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如何培養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小學數學每次考試都要求老師做質量分析,一是為了更好地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二是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查漏補缺。在單元質量分析中發現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較弱,其實也從側面反映了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意識較弱。所以可以從審題方面、說題方面、以及平時教學中進行提問練習等方面來培養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審題說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一、重視審題能力的培養
審題是解決問題的基礎和先導。審題能力是小學數學學習中的一項重要能力,指學生通過對題目的觀察,了解題目里的信息,理解各條件之間的關系,幫助正確解答數學問題的各種主觀條件的總和。首先學生要有良好的讀題習慣,如學生在有幾個數字集中在一起的時候經常會出現看錯數字,還有類似大猴子摘了36個桃子,比小猴子多摘了7個桃子。小猴子摘了幾個桃子?有學生出現36+7=43(個)。沒有仔細審題,造成思維定式,看到多就去加。新課改越來越強調數學與生活實際的聯系,大多題目是以圖文結合的形式,學生很難去尋找有效的數學信息。有個別題文字看起來較多,如紅紅和爸爸媽媽坐高鐵從廣州去貴州旅游,每張車票266元,回來還是坐同樣票價的高鐵,這次旅行買高鐵票一共花了多少錢?總有學生沒有仔細看清楚題目,所以在平時教學中:一是要求學生養成在題目中做標注的習慣,可以圈一圈,劃出重點,哪些詞是重點字眼;二是提醒學生養成觀察的習慣,觀察各個信息與問題之間的聯系;三是學會用圖示題的習慣。數學學習講究數形結合,如能把題目中的文字、符號轉換成直觀圖形,對問題的理解自然更清晰。所以我們一定要先審好題明確題目要求再選擇合適的算法,提高解決問題的正確率。
二、增加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練習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應該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所以要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首先學生要先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新課改后教材例題大都呈現都是一些圖,然后讓學生根據圖中給的信息進行提問。課堂上教師可以讓學生從數學的角度去搜集數學信息,提出問題。特別是對于兩步計算的解決問題,更需要學生根據前面兩個的信息能提出問題,即找到中間問題。
三、重視學生的說題
新課標指出“在數學中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題能動性,增強學生的參與,交流,合作意識”。但往往教學中很多時候都是一部分學生在積極舉手發言,大部分在坐著聽,但很多都是沒有參與進來,越到高年級中下生越來越多,解決問題能力越來越弱。如果老師能創造機會讓全體學生都參與,那就能激發學生的思維。有一句話說得好,“想清楚才能說明白,說明白才能做實在。”所以老師可以從學生說題方面入手來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心理學理論告訴我們,思維與語言密不可分,通過說題來促進學生思考,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和思維去解決問題。小學生具有從眾心理,別人怎么做,其他人會跟著做。特別是后進生怕自己講錯不敢說,所以首先要營造說的氛圍,我們可以用心整合教材,精心設計以學生說為主的教學,我們可以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設計好使學生肯說、敢說、愛說、強說的氛圍,也可以先老師示范說,讓成績好的學生帶動說,鼓勵中下生動口說。應用題教學要重視說出思路,訓練學生有根有據的分析、推理,通過口述解題思路,課堂上指導學生可以采取畫圖,動手操作等方式說出自己的想法,理清數量關系。如在教學一年級學習加減法應用題時,教師可以設計兩幅圖,每幅圖中河岸上都有5只鴨,河里都有3只鴨,但河里的鴨子游水的方向不同,一幅是游來,一幅是游去,可以讓學生對比觀察。同時課外可以創建一個說題群,布置說題作業,讓每個同學都來說;老師對于每個學生的說題都進行評價,表揚說得好的同學,對于稍弱一些的進行指導;課堂上可以利用3分鐘左右進行說題展示,調動學生的說題積極性。總之,學生在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的時候,首先要學會審題,找出關鍵詞圈一圈,然后根據題目關鍵信息分析其數量關系,提出問題,最后能把解題過程完整的說出來,經過這一系列的活動,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鍛煉,解決問題能力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王建波.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11版)[M]
[2]蔡淑芬.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的現狀及策略[J].新課程(上),2015(06):218-219.
[3]田素梅.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生數學解決問題能力[J].小學教育,2015
作者:伍冬娟 單位:廣州市天河區長興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