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天氣預報對農業防災減災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在農作物種植、農產品生產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在農業生產中,要想保障農作物的優質、高產,就不得不重視天氣問題。氣象災害是制約農業生產的關鍵因素之一,只有加強對天氣變化的預測,預報農業氣象災害,然后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才能將農業損失降到最低。鑒于此,本文就天氣預報對農業防災減災的意義以及如何發揮好農業氣象防災減災效益方面進行簡單概括分析,并提出了幾點建議,希望充分挖掘天氣預報優勢,保障農業高效豐產。
關鍵詞:天氣預報;防災減災;農業生產
農產品生產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優質農業是提高人們生活品質的重要前提。利用好天氣預報產品進行農業生產指導對于農業防災減災來說至關重要。天氣預報可為我國農業生產提供重要保障[1]。但是我國氣象防災減災比較薄弱,要加大普及氣象知識力度、建立災害監測預報體系、完善農業災害評估體系等,結合農業生產全力做好天氣預報工作,指導好農業趨利避害,實現農業增產豐收的目標。
1天氣預報對農業防災減災的意義
1.1長期氣象預報對農業防災減災的意義
在農作物的發育階段,如果暴發洪澇災害,玉米、水稻、高粱等農作物就有可能出現嚴重減產,甚至絕產。季節性干旱也是農作物在生長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災害,且其是按氣候季節變化來分類的,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出現干旱,導致農作物枯死。低溫冷害、長時間持續下雨等可能導致農作物種子爛根、死苗或誘發蟲害等,這些都直接導致了農作物產量的降低。通過以上分析可知,氣象災害對農作物的危害之深,而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氣象災害對我國農業發展的危害是極大的。目前,全球氣候變暖已成為顯著特征,自然災害的發生頻率也在上升,在這一背景下,要積極采取應對措施,降低氣象災害對農業生產造成的影響。長期天氣預報是指1個月以上的預報。預報項目主要是月平均氣溫距平和月降水量距平以及月平均環流形勢。長期氣象預報在農業防災減災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隨著先進氣象設備、技術的應用以及預報人員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氣象預報的精確率也在逐步提高。長期氣象預報可探索較長時間內特定區域的天氣變化趨勢,從而預測低溫、干旱、霜凍等農業氣象災害發生的大概時間,便于農戶提早采取應對措施。根據長期預報,尤其是季報、年報等天氣預測,人們可以選擇適宜的農作物進行種植,選用抗旱、抗低溫的品種,避免霜凍、干旱、低溫等不利天氣的影響。
1.2短期天氣預報對農業防災減災的意義
短期天氣預報指的是1~3d內的天氣預報,短期天氣預報中短時臨近預報對突發性天氣災害更具有服務針對性。短時臨近預報一般指0~12h的預報。短期天氣預報(包括短時臨近預報)也是農戶更加關注的天氣服務產品,其預報時效短,因而準確率要高于長期天氣預報。短期天氣預報可以對不同程度的災害性天氣進行監測,根據氣象部門的短期天氣預報,農業部門可根據實時共享的氣象信息及時指導農戶進行災害避險。短期天氣預報更加注重氣象部門與農業部門的相互配合與合作,及時將天氣信息傳達給農業用戶是做好農業氣象災害防御工作的關鍵,從而降低不利天氣對農業生產的危害。隨著氣象科技化的發展,結合高炮、火箭等技術,可實現人工降雨和人工防雹,從而達到農業防旱、防雹的目的。當然,除了災害性天氣氣象與農業的應急聯動能產生的防災效應外,短期天氣預報在指導農戶根據天氣情況做好其他農事活動,從而讓作物、蔬菜、果林等充分利用光、溫、水、風等天氣條件,進而在促產增收方面也發揮著作用。
2如何發揮天氣預報在農業防災減災中的作用
2.1建立現代化的氣象觀測站網
近年來,通過天氣預報及氣象信息共享,我國的農業結構、生產布局都發生了一定的改變,農業防災減災也對氣象服務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必須完善區域性觀測網絡,建立現代化的氣象觀測站。現代化氣象觀測站網絡應具備自動化、密度高、要素多的特征,可以準確、及時地收集相關氣象資料,隨時觀察四周的氣象觀測實況,然后對所收集到的氣象資料做好數據統計與分析。
2.2建立健全災害預測預報體系
只有對災害進行準確監測預警,才能采取相應的災害防御措施,達到將農業損失降到最低的目的。可以說,災害預測預報體系直接決定著農業防災減災的成效。要建立完善的災害預測預報體系,一方面要做好有關災害性天氣預報預警,另一方面要針對農作物生長發育的需求,開展農業方面的氣象預報[2]。就我國而言,當前的農業災害性氣象預測效果還不夠理想,預測預報的準確率有待提高,預報技術水平需要提升。建立完善的災害預測預報體系,需要以現代化農業的發展需求為基礎,開發適合農業生產的氣象項目,著重發展特色農業。由于不同地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氣象災害,所以需要對氣象產品進行分類,以便采取不同層次的應對措施。
2.3提高氣象災害監測評估能力
災害監測評估包括災害數據評估、災害風險評估、災害綜合評估等,精確的災害評估數據是實施救援的前提條件。積極建立災害評估指標體系,深入進行災害風險研究,及時通過傳輸系統上傳評估結果,以便于各部門采取相應的防御措施[3]。實地調查是進行災害評估的有效方法,可以把災害防御技術更好地推廣到農業生產中。
2.4建立氣象災害應急響應體系
建立氣象災害應急響應體系需要政府的領導、相關企業的參與、社會公眾的積極配合,各方面互相協調,充分利用可用資源,才能制定不同層次的應急方案,快速地組織災害防御工作,將災害的影響程度降到最低。要想建立有效的應急響應體系,必須做到各級上傳下達,密切配合。其中,基層氣象災害相應單位是氣象災害應急響應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當在鄉(鎮)、農村多建立信息傳播網絡,例如用手機播報災害氣象信息,通過電視更新氣象預警信息等。
2.5加強氣象知識宣傳教育力度
要使氣象知識深入人心,就必須進行大范圍的宣傳。首先,氣象部門應對相關單位的領導進行培訓,發揮領導的作用,將氣象知識普及給下屬。宣傳是重要的一個方面,應認真制定氣象防災減災的政策和規劃,將氣象知識貫徹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可以通過電視、微博、報紙、網絡等媒體擴大宣傳范圍,還可設置微信公眾平臺,每日及時更新氣象知識和防災減災方法,讓公眾了解降低災害損失的措施,避免災害來臨時不知所措。針對廣大農民,可以在農村設立專題咨詢、技術指導基站,使廣大農民從中獲取氣象知識和防御技術,提高防災減災意識,切實發揮氣象預報對農業防災減災的作用。
3結語
隨著氣候持續變暖,各種自然災害也將日益加劇,受影響最深的依然是農業領域。鑒于天氣預報在農業發展方面的重要作用,有必要繼續加大氣象知識的宣傳力度,建立氣象監測評估體系、氣象災害應急響應體系等,降低氣象災害對農業生產的危害。在未來,天氣預報體系的完善將會給我國農業的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助力農業防災減災。
參考文獻
[1]衛草源.農業部全面部署草原畜牧業寒潮冰雪災害防范應對工作[J].中國畜牧業,2017,(21).
[2]李辰.豫東平原農業智能化氣象災害預警與防御系統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7,(21).
[3]吳彬,李艷芳,劉雙喜,等.基于GIS的湖州特色農業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平臺研制及應用[J].浙江農業科學,2016,(5).
作者:張新民 熊世為 郁凌華 單位:滁州市氣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