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微博中新聞傳播的優勢和意義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微博中新聞傳播的優勢和意義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微博中新聞傳播的優勢和意義

        摘要: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微博不僅成為了人們生活、娛樂、交際的一部分,還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新聞傳播事業在新時期的全新改革。

        關鍵詞:微博;優勢;新聞傳播;意義;傳統媒體

        一、微博的定義及其發展

        微博,是一個基于用戶的信息分享、傳播以及獲取的平臺,是一種通過關注機制分享簡短實時信息的廣播式的社交網絡平臺。2006年3月,blogger.com的創始人EvanWilliams推出最早的微博Twitter。2009年8月,中國最大的門戶網站新浪網首次推出“新浪微博”內測版。2010年,騰訊、網易、搜狐等門戶網站紛紛推出自己的微博產品。從此,微博逐漸進入我國網友的視野,同時微博也徹底改變了新聞媒體的信息傳播模式。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微博不僅成為了人們生活、娛樂、交際的一部分,還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新聞傳播事業在新時期的全新改革。

        二、微博的優勢

        (一)操作簡單,使用門檻低

        微博操作簡單,對于用戶的文化水平要求不高,用戶只需要下載并安裝相應的手機App或用網頁進入相應的界面,注冊一個賬號或使用手機號、微信號、QQ號等常用的社交賬號完成注冊和登錄,就可以在微博上信息和接收信息了。對于新聞傳播者來說,微博擴大了他們的受眾范圍,使他們的受眾從傳統的“看報一族”擴展到了新時代的“上網一族”。

        (二)信息傳播速度快,影響范圍大

        微博傳播模式相當于“1-N-N”即為微博的轉發功能,信息的接收者在接收信息、閱讀信息之后可以對該信息進行轉發,然后信息接收者的好友對該信息也有轉發的可能性,理論上可以無限傳播下去,這種模式可以瞬間讓無數人同時獲取信息。當一個吸引人們眼球或有價值的信息在微博上時,該信息便會像網一樣撒開,不斷擴大其影響范圍。在2016年8月的“王寶強離婚事件”中,王寶強通過新浪微博個人賬號離婚聲明,自8月14日零時到8月17日下午14時,相關博文轉發數高達67萬+,評論數高達271萬+。并且,該信息的傳播還擴大到了各個社交網站,甚至成為了一段時間內人們進行人際傳播的主要內容。

        (三)增強了媒體和用戶的互動,使用戶具有較強的現場感和參與感

        如今,受眾不再只是被動接受媒體傳播的資訊,而是主動性反饋意見。當一些突發事件或引起全球關注的大事件發生時,專業新聞從業者包括所有微博用戶都可以使用文字、圖片、視頻等方式在微博上發表或者轉發即時信息,使身處于不同地方的微博用戶對該事件有較強的現場感;微博用戶還可以利用微博的評論功能與專業媒體從業者進行互動,對該事件進行及時的反饋,增強了微博用戶的參與積極性和社會責任感。2017年5月14日,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儀式,央視新聞在新浪微博上48小時不間斷直播,讓微博用戶對該事件產生較強的現場感,并且通過在評論區留言,增強了微博用戶對國家大事的參與感。

        三、微博應用于新聞傳播的意義

        (一)新聞信息的生產主體發生變化

        微博的出現使新聞信息的生產者呈現多元化,即無論是專業機構還是業余用戶都能夠成為新聞信息的生產主體,并且這些新聞信息的主體分布在社會的各個領域和各個階層。新聞信息生產者的職能呈現多元化,即新聞生產者不僅僅是把關人、信息的制作者,有時還要成為個人主頁的主持人、推銷員。

        (二)創造了全新的媒介產業經營模式

        雖然傳統媒體具有新媒體無法比擬的公信力,還有專業的團隊,但微博為新聞傳播提供了更便捷的傳播渠道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當傳統媒體利用自身成熟采編團隊這一核心資源,再借助微博平臺進行傳播和及時與受眾進行互動,兩者有效結合,實現了資源互補、取長補短。因此,微博促使了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經營模式的形成與發展。比如,央視新聞、人民日報、澎湃新聞等新聞媒體都在新浪微博上開通了官方賬號。

        (三)打破了傳統媒體對新聞生產的壟斷

        微博賦予了用戶更多的發言權,讓每一個用戶都有可能成為突發事件的現場記者,利用微博迅速、及時地進行突發性事件的現場報道。因此,傳統媒體面臨著微博用戶帶來的時效性壓力,微博以用戶數量大和分布廣的優勢與傳統媒體搶占第一現場,打破傳統媒體對新聞生產的壟斷,使傳統媒體很難再隱瞞事實、歪曲真相。微博用戶對傳統媒體起到了監督的作用,傳統媒體在微博用戶的監督下更加嚴謹地對待新聞傳播工作。2017年2月,央視主持人朱廣權在報道時,錯將重慶磁器口歸屬地說成成都,字幕也誤把重慶磁器口打成了成都磁器口。這件事件在短時間內引發了眾多微博網友的關注和討論,次日,朱廣權在節目中接受批評并道歉更正。

        四、傳統媒體應該如何運用微博

        就目前而言,傳統媒體應該充分認識到微博對于新聞傳播的重要性,要順應時代的發展,與時俱進,靈活地利用微博這個新的新聞傳播渠道,認清自己的優勢和位置,重新定位自己,立足于專業和真實,從而與業余的新聞生產者拉開差距,以慢制快,以真制假,以深制淺,以綜合性勝過碎片化。由于微博拉近了傳統媒體與受眾的距離,并且增強了傳統媒體與受眾的互動性,因此傳統媒體應該更加重視受眾對新聞傳播的作用,當傳統媒體能夠以自身的“魅力”在微博上發展一大批固定的受眾時,該媒體的社會影響力也會隨之越來越大。在微博平臺上的新聞信息將面臨多次被受眾轉發的可能,所以傳統媒體更應該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對傳播的新聞信息負責,對自己的受眾負責,對社會負責。

        參考文獻:

        [1]李良榮.網絡與新媒體概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98-117.

        [2]楊溟.媒介融合導論[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131-142.

        作者:陳敏 單位:四川外國語大學重慶南方翻譯學院

        相關熱門標簽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少妇另类视频 | 日韩专区日本一区 | 免费国语一级a在线观看 | 午夜自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演员表 | 在线播放精品网站 | 三级乱子国语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