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小學教育在素質教育不斷推行的影響下,逐漸開始重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并把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放到了教學的第一位。當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也逐漸成為班主任工作內容的一部分。為了進一步提升班級管理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小學班主任必須不斷優(yōu)化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從實際出發(fā),開展各項教育活動,同時講究策略,以學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對他們進行引導,使之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識、形成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tài),從而提升小學心理健康教學質量,推動他們健康成長。
一、開展實踐活動強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活動能夠給予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使之在親身體驗中受到啟發(fā)和教育。鑒于此,小學班主任可以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實踐活動,設計不同的環(huán)節(jié)來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推動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例如,班主任可以帶領學生到馬路上打掃衛(wèi)生,使之體會清潔工的辛勞,并要求他們想象沒有清潔工整個城市會變成什么樣子,然后借機告知學生“每個崗位都不平凡”的道理,使之樹立尊重他人、尊重每一份勞動的意識。教師也可以帶領學生去爬山,并在途中引導學生以爬山為例思考“如何面對挫折”,同時要求其描述自己當下的心情,如“感覺很累,完全不想再走一步”“想要立刻下山”等,到了山頂以后再讓學生回顧自己之前的想法,描述自己當下的心情,使之明白“堅持就會勝利”“克服挫折就能看到美景”等道理,這有助于增強他們的意志力,培養(yǎng)其不怕困難的品質,進而順利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二、關注學生心理變化并及時進行溝通
身為班主任,還應多關注學生的情緒、心理變化,及時與之溝通,然后在了解其存在的問題之后對他們進行針對性指導,從而幫助他們走出陰霾、排解不良情緒,有效提升其心理素質。例如,當班級中某位學生表現異常時,班主任就要留意該名學生的情緒和狀態(tài),并與家長溝通,了解其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現,然后找到合適的時機邀請該學生談話,且要注意態(tài)度、語氣,給予學生充足的安全感,確保他們敞開心扉。待了解其近期表現異常的根本原因之后,班主任要給該學生提供建議,也可為其制訂接下來一段時間的學習目標,并在日常教學管理工作中給予其更多關注和關心,使之重新振作,不斷克服心理問題,進而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
三、重視教師的引導作用
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過程中,小學班主任一定要充分認識到自己的教學引導作用,隨時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讓學生從平常的生活學習中感受到教師強大的內心力量,從而讓他們更加深刻地意識到擁有強大心理能量的重要性,提升他們學習心理知識的積極性。因此,班主任一定要建立起標桿意識,時刻注重自己的言行,在遇到任何問題時都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質,這樣才能夠起到示范作用,讓學生通過對教師行為的模仿進一步強化自己的心理素質,從而達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同時,小學班主任還要注重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不斷拉近師生關系。例如,班主任可以在平常的教學活動中多關心學生,經常同學生進行交流,讓學生能夠更加信任教師,促使他們更加積極地同教師進行溝通。而教師也能更進一步地了解學生,更好地運用心理知識去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從而起到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四、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
構建良好的班級氛圍,能夠起到潛移默化的教學作用,讓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在無形之中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小學班主任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時候,必須為學生打造良好的班級心理氛圍,讓學生能夠在充滿活力、積極陽光的學習環(huán)境中逐漸認識到擁有良好心理狀態(tài)的重要性,以此提升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所以,班主任一定要注重和諧班級氛圍的構建。例如,班主任可以在教學中多用一些帶有積極色彩的教學語句,堅持以鼓勵的話語為主,讓學生在輕松的班級氛圍中學習和生活,讓這種積極的教學氛圍能夠逐漸滲透學生的思想意識,從而達到潛移默化的教學效果,促使學生能夠建立起更加積極樂觀的學習和生活態(tài)度,以此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綜上所述,小學班級主任是小學教育階段最重要的角色,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著不可忽視的重大責任。因此,小學班主任一定要注重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學,堅持以身作則,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引導作用,讓學生能夠在自己的帶領下,自覺進行心理健康建設,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楊迎喜 單位:臨潭縣流順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