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數據新聞傳播路徑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數據新聞,又稱為數據驅動新聞,是大數據時展變革中新興的一種跨學科的新聞生產方式。《數據新聞學手冊》中曾給出定義:“數據新聞就是用數據處理新聞,不同于其它新聞形式,它為記者把傳統的新聞敏感性與運用大規模的數據信息集合起來報道新聞創造了可能。”數據新聞通過對采集的數據進行深度挖掘、清洗、分析、可視化處理最終形成故事。2012年由全球編輯網發起組織,谷歌公司資助的首屆數據新聞獎成為國際上首個對數據新聞領域優秀研究者進行表彰的專業獎項。以此來推動數據新聞研究的發展。
一.數據新聞的特點
首先,與傳統的新聞報道不同,數據新聞的采寫和編輯并不都是由專業的新聞記者來進行。專業的數據挖掘和分析人員、計算機程序開發和編程人員成為數據新聞制作中不可或缺的組成要素。而機器人撰寫新聞成為數據新聞寫作的另一大特色。美國敘述科學聯合創始人克里斯蒂安•哈蒙德也說“未來機器生成的新聞將占到媒體新聞的90%,并且在未來5年之內,這樣的新聞有可能獲得普利策新聞獎。”其次,數據新聞的可視化傳播也是區別于傳統媒體報道的重要一點。可視化技術最早應用于計算機科學中,現在成為研究數據表示、數據處理等一系列問題的綜合技術。數據新聞采用可視化工具進行多種多樣的表達。如,信息圖、交互式圖表。地圖和新聞應用等。將復雜的數據以動態的形式展現給受眾,將枯燥的新聞變得生動有趣。同時在不改變數據的前提下隨數據意義進行挖掘,讓看似無規律的數據與受眾生活串聯在一起,引導受眾將數據應用到自身的生活當中去。如,英國《衛報》的議員消費調查和國內百度公司推出的百度春運遷徙圖,讓數據新聞與大眾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
二.數據新聞的傳播路徑
數據新聞的傳播渠道多種多樣,大多依托網絡平臺進行傳播。傳統知名媒體如《衛報》、BBC、《紐約時報》都在自身網站最早開辟并不斷探索數據新聞新的研究之路。《衛報》早在2009年就開設“數據商店”。其中的細分頻道“數據博客”影響更是廣泛。傳播學中四個維度的傳播都是信息在依托傳者與受者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數據新聞的傳播路徑也依據傳播學中傳者與受者之間的關系進行分類。
(一)雙向低反饋傳播
所謂雙向傳播路徑,就是傳者將信息傳播給受者并得到反饋。即由“傳者”數據新聞的制作方向“受者”數據新聞,受眾閱讀新聞后將信息反饋給媒體。最常見的即是將數據新聞直接在自己的網站上供受眾閱讀。如網易新聞的“數讀”DATABLOG板塊、搜狐新聞的“數字之道”板塊用豐富有趣的的圖表信息來解讀新聞,讓受眾可以一目了然,增強了新聞的可讀性和網站的人氣。在數據新聞下方提供了可供網友參與評論的功能。這種傳播的特點是,受眾可以直觀的閱讀和理解傳者所提供的數據新聞。并可以留下自己的感受和評論。但是受眾對數據新聞中所使用的“元數據”一無所知,也就無法考證這類數據新聞的真實性。而網站本身從受眾的評論中也很難得到有價值、有建設性意義的反饋。這種雙向低反饋的傳播路徑是數據新聞傳播初期尤其是各個媒體網站在探索數據新聞之路初期的必經之道。
(二)多向交互式傳播
多向交互式傳播路徑就是信息傳者與受者之間交互式進行。最早并具有較大影響力的ProPulica新聞機構是一家非盈利性的在線新聞網站,也是數據新聞杰出的先驅者。與其它媒體的數據新聞多以圖表、數據地圖來表現不同,ProPulica專注于新聞應用形式。它善于和用戶共同來采集數據。2013年ProPulica發起名為《實習的價格》(ThePriceofanInternship)的調查,這是關于美國大學生實習成本和質量的調查,這次調查發動了美國各個大學的在校生,讓他們在網站上描述自己的實習經歷。收集到了大量有研究價值的數據。這樣的交互式傳播,傳播的信息會讓受眾迅速接受并及時將效果反饋給傳者,這樣的循環式的傳播,既達到了預先傳播效果,又讓傳者不斷豐富完善自己的傳播內容。交互式傳播還體現在數據新聞的新型報道形態之中。交互式的數據新聞依靠鼠標的移動和點擊產生相關信息的聯動響應。讀者可以在眾多的信息當中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信息并進行詳細了解。從而實現雙向互動的體驗。這種交互式的傳播,打破了傳統報道線性單一靜態的傳播特點,讓受眾由被動的接受轉為主動參與。給受眾創造了自定義的空間。
(三)定向定制化傳播
定向就是信息在特定的傳者和受者之間進行。定制化傳播就是按照受眾自身的要求,為其提供適合的內容,使受眾滿意。這種定向化的傳播是伴隨互聯網產業急速發展產生的商業模式。ProPulica的數據上店里提供三種數據:分別是外部數據ExternalData、通過《信息自由法案》獲取的數據FOIAData和高級數據集PremiumDatasets。其中前兩者是免費向受眾開放,而高級數據集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是需要收費的。有意向的專家學者或企業可以通過付費的方式享受ProPulica的專項服務。《衛報》在這方面也有異曲同工之處。為最大限度滿足不同客戶的不同目標和資源,《衛報》的定制業務,也是需要收益共享的。這些定向化的傳播一般針對特定的人群,研究學者,媒體記者和企業等。這種傳播的優點是通過傳受雙方能最大限度的滿足各自的需要,傳播效果較為理想。這種定向化傳播是互聯網時代數據新聞的一種新的商業模式。數據新聞的出現,帶來了新聞業的變革,為新聞報道提供了全新的報道視角。數據新聞目前的實踐研究多于理論研究,因此對數據新聞的理論研究迫在眉睫,如何讓理論更好地指導數據新聞的實踐成為今后數據新聞研究的重點。本文對數據新聞傳播路徑的分析從傳播學的傳者與受者之間的關系入手,提供了一條可供參考的研究方法。
作者:王晶晶 李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