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企業會計監督淺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企業會計監督是現代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維護企業所有者權益,解決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等問題,以及規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都有著重要的意義。文章通過分析企業會計監督中存在的問題及形成的原因,探索構建更為規范和有效的會計監督體系,以加強企業的治理與發展。
關鍵詞:會計監督;監督體系
近年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力度的增大,也為響應中央“一帶一路”的戰略思想,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選擇“走出去”的發展模式。會計制度、法規與國際越來越接軌,這就對企業的會計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在會計工作中長期存在的“頑疾”和不良習慣亟需得到解決,否則就會給企業帶來法律上的隱患,更不利于企業的做大做強。所以,如何強化會計監督在會計工作中的功能,讓會計監督真正起到為企業發展看好后門、保駕護航的作用,成為了我國企業當前所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一、企業會計監督的意義
(一)會計監督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內在需求
現代企業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產權明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為了及時地了解并掌握企業的經營發展信息,有效地監督企業的經濟行為,與企業經濟活動及經營成果相關的企業所有者、債權人、管理者以及政府等不同的利益集團只能依靠在法律和制度約束下的會計信息來協調關系,根據會計提供的財務指標和報表來評價企業的經營管理。但是,由于種種原因,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往往存在著失真和滯后的情況,所以會計監督就成為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內在需求。
(二)會計監督是現代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會計監督的活動方式及目標任務可以看出,會計監督是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按照法律法規,通過會計手段對企業經濟活動的合法性和有效性進行的一種監督。其目標是健全會計基礎工作,建立規范的會計工作秩序,幫助企業經營者實行最優化的經營管理,合法有效地完成受托責任,提高經濟效益。這些內容與現代企業內部控制的目標是相吻合的,而內部控制中最薄弱的環節就是缺乏有效監督。因此,我們理應將會計監督視為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有效補充。
(三)會計監督可以有效保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有序發展
目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在此過程中,難免有一些企業為了自身經濟利益而違反了國家的財經法規,弄虛作假,導致報表、業績造假等現象比比皆是,嚴重損害了市場的健康和投資者的權益。此時,就需要會計監督發揮其自身優勢,依托國家的財經法規和財務制度,對企業經濟活動的合法性和真實性實行監查,從而促進企業規范其各種經濟行為。會計工作是經濟工作的基礎,經濟活動最終都會體現到會計核算中。但是沒有有效的會計監督和控制,會計核算的質量就難以保證。只有在會計核算過程中實行及時有效的全過程監督,才能防范和制止違反財經法規的行為,保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
二、我國企業會計監督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現行的會計監督體系是由政府部門監督、社會審計監督和單位內部會計監督組成的。在這樣的一個體系下,能夠一定程度上保證會計工作的正常進行和維護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但是,在深層次下,我們不難發現,現行的會計監督中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不完善的會計監督內部體系導致監督效果不佳
在企業內部,最應該受監督的是企業負責人。因為企業所有經濟活動都是在其意志和主導下開展的,其行為決定了企業的成敗得失。但會計、審計人員和企業負責人是上下級和雇傭的關系,這種地位和等級上的差距造成了對企業負責人監督的缺位。在這種情況下,企業負責人出于自身利益考慮,就有可能隱藏問題,甚至對外提供虛假的會計信息,從而也為社會審計和政府監督帶來一定的難度。
(二)不規范的社會審計導致監督更像是走過場
與發達國家的注冊會計師隊伍相比,我國仍然存在較大差距,注冊會計師素質和執業水平也有待提高。出于自身經濟效益與行業競爭的考慮,事務所在審計過程中往往會對企業作出讓步和妥協,有時甚至會屈從于客戶的要求發表審計意見。從而出現有些應該披露的事項不作披露,有些對報表有影響的潛在因素不作說明等現象。這些問題的存在往往使得社會審計的監督功能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三)政府監督存在職能劃分不清及力度不夠的問題
首先是政府監督職能劃分不清楚,不是重復監督就是監督缺失,一旦出現了問題各監督部門卻又相互推卸責任。其次是政府監督往往只著力于監督的過程,而對于監督發現的問題有沒有徹底整改以及責任人的責任追究有沒有得到落實等問題卻沒有后續跟進的措施,這樣就無法充分發揮政府監督的效力。此外,有的政府部門監督人員業務能力不精,主觀隨意性較大,該查的問題查不出來,不甚了解的地方卻指手畫腳,反而不利于企業的整改與發展。
三、企業加強會計監督的探討
(一)明確企業會計責任主體
在實際工作中,一些企業負責人經常對會計工作指手畫腳,甚至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按其個人意愿辦事,出了問題則把責任撇的一干二凈,這種行為嚴重挫傷了會計監督人員的工作情緒,同時也干擾了企業會計監督機構的日常運行。因此,首先需要明確企業負責人在會計和法律上的責任主體地位,這是保證會計內部監督順利實施的關鍵。企業財務部門都在企業負責人的直接領導之下,本應保證會計機構、會計人員依法履行職責,本應對企業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所以,只有讓企業負責人充分意識到其責任主體地位,進而支持會計監督工作,才能真正為會計監督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二)樹立會計監督在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中的核心地位
內部控制作為一個系統,其范圍遍及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等各個方面,這些方面內部控制的成果最終會體現到會計數據中,所以其核心系統就應該是會計控制系統。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應當以會計監督作為核心環節,并向其他管理環節延伸和輻射,逐步形成一條內部控制的網絡。同時通過一系列的會計數據分析來找出企業生產經營中存在的不足,控制企業的成本和支出,把內部控制中的各個環節有機結合到一起,以點帶面,充分發揮會計監督在內部控制系統中的核心作用。
(三)增強社會審計監督的成效
社會審計監督的成效主要體現在注冊會計師的審計結果中。所以,提高注冊會計師的職業素養和審計報告的真實有效性,是加強社會監督成效的必然要求。具體措施有,首先:改變注冊會計師業務收費管理辦法,確保其執業的獨立自主性。會計師事務所對業務的承接、執行以及報告的形成與提交均不應依附于任何機構和組織,免受其干擾和影響。審計費用應先由財政部門統一向被審計單位收取后再行支付給會計師事務所。其次:加強對會計師事務所社會監督工作的再監督。事務所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甚至有許多編外實習人員,再加上事務所之間的不公平競爭,導致其社會監督的工作質量很難保證。這就需要注冊會計師協會等部門及專門人員對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審計報告進行不定期地信息質量抽查,從而保證其公平公正地履行社會監督職能。
(四)加大政府監督職能的維度與力度
在目前高速發展的經濟形勢下,《會計法》上規定的那些政府基本監督職能已顯得比較單一,財政部門還應以社會經濟管理者的身份委托會計師事務所對企業進行報表和經濟指標的審計,并對企業會計報表和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報告質量進行再監督。此外,稅務、人民銀行、證監會等部門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職責進行細化分工,進行宏觀調控,對相關聯單位提供的會計數據實施會計監查,從而擴大政府監督的維度和廣度,充分實現政府監督的立體化全面覆蓋。除此以外,還需加大政府監督的威懾力,改變重檢查輕整改的現狀,督促整改,嚴厲追責,從而為整個社會的企業會計工作創造良好的氛圍和環境,為確保會計監督的有效性提供保障和作為堅實后盾。
四、結語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蓬勃發展的大潮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基本要求下,處于企業管理核心地位的會計核算與監督,必須最大限度地保證每個企業利益相關者對及時有效會計信息的需求。必須以更大的決心,趨利去弊,融合社會各種監督力量,使得會計內部監督真正實施到位,外部監督各司其職,最終達到改善企業經營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有序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吳智芬.關于加強會計監督的思考[J].財會學習,2017(01).
[2]趙鑫.企業會計監督弱化原因及對策思考[J].商業經濟,2017(06).
[3]朱愛龍.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與會計監督[J].財會學習,2018(06).
作者:蔣磊 單位:張家港市給排水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