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智慧校園促進學校精細化管理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年來,信息技術的發展十分迅速。在校園管理中,引入信息技術構建智慧校園是發展趨勢。學校管理者通過智慧校園的構建,能夠很好地將精細化管理落實下去,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提高校園管理的效果。文章分析當前學校精細化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并闡述構建智慧校園落實精細化管理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智慧校園;精細化管理;校園管理
當前,我國已經逐步進入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逐漸成為知識經濟的核心,在教育行業也得到了很好的運用。在信息化時代,“互聯網+教育”的智慧校園模式已經逐漸推行,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認識到建設智慧校園的重要性,從現代化教育尋找校園管理的突破口,并將精細化管理推行到校園管理中,通過精細化管理提高校園的凝聚力,讓學校的教職工更加務實重干,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與教學素養,營造全新的校園環境,促進學校的長足發展。
(一)存在的問題
1.精細化管理流于形式。與普通的校園管理模式不同,精細化管理對學校管理者的能力、工作效率等的要求比較高。當前,很多學校管理者對精細化管理的認識不足,在推行精細化管理的時候,沒有真正地關注精細化管理的內涵,導致學校的精細化管理流于形式,沒有起到實質性的效果。2.精細化管理的推行受到阻礙。在傳統的管理理念中,所有的管理工作都需要人工來推動,而精細化管理將管理工作進行細分,工作內容相對比較繁雜。很多學校的管理模式難以滿足精細化管理的要求,導致精細化管理在校園中的推行受到一定的阻礙。
(二)問題背后的原因
1.學校管理者對精細化管理的重視度不足。當前,學校管理依然是以校長為主,其他管理人員為輔。在這種情況下,管理者的決策、管理理念等對學校管理會產生巨大的影響。但很多地區的學校管理者對精細化管理的重視度不足,沒有真正理解精細化管理的內涵,導致精細化管理的推行受到很大的阻礙。2.信息技術的應用不足。當前,我國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學校管理信息化發展逐漸成為趨勢。在推行精細化管理的時候,信息技術的支持尤為重要。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地構建智慧校園,為學校的精細化管理奠定基礎。但許多學校信息技術的應用不足,導致精細化管理流于形式。
二、構建智慧校園推動學校精細化管理的策略
(一)重視網絡建設
當前,很多學校已經建立了校園網絡,實現了寬帶接入,且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網絡光纖速度也越來越快。要想構建智慧校園,學校管理者要對校園網絡進行升級,引入更多高速網絡,讓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都能夠覆蓋校園網絡終端;同時,促進硬件設備的升級,為每一位教師提供辦公電腦,并引進多媒體教學設備,設立多媒體教室,為智慧校園的構建奠定基礎。
(二)引入先進的設施
與傳統的管理模式不同,智慧校園的構建對基礎設施的要求比較高。學校在構建智慧校園推動精細化管理的時候,要引入更多先進的設施,如電子觸摸一體機等,建設網絡教學機房。同時,學校要覆蓋攝像探頭,實現校園內信息互通,更好地推動智慧校園的建設。此外,學校還可以引入網上閱卷系統,減少教師的閱卷時間,建立智能錄播教室,為教師開展智慧教學提供幫助。這樣一來,教師可以利用錄播教室更好地觀摩其他教師的課堂,從而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三)重視對教職工的培訓
精細化管理是一種新型的管理理念,是在常規管理的基礎上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管理所占用的資源和降低管理成本為主要目標的管理方式。在精細化管理中,管理者要將管理責任具體化、明確化。在構建智慧校園推動精細化管理的時候,學校要加強對教職工的培訓,使其了解精細化管理的內涵,了解智慧校園的意義,從而積極地參與到智慧校園建設中。要想獲得更好的培訓效果,學校要在當前培訓的基礎上,對培訓方式進行創新。學校可以引入自主培訓模式或者一幫一的培訓模式,也可以邀請一些骨干、精英和專家來進行有針對性的講座與培訓,還可以專門針對多媒體、平板、云平臺、一體機等信息化教學技術進行培訓,提高教職工的業務能力。
(四)實現校園內的數據智能
學校可以構建智慧校園系統,在學校的各個角落安裝智能屏,通過智能系統為學生播報校園內的信息,包括學校的通知、安全管理信息、宣傳信息、班級紀律情況、校園活動等;還可以在每個班級安裝班牌,通過智能系統展示學生的日常行為、考勤、平時的考試成績等,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了解班級情況,也讓家長和教師對班上的學生有一個更全面的認識。
(五)利用智慧校園系統記錄成長
學校可以通過智慧校園加強宣傳部署,記錄學生的成長,播放各種互動新聞等。學校可以在校園微信公眾號、校園App、校牌、班牌、學校網站等平臺,同步呈現各種宣傳內容,包括學生的成長記錄、校園活動視頻等,促進家長與教師對學生日常生活的了解。同時,學校可以實時播放學校的新聞與各種新鮮事,讓校園成為一個聯通的整體。
(六)實現教師隊伍的信息化
在校園管理中,課堂教學頗為關鍵,教師隊伍的建設是非常重要的。學校要想通過構建智慧校園來更好地推動精細化管理,就要加強教師隊伍的信息化建設,有效地融合信息技術與各學科的教學,讓教師能夠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改革課堂,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因此,學校可以增加信息技術基本技能培訓、信息化理念培訓等,要求每一位教師都積極參與,并設定相關的考核標準,將考核結果與教師的績效掛鉤,從而調動教師參與的積極性。此外,學校還要搭建相關的平臺,讓教師有信息教學的發揮空間。學校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辦賽課活動,并對優勝的教師頒發獎勵,從而更好地推動智慧課堂的建設,讓學生在智慧課堂上更好地鍛煉自主學習意識與自主學習能力,讓課堂更加生機勃勃。
(七)利用智慧校園加強家校互動
學校要將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結合起來,加強家校合作,更好地推動對學生的教育。一般來說,家校共育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布置家庭作業。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布置家庭作業的方式比較單一。構建智慧校園之后,教師可以通過智慧校園系統,更好地對學生的作業情況進行監督,個性化地選定作業內容,同時及時將作業分享給家長,家長也可以利用語音轉化功能與孩子一起完成家庭作業,進一步保證孩子的學習效果。綜上所述,在當前的教育環境下,構建智慧校園十分重要。學校通過構建智慧校園,能夠有效地推動精細化管理模式的落實,將學校管理工作細化,利用智慧校園實現數據共享、信息共享,提高學校管理工作的效率,推動信息化教學,促進家校互動,保證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湯曉幸.智慧校園助推學校精細化管理[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8(6):39-41.
[2]馬峻,車紅巖.構建智慧一卡通,助推智慧校園建設[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8(1):60-64.
[3]曹廣緒,張紅麗.推進智慧校園建設提升學生核心素養[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8(11):247.
[4]魯芮.基于智慧校園的可視化管理的建設與發展研究[J].科技視界,2020(9):69-70.
[5]王佳瑩.智慧校園應用推進與管理體系建設探索[J].信息系統工程,2018(10):124-126.
[6]陳欣.新一代信息技術助推智慧校園建設研究[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8(19):258.
作者:趙光輝 單位:南京市雨花臺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