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墾區農業產業化發展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黑龍江墾區發展休閑農業的條件
1.資源條件。黑龍江墾區具有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自然資源豐富,山川、河流、湖泊、丘陵、平原、濕地、冰雪、森林等俱全,且生態保護良好。此外,墾區承載著積淀深厚的軍墾文化、知青文化和拓荒精神,特色鮮明。國有農場集約經營機械化水平較高,現代化大農業營造了獨特的大田景觀。在以農場場部為中心的衛星城鎮上,農場招待所、度假村小別墅、青少年活動中心等基礎設施建設良好,大大降低了農場休閑農業開發的成本。
2.區位條件。黑龍江農墾總局下設九三、北安、綏化、寶泉嶺、建三江、紅興隆、牡丹江、齊齊哈爾、哈爾濱等九個管理局,是黑龍江省集約化、規模化、現代化農場群的主體,是我國重要的農副產品基地之一。各管理局農場地理區位基本處于周邊市縣的一小時經濟圈或兩小時經濟帶范圍之內,鐵路、公路縱橫交錯,形成了四通八達的水、陸、空立體交通運輸網絡,墾區內各個農場間、墾區與外界的距離大大縮短,可進入性增強。
3.客源條件。黑龍江墾區有著巨大的潛在客源市場。一級客源市場主要是周邊經濟發達城市的居民,約占市場份額的50%;二級客源市場是東三省鄰近市縣的居民,其人數僅次于一級市場,約占市場份額的30%;三級客源市場是國內其他經濟發達地區的居民、各地知青及其家人以及國際旅游者,約占市場份額的20%。
4.人員條件。黑龍江墾區農場職工多數受過中學教育,員工文化素質較一般農村總體水平要高,管理層次人員素質也較高,這為農場發展休閑農業提供了良好的軟環境,能夠較快接受發展休閑農業的新理念、新方法。
二、休閑農業發展的產業組織模式
休閑農業的快速發展為現代農業注入了新的活力,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新型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從農業產業組織的視角看,出現了以下幾種發展模式:
1.“農戶+農戶”模式。即農戶聯合經營的模式。一般是在農戶分散經營的基礎上形成,或者一開始就采用這種模式。為避免出現惡性競爭或不正當競爭,農戶與農戶自由合作,形成“農戶+農戶”的產業組織模式,主要起到協調和溝通的作用。
2.“公司+農戶”模式。即公司直接與農戶進行合作,簽訂合作協議,明確各自的責任、權利和義務。公司負責開拓客源市場,進行經營管理,農戶負責提供特色商品,提供入戶接待等服務。在接待服務方面要按照公司的標準,接受公司的培訓,并且服務設施要符合公司的標準。投資方式可以通過協商按照一定的出資比例,由公司和農戶共同承擔,也可以采取入股的形式,按股分紅。
3.“公司+社區+農戶”模式。即公司先與當地社區(如村委會)進行合作,通過村委會組織農戶參與休閑農業經營。公司一般不與農戶直接合作,但農戶接待服務、參與開發則要經過公司的專業培訓,并制定相關的規定,以規范農戶的行為,保證接待服務水平,保障公司、農戶和游客的利益。
4.“政府+公司+協會+旅行社”模式。政府負責休閑農業的規劃和基礎設施建設,優化發展環境;公司負責經營管理和商業運作;協會負責組織村民參與,協調公司與農民的利益;旅行社負責開拓市場,組織客源。該模式發揮產業鏈中各環節的優勢,通過合理分享利益,為休閑農業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5.股份制模式。休閑農業開發時,采取國家、集體和農戶合作,把資源、技術、勞動量轉化成股份,收益按股分紅與按勞分紅相結合,進行股份合作制經營。通過“股份制”開發,把社區居民的責、權、利有機結合起來,引導居民自覺參與,從而保證休閑農業的良性發展。
6.個體農莊模式。以規模農業個體戶發展起來的,通過對自己經營的農牧果場進行改造和休閑農業項目建設,使之成為一個完整意義的休閑農業景區(點),完成旅游接待和服務工作。同時,吸納附近閑散勞動力,通過手工藝、表演、服務、生產等形式加入到服務業中,形成以點帶面的發展模式。
三、黑龍江墾區休閑農業發展的模式
黑龍江墾區擁有中國耕地面積最大、機械化程度最高的國有農場群。國有農場具有特殊性,由專門的部門進行統一管理,既是國有企業,又具有鄉村和小城鎮的特征,和發達國家的私有農場有著本質的區別。因此,國有農場發展模式是黑龍江墾區最有特色也是最具優勢的發展模式,在此模式下,墾區的休閑農業有以下類型:
1.農場觀光型。生態環境好,現代農業特色顯著,旅游功能完善,借助并融入地方旅游產業鏈,具有獨特的休閑觀光農業特色,如八五九、八五六、七星、友誼農場等體現現代化大農業特色的休閑觀光農業游等。
2.農業園區型。農業基礎好,特色突出,市場需求大,交通便利,如香坊農場的北大荒現代農業園、紅旗農場的都市農業園、閻家崗農場的設施農業園、佳南都市綠色農業公園等。
3.景區依托型。地處或靠近歷史遺址、遺跡,文化特色突出,如友誼農場挹婁文化遺址風林古城,寧安農場靠近國家文物重點保護單位——唐代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錦河農場“闖關東影視基地”等。依托自然森林、濕地、島嶼、草原、江湖、原野等自然景區,如洪河濕地、八五三雁窩島、紅旗嶺千鳥湖的濕地景觀等。
4.民族風情型。民族風情濃郁,地域特色鮮明,地產豐富,民俗文化積淀深厚,如富裕牧場的柯爾克孜民族風情園、友誼農場的滿族風情園、朝鮮族風情園等。
5.農事體驗型。以現場采摘、農耕體驗、品嘗游玩等農家樂活動為主,如綏棱農場的漿果、蔬菜和花卉采摘園,佳南農場的都市綠色農業公園“開心農場”等。
6.名鎮依托型。以旅游名鎮為依托,結合特色農業為主題的旅游農場。如:海林農場、七星農場旅游名鎮、興凱湖旅游名鎮、五大連池旅游名鎮、黑瞎子島北大荒生態農業園等。
7.節慶活動型。以大中型農業節慶、商務貿易、商務會展等形式把觀光農業與農業貿易活動有機結合,如建三江的北大荒稻米節、九三的北大荒大豆節、寧安農場的葡萄采摘節等。
1.墾區休閑農業發展應走產業化發展道路。農業產業化是以市場為導向,以農戶為基礎,以龍頭企業為依托,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系列化服務為手段,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和主導產品,按照產供銷、貿工農、經科教一體化經營的原則,把農業產前、產中、產后服務的各個環節結成利益共同體,實現利益一體化。具體表現為生產的專業化、布局的區域化、服務的社會化、管理的企業化。農業產業化對促進農業產業鏈條的延長,提高生產效率,增加農產品附加值,促進農業走向市場,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等具有積極作用。黑龍江墾區自1995年實施農業產業化戰略以來,農業產業化蓬勃發展,成效顯著,為休閑農業產業化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另一方面,隨著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休閑農業的檔次結構將會更加豐富和多元化。休閑農業集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具有食品供給、休閑娛樂、生態保護等多項功能,必須實現規模化經營,才能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此外,休閑農業還具有產業集聚性,它以農業生產為依托,與農產品加工銷售以及休閑服務、交通運輸、餐飲業等相關產業具有極強的關聯性,而休閑農業企業內部的生產經營也采取企業化的管理模式。因此,黑龍江墾區休閑農業的發展宜走產業化發展道路,即以墾區休閑農業企業為龍頭,通過一體化經營和相關產業的發展,不斷推進休閑農業的市場化、規模化、現代化和國際化,進而形成墾區休閑農業產業集群化。
2.墾區休閑農業產業組織應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模式。如前所述我國農業產業組織的六種一般模式,其實質都是農戶通過中介組織,與市場聯系起來,降低農業生產風險,使農戶分享農產品加工銷售帶來的增值。黑龍江墾區實行的是國有農場和家庭農場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在墾區實行“兩田一地”的土地承包體制下,家庭農場的承包者除了農場職工外,還有落戶農民。因此,墾區農業產業組織要兼顧農場職工和落戶農民二者的利益。根據產業化水平高低采取不同的產業組織形式:產業化水平較高,已形成品牌化的龍頭企業,宜采取企業集團型;產業化水平較低的地區,注意鼓勵個體、私營、股份制、公司制等多種組織形式。此外,根據墾區不同資源特點,可采取國有農場主導型、企業主導型、龍頭景區帶動型、合作組織帶動型等發展模式。
3.墾區休閑農業產品開發應通過產業鏈的延伸,進行特色化、品牌化深度開發。黑龍江墾區發展休閑農業具有獨特的優勢,現代農業的大田景觀、墾區風貌、知青文化等都可以成為休閑農業產品的載體。近年來,以“北大荒”品牌為核心,以綠色有機為標簽的北大荒品牌體系美譽度與日俱增,綠色健康的形象深入人心,人們來北大荒休閑、養生的吸引力大大增加。因此,墾區休閑農業產品開發應延伸產業鏈,注重對農業產業的深度挖掘,實現從產品規劃到產業規劃的轉變,將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相互連接,形成產前、產中、產后前后銜接的有機整體。產前延伸主要是做好休閑農業開發的前期準備以及研發工作,如農作物種植、畜禽養殖等;產中延伸主要是圍繞旅游開發觀光、體驗等各種類型休閑農業產品;產后延伸主要是以農產品為原料進行加工銷售土特產品。墾區休閑農業要做大做強,必須突破“小而全”的經營模式,有經營實力的國有農場發展休閑農業必須依靠品牌推廣其經營,如充分利用“北大荒”品牌效應,以“北大荒生態休閑和文化體驗”為主題開發休閑農業系列產品,進行整體品牌包裝和市場化運作,提升整體知名度和美譽度,弘揚北大荒精神和特色文化。
4.墾區休閑農業管理應實現規范化、科學化,產業發展走國際化道路。休閑農業產業化,不僅要有資源、組織形式、運行機制等方面的條件,更要有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墾區管理部門要充分利用國家農業產業化以及休閑農業方面的優惠政策和文件精神,重視加強對墾區休閑農業的規劃和引導,完善墾區土地使用權流轉機制,鼓勵多種方式興辦休閑農業。制定墾區休閑農業管理服務標準,加大休閑農業產業鏈中從業人員的培訓力度,提高休閑農業管理服務水平。休閑農業企業管理要擺脫傳統的管理模式,按照現代企業管理方式,進行科學化管理。積極拓展休閑農業的經濟功能,按照市場經營的方式實現資源的增值,提高旅游消費收入的經濟支撐作用。休閑農業項目的開發和客源拓展要具有國際化視野,除了滿足國內客源的消費需求外,還要滿足國際游客了解中國特色區域文化的需求,以此促使墾區提升休閑農業的檔次和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