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日本高等學校教育的農業院校教育啟示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首先對河北省高職教育與日本高等專門學校教育進行分析,尤其是日本高等專門學校的改革舉措。文章對如何借鑒日本高等專門學校教育,提高我省高職教育辦學水平進行了探討,日本高等專門學校在人才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育教學管理、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對我省的高職教育都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高等專門學校;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育教學管理;師資隊伍建設
1對河北省高職教育與日本高等專門學校教育的分析
近年來,河北省認真貫徹執行國家關于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的政策法規,積極推進各項改革,取得了明顯成效。河北省普通高等學校數量迅速增加,目前我省共有58所高職高專院校,55萬在校生,年招生18萬人,分別占全省高等學院總數、在校生總數和年招生總數的55%、53.4%和58%。規模如此大的人才資源,的確為河北省及京津冀地區提供了大量的高職教育人才,但同時過快的發展速度使得我省高職教育矛盾重重,在教育教學質量、學生就業、師資建設、課程設置等方面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如何進行教育改革、提高辦學質量,走出困境,尤為關鍵。日本的高等職業教育機構由短期大學、高等專門學校、專門學校以及其他高中后職業教育機構構成。短期大學是以女性實務教育和終身教育為中心,培養女性人才的學校。專門學校是以私立學校為主導的高中后教育機構。高等專門學校是以培養實踐型技術人才為中心,以培養男性實踐型技術人才為目標的學校。招生對象是初中畢業生,實行5年一貫制,將高中和大學兩個階段連接起來實施職業技術教育。高等專門學校以公立學校為主,專業設置主要包括工業、商航、電子三類,在傳授專業理論知識的同時,重視作業、實習、見習等實踐性教學環節,重視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注重培養學生的個性和創造力。因而畢業生實際工作能力比較強,就業率比較高,為日本經濟的發展做了一定的貢獻。
2高等專門學校教育對河北省高職教育的啟示
日本高等專門學校在人才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育教學管理、師資建設等方面都有其獨特之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這對我省的高職教育也帶來了一些啟示。
2.1培養目標的設定:培養應用型人才
高等專門學校對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是,對初中畢業生實行5年(準學士學位)乃至7年(學士學位水平)的專業教育,培養學生的個性和創造力,爭取讓學生成為在未來工作崗位上為企業創造價值的實踐性人才,而不是一出校門沒有任何動手能力的理論者。培養應用型人才這是高等專門學校的根本目標,這一目標的設定符合日本經濟的發展。在培養目標上,我省要瞄準京津冀產業高端化的特點,利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優勢,提高培養人才的適用性和實踐性,致力于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并為此精心打造所需教學環境和條件。高職教育在未來的發展中,要注重學生技術創造力的培養,促進學生的可持續性發展,并通過加強與企業的聯合,鼓勵學生到企業實習,提前把在學校學到的理論知識實踐用到現實的工作崗位上。這在一些教育發達的日本早已形成常態,并且效果顯著。我們要努力用這些好的教育手段為河北省培養優秀的人才,為經濟發展注入新鮮血液。
2.2課程設置方面:注重人文性、實踐性課程設置
高等專門學校的課程是既有基礎課程,又有對口專業課。并且為學生開設了很多選修內容,為了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增開了社會、經濟、文化等人文科目,并增加了相應的學分比重。另外,為了培養動手性人才,課程中實驗、實習、實訓、畢業論文等實踐性學習課時占總課時的一半,并開設學校外實習課程,鼓勵學生走出學校到專業相關企業實習,將學校學到的理論知識和生產實踐結合起來。高等專門學校在辦學過程中非常重視和企業的合作,比如邀請企業人員來學校講座,傳授企業實際工作經驗,和學校教師交流,為學校的課程設置提出建議,學校也會結合企業意見適當對課程進行調整,努力將學校教育和企業相統一,為企業培養高素質、實踐性的人才。當代社會變化很快,為了適應這種變化速度,我省各大職業院校的課程必須要有時代性和人文性,與時俱進,傳授前沿知識,另一方面也要提高課程內容的實踐性。增設社會、經濟、藝術等人文課程,增加實習、實訓等實踐性環節課程,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和實踐能力。我省高職院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還不夠緊密,這是多年的理論型教育模式的慣性造成的。我們作為新時代的教育者,必須提前結束這種慣性,努力走出去,和企業簽訂相關協議,積極調整課程設置,為企業培養動手型人才。為了加快這種進程,需要政府規劃并推動相應的政策,并在資金統籌等方面給予支持,為校企合作搭建平臺、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
2.3在教學管理方面:需要結合企業工作需求設計
教學內容,考核方式要以學生的企業實踐能力為主高等專門學校必須提高教授內容的科學性和可操控性,所以需要大量的結合企業的原創課程。學校為了使學生畢業之后順利進入企業工作,就必須提前為學生工作所需要的相關資質進行專業的輔導,幫助學生提前通過資質考試。此外,對學生的考核比較靈活。除了書面形式的試卷、作業、小論文外,還有口頭形式的課堂發表、演講等方式,全方位考量學生的知識、技能。我省高職院校對學生的考核方式主要采取筆試,除此之外還有課堂表現、作業、實驗、論文等形式,基本上以筆試成績為主,考核方式比較單一。借鑒日本高等專門學校的考核方式,我省高職院校對學生的成績考核應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增加實踐考核比重,實行多樣化的考核方式。另外還要重視職業資格教育,鼓勵學生參加這類考試,并適當開展職業資格證書考試的培訓,提高學生的通過率。
2.4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加強“雙師型”教師的培養
日本高等專門學校對教師的引進,不僅有學歷上的要求,還要求有在企業實際的工作經歷,并且企業工作經驗豐富。并且從優秀企業中去尋找優秀的工作者成為校方的顧問性教師。同時組織高職院校教師積極參加優秀企業的實操性培訓,使教師本身成為掌握最新工作能力的實踐者。前后相輔相成,加強“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另外,我省高職院校教師大多都是畢業之后就走上了教師崗位,實際企業一線崗位工作能力不足,為了適應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要,必須加大對現有教師隊伍的實踐能力的培訓力度,一方面需要引導高等院校教師深入對口企業進行掛職鍛煉,全面培養“雙師型”教師,增加教師外出學習、接受培訓的機會,另一方面,要建立專兼職教師選聘體質,為高職院校注入新鮮血液。
結束語
日本高等專門學校在人才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學管理、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都有其獨到之處,為我省高職教育發展提供了一些借鑒。我省高職院校要根據我省現實情況,借鑒日本高等專門學校的辦學經驗,明確高職教育的辦學目標,加強內涵建設,開發學生潛能,展現學生個性,培養出真正適應我省經濟發展的應用型人才。
作者:劉俊霞 單位:唐山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