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小學本科教師教育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美國卡內基教育促進會倡導的《教師專業化標準大綱》,對教師專業化標準進行了界定。[1]“概括教師專業化的基本內涵應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教師專業既包括學科專業性也包括教育專業性,國家對教師的任職既有規定的學歷標準,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識、教育能力和職業道德的要求,國家有教師教育的專門機構、專門教育內容和措施;第二,國家有對教師資格和教師教育機構的認定制度和管理制度;第三,教師專業發展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教師專業化也是一個發展的概念,既是一種狀態又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教師專業化包括教師個體的專業化和教師職業的專業化,教師個體的專業化是教師專業化的基礎和源泉、是教師專業化的根本。教師個體的專業化是指教師在整個職業生涯中,通過終身專業訓練,獲得教育專業知識技能,實施專業自主,表現專業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從教素質,成為一個良好的教育專業工作者的專業成長過程,也就是一個人從“普通人”變成“教育者”的專業發展過程。“我國教師專業化就意味著要逐步提高教師的學歷層次,提高教師的學術水平,提高教師的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水準,并加強有利于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制度建設。”[2]所以,為促進教師專業化的發展必須進行教師教育改革。教師教育包括職前教育、入職教育、職后教育三個層面,其中職前教育是教師專業化的起點和關鍵,職前教師培養的專業化水平對教師專業化建設至關重要。目前教師的職前教育主要由師范教育所承擔。小學教育本科專業是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的一個新興專業。小學教育本科專業是中國師范教育由舊三級轉為新三級的歷史產物,這一專業的出現和發展本身就是社會發展和現代教師教育發展要求的直接產物,是教師專業化發展要求的直接體現。“教師專業化的歷史背景下,困擾高等師范教育多年‘學術性’和‘師范性’之爭得到一種兼容和共生,那就是教師必須同時具備本體性知識(學科專業知識)和條件性知識(教育專業知識),也就是說教師教育的專業特性包括‘學科專業性’和‘教育專業性’兩方面。以此‘專業特性’反思我國教師教育體系,眾多研究者從不同角度指出高等師范教育要加強‘教育專業性’。因此,凸現‘師范性’成為今日教師專業化大潮的一面旗幟。”[3]那么小學教育在納入高等師范教育體系中的發展狀況如何呢,重視“師范性”是小學教育的特色,有利于小學教育專業在專業化發展進程中搶占先機,然而,實際上小學教育本科專業的發展不僅沒有發揮自身原有優勢,反而在升級或并入高等教育體系的過程中迷失了自我,完全被高等師范教育所同化。
2小學教育本科專業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2.1專業定位不強、師資力量薄弱
小學教育本科專業在建設和發展中完全按照高等師范教育的標準來進行,對自身的專業定位差,培養目標不明確。小學教育本科專業的師資力量比較薄弱,大多仍是合并升級前中師的師資力量,這些教師在保留自身的優良教育教學傳統的同時仍有一些不足:理論水平、科研水平較低,甚至很多教師并沒有系統地學習過教育學、心理學等方面的知識,教師學歷水平有待提高。
2.2課程設置不合理,師范性與學術性失調
小學教育本科專業課程結構主要由通識類教育課程、學科專業類課程、教育專業類課程和教育教學實踐環節構成。課程設置上多重視理論課程的設置而忽視實踐課程的設置。通識教育類課程的比重仍然有待提高;學科專業方面多教授課程論方面的知識而忽視學科具體專業知識;教育教學實踐環節比重低,且實踐形式、實踐內容單一,最終仍以書面的形式進行考核。
3小學教育本科專業發展的對策
3.1明確專業地位與培養目標
小學教育本科專業要從師范教育體系和高等教育體系兩個方面來進行專業定位。小學教育本科專業首先屬于師范教育。“小學教育本科專業應當有不同于中等師范教育和大專程度的師范教育的特點。在層次上與培養中學師資的本科師范專業應當是一樣的,但是專業特點上又相區別。”同時小學教育本科專業又屬于高等教育體系,“小學教育本科專業應當達大學本科教育的一般水平,同時它又有自己專業的特色,這是小學教育專業在高等教育體系中共性與個性的問題。它在高等教育體系中應是一個獨立的專業。”[4]在培養目標上應定位為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有較高文化素養、精通的專業知識、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熟練的教育教學技能并能適應小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復合型教師。
3.2課程設置上要實現學術性與師范性的整合
教師教育具有雙專業性。教師專業化的發展更加要求教師教育要實現學術性與師范性的整合,提升教師專業素質。“教師專業素質是教師擁有和帶往教學情境中的知識、能力和信念的集合,是在教師具有優良的先存特性的基礎上,經過正確而嚴格的教師教育所獲得的。”[5]教師專業素質主要包括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專業情意三個方面。良好專業素質的培養依賴于學校課程的各個方面,所以應合理設置通識教育類課程、專門學科課程和教育類課程的比例。通過各門課程的學習,使小學教育本科專業的學生不僅具有精深的學科知識和廣博的科學知識和文化知識,還有嫻熟的教育學知識和技能,既是學科方面的專家,又是教育方面的專家。在課程設置上把握學術性的同時應該凸顯師范性,具體表現在:
3.2.1重視專業技能的教學
實際教學中應加強對學生專業技能的訓練,通過提高學生口語交際技能、書寫技能、信息處理技能和溝通技能等來加強基本功訓練;通過備課、聽課、講課、評課來提高學生的教學技能;通過班級管理技能和思想教育技能的訓練提高學生教育技能。
3.2.2加強教育教學實踐環節的比重
教育實踐環節分校內校外兩個方面進行,校內主要通過微格訓練進行,校外主要通過教育實習和教育見習進行。在課程設置上應增加教育實踐環節的比重,延長周期,使學生參與到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在實習中檢驗自己的學科專業知識和教育專業知識的學習。
3.3加強小學教育專業師資隊伍建設
師資隊伍建設是人才培養質量的保證,盡快形成一支數量足、素質高的師資隊伍是實現專業建設的重要條件。所以,高師院校應切實提高小學教育專業教師隊伍的質量,優化教師隊伍的結構。鼓勵教師通過繼續考取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途徑來提高教師的學術水平,并且保持教師原有的重視教育教學實踐環節,加強師范性。優化教師隊伍結構,通過招聘優秀年輕教師以實現老、中、青教師隊伍的良好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