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互聯網時代報刊新聞傳播理念創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當今時代背景下,互聯網使信息傳播途徑逐漸增多,步入了一個高速發展的階段,網絡傳播方式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以其融合性、互動性進入了大眾日常生活與工作中,并且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新媒體的影響下,作為傳統媒體的報刊想要走出目前銷量下滑的困境,必須與時俱進,因地制宜地進行傳播理念的創新。本文分析了新媒體環境下我國報刊新聞傳播的發展現狀,并就傳統媒體中報刊新聞傳播理念的創新提出了相應的策略。
關鍵詞:新媒體;報刊新聞傳播;創新
新媒體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以高清晰的圖文、高音質、多頻道的選擇,以移動設備為終端扭轉了大眾被動接收信息的局面。其互動性、趣味性、時效性是引起大眾廣泛關注的重要因素,影響力與覆蓋率持續擴大。人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便可以體會網絡信息傳播技術不斷革新所帶來的深刻變化。新媒體是一個廣泛的概念,可以簡單地將其概括為在數字信息技術支持下的以網絡平臺為載體的具有創新形式的媒體,如我們熟知的互聯網絡、數字電視、移動手機等。在新媒體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人們的不同需求呈現井噴態勢,人與人的互動性更為緊密,是一種所有人對所有人的創新性傳播方式。而我們最開始熟知的報刊新聞在互聯網時代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報刊新聞傳播要想走出銷量下滑的困境,就必須以當前媒體行業的發展狀況為基礎,進一步了解和分析信息化時代受眾的需求,運用符合如今市場需求的創新思維,增加更多能夠吸引受眾關注的元素。整合傳統媒體人力資源方面的優勢,進一步提升報刊在媒體行業中的競爭力以適應時代的變化,這樣才能扭轉傳統報刊媒體在新媒體高速發展的背景下的被動局面。
一、新媒體環境下傳統報刊新聞發展的不足之處
(一)報刊新聞傳播方式單一
報刊新聞傳播的方式單一,而且在與大眾的互動方面是比較缺失的。與目前多元化和充滿趣味性的新媒體相比,報刊新聞嚴重缺乏競爭力。當前,新媒體在互動性方面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其可以對受眾反饋的信息進行及時調整和推送,與受眾進行零距離溝通與互動,更加準確地把握受眾的消費心理,制作出受眾喜聞樂見的信息內容。
(二)時效性差
報刊新聞的傳播方式受客觀因素的影響,其新聞的時效性較差。具體體現在新聞傳播的速度和短時間內覆蓋的范圍上,報刊新聞的傳播方式及信息的更新速度與新媒體相比較是落后的,這導致受眾對報刊新聞的關注度與興趣不斷降低。
(三)報刊傳播的內容缺乏趣味性
在新媒體背景下,報刊形式呆板,顯得枯燥和乏味。因此,傳統報刊媒體要想成功轉型,就必須另辟蹊徑,與新媒體展開多層次、多方面的合作,實現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資源整合,共同借力發展。
二、對新媒體環境下傳統報刊新聞變革的建議
近年來,新媒體的高速發展使得媒介行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不同類型的媒介都在順應時展的潮流,逐步加快了自身轉型的步伐,極力爭奪媒體市場的制高點。在這種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下,報刊新聞傳播如果想要扭轉自身被動發展的局面,就必須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并根據受眾不同階段的需求變化,進行自我創新和調整。針對報刊新聞變革,筆者提出以下幾個方面的建議:
(一)增強報刊新聞的互動性和時效性
報刊新聞傳播與新媒體多方位的合作是一種良好的運營方式,報刊新聞傳播的途徑可以通過與新媒體的融合,運用不同的方式來拓寬報刊新聞傳播的渠道,同時可以及時了解大眾的需求與反饋,從而改善報刊新聞消息滯后和互動性不強的局面。例如,《昆明日報》與新媒體進行合作,打造出了昆明信息港,是立足于昆明、輻射全云南的綜合性門戶網站。其可以及時新聞信息,同時也為受眾提供了良好的平臺來發表自己對報刊新聞的建議和意見,增強了報刊新聞的互動性與時效性。報刊新聞與新媒體融合發展,并發揮自身優勢,提升了自身的競爭力。同時,在時效性方面,綜合性門戶網站在新聞傳播的速度和覆蓋率方面能夠最大限度地提升報刊新聞的影響力,為受眾提供更具時效性的新聞信息。
(二)培養“全能素質”人才
在全媒體時代傳播觀念和傳播途徑日益多元化、傳播方式和傳播平臺日益革新的趨勢中,傳統報刊媒體必須對從事相關新聞工作的人員提出更高的要求。教育是培養學生基本知識、能力提升的方式,是學生語言表達和審美能力提升的途徑,能夠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積累實踐經驗,促進學生綜合素養、藝術鑒賞力的提升。在媒體人才培養計劃中,進行“全能素質”人才的培育是社會發展和媒體行業進步的需要,也是新聞傳媒專業教學的一種新的嘗試。作為新聞傳媒教育工作者,應承擔起培養更多具有崇高職業道德、知識結構全面、專業技能扎實、綜合素質較高、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新聞傳播人才的責任。
(三)發揮自身報刊新聞的優勢
雖然新媒體的發展已成為媒體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但相較于報刊新聞,新媒體在信息內容的真實性上不具有優勢。因此,報刊新聞傳播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不僅要嚴格把控新聞的真實性、準確性,更要體現出時代的人文精神,符合國家的方針、政策,傳揚社會正能量。在諸多新媒體中,如綜合性門戶網站、微信、微博等,都存在大量虛假新聞、標題新聞。因此,相較于新媒體,報刊新聞的真實性更高。面對新媒體帶來的挑戰,報刊新聞首先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讓受眾感受到自身傳播的新聞的真實性,從而贏得受眾的信任。其次要根據受眾的需求,加強與不同媒介之間的合作,增加有趣味性的內容,多方面地擴寬新聞傳播渠道,提升自身的競爭力,為受眾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新聞信息。
(四)報刊新聞結合新媒體走商業文化模式
報刊新聞的盈利途徑并非是純粹的發行量,還可以通過報刊的實際發行量來增加廣告商選擇報刊進行廣告的投放。在如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無論是日報、綜合性報紙,還是專業性報紙,都將廣告收入視作自身的主要收入來源,報刊廣告收入的多少一定程度上關系著報業的存亡。在新媒體的影響下,整個報業的廣告收入大幅下滑,甚至諸如《深圳法制報》《重慶經濟報》《巷報》《新民生報》《球報》《南方體育》等一度停刊。新媒體的發展不僅是對報刊行業的一次沖擊,更應該將其視作一次報刊行業優勝劣汰的機會,新一輪報業市場的洗牌是給予報刊行業機會與風險并存的挑戰。因此,報刊新聞應以自身積累的資源平臺為基礎與新媒體展開合作,共同創建微信公眾號,實時消息的“動新聞”。“動新聞”主要以高清的視頻圖像、高品質聲音為主,文字稿件為輔。同時,可以為愿意投放廣告的廣告商量身制作一個微信公眾號,由報刊來負責所需的稿件以及微信公眾號后期的運行維護,從而吸引更多的廣告商投放廣告,為報刊的發展提供資金支持。
三、結語
各種形式的新媒體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并快速把握住了大眾的喜好,用戶量激增。新媒體行業的不斷發展壯大已經成為無法阻擋的趨勢,在日新月異的時代背景下,新媒體的發展為大眾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帶來了便捷,多元化和創新性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在新媒體影響力不斷提升的當下,報刊新聞傳播受到了強烈的沖擊,因而進行全面的創新是時展的要求。作為傳統的新聞傳播方式,報刊新聞傳播依然有著新媒體所不具備的優勢與資源。面對新媒體帶來的挑戰,報刊新聞應該保持自己的特色,根據時代的變化以及受眾的需求,不斷地進行調整和創新,在增強報刊的互動性與時效性的基礎上,始終堅守報刊新聞傳播的真實性原則,并且要與新媒體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創造報刊新聞行業的光明未來。
參考文獻:
[1]王振鐸,孔得蕾.編輯創造媒介論[J].編輯之友,2009(06):2-3.
[2]馮麗.新媒體時代如何做好報紙編輯[J].今傳媒,2010(12):3-4.
[3]李繼峰.從都市報的成功看新聞觀念的轉軌[J].新聞通訊,1999(12):3-4.
[4]朱夏炎.編輯思維創新促進產業結構創新和報業發展[J].中國編輯,2008(03):3-4.
[5]朱銘佐.版面編輯工作的創造性[J].新聞通訊,1990(02):2-4.
[6]畢雪燕.試論報紙版面編排的變更[J].中國地市報人,2010(01):3-4.
[7]劉成華.試談《大河報》的平民意識[J].報刊之友,2000(04):1-3.
[8]張天定.論編輯的策劃與創新[J].河南社會科學,2001(06):1-2.
[9]溫冠男.論報刊編輯的創新[J].黃山學院學報,2008(04):2-3.
[10]劉建明.關于報紙消亡的對話[J].新聞界,2006(01):3-4.
[11]查爾斯•科斯特尼克(美),戴維•D.羅伯茨(美).視覺語言設計[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16-18.
[12]李彬.全球新聞傳播史[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23-26.
[13]柯成恩.現代報紙印刷與生產[M].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14-16.
作者:孫小丹 郝周成 單位:西京學院新聞傳媒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