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音樂能力學前教育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提高音樂素質基礎策略———專業入門培訓
臂如,一個身體素質較弱的人,需要經過一段較長時間對身體的基本素質訓練、定向訓練之后,才有可能承受競技專業的專項訓練。同理,幼教音樂專業的彈、唱、跳、編創、教法與實踐等專項技能,必須以音樂感受(聽辨樂音、節奏、旋律、和聲、對位、配器)與經驗(基礎練習、作品聽賞等積淀)為基礎,對音樂(作品)具有一定的情感體驗、掌握一定的認知方法、理解一定的技術內涵,才能夠順利地吸收、轉化、運用音樂專業理論與技術。課程分為兩個程度級別:基礎差的從“課程1”開始,直至學完“課程2”;基礎較好的可以從“課程2”開始;基礎較強的可以免修(經過考試)。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專業入門培訓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為專業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2.優化音樂專業課程
根據音樂幼教內容與要求、學生音樂專業能力的培養標準,對音樂專業相關理論、技術課程,進行最短教學時間與最高教學質量的組合———優化音樂專業課程。優化課程的理念是:專、寬、拓。
(1)專業性知識與技術的要求在音樂范疇中,與幼教密切相關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技術,包括了音樂創作、音樂表現、音樂文化等音樂專業領域。臂如,視唱練耳與基本樂理、和聲與對位、曲式與配器、音樂史與音樂風格,等等。這些專業理論、技術的正確運用,才有利于教師的發展、幼兒的培養。
(2)幼兒音樂教師的多項技能培養幼教過程中,教師應有較寬的知識與技術運用能力,具備兩方面技能:教學組織與專業演示技能、教學引導與反饋矯正技能。一方面,音樂教學組織過程應表現音樂的美,引起幼兒對教師、對活動內容的興趣,教師的示范必須能夠準確地表現音樂的情感與風格,能夠準確表現與表述音樂內容。另一方面,教學引導與反饋矯正是使幼兒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怎樣做。教師必須正確地引導幼兒根據專業性發展要求的啟蒙、基礎,對幼兒的表現予以矯正。這里,需要強調的是:幼兒音樂教育雖然是啟蒙教育、內容簡單,但不可以非專業、引導幼兒朝著錯誤方向發展的誤導。
(3)培養知識、技能的拓展能力幼兒教師應該具有繼續學習的能力,才有助于教、學的同步發展。其中,最為關鍵的是:音樂學習能力的培養、音樂表現與音樂教學的創造性能力培養。一方面,必須掌握音樂學知識體系的基本規律,具有理解因社會發展而促進音樂表現方式、風格的演變,使幼兒教育能夠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教師的創造能力決定了幼兒創造性思維發展的培養。音樂創作的思維方式與語言、數學具有不同的特性:非語義、跳躍、隨心、隨性、閃念,等等。這正是人類創造所需要的思維方式。
3.培養能力的教學策略
從提高音樂素質基礎的“專業入門培訓”開始,至實施優化的“音樂專業課程”,教學過程應堅持:由淺入深、全面地進行音樂專業技術訓練。在各項專業課程教學中,應貫穿專業性、基礎性、綜合性的原則。具體應包括四個方面:
(1)音樂聽覺基礎訓練音樂聽覺訓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教學中不能沿用音樂教育專業的教學模式———視唱練耳課程,應該將音樂材料由淺入深、結合實際地組織。臂如,選用幼兒歌曲旋律、鋼琴曲、管弦樂作品,把專業基礎與彈、唱、音樂鑒賞相結合,在學中做、在做中學。
(2)音樂思維基礎訓練在聽覺與音樂表現技能(彈、唱)訓練過程中,要引導學生的音樂思維活動。教學中,應該細致地開展反饋、矯正、評價,直至提高音樂鑒賞能力的訓練。使學生習慣對音樂的思考、對自己或他人音樂表現(彈、唱)的評價與矯正。
(3)音樂表現能力訓練音樂表現的技術與審美,決定了音樂表現的程度高低。在訓練中,不因為學生是非音樂專業而降低技術要求。在鋼琴、聲樂教學中,應按音樂專業要求逐步發展學生的音樂表現技術,同時要注意評價能力的提高,使學生掌握技術與審美之間的關系。
(4)音樂理論基礎與教學方法實踐音樂理論基礎的教學,應結合聽覺、思維、表現的訓練,使理論知識能夠與技術發展緊密結合。培養學生用理論知識指導技術提高、使音樂表現符合音樂的基本原理與法則。理論、技術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的運用,在教學中更應重視與加強。
作者:陳學東 單位:南京特殊教育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