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課堂提問有“數量”而無“質量”
課堂提問已經成為一種深受小學數學教師歡迎的教學形式,但是從提高質量和實際效果來看,仍然存在重數量而輕質量的現象.個別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上隨意提問,沒有針對性地設置良好的問題情境,使得問題質量不高.課堂提問有“數量”而無“質量”,不僅沒有辦法實現學生思維發展,反而會在一定程度上使其處于停滯不前的不良狀態.
(二)課堂提問重“個體”而無“全面”
在小學課堂教學實踐中,個別小學數學教師為了保證教學計劃或節約時間,在選擇提問對象時往往只集中于班級中較為優秀的學生,而且在設計相關問題時,小學數學教師也在不自覺中從優秀學生的角度進行考慮,這樣只會導致設計出來的問題只適合于班級優秀學生這一少數群體,對于其他學生而言,由于無法應對而只能在課堂中成為旁觀者,長期以往,只會導致這部分學生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課堂提問評價“單調”而無“多元”
在以往的小學數學教學課堂提問中,教師往往以權威自居,對學生的回答習慣于求全責備,而且大多以“對”“正確”“不對”等詞語對其進行簡單的否定或肯定,然后繼續進行課堂教學或者繼續提問.小學數學教師課堂提問評價“單調”且“千篇一律”,很難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而學生往往在回答完問題之后在內心渴望得到教師多元的評價,只有這樣才可以讓他們感覺到自己得到認可.
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的優化策略
(一)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樂于提問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踐中,學生是否對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感興趣都對課堂提問有效性產生重要的影響,培養學生的課堂提問能力應該從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出發,使學生樂于提問.這就要求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精心設計出一些新穎、科學、有吸引力的問題,并且將課堂主動權賦予學生,充分調動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教師應對學生一視同仁,做到顧全大局由于小學數學教師面對的學生群體素質參差不齊,因此我們的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提問時,必須堅持一視同仁的教育原則,以一顆真誠的心去關注班級每一個學生,充分發揮課堂提問作為師生之間交流重要橋梁的優勢,對每一個學生因材施教.在課堂提問中,對學習優績優秀的學生可以加大提問難度,對學習中等的學生則應以一般性為主,而對于那些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則應該提問較為簡單的問題,而且要堅決杜絕“懲罰性”提問,給每一個學生提供表現自我的機會,從而樹立小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三)教師應重視教學評價,做出合適的評價
教學評價在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新課程教育理念更加強調對學生進行積極評價,進行以鼓勵為主的教學評價,以培養學生發展綜合素質.因此,在進行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教學活動中,小學數學教師應該重點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對學生整個提問活動過程進行認真觀察和有效跟蹤,對學生在課堂提問中取得的進步要給予表揚和肯定,對回答錯誤的學生要給予寬容和鼓勵,不能對學生的回答不作任何評價或只進行對與錯的簡單評價.小學數學教師只有對學生回答做出合適的評價,才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最終達到提高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目標.
三、結語
總之,課堂提問是一門很深的學問,是我們每個教師上課都需要采用而且作用十分顯著的手段.在教學中,我們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提問方法,在實際的教學中不斷提高自己課堂提問的能力,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毫無拘束地回答老師的問題,讓每個學生都參與課堂,在快樂中成長,在快樂中收獲。
作者:張碧玉 單位: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城關中心校石齋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