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大數據為信息技術服務業提供新動能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產業規模持續擴大經營效益穩中求進
“十三五”期間,西城區完善以服務經濟為主導的“高精尖”經濟結構,建設高速信息網絡,實現發展動力轉換,為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帶來全新的發展機遇。2020年末,規模以上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從2015年的121家增加至2020年的152家,較2015年增長25.6%,年均增速4.7%;實現收入合計697.4億元,比2015年增長18.7%,年平均增速為3.5%,五年中增速基本平穩;實現利潤總額1404.3億元,較2015年下降1.1%,五年間,受電信行業周年店慶收到特別股息、投資收益收取方式轉變影響,利潤總額在2017年、2018年出現峰值,在2019年出現大幅回落后,2020年開始回暖;隨著“疏解整治促提升”方案的整體實施,產業不斷轉型升級,吸納從業人員從2015年的45587人降至2020年的43769人,年均下降0.8%。2020年實現人均創收159.3萬元,是2015年的1.2倍。
二、龍頭企業帶動作用顯著
企業發展動力加快轉換“十三五”期間,在三大運營商的帶動下,產業實現向中高端轉型升級。2020年,規模以上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中收入合計億元以上單位54家,比2015年增加17家;億元以上單位實現收入合計652.1億元,比2015年億元以上單位實現的收入合計增長17.3%,以35.5%的單位數量實現了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93.5%的收入總量;實現利潤總額1403.1億元,受2020年疫情影響,較2015年下降3.6億元,戶均創利26.0億元。“十三五”期間,億元單位收入合計、利潤總額對門類貢獻水平與“十二五”時期基本持平。同時,“十三五”期間,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加快向網絡化、平臺化、服務化、智能化演進,云計算與大數據融合,加速業務重構,優化流程,行業發展動力充足。2020年,規模以上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中盈利企業89家,占全部企業的58.6%,受2020年疫情影響,盈利面比2015年減少10.8個百分點,貢獻利潤總額1529.4億元,比2015年的1512.3億元增加17.1億元,企均盈利額為17.2億元,比2015年下降0.8億元。從盈利企業的行業分布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整體盈利水平最佳,盈利企業占門類盈利企業總量的69.7%。此外,“十三五”期間,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規模、質量、效益全面躍升,中央單位發展平穩,創利能力顯著。2020年規模以上單位中,中央企業數量占規模以上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總量的24.3%;“十三五”時期,西城區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形成了以電信、廣播電視和衛星傳輸服務為主導,以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為核心,以互聯網和相關服務為輔助的發展格局。產業規模擴大,收入合計穩中有進,中央單位發展平穩,龍頭企業支撐作用顯著,行業發展值得期待。實現收入合計139.9億元,比2015年增加7.0億元,占規模以上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收入合計的20.1%,較2015年減少2.5個百分點,企均創收3.8億元,比門類實現企均創收的平均值低0.8億元,與2015年相比減少0.6億元;貢獻利潤總額599.0億元,是2015年中央單位實現利潤總額的1.4倍,占規模以上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實現利潤總額的42.7%。中央單位雖數量少但貢獻利潤總額比重達到四成有余,是西城區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砥柱力量。
三、電信、廣播電視和衛星傳輸服務
主導地位顯著“十三五”期間,西城區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已經逐步形成了以電信、廣播電視和衛星傳輸服務為主導,以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為核心,以互聯網和相關服務為輔助的發展格局。三大行業中,規模以上電信、廣播電視和衛星傳輸服務業實現收入合計占門類的比重達到73.6%,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單位數量占門類的比重達到66.4%,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雖單位數量和經濟量占比較小,但發展后勁強勁,不可或缺。電信、廣播電視和衛星傳輸服務業是西城區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主力軍。2020年,規模以上電信、廣播電視和衛星傳輸服務業實現收入合計513.3億元,占規模以上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總量的73.6%,較2015年的451.7億元增長13.6%,人均創收從2015年151.1萬元增長到2020年208.6萬元;實現利潤總額1377.4億元,受2020年疫情影響,較2015年下降1.6%,2017年,受部分單位上市周年店慶、收到總部特別股息、投資收益大幅增加影響,實現利潤總額2180.4億元,達到“十三五”時期最高峰,在2018年開始逐年回落,實現人均創利由2015年的468.1萬元增加到2020年的559.8萬元,年均增長3.6%。在大數據、5G、電子商務等領域電子業務高速增長的帶動下,電信、廣播電視和衛星傳輸服務發展態勢良好。隨著大數據、“互聯網+”、數字經濟的高速發展,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在各項政策和措施的扶持下,行業創新門檻大幅降低。“十三五”時期,規模以上單位數從2015年的78家升至2020年的101家;實現收入合計從2015年的91.0億元升至2020年的114.9億元,年均增長4.8%;實現利潤總額17.3億元,比2015年13.1億元增長32.3%,年均增速5.7%;吸納就業人員14405人,較2015年的10001人增長44.0%,企均吸納從業人員由2015年的129人增至2020年的143人,企業規模不斷擴大,就業吸引力明顯增強。“十三五”期間,互聯網和相關服務建設取得新進展。行業收入合計貢獻逐年增大,表現良好。2020年,規模以上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實現收入合計69.1億元,比2015年增長54.6%,年均增速9.1%,占門類總量的比重由2015年的7.6%增至2020年的9.9%;實現人均創收145.2萬元,是2015年人均創收的1.8倍,實現利潤總額占門類總量的比重由2015年的0.5%增至2020年的0.7%。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線上業務的不斷增長,市場響應加快、企業風險管控能力提升、管理水平逐漸提高,為互聯網和相關服務門類發展帶來新的動力。
作者:楊笑雨 單位:北京市西城區統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