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時政新聞傳播的良性發展和路徑探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年來,時政新聞因“高大上”的冷漠面孔和多年不變的僵硬模式,加之受眾要求多元化,導致時政新聞傳播效果受到制約。本文通過探索研究,希望能給時政新聞傳播的改革提供有益借鑒。
一、時政新聞的定義
(一)時政新聞的概念界定
有研究人員指出:“時政新聞,就是時事新聞與政治新聞的簡稱。”“狹義上的時政新聞,即關于領導人物的新聞,其新聞價值的大小與領導者職務的大小成正比。廣義上的時政新聞,就是有關政黨的施政綱領、政治思想及其政治活動與政策的報道。”[1]筆者認為,關于時政新聞的新聞價值應有廣義、狹義之分,但報道內容可以有更多外延。時政新聞應側重于政治角度,對最新發生或正在發生、讀者未知而應知的內容進行報道。
(二)時政新聞的發展現狀
1.輿論環境的變遷。在計劃經濟時代,數量不多的傳統媒體是受眾接收信息的基本途徑。時至今日,我國社會發展已經有了巨大的變化,無處不在的網絡信息、百花齊放的各種媒介平臺,都為時政新聞的改革創新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和巨大的動力。2004年12月28日,國務院新聞辦首次公開了新聞發言人的聯系方式,給媒體從業人員吃了一顆“定心丸”的同時,也賦予了時政新聞全新的發展方向。2016年2月出臺的《關于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中,強調公開透明是法治政府的基本特征,同時提出的“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的新理念給媒體創新時政報道營造了更加寬松的輿論氛圍。十八大以來,對新聞輿論工作進行了很多具有思想性、理論性和創新性的論述。2016年2月19日,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強調:“面對新媒體帶來的深刻變化,新聞輿論工作理念、方式、手段還沒有跟上,管好、用好新媒體的能力還不夠強。面對受眾閱讀習慣和信息需求的深刻變化,一些媒體還是按老辦法、老調調、老習慣寫報道、講故事,表達方式單一、傳播對象過窄、回應能力不足,存在受眾不愛看、不愛聽的問題,時效性、針對性、可讀性有待增強。”[2]這些論述給媒體從業人員做好時政報道指明了方向。2.時政新聞的界限拓展。筆者認為,除了黨政機關及其負責人的重大活動和日常活動等重要事務外,時政新聞的報道范圍還可以拓展到經濟、文化、社會等與政治有直接關系的事件上來。我國新聞媒體必須遵循政治需要的宣傳引導,傾向于正面報道結果,進行比例合理的正負面報道,不僅能增強受眾的信任度,也更有利于事件的解決。當下,時政新聞中關于高層領導的生動報道頻頻出現。2014年,和夫人在荷蘭、剛果、西班牙等國進行國事訪問時,國內多家媒體將閃光燈和文字的著力點放在了國家領導人和夫人的著裝上。《新京報》記者閆欣雨寫過的《夫婦“外交情侶裝”主打中國風》,以及《京華時報》記者孫雪梅的報道《時裝總監:夫婦著裝細節體現“情侶”搭配》,通過對國家領導人服飾內涵、色調搭配來介紹我國的傳統文化,更用親民的筆觸將國家領導人出訪背后的故事寫得生動自然又接地氣,真實生動地再現了領導人的風采。當那些會議報道的時政新聞因時間推移都已經失去光澤時,這兩篇用細節事實留下的稿件卻為活動注入了永恒的意義。
二、當今時政新聞傳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時政新聞在傳播效果上存在的問題
當前,時政新聞傳播的現狀是“冷熱不均”,黨、政府和媒體一頭火熱,黨、政府和媒體極為關注的報道受眾卻很冷淡,并不領情,沒有閱讀、收聽的熱情。李良榮教授曾經在一次演講中發出了沉重的呼喚:“時政新聞不突破,我們國家的新聞改革難言成功。”[3]深究其中存在的弊端,主要在于部分媒體從業人員認為時政新聞以宣傳為主,喜歡套用經驗形成的條框行文模式,套用公文式的“高大上”語言。當然,時政新聞對報道的政策性要求也確實較高,受到制約較多,使時政新聞陷入了空話和套話多、報道形式單一刻板的“怪圈”。
(二)時政新聞在報道內容上存在的問題
據考察,大多數的時政新聞在報道內容的處理上,在面對過程與結果、主體與背景這兩組關系時,很少隨著報道對象的不同而變化,大多套用“公式”。同時,要領不清、舍棄重要內容的現象也時有發生。1.在“過程與結果”方面存在的問題。時政新聞關注的新聞價值應該存在于事物的發生、發展和結果之中。有的新聞價值存在于過程中,而有的則在結果中。但在實踐中,大多數時政新聞還是只注重過程而忽略結果,真正是“丟了西瓜撿了芝麻”。以經常占據重要版面的會議報道為例。“對新聞工作者來說,各種會議理所當然是他們所關注的對象。”[4]有些會議的議程中包含了重點信息,就需要在報道結果的同時也要報道過程。當然,報道過程也是為了加深受眾對結果的理解。但大多數一般性會議的新聞價值都在于結果的內容,此類報道還關注過程就顯得本末倒置了。2.在“主體與背景”方面存在的問題。研究時政新聞的主體和背景,真正的重點方面是需要區別對待的。對于內容充實的新聞事實,報道落腳點放在主要事實上就能讓受眾感興趣。但有些會議報道具有新聞價值的內容可能反而是在會場外,或者在會議的前后。這些情況下,還集中報道會議的精神或相關決策就顯得不夠分量。在政府部門的工作中,很多都是常態化的工作,像高溫季節向勞動者“送清涼”的報道就很常見。但大多媒體從業人員仍然只關注這一過程,一般多用領導行程中慰問的只言片語來平鋪直敘。其實在這些慰問背后,深挖政府部門出臺的涉及勞動者的相關保障措施、資金投入等背景故事才更能體現新聞價值。
三、時政新聞傳播良性發展的路徑探索
其實,很多時候受眾關心時政新聞的原因在于某條時政新聞與他們的切身利益相關。所以,時政新聞傳播效果的好壞,主要在于是否契合了受眾的所思所盼。“構建同民主政治相適應的新聞傳播體制”,[5]可以從新聞理念、內容、模式這三個方面進行探討。
(一)突破傳統報道理念
觀念的改變不僅決定了時政新聞改革創新的高度,也能助推時政新聞傳播真正走上良性發展的道路。1.要嚴格區分時政新聞與黨政領導的政績報道。首先,要把有新聞價值的時政報道與唱“贊歌”的政績報道區分開來;其次,要與黨政機關的公文進行本質的區分,打破帶有公文傾向的總結報道,改變會議程序化報道的現狀,將受眾關心的內容通過數據、鮮活的事例等進行多角度的呈現。2.要大力拓展新聞報道的內容覆蓋面。受眾最關心的問題就是時政新聞創新的方向,所以必須摒棄羅列空話、套話。重點關注領導決策和政策出臺的背景、目的、意義,以及實施過程和結果如何,產生了怎樣的社會影響。
(二)轉變報道方式
1.以小見大。時政報道要吸引受眾,要做到“貼近基層、貼近生活、貼近讀者”,大處著眼,小處下筆。“大”是指主題重大,有一定高度或較強指導性、普遍性和針對性,能夠產生廣泛的影響;“小”則是指文章短小精悍,選材精當,切入點小,通過細節流露真情實感。以小見大要善于抓取典型事例。如何進行材料的取舍,不僅需要一雙慧眼,更要有新聞敏感。要走到普通大眾的身邊,感受他們的生產生活狀態,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他們需要得到回答和解決的問題就是具有價值的新聞素材。2.轉變文風。轉文風,首先要轉變語言的表達方式。以往常見的大多數時政報道習慣將文件語言的形式套用到新聞中,而時政報道最直接有力的創新方式就是要用受眾聽得懂的大白話,要讓受眾喜聞樂見就要用受眾喜愛的語言來“講好故事”。此外,還需要轉變時政新聞的報道形式,除常見的新聞消息外,將重點內容進行通訊、人物訪談、現場側記等各種體裁的多角度塑造,更有助于解析新聞主體,使之呈現出立體化、多層次、有過程、有互動的報道模式。
(三)借助新媒體推動時政新聞創新發展
以前,最近發生的事都可以作為新聞,但在互聯網時代,正在發生的事才是新聞。當前,很多傳統媒體也在嘗試借助新媒體改變傳統單一的報道模式。可以說,互聯網已經成了輿論斗爭的主戰場。有媒體從業人員認為,在中國有兩個輿論場:一是以黨報、電視臺、國家通訊社等形成的主流媒體輿論場,以宣傳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己任;另一個則是以互聯網為依托形成的“民間輿論場”,通過微博、微信、BBS、QQ等平臺品評時事。但是“自我”的輿論場戾氣較重,而“自律”的官方輿論場往往趨于自我邊緣化。[6]要讓“自律”的官方輿論場成為主戰場,就要加速改變邊緣化的現狀。時政報道要充分利用數字媒體的靈活性特點,當好政府部門和人民群眾之間的“連心橋”,強化互動才能吸引受眾眼球。當前,已經有不少的傳統媒體通過數字新媒體在網上開辟“網上問政”“公仆坐堂”“互動問答”等各種欄目進行報道,或者通過熱線電話、網絡在線、微博、微信等,就群眾關心的問題與群眾進行互動反饋,從而化解矛盾。在“微平臺”四起、全民擁有“麥克風”的時代,網絡互動平臺顛覆了傳統的時政新聞報道模式,與民生新聞趨同,真正開始走向大眾。在探索時政新聞傳播良性發展的過程中,還要注意不能過于媚俗和軟化,從根本上違背時政新聞的報道原則。所以,在不斷創新突破的過程中,媒體從業人員還必須在追求新、鮮、活的過程中做到幫忙不添亂、“出彩”不“出格”。
參考文獻:
[1]趙先權.時政新聞略論[DB/OL].明通新聞專線網,
[2].系列重要講話讀本[M].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124.
[3]李良榮.當前我國新聞改革的三大難題和路徑選擇[DB/OL].
[4]丁柏銓.略論改進會議報道[J].新聞業務研究,2003(11):12.
[5]童兵.政治文明:新聞理論研究的新課題[J].新聞與傳播研究,2003(3):21.
[6]打通“兩個輿論場”[DB/OL].人民網,
作者:徐軍霞 單位:江蘇工人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