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信息素養(yǎng)教育革新要點研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本文作者:田芳 單位:沈陽理工大學
在我國高校,較規(guī)范的信息素養(yǎng)教育始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1],經過二三十年的發(fā)展,信息素養(yǎng)教育的內容、模式都發(fā)生了變化,從單純的文獻信息檢索課擴展到新生入館教育、數據庫培訓、嵌入式教學等多方式的信息素養(yǎng)教育,很多高校圖書館多年來一直在努力進行信息素養(yǎng)教育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取得了一些成績。筆者綜述了一些高校圖書館在信息素養(yǎng)教育中的創(chuàng)新點,希望能對同行有所啟發(fā)。
1新生入館教育
1.1新生入館教育的方式
目前高校圖書館新生入館教育一般有兩種形式:一是大講座加實地參觀。二是小班培訓與參觀。以上兩種方式,從讀者培訓效果看,第二種方式是較理想的培訓模式。這就需要圖書館以讀者為中心,克服圖書館人員緊張,工作量大等因素。如大連理工大學圖書館在為新生集中培訓期間,圖書館20多位教師共同承擔培訓任務,將學院學生按20~50人為一班,進行小班培訓。
1.2新生入館教育的宣傳
為了幫助新生進一步了解圖書館,圖書館還需要設有各種輔助宣傳。包括:新生入館指南材料,新生人手一份;主頁中建立“新生專欄”;在圖書館內營造一種熱烈的迎新氛圍等。清華大學圖書館主頁中就設有新生專欄,里邊包括館長寄語、讀者指南電子書、走進圖書館視頻、利用圖書館初步教程,館藏目錄使用指南、Email或手機登記、新生常見問題、自測題等。清華大學圖書館還專為研究生新生發(fā)放印有學科館員聯(lián)系方式和數據庫培訓日程的“小抄筆”[2]。北京大學圖書館開設有“北大圖書館新生空間”博客,用圖文并茂的形式揭示圖書館的方方面面[3]。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為新生制作了入館教育漫畫版微型FLASH[4]。
1.3擴大培訓師隊伍
以小班的形式進行講授,必然增加場次,從而增加圖書館培訓教師的工作量,這就需要補充一批新的入館教育培訓師。如清華大學圖書館就聘請IEEE分會的學生擔任講解員[5],使新生感覺非常親切。沈陽師范大學圖書館經過嚴格的選拔招募到一批優(yōu)秀的圖書館講解員,擔任新生培訓員[6]。
1.4培訓效果的檢驗
對新生的培訓與宣傳結束后,還需要通過各種形式,對培訓效果進行檢驗。如清華大學圖書館就設計了網絡自測題和上書排架過關的小游戲[7]。太原理工大學圖書館抽選學院部分學生進行考試,只有考試通過,才能開通全院的借閱權限。常州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圖書館則舉行“書間小精靈排書理架大賽”[8]。
2數據庫培訓
數據庫培訓的內容將信息檢索知識“化整為零”方便學生快速上手,是文獻信息檢索學分課的有效補充。數據庫培訓是一種“可選擇的自由學習”模式,學生可以根據個人興趣選擇適合的主題進行聽課。
2.1培訓主題的設計和培訓時間的選擇
現在很多高校圖書館開始在主題的設定上下工夫。清華大學圖書館按文獻類型進行主題設定:如中文電子期刊、中文專利數據庫檢索與利用。按主要學科設定:如化學研究中的數據事實檢索、經濟類文獻檢索。按科研輔助軟件設定:如“MSWORD”在制作長文檔時的基本應用。按讀者科研需要設定:如個人論著被收錄及被引用情況檢索,論文寫作與投稿指南等[9]。香港理工大學圖書館除常規(guī)專題外每學期還會增加至少一個專題,如求職專題等。培訓時間則盡量避免與學生正常課程上課時間沖突。沈陽師范大學圖書館就將全部培訓設為晚上7:30分之后。清華大學圖書館將每場培訓都至少開3場,分別設在上午9點、下午3點,晚上7點以后[10],以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的需求。
2.2數據庫培訓的包裝與宣傳
為了吸引更多學生來參與培訓,圖書館也需要對數據庫培訓進行精心的包裝和宣傳。沈陽師范大學圖書館請學生繪制精美的POP培訓宣傳海報。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將每周培訓的日程都在圖書館主頁的顯著位置進行播放。清華大學圖書館將培訓日程制作成谷歌網絡日歷[11],并在人人網中。香港理工大學圖書館將培訓日期通過Email、海報、學校網站來宣傳并多次推送,如10月的講座會在9月中、9月底、10月初幾次發(fā)送Email通知讀者。
2.3數據庫培訓的激勵政策
吸引讀者來聽數據庫培訓除了廣泛的宣傳,還需要各種激勵政策。沈陽師范大學圖書館規(guī)定聽滿全部專題的學生可以直接得到價值百元的“大滿貫”獎品,聽滿五場以上培訓的學生可以參加抽獎[12]。溫州大學圖書館規(guī)定聽滿十場培訓的學生可以得到1學分。香港理工大學圖書館會劃分出核心與非核心專題,本科生必須聽2門以上核心專題,聽滿3次培訓就可以獲得館長簽名授予的精美證書,同時這也是專業(yè)課成績通過的必備條件之一。
2.4數據庫培訓網絡教程為了更好地將數據庫培訓內容通過網絡分享,一些圖書館也做了創(chuàng)新。如清華大學圖書館利用最新的視頻技術,將教師的現場講授與同步的PPT、文稿目錄在一個網頁中展示,更形象直觀,如臨其境,效果非常好[13]。沈陽師范大學圖書館利用屏幕錄制軟件將每一種數據庫的具體使用或某一個常見問題的解決方案都錄制成短小精悍的視頻,供學生按需選擇觀看[14]。
3文獻信息檢索課
3.1教學內容的增加與細化
目前,很多高校都能根據本校的層次和水平來制定符合自身學生特點的課程內容。清華大學圖書館文獻信息檢索課增加了對信息素養(yǎng)內涵的解讀,包括信息意識、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等。華東理工大學圖書館的檢索課增加了科研選題與調研內容。西南交通大學圖書館的檢索課增加了學習、考試信息檢索與利用,大學生就業(yè)信息檢索,畢業(yè)設計及綜述寫作的信息檢索,還單為商管學院學生增加產品與購物信息檢索[15]。沈陽師范大學圖書館的檢索課增加了文獻管理軟件的使用,論文寫作與投稿指南的內容[16]。
3.2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的自主學習模式
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的自主學習模式能很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南京工程學院圖書館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基礎設計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每一次課均確定一個學習主題,教師進行適當適時的引導和幫助,學生從感興趣到嘗試到掌握就是一個自然的過程。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進行詢問式教學,立足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思維[17]。北京大學圖書館采用問題驅動式教學模式,通過一個巧妙的檢索案例入手,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如“財富500強企業(yè)名單的查詢”“著名大學校訓的收集”[18]。武漢大學的文獻檢索課將互動問題生活化,包括就業(yè)、考研、出國、交友、購物、旅游等,使學生覺得課堂內容充滿生機,不再慘白枯燥[19]。
4嵌入式信息素養(yǎng)教育
4.1合作學院或專業(yè)的選擇
與院系教師開展合作將信息素養(yǎng)教育嵌入到專業(yè)課教學是一種有效的信息素養(yǎng)教育模式。但嵌入式信息素養(yǎng)教育還沒有被大多數教師了解和認可,因此圖書館應巧妙找到突破口,以試點的形式循序漸進地開展。沈陽師范大學圖書館選擇了國際商學院由外教擔任的課程開始“破冰之旅”,因外教在國外對這種嵌入式教學模式非常熟悉,因此他們非常主動地配合圖書館進行每年的嵌入式教學。內蒙古大學圖書館“雪中送炭”為正在進行申博、增設碩士點、一級學科申報這樣的學院開展嵌入式教學。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則選擇優(yōu)勢學科與專業(yè)和長江學者、國家教學名師承擔的課程開展嵌入式教學為其“錦上添花”[20]。
4.2嵌入式信息素養(yǎng)教育的合作模式
嵌入式信息素養(yǎng)教育合作模式主要有兩種:圖書館員針對教師的要求和課程特征,提供該學科盡可能全面的信息資源和服務。學科館員全程參與課程的設計、教學和評價,由圖書館員和教師共同講授相關知識,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選擇哪種合作模式沒有統(tǒng)一的規(guī)定,可以根據課程的設置特點或專業(yè)課教師的要求來安排。北京大學圖書館在普通心理學課程上就選擇了第一種合作模式,圖書館員為課程提供心理學實驗圖片、相關教參書、數據庫和相關網站、分章節(jié)提供相關資源、為學生解答各種咨詢并參與討論。而在馬列學院、哲學系、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開展的合作模式則是第二種,圖書館員與專業(yè)課教師一起商定教學大綱、參與作業(yè)和課程討論、在多媒體中心為學生上課,將專業(yè)課知識與信息檢索技能高度結合[21]。
4.3實體嵌入與虛擬嵌入的結合
嵌入式信息素養(yǎng)教育的開展不僅需要學科館員走進學院,進入課堂,嵌入實體教學,也需要搭建虛擬教學平臺,進行虛擬嵌入。只有實體嵌入和虛擬嵌入的完美結合才能達到最佳的信息素養(yǎng)教育效果。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建立了實體服務平臺和虛擬服務平臺。實體的服務包括專題檢索課、嵌入式培訓、期中考核、期末點評、預約咨詢、分組培訓等;虛擬的服務包括:學科博客、Libguides、MSN機器人、Email咨詢、學科資源導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