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數字鄉村建設下農民數字信息素養培育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數字鄉村建設是推動農業生產能力提升的必要途徑,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石,而農民數字信息素養是推動數字鄉村建設的關鍵因素。在數字鄉村構建中,數字信息技術的獲取及使用具有一定的“門檻”效應,且農民的數字信息素養落后于數字信息技術的發展,導致農村地區的數字化進程陷入困境。基于此,課題小組從頂層設計、培育主體和環境三個維度提出推動農民數字信息素養提升的有效路徑,以推進數字鄉村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助推鄉村振興。
關鍵詞:數字鄉村建設;數字信息素養;培育發展
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加快推進數字鄉村建設,構建面向農業農村的綜合信息服務體系,建立涉農信息普惠服務機制,推動鄉村管理服務數字化。其中大力發展數字農業,實施智慧農業工程和“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以及鼓勵對農業生產進行數字化改造,加強農業遙感、物聯網應用,提高農業精準化水平是推動農業生產能力提升的必要途徑,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石。得益于以互聯網為基礎的第三次信息技術革命,大力推動了我國數字經濟的發展歷程,為數字鄉村建設以及數字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基礎[1]。但數字信息技術的獲取及使用具有一定的“門檻”效應,而廣大農民的數字信息素養落后于數字信息技術的發展,導致農村地區的數字發展陷入困境。因此,提升農民的數字信息素養是推進數字鄉村建設的基礎性工程,有利于破解農村數字發展困境,釋放農村數字活力,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2]。
1農民數字信息素養的理論概述
素養是知識、技能、態度的超越和統整,是一整套可以被觀察、教授、習得和測量的行為[3]。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民信息計劃(IFAP)2005年通過的《亞歷山大宣言》,信息素養是指人們能夠識別信息需求、定位和評估信息質量、儲存和搜索信息、有效運用信息以及應用信息創造和交流知識[4]。數字信息素養是信息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幫助使用者處理來自各種渠道的數字信息,并提供收集數字信息的相關技術和方法[5]。在區域發展差異及城鄉二元體制的框架下,城市居民和農村居民的數字信息素養具有較大的差異,在實際的生產生活中,農民數字信息素養長期落后于城市居民,因此在對農民數字信息素養的探討下,要充分考慮群體差異性[6]。結合農村農業農民實際發展狀況,本研究將農民數字信息素養定義為農民在實際生產生活中對不同領域及渠道的數字信息獲取、識別及使用能力。在數字信息時代,農民數字信息素養的特殊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數字信息的獲取門檻。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使得以智能手機等為主要數字媒介的信息技術得到極化發展,物聯網、智能化以及云計算等數字技術讓數字信息環繞在人們日常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為整個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動力。但就農村地區而言,數字信息的獲取具有一定的門檻。一方面,數字化普及的缺失,由于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的不充分[7],未能給予農村地區數字賦能的外在條件,從而形成農村地區對于數字信息獲取的局限狀況;另一方面,數字信息媒介的單一化,近年來我國農村地區存在空心化、老年化以及婦女兒童化的現象,留守農村的群體對于智能手機、電腦等承載數字信息的媒介具有一定的抵制和抗拒心理。從實際調研和采訪的過程中得知以下兩點主要原因:一是對于智能設備的不熟悉,二是智能設備具備高價易損的特征。數字媒介的缺失也是農村地區數字信息獲取困難的主要原因之一。2)數字信息的識別錯位。傳統農村社會是屬于鄉土社會和人情社會,信息來源主要局限在村與村以及鎮與鎮之間,信息具有單一性和可靠性[8]。但是在數字信息化時代,信息的來源突破了地域限制,信息的多樣性以及失真特征成為阻礙農民汲取信息的主要障礙之一。3)數字信息的低效使用。如傳統農民將信息運作于生產過程中的行為主要表現為對于天氣預報的依賴,而在數字信息化時代,貫穿于整個農業生產過程的益農信息以及市場信息卻很少被有效運用。主要原因為,一方面益農信息與市場信息的獲取需要農戶掌握一定的信息檢索能力,另一方面農戶受限于自身的教育水平,對于農業生產相關技術掌握不充分,仍然傾向于經驗主義。
2數字鄉村建設背景下農民數字信息素養培育問題
農民數字信息素養培育是破解農村數字發展困境、釋放農村數字活力、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重要途徑。在推進數字鄉村建設的過程中,農民數字信息素養培育存在諸多問題,制約了數字農村、智慧農業的進一步發展。
2.1農民數字信息素養培育政策單一
近年來,我國政府先后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2019—2025)》等系列政策文件,為推進數字鄉村建設明確了基本方向和具體行動方案。然而,這些政策的支持重點主要關注供給側層面的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數字化管理等方面,強調推進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與農業的綜合性發展,而對于數字鄉村建設參與主體的農民數字信息素養的作用不夠重視[9]。政策傾向對于微觀主體建設具有單一性,導致農民數字信息素養相較于數字信息技術的發展產生嚴重滯后,數字鴻溝的主要矛盾表現為“高水平、低運用”。隨著數字基礎設施的完善以及數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數字鄉村建設的主要矛盾也將體現在農民自身的局限上,為了后續的可持續發展,政策的傾向應更加關注農民信息素養的培育和提升。
2.2農民數字信息素養培育主體缺位
農民數字信息素養的特殊性從獲取、識別和運用三個維度分析了當前抑制其提升的主要原因。就農民個體而言,數字信息的獲取、識別和運用都在不同程度上限制了其參與數字鄉村建設的積極性。建設主體的“數字低能”,導致其在主觀上抵制數字教育、數字生活和數字生產等,農民數字信息素養培育個體缺失,使得數字賦能未能在農村得到有效的推進。就農村基層組織而言,村委會不能在數字信息時代有效發揮帶頭作用。農民數字信息素養的提升既有賴于個體的作用,也取決于同群效應的影響,農村基層群眾自治組織在很大程度上維護了農村社會的和諧穩定,但在另一方面,鄉村管理服務數字化發展卻未能與農村基層群眾自治組織有效結合。在脫貧攻堅的第三方評估過程中,發現在實際的村級事務管理過程中,數字媒介的配比較為完善,村委會具有村民的數字信息管理數據庫(體現出數字基礎設施的完善)。然而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村干部的數字技能表現仍然處于較低水平,只能進行最簡單的基礎操作,大大增加了工作的復雜程度以及時耗。農村基層組織缺乏數字活力,無法為農民個體提升數字信息素養提供模仿效應以及帶頭效應。
2.3農民數字信息素養培育環境缺失
農村現行的生產生活環境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穩定性即外部環境的沖突不易改變原有的生產生活結構。穩定性的結果導致農村數字環境的缺失以及發展不充分、融入不合理,使得提升農民數字信息素養缺乏“氛圍”支撐。農村數字環境的缺失主要表現在其所產生的影響是隱性影響,農民在短時間內無法感知其對自身的有益影響,從而導致其主觀上不重視不參與等,而數字環境的構建需要人的參與才能維持發展。農村數字環境發展不充分主要表現為現有的農村數字環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農戶個體依據社會關系網絡進行搭建的,其目的性單一,僅僅是滿足社交與娛樂,對農民數字信息素養的提升無法產生有效的激勵效應。農村數字環境的融入不合理則主要表現為“數字發展周期”的加速推進,數字環境的融入是一個長期過程,農民對新事物的認知理解呈現出波動式增長,而在某一時間點加速推進數字環境的融入會導致與農民實際脫鉤,無法達到預期效應。
3數字鄉村建設背景下農民數字信息素養培育對策
針對農民數字信息素養培育存在的問題,必須加強頂層設計,構建完善的相關政策體系,提升數字鄉村建設主體的參與積極性以及基層群眾組織的“數字”模范效應,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建立符合農村實際情況的“數字環境”。
3.1構建系統化的農民數字信息素養培育政策體系
在農民數字信息素養培育過程中,政府必須發揮統領全局的作用,做好頂層設計,為具體的相關政策措施指引方向。1)縣級政府要根據本地數字鄉村建設的實際狀況以及農民數字信息素養的現狀,結合現行的政策文件制定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政策條例。2)根據政策條例,整合現行資源,根據各個鄉鎮發展狀況以及農民數字信息素養的差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斷優化培訓方案,發揮資源的最優使用價值。3)政策的制定與實施要充分考慮農民個體的接受能力以及理解能力,需要通過多次反復的實際培訓來提升其數字信息素養,同時要拒絕在實際培訓過程中出現形式主義,過程的嚴謹認真才能使得農民自發重視,從而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才能更加有效地達到培訓目的。4)農民數字信息的培養是政府、社會、個體這三者的有機結合,政策的制定同樣需要引入社會資本的補充才能對農民數字信息培養發揮全面作用,而囿于地方政府資源的有限性以及個體能力的薄弱性,社會資源的涌入對于農民數字信息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3.2加強培育主體地位,提高農民數字信息素養培育成效
就農民個體而言,數字信息的獲取、識別和運用是提升其數字信息素養的主要門檻,發揮農民個體的主體地位需要從以下三個維度進行培育。1)完善數字信息獲取渠道,豐富農村地區的數字信息環境。一方面,要加強對廣大農村地區的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光纖鋪設以及信號塔建設等;另一方面,推動數字信息媒介的普及,通過加強數字媒介補貼以及完善后續維護服務等措施消除農民對數字化產品的抵觸心理。2)加強培育正確識別信息的能力。農民自身受教育水平較低,對于信息的識別具有一定的難度,而不受限制的數字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失真、誤導等特點,導致農民在實際的生產生活中無法獲得有效信息。因此,在實際的培育過程要注重對農戶這一方面的引導,具體表現為加強農民對官方媒體、相關政府公告以及專業媒體(生產專業媒體)等信息的重視,警惕自媒體等無可靠依據以及相關事實的無效信息干擾。3)推動數字信息的實際應用,培育農民一定的信息檢索能力。數字信息要素的豐富,導致獲得具有針對性的信息需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檢索能力,如農民在實際的生產種植過程中出現相關病蟲害等種植問題時,可以通過檢索相關病蟲害特征進行相對應的藥物治理,而非依據傳統的經驗以及咨詢藥商建議等,可以更加直觀有效地解決實際問題。就農村基層組織而言,群體效應決定了個體的實際水平,村委會作為引導農民發展的指向標,在培育農民數字信息素養中具有重要作用[10-11]。具體表現為,一方面,要加強對村干部等人員的數字信息素養培育,培育出合格的“數字化”干部人員,在對農民數字信息素養培育過程中充分發揮領頭作用,能夠在日常的生產生活中為村民解決實際的數字信息困擾;另一方面,需要積極構建數字治理體系,通過正式的體系建設來規制非正式治理的相關弊端,通過數字治理的循環模式來改變傳統農戶的行為態度,為提升農民數字信息素養做好堅實的底層建設。
3.3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建立完善的農村數字培育環境
數字環境的缺失最主要的原因是未能發揮農民的能動性,而農民的能動性則主要受限于使用這一層級。1)大力構建農民終身教育體系,為農民進行各類學習和嘗試新事物提供設施和機會,確保他們能與數字發展接軌;2)動員社會和家庭的力量,通過教育反哺和同輩學習等方式,提升農民使用數字設施的能力;3)加強農民的數字滿足感,通過數字設施等的使用切實讓農民體會到“數字化”的高效與便捷,從而激發農民的能動性;4)農村數字化推進不僅要在文教娛樂上為農民帶來更佳體驗,也需要充分結合農業生產為農民帶來實際收益的提升,同時數字化建設與數字化培育要充分考慮本地實際情況,以循序漸進的模式推進,切忌實行“一刀切”等政策。
4結語
綜上所述,提升農戶信息素養是推動數字鄉村建設的基石所在,是破解農村數字困境的關鍵所在。只有農民數字素養底層構建足夠完善,才能夠充分享受數字經濟的輻射影響以及數字管理的高效便捷,從而在經濟和社會兩個層面獲得更多的福利,滿足農民群體的對美好生活的進一步追求,為助力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作者:趙雷 王雨婷 吳杰 單位:四川農業大學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