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強化企業會計下的監督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有效的會計監督對加強企業會計、財務工作的管理,對提升企業會計信息的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由于企業對會計監督工作的不重視、財務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等原因,當前部分企業的會計會計監督工作還急需改進。本文從會計監督的內涵、作用、問題出發,分析加強企業會計監督的途徑和思路。
【關鍵詞】會計監督;會計信息
一、會計監督的內涵
會計監督作為會計工作的職能之一,指的是企業的會計人員、會計部門對企業經濟活動、會計工作的合法性、有效性,對會計資料、財務信息真實性、合理性的監督,表現在對企業會計管理工作和經濟行為的引導、制約和控制。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會計監督的對象和范圍是企業的相關財務、經濟活動。具體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面:對會計資料,包括憑證、賬簿、報表等真實性、完整性、合法性及準確性的監督;對企業成本費用支出的監督,以有效控制企業的成本,增加利潤;對企業會計核算過程的監督,確保核算的真實及準確性,使會計核算能夠真實反映企業的實際情況;對企業資產、資金完整性、合理性的監督;以及其他企業進行的經濟管理活動的監督等。會計監督對提高企業會計工作水平,改善會計信息質量,以及對加強企業的財產安全,制定相關決策、戰略發展方向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從范圍上來看,會計監督是相對于外部監督的企業內部監督,比如當企業會計人員檢查到了取得的不真實、不準確的原始憑證等財務數據時,就是履行了會計監督的職責。會計監督的原則、范圍、內容等由《會計法》等相關的會計法律法規作出規定,例如企業的會計人員要依據真實發生的原始憑證,依據法規的要求,準確的記錄、核算,并編制會計報表等。
二、強化會計監督的現實意義
(一)會計監督是企業財務工作的需要
會計工作的基本職能就是對企業的經濟活動進行核算與監督,因此有效的會計監督是會計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在企業的會計工作中,會因為內控制度不完善、不規范,內控制度執行不嚴,導致會計信息質量降低,無法為決策者和管理層提供有效的數據,導致會計工作混亂,甚至給企業帶來財務風險。不管是外部監督,還是內部監督,都是規范企業會計工作,保障企業財務工作質量,防范財務舞弊等風險發生的需要。通過對企業發生的經濟事項、交易行為的真實性、合法性等的監督,其最終目的是促進企業經營效益的提升。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會計監督不僅是保障企業會計工作、引導、制約企業經濟行為的需要,更是提升企業管理,促進企業發展的需要。
(二)會計監督是完善監督體系的需要
對企業會計的監督包括外部的社會監督與國家財政、審計及稅務等機關的監督,以及企業內部的會計監督。監督作為一種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加強監督有利于改善企業的經營管理,提高企業效益,防范相關風險。相對于企業外部監督來說,企業現有的內部監督工作較為不足。作為能夠從實質上對企業的會計工作帶來影響和改變的內部監督,急需加強和轉變,以更好的完善企業的監督體系,保障內外部監督工作同時順利開展。
三、企業會計監督存在的問題
(一)相關法律法規缺乏約束力
會計監督工作本身較為脆弱,部分企業的管理層也并未重視會計監督這一環節,導致企業缺乏對會計監督的相關法律規定,及時企業有相關的規定,也形容虛設,執行不嚴。再加上部分企業的行為主體缺乏遵紀守法的意識,以及利益的驅動,對國家頒布的關于加強會計工作管理、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法律法規缺乏重視,弱化了會計監督這一職能。
(二)對會計監督缺乏重視
企業不重視現有的法律規定是一方面,企業自身在設置與會計監督相關的部門、人員結構上也缺乏重視,存在部分企業管理層全憑主觀意識任意操作指導會計工作,管理理念較為落后和傳統。包括對企業組織機構的設置、企業員工素質的控制、部門分工的科學性、部門及人員的崗位責任制度等。在企業會計人員的工作中,缺乏相互制約、合作的意識,崗位的設置沒有形成有效的監督及制衡。
(三)會計監督信息失真
當前,存在部分企業的會計監督信息失真的問題。收到利益相關的驅動或誘惑,導致企業會計信息的質量與有效性降低,無法真實的反映企業真實的經營狀況和盈利水平,甚至為了粉飾報表、虛增利潤,出現虛造憑證、隨意調整會計數據等財務舞弊的現象。會計監督的工作也受到了這個方面的影響,會計監督的信息也失去了可信度,無法通過會計監督這一環節正確的反映企業會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四、加強企業會計監督的思路
(一)完善企業會計監督體系
完善的會計監督制度體系是加強企業會計監督工作的基礎和保障。企業管理層要加強對會計監督的意識和重視,正確認識會計監督這一環節的地位和重要性,建立完善的會計監督體系,以規范會計人員的工作行為。當前存在即使部分企業有會計監督的相關制度體系,但并未與企業的實際狀況相符合,執行力度較小,局限于制度上的體現。所以,企業要將會計監督的工作落到實處,明確責任主體。另外,要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以股東、董事會、監事會、管理層等幾者有效的結合,相互制衡與監督,通過預測、審核、計劃、控制等手段,對企業的會計工作進行監督,營造良好的企業會計監督氛圍。另外,企業要完善會計監督體系中的獎懲制度。賠償制度等,通過嚴厲的處罰,加強對企業違法違規的會計行為的管理。
(二)加強對會計人員的教育
規范對企業財務人員的管理,完善崗位責任制、獎勵機制、績效考核機制等,充分調動其積極性,提高財務人員的職業素質,加強其對國家財經法規、相關會計及會計監督知識的培訓,將理論結合實際,培養高素質、高質量的人才隊伍,以適應企業會計監督工作的需要。并加強企業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樹立良好的道德風尚,誠實守信、遵紀守法的職業觀,遵守自身崗位的規定,以自我監督、自我提醒促進企業會計監督工作的進行。
(三)會計監督工作的關鍵點
企業會計監督可以從完善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加強內部審計等關鍵點入手。內部控制包括授權審批、預算控制管理、崗位責任制度等。授權審批控制環節要求國企明確涉及企業財務相關工作的授權審批環節,包括對劃分范圍、明確審批權限及責任人等,管理層、負責人要在授權范圍內行使相應的職權,承擔相應的責任。預算控制管理要求國企完善相應的預算制度體系,加強對預算的控制、考核、監督,規范預算的編制及執行過程。涉及財務、會計相關的崗位,要堅持不相容職務相分離的原則,形成相互制衡的機制,明確崗位職責。內部審計作為有效進行企業監督、檢查、評價等工作的手段,通過加強內部審計,達到對企業各環節會計工作獨立評價,包括對企業內部牽制的有效性的監督評價,對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真實、有效、合法的監督與評價。
五、結束語
會計監督工作對于改善企業的財務工作等內部管理,提高經營水平和市場競爭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企業要加強對會計監督工作的重視,從內部控制的各個關鍵點入手,達到對企業會計工作的監督。
參考文獻
[1]寧聞東.關于強化企業會計監督的思考[J].經濟研究導刊,2016(30):93-94.
[2]董玲玲.關于強化企業會計監督的思考[J].中外企業家,2017(11):61.
作者:姜立波 單位:淄博王煤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