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無線式播種機監測軟件系統的設計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系統硬件設計
1.1下位機系統的設計
1.1.1溫濕度測試系統
采用溫濕度傳感器SHT10測量播種的溫濕度情況,采用CMOSenstechnology微過程技術,可靠性較強且能保持較高穩定性。由能隙式測溫元件和電容式聚合體測濕元件組成,并與A/D轉換器以及數字接口2-wire單芯片結合。
1.1.2種子粒數的測量原理
選用光電開關測量播種粒數。利用被檢測物體對紅外束的遮光或反射,由同步回路選通而檢測物體的有無,其檢測特體不限于金屬,對非金屬所有物體均可檢測。產品具有體積小、精度高、檢測距離遠、防水、防腐蝕、抗光和電磁干擾等特點。其外圍接線圖如圖3所示。
1.1.3播種深度的測量
選擇超聲波測距模塊HC-SRO4測量播種深度,其可提供2~400cm的非接觸式距離感測,測量精度可達3mm。模塊包括超聲波發射器、接收器與控制電。
1.1.4拖拉機和播種機轉速的測量
拖拉機和播種機轉速由霍爾元件測量。霍爾傳路。感器是對磁敏感的傳感元件,從外形看為3端器件,具有與三極管相似的外形。工作時只需接電源和地,采用OC門輸出,具有較寬的工作電壓,使用非常方便。
1.2上位機系統設計
1.2.1無線模塊的選擇
傳感器節點采用Zigbee射頻收發芯片CC2530,它是一款單芯片,也就是把負責解調無線通訊信號與51單片機內核集成在一起的芯片。CC2530是個真正的用于IEEE802.15.4,ZigBee和RF4CE應用的片上系統(SoC)解決方案,集成了RF收發器、8051MCU、系統可編程Flash存儲器、8-KBRAM和許多其它強大功能,能夠以非常低的總材料成本建立強大的網絡節點。
1.2.2單片機選型與電路
本系統選擇PIC16F877A單片機作為數據處理器件,它是美國Microchip公司生產的8位單片機產品。在上位機中,單片機與CC2530無線模塊進行數據通信,并對播種的溫濕度狀況、播種深度、播種粒數、拖拉機和播種機的轉速等數據進行處理,由液晶模塊進行適時顯示。其主電路接線圖如圖7所示。無線模塊接收下位機中的播種機相關參數信息,輸入單片機進行處理后,由液晶顯示模塊適時顯示。
1.3液晶顯示模塊及其接線圖
本文選擇CH240128B液晶顯示模塊,其系列點陣繪圖型液晶顯示模塊(LCM)采用240×128點陣液晶顯示屏(LCD)與低功耗LED背光組成。
2系統軟件設計
軟件設計要完成的內容包括:檢測記錄播種管通過的種子粒數;檢測播種機的播種深度;記錄播種時間,并計算播種速度;控制程序運行;顯示檢測的數據;計算播種機轉速和滑移率,建立通信網絡。
2.1無線數據傳輸流程圖
系統上電以后,由協調器設備建立網絡,播種參數傳感器設備加入網絡后,周期性地向協調設備發送傳感器測得數據,網絡啟動后,CC2530模塊需要在網絡允許加入后才可接收數據。
2.2傳感器節點流程圖
在掃描過程中發現協調器以后,允許其加入網絡,進行綁定,讀取由溫濕度傳感器、光電開關、超聲波傳感器及霍爾元件測得的數據,并且進行上位機與下位機C2530模塊的通信;然后數據進入單片機PIC16F877A進行處理,由CH240128進行適時顯示。
3結論
1)采用PIC16F877A單片機和無線模塊CC2530為核心控制單元,設計了播種質量檢測系統的無線數據傳輸系統,可適時采集播種數據并能夠進行傳輸與顯示。
2)硬件包括單片機控制單元、電源、傳感器和顯示器等。其中,溫濕度傳感器監測播種大氣環境,紅外光電傳感器檢測種子下落情況,霍爾檢測播種機前進速度,超聲波測距模塊檢測播種深度。系統可以檢測整個播種機的實際播種狀況,并進行無線通訊。
3)軟件方面,采用結構化程序設計方法,運用C語言進行編程。主程序通過調用子函數完成各種功能,從而實現網絡的建立、數據的發送、接收和顯示。
作者:趙繼成 郭業民 夏連明 單位:山東理工大學農業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 棗莊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