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課堂導入的重要性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課堂導入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小學數學相對于其他科目,有著更強的邏輯性與抽象性,所以應根據小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進行課堂導入,提高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理解記憶效果。本文對小學數學教學中課堂導入的重要性進行了簡單的闡述與分析,希望能對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有所助益。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方法;課堂導入
引言
課堂導入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的課堂導入可以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使學生能緊跟數學教師的課堂節奏,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激發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從而提升數學學習能力。
一、小學數學課堂導入的概念
小學數學課堂導入重在導入兩字,是使用合理、巧妙的教學方式使教學內容更適合小學生的理解與記憶;是使用更有趣味性的教學方式活躍數學課堂教學氣氛,使原本比較枯燥的小學數學教學更加生動,借此提高小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最后達到更好的小學數學教學效果。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重視課堂導入,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不斷提高小學數學課堂導入的效果[1]。
二、小學數學課堂導入的有效策略
(一)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導入思想
小學數學教師不是數學教學內容的朗讀者,而是幫助學生們學會學習、了解新知識的引導者。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為本,并對小學生這一特殊群體有足夠深入的了解與尊重,這樣才能更準確地掌握數學教學重點,完成數學教學目標,才能以學生們為主體,研究、設計出合理的課堂導入方法,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因材施教,因勢利導,提高學生對小學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同時,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會積累大量的教學經驗。
(二)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注意力
在數學課剛剛開始時,大部分學生由于課間休息原因,注意力相對分散。如果此時教師立即開始教學,而且還是教授邏輯性、抽象性較強的數學知識,必然會使學生們的學習效果大打折扣。所以,數學教師應使用適當的方法將小學生們的注意力吸引到數學教學內容上。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們對數學課文內容的理解程度以及記憶程度,而且更容易使數學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們的數學學習效率。
(三)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小學數學教學內容雖然相對簡單、易懂,但是其中也包含了一些邏輯性較強的內容,這些內容對小學生們的思維能力、邏輯分析能力以及理解能力來說,還是有一定的學習難度的。而且這些數學學習內容之間還有著一定的關聯性,如果對前面的數學知識沒有理解掌握,可能會嚴重影響學生們對新的數學知識的學習和掌握,使學生們聽不懂、記不住,甚至有可能產生厭學的情緒,所以數學教師應巧妙利用課堂導入,提高小學生們的數學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分類與整理》一課時,課文內容主要是通過一些氣球的形狀讓學生們了解圖形的概念,并對形狀進行分類。數學教師可以根據學習內容與學生們互動,讓學生們將生活中與課文中氣球形狀相同的物體名稱寫下來,并與其他學生分享、討論,這種課堂導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小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同時通過討論的方式還可以有效加深學生們對課文內容的記憶。
(四)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
對小學階段的學生們來說,活潑好動是他們的天性,所以一些親自動手參與的活動更能激發學生們的興趣和探索欲望。小學數學教師可以根據這一特點進行合理的課堂導入,引導學生們自主研究、學習小學數學內容。例如,在學習《小小設計師》一課時,課文內容是讓小學生們通過圖形的剪切、粘貼與拼接,來進一步了解圖形的概念。而由于數學課堂時間有限,大部分學生只能粗略地嘗試一下。數學教師可以提前準備一些簡單的圖案,將圖案畫在紙上發給學生們作為家庭作業,讓學生在家長的幫助下對圖形進行了解、設計與重新拼接,將新的圖案畫下來,并在第二天的數學課上向同學進行展示,同時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們互相點評、交流作品。這種親自動手的課后作業,不僅不會讓學生們感覺到課后作業帶來的負擔,還可以提升其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以及探索心理,同時也培養了小學生們課后自主復習的良好學習習慣,增添了數學學習樂趣,加深了對數學教學知識點的理解。
(五)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增加溝通理解
目前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數學教師與學生們的互動方式基本上還是傳統的問答方式,這種方法雖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數學教師的威嚴感,但同時也會對學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壓力。而這種壓力隨著時間的積累,很可能會影響到學生們的學習效率,所以數學教師可以利用課堂導入增加一些師生互動的環節。例如,在學習《打電話》一課時,課文的主要內容是“暑假期間,合唱隊的教師要緊急聯系15個合唱隊成員,每分鐘只能通知1人,請幫助教師設計一個打電話的方案,來快速地聯系到這15個合唱隊的同學”。這是一道鍛煉小學生們邏輯思維能力的數學題。數學教師可以根據課文內容組織課堂活動,首先將學生們分組,并給出5分鐘到10分鐘時間讓各小組討論打電話方案,然后各個小組分別與數學教師模擬打電話的方案,最后評出打電話用時最短的方案,并對討論出這個方案的小組進行獎勵。這種師生互動的學習方式,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小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還能拉近教師與學生們的距離,使小學數學教師在講課時情緒更加飽滿、熱情,態度更加認真、負責,帶動提升小學生們的數學課堂學習積極性以及學習注意力。同時也讓數學教師更加深入地了解學生們的學習情況,有助于數學教師對學生們的不足之處進行有效指導,提高學生們的數學學習效率。
(六)培養學生預習復習的學習習慣
課后對學習過的數學知識進行復習,可以有效增加小學生們對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而對第二天要學習的數學內容進行預習,則可以提高學生們對新知的理解程度。所以,對數學教學內容進行預習和復習是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在上課前,或課堂前幾分鐘與學生們進行問答互動,了解學生們對之前學習的數學內容的掌握情況以及對即將學習的數學知識的了解情況,并通過合理的引導,使學生們了解預習、復習對提高數學學習能力的重要性。數學教師培養學生們的預習復習能力,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們的數學學習效果,更能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學生們整體學習成績的提升也有著積極的影響。
結語
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科學、合理地利用課堂導入,能讓教師在教學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善用課堂導入不僅能增加學生們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們的數學學習興趣,還能提高學生們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程度,增進師生間的感情,從而營造出健康、熱情、積極向上的數學學習氛圍,使小學生們真正獲得德、智、體、美等素質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蘇淳良.淺談小學數學課堂導入的方法探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15(14):81.
作者:李永雄 單位:福建省三明市清流縣長校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