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學前教育本科畢業生充分就業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學前教育畢業生的就業市場供不應求,這使得學前教育從業人員不足成為我國幼兒教育領域近年來出現的突出問題之一。實現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充分就業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共同的價值訴求。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學前教育畢業生做出正確的就業選擇和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是實現其充分就業的關鍵。
【關鍵詞】充分就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策
隨著國家對學前教育事業的重視,尤其是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明確提出要“重點發展學前教育”之后,為學前教育的發展迎來了春天。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市場供不應求,這使得學前教育從業人員不足成為我國幼兒教育領域近年來出現的突出問題之一。據統計,各級各類學前教育機構每年所培養的幼兒教育人員數量是基本符合我國幼兒教育需求的,但多數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畢業后不從事幼教工作,是造成人力資源短缺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如何幫助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做出正確就業選擇和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是實現其充分就業的關鍵點。
一、充分就業的內涵
充分就業作為經濟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不同學者分別從個體、微觀和宏觀三個層面界定。本文僅從勞動者個體層面闡述充分就業,勞動者個體中的充分就業是指勞動者與勞動相關的個體特質與工作崗位相匹配,勞動者在其工作崗位上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和作用,實現個人效用最大化的就業狀態。[1]這種狀態的充分實現主要取決于勞動者的個體特征和工作崗位兩方面因素。具體而言,勞動者所從事的職業必須與其勞動價值觀、專業類別、技術等級、興趣愛好等這些主要個體特質相適應。在現實就業中,要實現勞動者個體的充分就業是一種理想就業狀態,勞動者個體特質與工作崗位的完全匹配是有困難的。但就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個體的充分就業來說,必須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他們的就業價值觀、興趣愛好等要與幼教工作有關。
二、充分就業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在要求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國家的主流價值觀,具有十分豐富的內涵,主要包括:“以人為本為起點;以愛國主義為核心;以社會榮辱觀為基本道德準繩;以集體主義為重要標準;以社會主義和諧為最終目標五個方面。它能夠有效地規范人們在當下價值多元造成的不利于社會和諧發展的思想和行為。實現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充分就業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共同的價值訴求。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導學生就業,幫助他們從勞動價值觀上完成這種角色的轉變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在要求。1.充分就業是以人為本的重要體現以人為本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起點,也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充分就業意味著讓每一個勞動者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能各盡其才,各盡其能,實現勞動者效用最大化。充分就業既是大學生人生價值的體現,也是國家、社會對他們十幾年學習的肯定,體現了現代文明社會對人才的重視、利用與開發。如果國家花大量的錢培養出來的各種專業人才從事的都是和學習專業無關的內容,那我們的高等教育、專業教育也就無任何意義。所以,只有專業人才流向專業的崗位,才是高等教育最理想的狀態。2.充分就業是愛國主義的體現愛國主義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是個人所應具有的公民道德之一。就業過程中所面對的關于“我要去哪里?”、“哪里適合我?”等矛盾沖突,實際上是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個人發展與國家命運等關系問題。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要實現充分就業,要實現自身價值,就應該主動地適應國家和社會的發展、適應國家方針政策的調整,自覺地把個人命運與國家發展結合起來。國家和社會發展為個人價值的實現提供了堅實的土壤和廣闊舞臺,個人的自我價值、物質利益、發展空間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長足的發展。面對當前我國學前教育事業發展存在諸多不完善的現狀,如西部、農村和廣大邊遠山區學前教育質量落后、私立幼兒園條件差、編制少等。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自我價值的實現又要回到社會價值的創造上來,在肯定自我價值的基礎上,要主動調整就業觀,將個人利益和國家命運結合起來,進而實現充分就業,這本身就是一種愛國主義。3.充分就業以社會榮辱觀為基本道德準繩社會榮辱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道德準繩,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優良傳統。充分就業的內涵意味著選擇一份職業就必須愛崗敬業、無私奉獻、誠信為本、遵法守法。只有以八榮八恥的社會榮辱觀規范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就業觀和就業行為,才能保證他們充分就業。4.充分就業是國家、社會、家庭和學生個人責任的體現責任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底線。責任是一種可貴的品質,是個人或組織應該秉持的價值觀念和道德準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應將“責任”作為共同的價值目標和理想追求。一個有責任的政府就應該為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充分就業提供政策、財政、法律的幫助與指導;一個有責任的企業應該為國家分憂解難,為大學生充分就業提供力所能及的崗位;一個有責任的大學生也一定會把自己的理想、價值和國家社會的發展聯系起來,主動地適合應國家的發展。
三、學前教育本科畢業生就業中存在問題及具體原因分析
1.關注個人價值,忽視社會價值的實現
受西方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價值觀念的影響,當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就業觀呈現出理想化、功利化和多元化的特點。如在就業意向調查中發現,學前教育本科畢業生就業去向大中城市,就業薪酬期望值較高,就業部門多想去機關單位等。擇業過程中,他們過多關注自身價值,如單位是否有發展空間、我的才能能否發揮等。國家利益,集體觀念淡薄,對于“哪里需要我就到哪里去”、“我為國家幼教事業做貢獻”等這樣的一些想法在他們看來已經過時。因此大學生首先看重的是自己有沒有發展,自己才能是否得到發揮,企業或工作的待遇等情況,較少考慮自己適不適工作單位,能不能為工作單位貢獻自己的力量。
2.理想信念模糊,注重物質利益
學前教育本科畢業生理想信念不堅定。他們懷著一顆熱愛幼兒的心理選擇了這個專業,但是經過四年的學習卻發現,幼教工作者社會地位、經濟地位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幼教工作作為一個特殊的職業,目前還處于逐步發展的階段,公立幼兒園教師編制較少,私立幼兒園大量增加急需學前教育本科畢業生,但是沒有編制,待遇低,工作任務繁重,致使很多大學生除非選擇到有編制的公立幼兒園,他們較少人會選擇私立幼兒園。學前教育本科畢業生政治信仰淡薄,在擇業中,只注重眼前經濟利益的獲得,一味追求生活安逸舒適,缺乏艱苦奮斗的韌勁,意志力薄弱,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缺乏社會責任感。他們抱著“寧要城里一張床,不要鄉下一間房”的擇業觀,選擇生活環境優越的大中城市,薪資待遇高的部門。他們選擇職業時首先考慮的不是符合自己的專業,而關注的是職業的附屬物,諸如工資、住房、福利待遇等。這種情況導致學前教育本科畢業生出現了有業不就的現象。
四、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現學前教育本科畢業生充分就業
面對國家急需學前教育人才的情況,學前教育本科畢業生作為社會公民必須盡量主動地適應國家社會的發展,調整自己的就業意向,樹立正確的就業觀。高等學校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幫助學前教育本科畢業生就業價值觀的調整,努力實現其充分就業。
1.樹立正確職業價值觀,使學前教育本科畢業生自覺地把個人價值的實現與國家命運結合起來
職業價值觀影響著學生的需要、動機、興趣、意志、品質等職業心理活動,科學的職業價值觀能夠使學生正確把握自己的前途和命運,并把個人的前途命運與國家的前途命運緊緊地結合起來。要通過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夯實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的價值基石,樹立科學的價值觀,從而激發他們對生命、對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強化他們在行動選擇中對他人和社會所承擔的責任,把個人的目標追求與社會主義理想統一起來。在目前形勢下,樹立科學的價值觀就應該要求他們擺脫功利化觀念的束縛。那些追求享樂、安逸和一味索取的觀念,都是與當代社會進步格格不入的,應該從這個狹隘的就業觀念中擺脫出來。要讓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認識到,艱辛和磨難,是人生的一筆寶貴財富?;鶎咏逃?、農村教育是施展才華的廣闊天地,是就業理想和個人價值最好的實現,要熱心廣大鄉村基層學前教育事業發展。
2.培育政治意識,使學前教育本科畢業生始終以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為支柱
正值畢業,學生身心也不斷承受著種種內部的、外來的負面現象的沖擊和各種利益的誘惑。在此情況下,通過加強學前教育本科畢業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導,培育他們的政治認知、政治態度和政治信仰,加強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教育,使其認識到自己作為社會公民所肩負的社會責任和道德使命,培養和提高自己的集體主義和大局意識。
3.加強政府、學校、社會、家庭以及學生個人的社會責任感
就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政府、學校、社會、家庭深刻領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精神,都有責任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政府相關部門而言,不但要廣開就業門路,提供就業機會,不僅僅滿足每年開幾次大型招聘會。還要引導高校在專業和課程的設計上注重就業理想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支持鼓勵學前教育本科畢業生到基層幼兒園見習和實習,激發他們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另外,政府相關部門推出優惠政策,鼓勵和引導畢業生到西部地區,到農村、到基層、到中小城市,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貢獻教育事業。關鍵的一點是政府要依法頒布行之有效、大力傾斜的政策、嚴格執行、真正有效地落實、廣泛動員一切力量監督政策、如實地反饋。
總之不能一直停留在精神鼓勵上。作為父母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而不能過多的保護,孩子不僅屬于父母,他更屬于國家公民。因此,轉變觀念天地寬,當所有人都深刻領會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時,學前教育本科畢業生的人生價值就能得到有效的張揚,我們的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才能是真正充滿活力的。
【參考文獻】
[1]胡學勤,秦興方.勞動經濟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8-101;419-429.
[2]劉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當代青年就業觀的影響[J].人民論壇,2013(33):130.
作者:王清霞 單位:呂梁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