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醫院圖書館信息化建設改革發展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結合綜合醫院圖書館的信息化和智慧化建設,文章以臨沂市人民醫院為例,探討了醫院圖書館知識服務模式的轉變,從智慧醫院建設和人文圖書館建設研究了醫院圖書館的改革創新和綜合發展。
關鍵詞:醫院發展;圖書館改革;人文醫院;信息管理
0引言
在信息化、智慧化的醫療背景下,在大數據、云計算、5G通信、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顛覆傳統信息服務模式的時代,中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到今天,醫院圖書館的功能定位發生重大變革,逐漸由以紙質圖書資料的借閱服務為主,向以知識信息服務為中心的綜合服務轉型[1]。大型綜合醫院在互聯網+智慧醫院、大數據+醫療服務諸多方面加大投入,醫學圖書館的信息化建設提質加速成為必然。醫院圖書館作為專業圖書館以及醫院科技信息保障服務的主要部門,其發展定位也應做出相應的改變,以適應新時代醫院的發展和醫療、教學、科研信息服務的需求[2]。筆者長期在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教育教學部從事圖書信息管理工作,結合工作實踐,認為綜合醫院圖書館信息化建設應該充分結合綜合醫院的特點,從學科服務、資源建設、服務平臺等方面構建面向臨床、服務醫院、服務患者的現代化綜合醫院圖書館信息和知識服務體系,實現自身的改革與角色轉變。
1百年老院現代化圖書館的發展歷程
臨沂市人民醫院坐落于著名的沂蒙革命老區,是魯南蘇北地區最大的三級甲等公立醫院,建于1891年。130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醫院不斷開創老區衛生事業發展的新局面,現已擁有國家級重點專科1個,省級重點專科30個,員工6000人、開放床位4000余張、年門急診人次300多萬、年出院人次突破20萬、年手術臺次近9萬。醫院是國家級住培醫師和臨床藥師培訓基地、國家級高級卒中中心、國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多所醫學院校的附屬或教學實習醫院,獲省級優質服務單位和智慧醫院品牌,是省級區域醫療中心。為適應現代化高質量發展需求,醫院大力謀劃圖書館發展,在圖書館規模、高端發展定位、服務改革與創新、信息化建設與服務、圖書信息管理人才建設、人文建設等方面走在同行業的前列,先后獲評臨沂市優秀職工書屋示范點、山東省優秀圖書館,中國醫院協會頒發的全國最佳服務成效獎、服務創新案例優秀獎等。隨著醫院在基礎建設、臨床診療、防疫保健、人才引進、科研教育、醫療保健和醫療服務等方面的迅猛發展,醫院圖書館以現代化的速度飛快地發展起來。圖書分類管理從最初的杜威十進分類法到現在的中圖分類法(第五版),人員配置從最初的兼職到現在的專職人員7人,管理人員涵蓋圖書信息管理、新聞編輯、醫護人員、專業會計等,基本滿足現代醫學圖書館發展需要。圖書管理服務從最初的自編教材培訓醫護人員到現在的8項信息服務制度,面積從最初的一間屋到現在的總面積3000多平方米。館藏圖書40000多冊、期刊300多種、電子圖書20多萬冊、中文電子期刊3000余種、外文電子期刊30000余種。有知網、萬方等期刊庫和論文庫,本地PubMed外文資源庫等20多種面向臨床與科研的資源板塊及服務功能板塊。為滿足醫療、教學、科研、培訓等各方面多樣化的需求,圖書館堅持高端發展定位,新設多個立體化功能服務區,可同時接待臨床醫護人員、實習學生、管理者、專家學者、后勤保障部門的各類人群,滿足其閱讀、學術交流、研究討論、教學講座、文化活動、休閑娛樂等多樣化的功能需求。圖書館緊密圍繞“立足醫療、服務臨床”這個核心宗旨,根據臨床對診療循證醫學知識和最新醫學研究成果需要,專門引進臨床診療知識庫、醫學標準資源庫等,結合醫院信息系統建設和臨床輔助決策支持系統建設(CDSS),通過定題檢索服務、課題查新服務、電子病歷系統智能臨床路徑等多種快捷渠道,保障醫務人員在臨床診療環境下,及時全面準確地獲取信息和知識資源。借助院區和科室搬遷的契機,統一規劃共建科室圖書角,有效實現了醫院圖書館的外部延伸,打造醫務人員的共讀書房。在積極探索專兼職“臨床館員”的同時,一方面使專職圖書館員離開傳統的館內咨詢臺走進臨床,在了解和服務于臨床的同時系統參與查房、健康宣教、人文醫學服務等臨床工作,最大程度擴展信息專門人才在臨床工作中的“知識管理者”作用。另一方面,在參與臨床工作的同時注重提高醫務人員的文學素養,加強對病人的人文關懷能力,構建更加有溫度的醫學和有人文內涵的現代化醫院。為臨床服務的同時,在不斷改革創新的過程中深刻地認識到:醫院圖書館的現代信息化建設應該是從面向信息服務向知識服務轉變。隨著網絡化信息化的突飛猛進,現代醫學迎來了大數據時代的重大機遇,知識服務成為醫學改革的重大課題之一,醫院圖書館傳統的服務內容不再局限于紙質信息的提供,不再局限于信息化初期信息的檢索服務。新時代臨床實踐要求醫院圖書館作為最專業的醫學信息提供者,更多地提供最前沿醫學知識的信息服務,直接間接地參與臨床診療,服務對象從單純面向醫護人員,向醫院管理層和患者層面延伸,如醫院管理規劃的決策、醫院效益業績的提高、病人醫療安全意識的增強、病人及家庭的教育、醫務人員終身學習、科研創新、專業技術的提高等。服務對象的擴展和服務內容的更新,直接決定了醫院圖書館服務模式的變革。
2醫院圖書館服務方式的發展和變革
醫院圖書館“知識服務模式”是在醫院知識資源、數據庫、信息服務的基礎上整合各種信息資源。館員參與臨床各個環節及時進行知識檢索服務,提供循證醫學證據并參與臨床診療整個服務流程,做出知識服務評價報告,為醫務人員提供優質的信息服務。在具體的實踐中,可以從理念創新、管理機制創新、服務模式創新、技術創新等方面入手,從知識服務的角度引領綜合醫院發展和變革[3]。
2.1臨床館員服務和素質培養
建立“臨床館員”服務機制,臨床館員就是要使圖書館員離開傳統的咨詢臺和辦公室,走進一線,體驗、了解臨床醫療護理人員的工作環境,更好地調查臨床醫護人員的圖書信息需求,充分發揮自己的信息專業背景,直接參與協助循證醫學的臨床診療工作,預測、解決臨床醫務人員對信息的需求,由僅根據醫務人員需要提供文獻資料和數據信息,發展到參與臨床查房診療、病歷MDT多學科討論、診斷治療、護理健康宣教、臨床學科的學術和教學科研等臨床工作實踐,更注重將循證醫療概念、轉化醫學理念用到圖書館員的服務之中,促進圖書館員與臨床一線人員圍繞醫院的醫、教、研、管4項核心業務,來提高信息知識服務的專業性。臨床館員制度的創新,網絡化轉化醫學、數字醫學、循證醫學和整合醫學的結合,通過醫院圖書館知識服務平臺和臨床館員工作機制,在很大程度上將圖書館員擴展為信息專家,以此帶動醫院圖書館根本上的提質增效,最大程度發揮圖書館員在臨床工作中的知識管理與知識服務者的角色和價值,反過來臨床館員因為直接參與臨床工作,又從一線臨床實踐中,實現內部實踐經驗和外部證據的有機整合。重新定義臨床館員的工作職責:大意是為臨床一線人員提供醫療、科研、教學方面的幫助,提供知識服務和智庫支持,對病人診療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將相關知識信息進行檢索、總結,通過綜述、摘要和現場討論等參與多學科綜合診療,對規培人員、實習學生、醫護人員進行信息資源管理和知識檢索方面的培訓,為患者及家屬提供健康信息和康復知識等。綜合醫院臨床學科齊全,對知識服務的需求層面高、范圍廣,適合探索實行臨床館員制度,這需要醫院管理層、臨床人員的認可,提供制度支撐、人才支撐和經費支持。圖書館員要具備相應的醫學、信息和綜合知識[4]。圖書館員應不斷加強自身學習和修養,努力提高業務素質,也可以考慮將臨床館員作為初級醫師輪轉、全科醫師培養以及醫務管理人員培養的一個渠道。館員應具備正確的政治方向、精湛的專業素質、合理的知識結構、適時的情報意識、出色的個人能力、勤奮的敬業精神、積極的競爭意識、良好的職業道德,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認真地為醫院的發展和醫院的醫療、教學、科研及臨床一線服務。
2.2建立醫學圖書館的智庫體系
建立面向知識服務醫學圖書館的智庫體系[5]。“打鐵還需自身硬”,要建知識服務型的圖書館,必須建立基于大數據和互聯網的“資源數據庫”和綜合知識網絡,提供優質的醫療知識服務,在知識管理、知識服務的基礎上對醫療需求提供解決問題的合理方案,通過目標驅動、需求驅動、個性化服務驅動,實現綜合醫院圖書館服務的“供給側”改革,最大限度上滿足醫療人員、管理人員和患者各類用戶的需要,全面促進圖書館的服務向智慧化、多元化方向轉化。醫院圖書館智庫體系,不僅包含知識數據庫這個動態的知識體系,還要發揮知識思想庫、智囊團、智慧庫的作用。綜合醫院圖書館憑借自身優勢,借助大量的信息知識資源和行業專家優勢,是醫學智庫建立和發展的關鍵環節。智庫理念也從服務于行政管理、民間研究型智庫機構、大學研究智庫等向醫學智庫延伸。醫學圖書館智庫就是要圖書館應用知識管理理論、技術和方法,合理有效地配置知識資源,調動和使用人力資源,以充分滿足新時代醫務人員和患者用戶的信息需求、知識需求乃至文化需求的整體系統[6]。圖書館智庫體系是一個全院性的綜合體系,不僅需要醫院圖書館人員的參與,還需要醫院管理層、各專科醫學專家、醫院醫療、教學、科研、管理各方面人員的全力參與才能建設好。管理層面可以實行虛擬平臺管理,也就是說智庫可以是一個動態的非實體化的整合體系,它將醫院各方面的智力資源在圖書館智江蘇科技信息·圖書情報庫這個層面有機集合又服務于醫院。技術層面可以利用醫院高水平的智慧化集成信息平臺、互聯互通平臺以及智慧醫院平臺,整合院內、院外、線上、線下各類信息資源,建設面向公共衛生、醫學教育、決策輔助、臨床診療、科學研究、全程健康咨詢、綜合管理服務等高水平結構化的信息知識資源庫、技術專家人才庫和醫療管理決策智囊庫。為醫院各用戶提供定制個性化的服務,真正做到以醫務人員、管理人員和患者為中心,在網絡遠程化的服務體系中融合發展,開展醫學智能服務、健康指導服務、遠程指導服務個性化定制服務、個性化參謀服務等多種服務模塊,通過服務模塊傳遞給各類用戶,又通過用戶反饋和需求,反過來改進和擴大智庫體系建設。醫院圖書館在此過程中,需要堅持改革、創新和開放的總體思路,通過閉環管理和良性循環機制,從而動態構建形成綜合醫院發展式的、開放式的醫學圖書館智庫服務大體系,最大限度上滿足新時代各方面對大健康、大科研、大教學的實際需求[7]。
2.3醫院圖書館知識服務的內涵和外延
擴展大健康時代的知識服務內涵和外延[8]。隨著大健康時代的到來和新時代社會矛盾的變化,人民群眾的醫療需求不僅是治療疾病,而是向更高層面的疾病預防、健康心態培育、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等保健方面轉化。在此背景下,醫院信息化服務的內涵得到很大擴展,也就是從單純的技術上的信息化向文化層面的智慧化和人性化轉化。醫院圖書館的知識服務也向綜合文化服務升級,所以醫院圖書館有必要跟上發展節奏,在醫療大健康文化的角度發揮應有價值。綜合醫院在文化建設方面應該充分利用和挖掘醫院圖書館的傳統優勢,賦予其新的時代使命和文化價值。現代化的綜合醫院圖書館是綜合性的文化陣地,集信息知識、文化、教育、科研、學術交流等多種功能于一體,是醫療、教學、科研和醫院文化內涵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有基礎也有責任作為人文和科學知識的主要陣地和思政教育基地,全面提升醫務人員的道德文化素養[9]。充分并利用智慧化知識資源、綜合服務平臺和智庫人才等優勢,促進綜合醫院改革和發展。醫院圖書館擁有豐富的知識資源,在科學和文化知識的收集、儲存、傳播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醫院圖書館的空間設施建設和平臺建設,可以開展各類學術交流和文化活動,在較高層次上構建以醫學人文為特色的學習空間、文化中心和學術交流中心。培育醫院文化氛圍,最終內化為醫務人員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發展,進而在更大的社會維度上,促進整個人群和社會健康文化的發展。
作者:石增霞 單位:臨沂市人民醫院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