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休閑農業運行情況的評價監測與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為進一步發揮農產品加工業、休閑農業等新業態對推動吉林省經濟平穩增長的重要作用,準確反映行業運行情況,引導新業態從數量增長向質量提升、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分散布局向集群發展轉變,本文對吉林省農產品加工業、休閑農業運行情況評價監測與分析工作進行總結。
關鍵詞:吉林省;監測分析;工作報告
1建立指標體系
建立“吉林省農產品加工業和休閑農業100”指數,在全省范圍內優選100家具有創新發展潛力、引領行業發展趨勢、構成產業格局體系的企業。對全省各地區主管部門進行總體調度,匯總出總體運行情況。通過對匯總數據的評價監測及分析,形成行業發展主要運行指標,把握、研判全省農產品加工業和休閑農業的運行情況及存在問題,為各級政府部門決策提供依據,引導和推動產業快速發展。監測樣本中的糧食加工、畜禽加工、特產加工企業,主要調度原料價格、加工量、產品價格、產值、銷售收入以及是否建有基地、產地初加工設施、開展電子商務交易等情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企業,主要調度接待人次、營業收入、帶動農戶及產業融合情況等。
2開展行業調研
2.1積極交流,取長補短求實效
建立健全與相關部門的聯絡機制,例如,地方統計部門、地方行業協會及其他部門。通過建立良好的互動關系,及時獲取統計資料、專題調研報告,以此作為行業運行分析的佐證與參考。不斷改進優化統計工作方法,增強其科學性和可持續性。
2.2加強調研,及時上報運行分析動態
深入實際,走訪各地區,進行調查研究。及時掌握新情況、新問題,發現并上報突出性問題、傾向性問題及可能出現的風險,同時認真總結企業、金融機構、中介服務機構乃至地方政府等各層面的好方法、好經驗。做好下情上達,在引導行業發展和推動體系建設方面,持續提升針對性和實效性。
3強化保障措施
3.1自上而下,層層落實責任
督促各級主管部門嚴格按照總體部署要求,將此項工作擺上重要日程和突出位置,一把手負總責,并指定具體負責人員和聯絡員。建立完善本領域的指標體系,形成自上而下、上下貫通的月度季度年度統計調度機制。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統計工作,加強督促與管理,強化軟硬件配套支持。
3.2組織培訓,提高統計工作水平
高度重視業務人員的能力培養,創造條件、組織開展業務培訓。使業務人員熟練掌握監測分析操作系統及數據處理方法,增強其使命感和責任感,不斷提高統計工作隊伍的整體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切實履行好農業農村經濟運行統計調度職責,確保工作及時準確、科學有效。
4加強成果運用
4.1充分運用統計方法
對預期目標和運行指標數據進行科學系統分析和認真研究梳理,既作面上分析預測,也搞基點調查,還有典型案例分析。對指標數據進行同比和環比分析,同時與全國平均水平進行比較(特別是東北其他三省區),以此找出優勢長項和短板癥結。運行匯總材料內容以數據作支撐,詳實分析為基礎,多用數據圖表(如柱狀圖表、曲線圖表等),得出橫向對比結論。
4.2密切關注數據變動
對當期數據的增減、所貢獻份額,作出具體支撐因素分析。尤其針對政策調整、市場供求、價格波動、投入產出、氣候條件等因素,深入分析和理清弄明對農民收入、就業創業、產量產值、銷售收入、產業發展,乃至整個農業農村經濟的正向拉動或負面影響。
5不斷完善機制
5.1建立行業季度運行情況例會制度
每季度最后一個月,由省級主管部門組織召集各地區相關部門召開行業季度運行情況例會。各單位有關負責人進行季度總結匯報,便于主管部門統籌掌握全省行業運行情況,及時處理解決疑難問題、科學改進工作方法。著重加強對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跟蹤分析,采取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應對解決措施,把矛盾化解在初始階段,解決在基層一線。
5.2實行專家會商研判制度
建立農業農村經濟運行專家會商研判機制,定期邀請有關統計學專家、學者,舉行專題例會進行分析預測研判,總結數據背后反映出的行業發展趨勢、存在的傾向性問題和可能出現的風險等,對當前行業運行特別是產業發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逐個逐項分析原因,找準癥結所在,研討出切實有效的措施。
作者:田昊川 單位:吉林省農產品加工業促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