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課堂管理下學風建設工作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學風建設關系到大學生成長成才,也是高校發展永恒的主題。在構建學風建設長效機制工作中,課堂管理是一項最基礎的工程,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良好的課堂秩序對于促進學生養成健康的學習習慣,培養濃厚的專業學習興趣和提升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以及促進當代大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大學生成長成才靠學習,只有勤奮學習,努力增長本領,才能成為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學風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焦點和關鍵,是“牛鼻子”,學風建設是高等學校永恒的主題,良好的學風是激勵學生奮發努力的精神力量,也是促進學校事業發展的無形資本。課堂作為學風建設的主戰場,是高校發揮育人功能的主要陣地,發揮課堂的有效性是學生知識獲取、學習習慣養成、思維構建的重要保證。要加強學風建設,首要的是要構建良好的課堂風氣,規范課堂管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提升學生學習效率。廣義的課堂管理是對上課場所、環境及參與課堂人員進行一系列的協調、規范和控制的有效活動,狹義的課堂管理是在教師有目的進行教學活動時,采取多種積極行為正向調控師生關系、營造積極和諧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主要包括教學互動、課堂紀律管理和課堂環境管理等[1]。除此之外,為創建優良的課堂學風所制定的規章制度或師生共同達成的約定,也屬于課堂管理的一部分。因此教師的教學方式、管理風格,學生聽課的主動性,課堂管理制度以及課堂環境等因素都會對課堂學風產生影響,在課堂管理中需結合學風建設工作實際,立足學生專業知識背景,針對目前出現較多的高校課堂問題,科學施策,多措并舉,制定不同的課堂管理方案,從而保障良好學風的形成。
一、高校課堂學風亂象及具體表現
當前,隨著時代和科技的發展進步,多元文化交叉和融合影響著大學生的學習生活,非主流的價值認知、快節奏的學習生活方式也越來越侵染著學生的思想認知和價值觀養成。以學習為第一要務的大學生在課堂學習中也漸漸出現各種問題,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逐漸淡化。主要表現:第一,部分學生課前準備不充分,課堂教學學習效率降低。一是當前大學生缺乏一定的時間觀念,上課遲到、課前課堂紀律混亂、吃早餐等現象屢見不鮮;二是學生對課程知識預習不充分,難以理解老師講課思路,跟上講課進度,課堂與老師的互動僅限于老師的單向啟發;三是學生課前狀態與課時狀態調整不及時,導致課上精神仍處于低迷消沉狀態中或仍處于前一堂課的問題思考中,難以較快進入課堂聽課狀態,從而降低了課堂教學效率。另外,也有少部分教師備課不充分,對學生信息缺乏充分了解,在課堂上缺乏主導性,久而久之出現課堂師生交流互動少,紀律散漫,課堂氛圍消極的現象。第二,手機依賴問題嚴重,挫傷大學生學習主動性。科技的進步,新媒體的發展為學生在通信、娛樂、交友等方面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教師可以利用手機學習APP為學習互動提供途徑。但課堂上手機的使用也為學生們帶來了巨大的誘惑,當學生對所授課程不感興趣,教學內容相對枯燥,或知識點聽不懂時,很多學生會不自覺地拿起手機選擇看資訊、玩游戲或刷短視頻。久而久之,而且這種不良的學習風氣也會傳染課堂上其他學生,從而嚴重影響了課堂學風。除此之外,網絡學習資源的共享化為大學生學習提供來多種可能,部分學生片面地依賴手機網上學習,課堂上不聽老師講課,課下宿舍刷網課;還有部分學生上課時對老師提出的問題不是經過認真思考后回答,而是直接依賴手機搜索查找答案,大學生對手機的依賴性嚴重挫傷了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第三,學習態度不夠端正,主動學習意識淡薄。大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學習興趣的維持最重要的是取決于學習態度是否端正。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較多大學生表現出心態浮躁、自我意識淡薄,學習態度在認知和行為上也出現了形形色色的問題。如:高校課堂普遍存在“前排學習、中間游離、后排睡覺”現象;學生上課開小差、閑聊、逃課、早退等現象;上課注意力很難集中,老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學生在下面做與課堂學習無關的事情。從而導致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低,師生互動不足;學生出現了學習功利心,在大三大四階段,很多學生們對自己讀研深造、考公考編或就業有了一定的規劃,從而在某些課程的學習上出現了選擇性,對自己有用的課程認真學,對自己沒用的課程保證不掛科,因此在某些課程課堂上學生學習積極性較低,課堂氛圍消極。
二、課堂學風問題原因剖析
(一)學生層面
1.思想上對學習重視程度不足,學習缺乏主觀能動性。很多學生進入大學后,沒有了高中學習的緊張感和升學壓力,面對時間相對自由的大學生活,往往找不到學習的目標,缺乏主動性,學習意識淡薄,沒有將學習擺在主要位置;部分學生進入大學后處于迷茫狀態,缺乏努力方向,在學習方面沒有做出適合自己的規劃。2.學習興趣不足,缺乏銳意進取的學習態度。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方面是學生在專業課學習上缺乏興趣。由于某些學生入學時專業的選擇并不是遵從自己的意愿或是因調劑而被動選擇,所以在學習中對專業學習產生抵觸,嚴重地甚至出現厭學、棄學;另一方面是某些學生來自教學落后的偏遠地區,底子差,基礎知識薄弱,課堂上跟不上老師的授課進度,聽不懂老師講的內容,漸漸地就提不起學習的興趣,出現棄學、學習困難現象。最后一方面是某些學生認為考上大學就是人生奮斗的終點,在大學機械的應付就能順利畢業,把進入大學作為一種生活,讀大學就是要好好享受生活。3.自我約束力差,缺乏自制力。部分學生進入大學后遠離了父母的管束和嚴格的學習紀律約束,面對各種誘惑,漸漸地迷失了學習方向,沉浸在網絡游戲或其他不良活動中,從而出現課堂上打游戲、玩手機、刷視頻等現象,甚至有些學生熬夜玩游戲、看小說,不良的作息習慣導致課堂上出現逃課、遲到、早退、打瞌睡等違紀行為頻發。
(二)教師層面
1.某些教師傳統的教學模式和理念仍用于課堂教學中。目前,高校課堂教學方式主要采用以教師為中心的大班制的班級授課制,學生人數較多,很多教師仍采用傳統“一言堂”“滿堂灌”的授課方式,課堂缺乏互動性,忽視了課堂的育人功能。此外,教師在課堂教學上缺乏創新性,僅僅采用講解法和多媒體授課法,未結合知識的難易程度及學生的理解接受能力以及新知識、新問題、新現象,創造性地傳授知識,因此導致學生在學習上自我效能感降低,逐漸失去學習興趣,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降低。2.部分任課老師只授課,缺乏課堂學風培養。課堂紀律約束性差,班級紀律松散,未建立健全課堂管理制度,教師在課堂上既是授課者又是管理者,但常常難以協調兩者關系,對于課堂的違紀行為顯得束手無策,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2]。3.課程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未形成協同效應。“課程思政”在傳授專業知識的過程中能夠結合思想政治教育來引導大學生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意義,能夠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求知欲,提升課堂教學質量[3]。但目前很多專業課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是相分離的,部分教師工作側重于科學研究,缺乏對課程思政的研究探索,在課程授課中僅關注重難點的機械講解,而不加入思政元素,從而很難激發學生上課積極性。
三、課堂管理視角下的學風建設工作舉措
(一)規范課堂管理制度,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
高校課堂是構建高校學風建設工作的重要陣地。要加強學風建設,首要的是要構建良好課堂教學風氣,建立健全課堂管理制度,培養學生正確的時間意識,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要從實際出發,制定優良學風建設的課堂規章制度,完善學風建設考核評價標準,實現對學風建設的科學評價。具體做法:嚴格對大一大二學生早讀和晚自習的考勤,明確早讀和晚自習課堂的紀律和課堂考核賦分標準如,針對遲到早退現象給予一定的扣分懲罰,在學生基礎性素質考核中與學生的評獎評優相關聯;針對大三大四學生,在無早讀和晚自習的情況下,主要加強上課期間的課堂管理,結合由學生骨干和任課教師記錄的課堂學風狀態記錄表,分別對學生上課出勤狀態和學習狀態進行記錄和量化,同樣對出現課堂違紀行為的同學進行記錄并將表現計入學生評獎評優的基礎性素質考核中。既能有效地加強學生管理,又能充分調動任課老師參與學風建設的積極性,有效推動了教學相長;同時建立學院班級自我常規管理達標制度,作為班級學風建設結果性考核依據,過程性考核和結果性考核多措并舉,有效提升課堂教學工作,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促進課堂管理規范化發展。
(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助推學風建設工作
學校應對新入職教師開展集中教學培訓,開展新老教師交流會,提倡新教師向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學習。助力創新課堂教學,引導教師多嘗試學生喜愛的且符合學生學習規律的教學方法,充分運用學校、企業和社會資源為教師探索先進的教學方法提供平臺;建立健全課堂教學評價機制,學生可按一定標準對教師的課堂管理進行評價,以學期考核為主要方式,綜合評價教師的教學活動;同時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以優良教風促進學風建設。
(三)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為學風建設提供保障
要著力建設好教師、輔導員和學生班干部三支隊伍,努力形成以教師為主導、輔導員為引領和班干部為示范的課堂管理三大合力。在新生入學階段做好入學適應性教育,幫助新生做好高中與大學的過渡,幫助新生增強自我管理能力,規劃合理的學習目標;做好專業認知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專業發展,做好專業學習規劃,培養專業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以更好的狀態獵奇專業知識;做好感恩教育,引導學生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意義,學習是學生的主要任務,只有練就過硬本領,增強綜合素質才能更好地為國為家做貢獻。做好職業規劃教育,幫助學生設立正確的學習目標與職業規劃,學習一旦具有目標性自然而然地學習積極性就有提高。做好課堂紀律教育,嚴明課堂紀律,增強大學生課堂紀律意識和課堂紀律觀念,從而營造積極有序的課堂環境。
(四)強化網絡育人,創新推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
學校、學院及教師要牢牢把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動權,利用學校、學院網站及“兩微一端一Q”,構筑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陣地。引導學生辯證理解網絡游戲對學習生活的利弊關系,培養學生自我約束力和良好地使用網絡的習慣,做手機真正的主人。課堂教學中可靈活使用課堂手機收納袋,幫助學生在上課期間保管手機,對于自制力差的學生能有效地干預在課堂上玩手機;或者教師在授課時賦予手機一定的作用,利用“藍墨云”“雨課堂”等教學平臺來加強師生課堂互動,如搶答、舉手、做題,既能在教學形式上提高教學的高度,又能在教學內容上拓寬教學的寬度,更能轉移升華教學溫度,轉移學生對手機的注意力,真正地將學生帶入到課堂教學中。
(五)設立班級幫扶學習小組,營造良好的班級學風
針對學習困難的學生,設立專業學習小組,建立學習打卡協約,幫扶后進生輔導專業知識為主,同時鼓勵專業老師加入學習小組進行學習指導,增加師生和學生之間的了解和友誼。在班級內營造幫學、促學、領學的濃厚學習氛圍。優良的課堂環境對于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濃厚的專業學習興趣和提升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以及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意義重大。積極正向的課堂學習氛圍是加強學風建設的前提和保證,做好課堂管理不僅能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更能提升學校人才培養質量。學風建設是一項持續性長期性的工作,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基礎工程,因此要進一步完善制度管理,構建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長效學風運行機制。
參考文獻:
[1]馬貴梅,馬冰.課堂管理對大學生學習投入度和學習收獲的作用[J].教育教學論壇,2020,(47):17-19.
[2]汪宙峰,楊洋,唐章英.淺談高校教師在課堂管理中的現狀和應對策略[J].教育現代化,2018,5(39):247-248+251.
[3]陳晨.高校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路徑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1,34(06):75-76.
作者:劉媛媛 單位:濰坊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