多個學科,語言目前以漢語為主,待條件成熟將民族語言教授的學習資料和課程納入其中.

        3.3有針對性的個性化服務

        把大學生群體分為幾個層次來組織不同的信息資源、學習資料、課程,新生、高年級學生、畢業生、研究生,以及通識教育群體.授課對象無明顯限制,學習資料的組織突破了傳統信息素養教育的限定,將更多相關的內容融入其中,使得教育內容更廣博,信息基礎更牢固.多種形式的學習資料、互動以及評價更有利于學習者進行自主學習、自我檢驗,以實現學習者的自學目標.在學習者自學的基礎上,如新生、信息檢索課的參與者以及有需求的師生,從理論和實踐上都能夠接受到實際的面對面的交流、考察和指導,從學習者的學習體驗上來講,更加有利于其實際應用能力的提高,從而更加有效地提升大學生的的自學能力、實踐能力、研究能力以及創新能力.

        4結語

        當今社會是信息社會,我們已經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大學生只有在學校打好基礎,具備了良好的信息素養,才能在走入社會后,能夠立足社會,適應時代的不斷發展,創新能力,肩負起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任.信息素養教育的改革和創新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必然要求,同時,現有的傳統的信息素養教育需要借鑒并引入相應的現代網絡信息技術,以增強其形式與內容的吸引力與實際教學效果,近年來,無論是在國外還是在國內,對大學生的信息素質教育普遍比較關注,相關的理論與實踐方面的研究也更加側重,國內外教育界和圖書館界人士都充分認識到網絡在信息素質教育中可以大有所為,因此,在線式的信息素養教育平臺應運而生,在以網絡為媒介的信息素質教育計劃和方案中也不乏成功之舉.

        參考文獻:

        〔1〕劉峰峰.慕課環境下的高校信息素養教育[J].情報探索,2015(3):53.

        〔2〕劉鵬,徐苗青.國內部分信息素質教育網站功能與應用探析[J].山東建筑大學學報,2015(4):404-408.

        〔3〕屈建萍,賁騰,牛立蕊.論如何開展大學生信息素質教育———以高等院校教育教學中遇到的普遍問題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6(21):35-36.

        〔4〕基于信息素質教育視閾下的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個性化服務提升策略—————以寧夏大學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5(12):78-81.

        〔5〕何玲芳.大學生信息素質教育的調查分析探討[J].貴圖學苑,2015(1):43-44.

        作者:陳曉華 單位:赤峰學院圖書館

        第三篇: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定位分析

        摘要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定位既是對高校開展信息素養教育現狀及未來發展遠景的描繪,也是深化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改革、建立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有效機制及模式的核心問題。實施好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需要在分析現狀基礎上進一步理清定位原則,并在遵循原則的基礎上從心理學、社會學、文化學、方法學等幾個視角進行定位探索。

        關鍵詞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教育策略

        每一個時代、每一種社會,素養教育都有不同的定義和要求。信息時代的素養教育重點就是信息素養教育,它是傳統文化素養的延伸和拓展,也是終身學習的資本。各高校雖然在有意識試圖挖掘自身優勢競相推動特色化、實效強的大學生信息素養模式,但對于自身的素養教育定位有點模糊,甚至出現迷茫和誤區。本文試圖從心理學、社會學、文化學、方法學等幾個視角進行定位分析。

        1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的定位現狀

        定位是對高校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現有狀況及未來發展遠景的一種描繪,是創新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模式、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核心問題,是一個涉及個性心理、文化環境、辦學特色、技術方法等諸多因素的系統工程。良好的定位能擴大信息素養教育影響力,鑄成無形資產。但從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的實踐來看,其定位存在著三個方面的現狀。

        1.1因循守舊化

        20世紀80年代,我國部分高校開始推行內容以手工檢索為主的“文獻檢索”課程教學,90年代增加了計算機檢索內容,這種局面始終未得到根本改變,甚至有不少高校課程名稱至今仍是《文獻檢索》,毫無新意、吸引力可言。這主要在于這類課程教育定位于純粹的記憶課程。課程設置上只是機械地增加一些教學內容,因循守舊,忽視了信息社會發展中所產生的多元化新元素的分析,不能反映社會的新變化、學生的新需求。

        1.2一味技術化

        很多高校認為,信息素養教育就是計算機技術教育,將其等同于計算機技能操作、軟件說明書式的訓練,走進了技術論的誤區。這一觀點的誤區在于把人看成了孤立的人,忽視了人的社會屬性,忽視了信息環境的發展和變化。1.3照搬復制化不同高校的地理風貌、辦學歷史、辦學特色與定位、師資實力、生源素質等都不盡相同,但不少高校信息素養教育卻幾乎追求相同的目標定位,課程設置一樣,方式方法一樣,“特色”、內容與形式相同。一些高職院校干脆竭盡全力照搬照抄本科院校做法,而不是有效借鑒。這種不認真審視自己優勢、不揚長避短型的教育,最終會破壞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的和諧持續發展,失去內涵與特色。

        2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的定位原則

        從信息素養的概念發展來看,雖然不同時期(時間)、不同國家(空間)、不同學者(人)的界定維度是存在差異的,但有幾點卻是一致的:要用動態化、發展化的眼光理解信息素養概念;信息素養是信息時代對人的基本要求,具有整體性;信息素養表現在人的不同方面,具有層次性等[1]。因此,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的定位需要把握以下原則。

        2.1差異性原則

        成功的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在于有差異、有特色,能使不同大學生均感到受益匪淺。每所高校所處的人文環境不同、專業形態各異、學生素養基礎不一,而且經過多年的文化積淀形成了獨特的學校信息網絡文化性格,因此在推行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方面,就要堅持特色化、個性化原則。

        2.2可行性原則

        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路徑與內容必須立足現有的條件,量力而行,不能好高騖遠。超越自身實力,如師資實力、硬件條件,以及學生信息素養狀況及潛力需求等,定位過高,不僅對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成效有影響,還會挫傷學校相關部門、人員、學生參與信息素養教育的積極性。

        2.3協調性原則

        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也要與學校的主導功能相協調。所有高校都是多功能的,扮演著服務實體、思想實體、實踐實體、科研實體、教學實體等多重角色。然而,由于各所院校處于不同的自然狀況和社會進程當中,其內部各功能的表現不可能千篇一律,必有某些功能更強、成長更快,并顯示出不同于其他的特性。因此,高校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的定位還應與所在高校功能相協調,盡可能發揮出取其之長、協助成長的功能。

        2.4可持續發展原則

        信息社會時刻都在變化,大學生的信息需求和認知也會隨之變化。將紛雜無序的信息轉為有序的結構化知識、創新的能力、可持續發展的源泉,把分散的信息轉化為人類系統的知識與能力,是引導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定位的重要方向。因此,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作為一個長遠規劃、階段落實、扎實開展、系統推進的完整過程,定位一旦確定,必然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

        3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的定位視角

        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定位選擇既是對大學生信息現狀的描述,更是進行信息素養教育內涵及途徑把握的航標,在遵循以上原則的基礎上,可從以下幾個視角進行定位。

        3.1心理學視角

        每個人都隱藏著五種不同層次的心理需求,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大學生接受一個信息的前提是其一定能滿足心理需求的功能。一條信息包含“內質”與“外形”,大學生只有從心里全盤接受方能體現信息的魅力、改變大學生的素養。在“內質”(信息內容)方面,一般要體現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具有工具性、調節性或實用性功能。大學生可以根據信息趨利避害,積極肯定或否定它。二是知識功能。信息能夠幫助大學生了解外部世界、接觸疑惑,獲取知識。三是價值表述功能。一旦信息所提供的價值表述與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一致時,大學生就會很容易接受此類信息,反之則不然。四是具有自我防衛功能。當信息使大學生產生困擾或威脅時,大學生往往會抗拒、抵觸。在“外質”(信息途徑)方面,一般要體現以下幾個特性:一是信息真實性。信息素養教育的根本其實是道德教育。對于教育者而言,傳遞的信息一定要有權威的信息源。在信息滿天飛的網絡時代,其實大學生更相信來自于權威性的信息源,相信它們的真實度更高。二是表述的合理性。Web2.0、Web3.0時代,信息傳遞更要借鑒合理的表述形態,以盡量展示其客觀性,如圖片、鏈接、影像等,有時候甚至可從正反兩方面闡釋信息。三是意見空間的從眾性。大學生接受信息往往也會受到周圍空間的影響,“沉默的螺旋”理論告訴我們,大學生傳播或接受信息也往往會度量自己是否處于優勢、多數,以便使得自己的意見和周圍環境一致,以至于處于主導地位。

        3.2社會學視角

        上世紀80年代,關于“信息社會”較為流行的說法是“3C”社會(通訊化、計算機化和自動控制化)、“3A”社會(工廠自動化、辦公室自動化、家庭自動化)和“4A”社會(“3A”加農業自動化),到了90年代,關于“信息社會”的說法又加上多媒體技術和信息高速公路網絡等條件[2]。它以信息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信息技術在傳統產業中的應用程度和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為主要標志。初期的信息素養教育研究幾乎都認為核心問題是信息問題的處理,包括從采集信息到信息的整個處理流程,反映了信息處理過程在個體素養培養中的作用。但人不是孤立的個體,信息社會中的人更是交互活動的,需要展現日常生活特質、需要信息交流溝通等。信息交流“在傳播學上指人與人之間通過符號傳遞信息、觀念、態度、感情等現象”,是人類社會形成的主要條件。沒有信息交流就沒有人群、社區、民族、國家乃至抽象或具體的社會。英國早在1997年就將信息技術教育改為信息與通訊技術,著力培養學生使用信息與通訊技術表達思想、進行交流、處理事務的能力。因此,我們可以認為,信息時代的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的目的是為大學生現在及將來的學習生活工作服務的。在內容上不僅要培養學生的交流技術和技巧,還要努力建構點到點與點到面、單向與雙向、直接與間接、實時與非實時、縱向與橫向、跨時間與跨文化的多元交流,關注到學生信息觀念層面,以促進大學生在信息時代的信息化。在方法上,要鼓勵更多的合作學習與研究和伙伴協作等關系,形成一種融合的生態式教育,而不是單純的競爭關系、孤立的學習與研究。

        3.3文化學視角

        信息文化是“人們借助于信息、信息資源、信息技術,從事信息活動所形成的文化形態,它是信息社會特有的文化形態,是信息社會中人們的生活樣式。”[3]信息文化相對于社會文化的發展肯定會與原有文化發生沖突,帶來文化范式的革命,使得個體與社會的價值觀、倫理觀必然面臨轉型。一方面,社會的道德、倫理,乃至各種價值觀無不影響著信息的發展;另一方面,不斷涌現的信息也會影響它們的進一步發展,也帶來許多積極的或消極的影響。信息素養教育理論是以傳統的教育學和素質理論發展為基礎,體現以人為本的信息接受主體人的因素和價值,是一種促進學生個性全面發展的教育。信息的人化、人化的信息都是我們需要關注和研究實踐的中心。作為人類社會文化發展的一部分,信息素養教育理念必須提升到信息文化建構層面上,重視人文觀念養成,如信息意識和情感、信息價值觀、信息倫理與道德、信息法律法規等,并在此基礎上完成與信息處理、信息問題解決、信息交流的整合、信息技術的創新等。它的構建既包括信息的生產者、信息的販賣者、信息的消費大眾等信息人內容,也包括如網絡安全與個人隱私、資源共享與有償獲取、言論責任與自由、資訊失衡的調劑等具體指向。它的構建既是指導大學生健康、安全使用信息,更是對傳統社會的民主、平等觀念的再詮釋,是體現這個國家治國、愛民、教育的文化使命,是對教育從精英走向大眾、從階段走向終身等觀念的再深化。從這個視角界定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會給我們一個更加清晰、更加完整的內容與途徑框架。

        3.4方法學視角

        《中庸》有語:“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高度信息化、網絡化的環境下,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要在信息知識領域對所使用之個別方法加以整合、比較探討與批判,幫助學生較快、較好地在眾多信息中找到自己所需信息。一般而言,在教學途徑上,通識教育模式與整合教育模式、圖書館專題培訓和公選課形式,以及課外教學、課中教學、課內教學和獨立課教學的方式均可很好地普及大學生的信息素養教育[4]。值得注意的是,現今的大學生信息需求明顯趨勢是走向個性化,注重對某一領域的信息資料或更加完備的檢索體系等。個性化的信息素養教育方法,則可在以下這兩個方面做出探索:(1)在課程設計上要有主線,設計的課程應包括信息的發展對人類的影響,包括信息的獲取、傳輸、處理、應用等能力的培養,包括思維批判能力、分析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還要著力于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信息意識、終身學習理念等培養。(2)在教學設計中,除采用較為普遍的范例教學法外,在“信息資源驅動”“問題任務驅動”“集成式信息服務”等教學方法的運用中也要作出探索。需要注意的是,網絡時代的各種信息以分布式知識表征形式存在于學習網絡的各結點中,需要用一定的結構將這些結點聯通起來,通過不斷地提煉、重構、解釋來形成新的知識,從而構建人與內容共通的技術增強型學習網絡。在教育過程中,從布點、連線、拓面、展體,點到線再到面,最后到空間的認知,傳統的講練結合的教學方法需逐步改造成研究性學習、協作性學習和自主性學習,在借助通過不同人群、環境和學習動機之間的交互協同生產和分享信息之際,促進大學生信息素養最大限度推廣和傳播。一些開放的個性化的教學工具要去借鑒并使用,如Web2.0社交平臺Moocs、Flipped、Classroo,以及Blog、RSS、Wiki、Tagm、Mlibrary等學習工具等;要引領學生進入資源門戶(resourceportal),如MetaLib系統和SFX服務;同時把文獻資源管理的知識和工具,如Refworks、Notexpress等交給學生。當然,信息素養教育的教學評價也要體現個性化,使考核成為一種繼續學習的過程,鼓勵學生解脫已有知識的束縛、敢于創新,考卷、作品、專利、論文等形式均可依據。

        4結語

        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系統性工程,涉及到國家相關信息素質教育政策、高校的教育理念、學生信息素養培養、課程體系和教學模式設計以及教師自身的信息素養等多個層面。因此,各高校的信息素養教育工作的定位應聯系實際,在分析把握好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定位原則的基礎上,從心理學、社會學、文化學、方法學四個視角嘗試切入,探尋出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符合本校大學生實際需求、多維度高效率的生態化信息素養教育策略。

        參考文獻:

        [1]張義兵,李藝.“信息素養”新界說[J].教育研究,2003(3):78.

        [2]王杉.重視科技文獻檢索與分析提高科研選題的創新性[J].技術與創新管理,2014(3):288.

        [3]董炎.信息文化論:數字化生存狀態冷思考[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22.

        [4]王曉力.國外高校信息素養教育[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9(1):92-96.

        作者:郭榮梅

        第四篇:高校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問題探究

        摘要: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MOOC),是近幾年發展迅速的新型教育模式,而信息素養已經成為大數據時代下必不可少的基本能力,MOOC為高校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帶來了機遇與挑戰。簡要闡述了MOOC的起源、定義及特點,介紹了當前高校學生信息素養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針對MOOC環境的優勢,提出了在學生、教師和圖書館層面提升高校學生信息素養教育的對策與建議,力求使每個大學生成為具有高水平的信息素養專業人士。

        關鍵詞:MOOC;高校學生;信息素養

        2012年,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MassiveOpenOnlineCourse,簡稱MOOC)引發了一場高等教育領域中的革命,這一新型的教育模式使得人人都可以自主地免費獲取優質的學習資源。信息素養教育歷來受到各國高校所重視,在全球信息化時代下,信息素養已經成為高校學生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借助MOOC環境的優勢,高校在大學生信息素養培養方面將迎來新的機遇,但機遇的同時也存在挑戰。本文將針對MOOC環境下高校學生的信息素養教育的現狀、存在問題及培養策略等基本問題進行探究。

        一、MOOC的起源、定義及特點

        (一)MOOC的起源

        MOOC的起源與開放教育資源(OER)有著密切的關系,早在2000年,麻省理工學院(MIT)就發起了開放課件運動,宣布將學校的大量課程資料到網絡上,供全球的學習者免費學習。200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正式提出了“開放教育資源”的概念,其后,全球的各大著名高校和教育機構紛紛響應、跟進。另外,MOOC的發展也受到了關聯主義學習理論的影響,該理論認為,當前網絡時代的知識不再是傳統靜態、分類與層級化的知識,而是動態的、網絡化的知識流,所以學習也應該是在動態連接知識網絡中形成知識節點的過程。[1]隨著開放教育資源運動浪潮的持續發展,2012年,MOOC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模式進入了我們的視野。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MOOC)是一種任何人都能免費注冊使用的在線教育模式。隨著Coursera、Udacity和edX三大MOOC平臺的興起,2012年也被紐約時報譽為“MOOC元年”,到了2013年,中國的在線教育順應時展,“中國大學MOOC”、“學堂在線”、“果殼MOOC學院”、“好大學在線”等如雨后春筍般地涌現出來,中國MOOC平臺的建設如火如荼。MOOC的理念是通過信息技術與網絡技術將優質教育送到世界各個角落,它是開放教育資源運動發展十年的質性蛻變,不僅提供免費的優質資源,還提供完整的學習體驗,展示了與現行高等教育體制結合的種種可能。[2]

        (二)MOOC的定義及特點

        MOOC這一術語最初是由加拿大的兩位學者于2008年提出。關于MOOC的定義,學術界并沒有形成完全統一的定義,維基百科上給出的定義是:“一種針對于大眾人群的在線課堂,人們可以通過網絡來學習在線課堂。MOOC是遠程教育的最新發展,它是一種通過開放教育資源形式而發展來的。”[3]簡單來說,MOOC就是懷著“改變全球高等教育資源不均衡的現狀,讓每一個想要提升自己的學習者都能自主地獲得優質的學習資源”的初衷,讓全球各地的高校和相關機構將他們的教育資源到互聯網上,供全世界的人們免費學習。雖然MOOC沒有統一的定義,但有三個顯著的特點:

        1.知識的開放共享性MOOC的學員不再僅是校園內的學生,校外社會人員均可以免費注冊學習,而且MOOC中的學習資源是共享的,可以反復觀看的。這種知識的開放共享也是教育民主化的表現。

        2.課程的大規模性高校的傳統課堂所面對的是固定人數的學生,且規模較小。而MOOC課堂則是為全球的學員提供的,通常學員人數是沒有限制的,選課人數多的時候可達十幾萬,所以MOOC課程主要是大規模的。

        3.學員的學習自主性學習者選擇課程之后,不再受時間、地點的局限,自己可以掌控自己的學習情況,并且可以在MOOC學習社區中同全球的學員做同學,一起互動交流。這種學習環境是開放的,符合學生自主的個性化學習與互動的協作學習。

        二、當前高校學生信息素養教育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信息素養的概念及其構成

        信息素養這一術語早在1974年就由當時的美國圖書館學會主席保羅•澤考斯基(PaulZurkowski)提出,到了1989年,美國圖書館協會和美國教育傳播與技術協會指出“信息素養是個人能意識到何時需要信息,并且具備有效地檢索、評估和利用所需信息的能力。”[4]進入21世紀后,我們身處在大數據時代下,高校學生每天都要面對海量的信息,因此,本文認為信息素養這一概念應當有所延伸,首先,信息素養是互聯網時代下人們需要具備的綜合能力,人們應該學會從海量信息中高效地獲取有價值的信息,并懷著批判的眼光和反思的精神去認識信息、評估信息;其次,能夠將信息融入到已有的知識結構中,解決實際問題并最終達到知識的創新;最后,一個具有信息素養的人,應當在遵守社會公德和法律準則前提下,保持開放的思維,與各界人士協商交流,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與知識。一般來說,信息素養通常包括四個部分,分別是信息意識、信息能力、信息評價和信息道德。信息意識是指對新信息的認識具有敏感性,當需要信息時能夠有所意識,并能主動去檢索信息;信息能力是指信息的獲取、分析能力及創造新知識的能力;信息評價是指能夠正確合理的鑒別信息,能夠評估信息的可信度、權威性和時效性。信息道德是指在收集、處理、利用信息等過程中要符合道德規范和法律準則,尊重知識產權,以負責任的態度去參與知識的創新。

        (二)MOOC環境下的信息素養教育

        我國高等學校在上世紀80年代就已開始重視信息素養教育的培養。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信息的海量增長,信息素養這一綜合能力對當下大學生顯得愈發重要,它已經成為了終身學習必不可少的條件。高巖在2014年以黑龍江4所大學的414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調查高校學生信息素養的現狀,得出“高校學生信息能力不足、信息意識淡薄、信息觀念不強以及信息倫理不高。”[5]以本人所在學校(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為例,全校學生在大一第二學期會學習一門《計算機應用基礎》的通識課程,但是該課程所涉及內容僅限于Windows操作系統和Office系列軟件的操作,并沒有注重提升學生的信息獲取能力、信息管理能力、信息分析能力,比如對如何提升搜索引擎的檢索技巧、如何善用文獻數據庫系統、如何管理相關的文獻與知識以及如何培養學生正確的學術規范等都很少涉及。MOOC這一教育模式的興起,對傳統信息素養教育來說是一種機遇,也是一種補充。為了了解信息素養類MOOC建設現狀,本人采取網絡調查法,于2016年10月12日分別在中國大學MOOC、學堂在線、果殼MOOC學院、好大學在線、慕課網等MOOC平臺檢索有關信息素養教育類的課程,經過去重與篩選,發現與本文所講信息素養內涵相近的僅有三門課程,分別是清華大學開設的“信息素養——學術研究的必修課(通識版)”、武漢大學開設的“信息檢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開設的“文獻管理與信息分析”。可見,相對于一個具有多達1000門以上課程的MOOC平臺來說,我國信息素養MOOC類課程數量較少,相關課程建設仍處于初步階段。

        (三)當前信息素養教育現狀的問題分析

        結合以上提出的目前信息素養教育的現狀,通過研究分析,得出高校信息素養的培養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高校學生的信息意識普遍較低,雖然大學生身處在知識的海洋中,但他們通常對此有種“渾然不知”的感覺,沒有養成主動探索的習慣,對高效使用搜索引擎及文獻數據庫的技巧一知半解;高校教師的信息素養存在不足,尤其是新入職的教師,剛剛由學生身份轉為教師身份,信息素養方面還未得到系統的培訓,往往在課堂中很少會融入信息素養教育,而教授信息檢索類的教師更多的是屬于計算機教師,內容只是偏重于實踐操作。另外,高校教師論文剽竊多有發生,這也反映出高校教師缺乏信息倫理道德;職能部門圖書館的服務觀念未能及時更新,圖書館職能定位更多的只是為學校師生提供紙質版圖書的借閱,而相應的電子資源過少,信息素養方面的培訓也主要在新生入館教育上開展,總體上并未引起圖書館以及學校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三、MOOC環境下提升高校學生信息素養教育的對策與建議

        《新媒體聯盟地平線報告:2016高等教育版》是地平線系列報告中的高等教育版本,該報告是教育技術領域的一個權威性報告,重點探討如何用新興技術來帶動教育的發展。該報告指出,高等教育的教學模式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MOOC已經成為提供高等教育的可行辦法,并且專家們相信近期在線學習的發展將是顛覆性的。[6]根據目前高校學生信息素養的現狀以及相關MOOC類課程建設情況,信息素養教育面臨諸多挑戰,但MOOC恰好可以為信息素養教育注入活力。本文將從學生、教師、圖書館三個層面展開提出提升高校學生信息素養教育的對策與建議。

        (一)學生層面

        在大數據時代下,作為“數字原住民”的高校學生首先要轉變傳統的學習觀念,不要只是被動地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應該養成自主學習與協作學習的觀念,加強自己的信息素養意識,利用MOOC學習社區中靈活互動這一特性,根據自己的學科專業或興趣愛好,積極主動地從MOOC課程中獲取相應的信息素養知識。本文中所提及的三門信息素養類課程,均是由重點高校制作,教學效果顯著,建議高校學生選擇以上課程進行學習。MOOC學習社區中有來自全球各地的伙伴,高校學生應抓住這一機會,同他們互相交流分享,這樣既能傳遞知識,又能彌補自己的不足。

        (二)教師層面

        在學生指導方面,教師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在大多數高校中缺乏專門教授信息素養課程的教師,各個學科的任課教師也很少會在課堂中涉及到信息素養教育。因此,確保所有學科的教師具備基本的信息素養能力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為此,教師也需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教師可以以學生的角度參與一兩門MOOC課程學習,提高對MOOC的認識與理解;教師可以利用翻轉課堂這一教學模式,利用現成的MOOC課程或者二次加工后的課程,要求學生課下自主觀看視頻,然后回到課堂中展開相關的小組討論,教師進行現場答疑。以清華大學圖書館開設的“信息素養———學術研究的必修課(通識版)”為例,教師根據授課計劃選取相應的視頻,要求學生在課前完成視頻的學習及測驗作業,再回到課堂展開小組討論或答疑解惑,這樣,學生才會成為學習真正的主人;還有一點,高校教師為評職稱都會經歷投稿發論文的過程,這就涉及到了信息素養中的信息道德的部分,教師應以身作則,尊重知識產權,不斷提高自身信息素養,為學生樹立良好形象。

        (三)圖書館層面

        高校圖書館擁有豐富的信息資源,在信息素養教育方面具有專業的優勢。在MOOC環境下,圖書館在角色定位上應發生轉變,C.Barnes在文章提出MOOC環境下圖書館員應該發揮六個作用,其中就包括“提供信息素養相關的指導”。[7]MOOC和圖書館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倡導教育資源的開放和共享,在這一點上,高校圖書館顯示出得天獨厚的資源和服務優勢,完全可以成為MOOC教學過程的信息素養導師。[8]首先,圖書館館員應該先提升自己的信息素養,主動參與相關信息素養MOOC課程,積累相關的知識與經驗,而后才有資格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對于如何宣傳推廣信息素養類MOOC,圖書館還有很大的服務空間值得去挖掘;其次,高校圖書館可以針對本校學生的特點,制定出本校大學生信息素養評價標準,實現高校學生信息素養的自我評估,從而更加有針對地對學生進行信息素養教育;雖然國內高校有開設MOOC課程的圖書館較少,但圖書館可以抓住這一機遇,與其他高校圖書館合作,制作出自己的MOOC課程,更好的對學生信息素養教育進行記錄與管理,也可與學科教師配合,將信息素養教育嵌入到學科教學中。當然,這背后的資金投入與平臺搭建都離不開學校層面的高度重視與大力支持。綜上所述,為了提升學生信息素養的水平,改變我國高校學生信息素養教育的現狀,對此提出了幾點思考與建議,認為應借助MOOC的環境優勢,在學生層面,加強信息素養意識,積極主動地在MOOC平臺學習信息素養方面的優質資源;在教師層面,應先提升自身的信息素養,創新具有MOOC特色的教學模式;在圖書館層面,具有借助MOOC提供信息素養教育的潛力,應該對相應MOOC的建設進行初步嘗試與創新。另外,鼓勵MOOC這一新型教育模式的同時,不可忽視傳統信息素養教育的培養方式,二者應相互結合,發揮出各自的優勢。當前,MOOC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模式,已經成為了信息素養培養發展的新動力,將對未來高校學生信息素養教育產生積極的影響。

        參考文獻

        [1]陳肖庚,王頂明.MOOC的發展歷程與主要特征分析[J].現代教育技術,2013(11):5-10.

        [2]蔡文璇,汪瓊.2012:MOOC元年[J].中國教育網絡,2013(4):16-18.

        [3]維基百科.大規模開放在線課堂[EB/OL].[2016-10-6].

        [4]AssociationAmerican-Library.PresidentialCommitteeonInformationLiteracy:FinalReport[EB/OL].[2016-10-7].

        [5]高巖.高校學生信息素養培養研究[D].哈爾濱:黑龍江大學,2014.

        [6]JOHNSONL,ADAMSBECKERS,etc.NMCHorizonReport:2016HigherEducationEdition[R].Austin,Texas:TheNewMediaConsortium,2016.

        [7]BARNESC.MOOCs:TheChallengesforAcademicLibrarians[J].AustralianAcademic&ResearchLibraries,2013(3):163-175.

        [8]傅天珍,鄭江平.高校圖書館應對MOOC挑戰的策略探討[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4(1):20-24.

        作者:姚傳榮 單位: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最新国产人成视频 | 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 | 欧美韩国日本国产v | 污网站上在线观看免费视频中 | 性欧美黑人性视频在线 | 日韩、欧美、中文三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