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淺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自主學習能力對初中生來說具有重要的作用,不僅可以提高學習效率,還是初中生長遠發展的前提與基礎。初中語文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語文教師應當把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作為課堂教學的首要任務,積極創新課堂教學策略,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將語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盡情發揮自己的優勢與潛力,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文章先分析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存在的問題,然后闡述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自主學習;初中語文;語文教學;綜合素養;能力
自主學習能力是每個人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它是終身學習的基礎。所以,學校教育不能只把知識傳授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而是要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有些教師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視不足,造成語文課堂兩極分化。為此,初中語文教師要積極創新課堂教學方式,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學習機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掌握語文基礎知識,發展語文綜合素養,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的自我效能感低
自我效能感既是學生學習自信心的體現,也是影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關鍵因素。一般來說,自我效能感強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越強,學習的信心越足;而自我效能感低的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努力程度都相對較差。從當前的教學實際來看,很多初中生的自我效能感不足,沒有意識到自身是學習的主體,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使語文學習進步和成績提高,致使學習努力程度不足;還有些學生將語文學習當作任務來完成,而不是出于自己的興趣和內心需要,造成學習動力不足,對語文學習缺乏自信。
(二)學生缺少科學的學習方法
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能夠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語文學習中,有不少學生信心滿滿,認為自己能學好語文,但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卻總是遇到障礙和困難,很容易失去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之一,就是學生沒有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習方式較為單一。很多學生仍然采用傳統的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學習語文,學習的主動性較差,沒有養成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鞏固的習慣,對教師講授的知識內容理解不夠透徹,所學的知識也得不到及時的消化與吸收,語文基礎知識掌握得不扎實,從而影響了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三)學生自我反思能力較差
自我反思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通過自我反思,學生能夠及時發現自己在語文學習方面存在的問題,從而積極有效地去解決這些問題,實現自我完善,進而提升自主學習能力。然而實際上,很少有學生會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不喜歡對自己的課堂表現、學習方法、知識掌握程度等進行自我評價,導致對自己缺乏正確、客觀的認知,不利于自身的全面發展。而且有些語文教師沒有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同樣的錯誤一犯再犯,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
(一)調整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語文學習興趣
《義務教育階段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要關注學生的語文素養和綜合能力,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建設有活力的語文課程。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初中語文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思想,將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當作語文教學的一項專門任務來完成,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將傳統的“灌輸式”教學轉變為學生的自主探究,改變包辦代替的做法,給學生創造更多的自主發展空間,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去自主體驗學習的樂趣,感受課文文本中所蘊含的情感與思想,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了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始終都保持積極的自主學習狀態,語文教師可以運用情境教學法,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教學內容所描述的畫面,將學生置于文本所描繪的情境中,引發學生無盡的聯想與想象,使學生可以在真實具體的情境中體會作者的心境,感悟文本的意蘊。語文教師可以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系,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喜聞樂見的生活場景,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拉近語文知識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引導學生聯系自身實際去理解和感悟文本內容,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還可以利用音樂來渲染情境,在教學中結合課文所描繪的意境,選擇適合的音樂旋律,或悠揚舒緩,或歡快靈動,用音樂的美感來烘托文本的意境,將學生帶入無限的遐想之中,促使學生主動地去閱讀課文,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初中語文教師還可以創設游戲情境,將語文教學內容融入課堂游戲中,引導學生一邊做游戲,一邊自主探究語文知識,降低語文知識的難度,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獨特的體驗。
(二)組織課堂交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
新課改要求語文教學要加強師生互動,讓師生在語文課堂中共同發展、共同提高,這也是語文教學的價值取向所在。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積極組織課堂交流與互動,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己才華的空間,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使語文課堂真正活起來。課堂提問是激發學生求知欲最有效的手段,也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徑,初中語文教師可以采用問題驅動教學法,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設計一連串的問題,用問題引領學生思維的不斷深入,激勵學生自主解決問題,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語文教師在設計課堂提問時要注重問題的范圍與難度,所設計的問題要符合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發揮出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教師在設計問題時還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水平,設計具有梯度的問題,爭取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課堂互動中,使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能夠得到有效的鍛煉與提升。由于學生生活經歷、知識基礎、理解能力等存在不同,在面對同一事物時,看法也會不同,看問題的深度也不盡相同。因此,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為學生篩選具有討論價值和學習意義的內容,組織學生開展合作探究,為每個學生都提供均等的機會來表達自己的想法,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各抒己見,通過學生之間的討論引發學生的思維碰撞。語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課堂提問時,要給予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讓學生可以對問題進行獨立的研究與分析,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了解,使學生可以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收獲更多的成就感與滿足感,增強自主學習的信心。在學生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初中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認真聆聽他人發言的習慣,然后通過思考和分析,從其他學生的發言中獲得更多新的知識,以實現取長補短,不斷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
(三)營造民主氛圍,增強學生學習主體意識
要想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必須要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才是學習的主體,只有通過個人的主觀能動性,才能消化吸收所學的內容。這就要求初中語文教師在語文課堂上營造寬松、民主的學習氛圍,使學生的語文學習由過去的被動性、順應性轉向主動性、個性化的發展,將語文課堂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使語文課堂煥發生機與活力。初中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中都蘊含著深刻的道理,都具有學習價值,語文教師在教學時要充分挖掘這些現成的教育資源,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理想教育,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明確學習目標,堅定自己內心的理想信念,從而喚起學生內在的精神動力,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在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還要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多用鼓勵性、肯定性的語言來評價學生,和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愛與真誠,從內心主動地接受教師的意見與建議,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面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錯誤,教師不要急于否定,而是要給予學生進一步的啟發與引導,促使學生有能力和勇氣來承認自己學習中出現的疏漏與錯誤,避免下次再犯同樣的錯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要善于引入具有趣味性的話題,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愉悅、輕松的課堂討論中形成主體意識,開闊學生的視野,注重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初中生具有強烈的表現欲望,語文教師可以抓住初中生的這一心理特點,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鼓勵學生走上講臺,進行相關知識點的講解,變教師講為學生講。對于學生講得不清楚的地方,教師進行必要的補充和說明,最后再進行系統的歸納與總結,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為了獲得上臺講課的機會,學生會自覺主動地去進行課前預習。這一教學策略的運用,不僅增強了學生的主體意識,而且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促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運用語文知識的規律,實現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
(四)開展拓展學習,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僅僅依靠語文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語文教師還要結合教學實際積極開展拓展學習,開辟語文學習的第二課堂,讓學生在拓展學習中豐富學識、提升學習能力,最終全面達成學習目標。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語文課堂教學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很多知識內容是在課本學習中學不到的。為此,初中語文教師可以提倡學生在課前預習階段利用報刊、書籍、網絡等去搜集相關的資料,增強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學會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教師也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優秀的文章或書籍,讓學生在課后進行自主閱讀,讓學生在閱讀中去了解作者、了解作者的創作背景,將遇到的好詞好句等記錄下來,從而更好地掌握課文內容,達到“少教多學”的教學效果。初中語文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尋找一些具有文學價值或由名著改編的電影、電視劇片段等,利用課后輔導時間組織學生一起觀看、學習,用豐富的視聽感受喚起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提高文化品位,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對于一些故事性較強的課文內容,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在影視劇的啟發下,利用表演再現課文內容,通過對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的模仿,使學生可以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更加準確地了解文章主旨。為了完成出色的表演,學生會更加用心地自學課文,揣摩課文中人物描寫的各種細節,不僅活躍了課堂教學氣氛,還增強了學生的自我感悟力。初中語文教師還可以定期舉辦讀書交流會、書評展覽、繪制讀書小報等課外活動,讓初中生在活動參與中分享自己的閱讀心得,共同探討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讓學生在相互影響、相互促進下,調動起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與自覺性。
(五)指導學習方法,提升學生自主學習效果
良好的學習方法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關鍵,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傳授學生基礎知識,更要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培養,推動素質教育改革的步伐。因此,初中語文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消除學生語文學習的困惑,強化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幫助學生建立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自主學習的欲望。課前預習是語文學習中必不可少的環節,也是學生最容易忽視的環節,有效的課前預習不僅可以為新知識的學習掃除障礙,還能夠使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學習觀念和價值取向。為了提高預習效果,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在新課教學前為學生發放導學案,讓學生對照導學案進行自主預習,并指導學生學會做標注,用特殊的符號標記出自主預習中不懂或難懂的地方,也可以將其記錄在導學案當中,學生在課堂聽講時就會有所側重,增強語文綜合教學效果。在閱讀教學中,語文教師還要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指導學生學會摘抄,不斷豐富自己的寫作素材庫。同時,教師還要培養學生寫讀書筆記和讀后感的良好習慣,將自己的閱讀感悟及時地轉化為語言文字,提升學生的閱讀情感。在課后學習階段,語文教師要指導學生養成學習反思的習慣,指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的方法,重新審視自己的學習過程,對所學知識進行系統的回顧、梳理與總結,從中查找自己學習中的缺點與不足,并對自己的學習情況做出客觀合理的評價,在完善知識網絡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自我認知,幫助學生找到努力的方向,使自主學習落到實處。總而言之,教師在課堂上教給學生的知識是有限的,更多的知識需要學生在生活與學習中自己獲取。所以,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語文教師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構建開放型的語文課堂,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同時,教師還要善于借助信息技術構建課堂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認識到自主學習的意義,為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趙亞丹.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探討[J].語文課內外,2021(6).
[2]蘇慧娟.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策略[J].文學教育,2020(9).
[3]韓懷印.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的探討[J].學周刊,2019(8).
[4]劉小慶.談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策略[J].赤子,2020(6).
作者:張文 單位:甘肅省鎮原縣武溝九年制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