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學前教育舞蹈教學多元化呈現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學前教育是一份基石、基礎教育,是教育體系的開端。如何能夠開一個好頭,讓這條路走得穩,讓學前教育的學生能夠學以致用、讓他們今后的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呢?現如今的互聯網+、O2O,模式早已鋪天蓋地的迎面而來,我們已處于一個全新的時代中,它們在不斷改變我們的生活、學習、出行等日常所需。我們的學前教育也應該踏上這班快速列車,疾馳前行!學前教育專業中舞蹈教學模式的呈現方式至關重要,它關系到方方面面。在教學內容上應多考慮和幼兒園教學的實際關聯和社會大環境的對接,才能夠呈現出一個多元化、立體式的教學模式,讓學前教育舞蹈課程成為一門名片課程。
關鍵詞:基礎教育;學前教育;舞蹈;多元化;綜合性
一、基礎教育和學前教育中的舞蹈
劉青戈在《中國舞蹈通史•中華民國卷》中說:“學校舞蹈教育的開展,還得益于新教育制度改革中師范教育的開展。中國近代之有師范教育始于光緒二十三年創辦的南洋公學,四院中首先設立師范一院,即為近代師范教育的開端”。基礎教育也是基石教育,是人們在學習成長軌跡中,獲得更多學問之前所接受和掌握的知識信息。就像種樹,先從撒種子開始,學語文從拼音、筆畫開始一樣。學前教育是構成學前教育學體系中的一部分,人生智力發展的初級階段是兒童時期,是吸收新鮮知識,快速發展智力的時候。如何能夠合適、正確的發揮學前教育來促進初級階段知識的快速掌握,是信息的收集、經驗的積累、合理的教學、現代化的引入。新生人口的不斷增加,政策的推近,基礎教育在不斷的改革和深入。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教學也應隨著社會的不斷前行而進行改革和創新。從前的學前教育已不能夠完全適應當下的社會需求。培養出一名優秀的學前教育工作者是學前教育專業的最終目標。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內容有很多種,其中有文化課———中文、英語等,理論課———學前教育學、幼兒心理學等,專業實踐課———舞蹈、美術、聲樂、鋼琴等。這些課程都是為了培養一名全面的學前教育工作者而服務的。其中專業實踐課程中的舞蹈課程,確是一門讓人身心愉悅、動靜結合、立體化的一門課程。基礎教育舞蹈和學前教育舞蹈有著共同的教育方向,那就是素質教育和美育教育,這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大眾化教育、普及性教育方式。1985年,音樂界37位音樂家聯名上書要求恢復“美育”地位。在他們的熱情呼吁下,“美育”終于在20世紀90年代重新列入教育方針。此前,鄧小平同志已經提出“素質”問題。1985年5月19日,鄧小平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講話中提出:“國力的強弱,經濟發展后勁的大小,越來越取決于勞動者的素質,取決于知識分子的數量與質量”。到90年代,教育部正式提出“素質教育”的概念。我國是人口十多億的泱泱大國,兒童就占人口總數的四分之一,幼兒時期的教育是人生智力發展的開端。素質教育中舞蹈是其中一科重要的門類。學前教育舞蹈對學前孩童的智力發展、健康體魄、審美能力等方面都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如何才能夠讓孩子們接受到良好的學前舞蹈呢?追根溯源,這就是對我們幼兒師范類舞蹈教學的是一次檢驗,更是對學前教育工作者所提出的要求。需要我們學前教育工作者在學前舞蹈教學中對教學內容進行科學規劃、創新模式、對學前舞蹈的現狀進行分析及改革。
二、多元化教學的呈現方式
《大數據時代———生活、工作和思維的大變革》一書的作者維克托•舍恩伯格提出,大數據帶來的信息風暴是“一場生活、工作和思維的大變革,大數據開啟了一次重大的時代轉型”。最大限度地發揮與各門類知識的聯系,實現學前教育舞蹈教學多元化的綜合性,讓學生在學習一種學科知識過程中得到綜合能力的提升。使整個教學過程中收獲更多新經驗和新發現。多元化的教學需要一個綜合性的呈現方式。現如今的教學方式已不再是一種單一的“老師教,學生被動去學習”的時代了。如今一部手機可以解決移動支付、上網購物、二手專賣、租房買房、生活出行、增值學習等等。我們在互聯網中了解著各地的風土人情、時事要聞,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大家都在分享著自己的所見所聞。最新的資訊也都是垂手可得。讓先進的網絡技術、平臺展示來改變我們的學習方式和教學觀念,了解熱點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庫。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教學因本著多動、多看、多交流的“三多”方式進行。多動,所指的是去嘗試適合學前孩子的多種舞蹈風格,那要如何來判斷哪些才是適合學前教育的舞蹈風格呢?這就需要用孩子的思維、成人的判斷來進行篩選。我們應用博覽群書的思路學習,把一些優秀的內容傳承下去和社會認可度高的學前舞蹈一并融入在我們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教學中。二者的高度結合勢必會讓我們的學前教育舞蹈成為學前教育專業的助力。舞蹈教學內容中應當堅持把基訓課、民間舞課、劇目排練課、幼兒舞蹈創編課、舞蹈欣賞課、舞蹈考級課程這類的課程要始終貫穿學習。一名舞蹈生,不論她是專業的還是非專業的,都需要認真對待以上的舞蹈實訓課程內容。基訓課程拉動著學前教育舞蹈生形體、體態各方面的身體技能水平。基訓課程一般分為;芭蕾基訓和古典舞基訓兩種,一中一西風格特性各不相同。而我國地大物博有著五十六個民族,各民族都有著自己鮮明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點,風格迥異。民間舞課程中各民族動作的風格特點、別樣動聽的音樂、絢麗多彩的民族服飾,不同民族風格的交替學習,使得課堂氣氛更加的輕松活躍,激發學生的學習和表演欲。而過于刻板、木訥的教學氛圍會導致學生不敢自我表現,從而抹殺了民間舞課堂應有的熱烈、活躍的氣氛。劇目排練課程這個科目并不是在所有的學前教育舞蹈專業中都有開設的一門實訓課程。
在劇目排練課中,老師們可以通過網絡和各種舞蹈賽事來不斷發掘最新的適合學前教育的舞蹈作品,提升教師教學水平的同時也提高學前學生的劇目學習和排練的能力。為她們在日后的學前教學添磚加瓦。而忽略了劇目排練課是減弱了老師和學生主動自我學習和不斷發現新理念、新動態的能力。幼兒舞蹈創編課程非常明確的一個信息點表明了任務的年齡段為幼兒。高爾基曾在《兒童文學主題論》一文中說:“有志于兒童文學的作家必須考慮讀者年齡的一切特點。違背這些特點,他的著作就會成為沒有對象的、對兒童和大人都無用的東西”。這一精辟見解,對幼兒舞蹈(幼兒歌舞)同樣適用的。所以應當遵循幼兒成長的規律,了解幼兒的心理、情緒的特點,有規律的引導培養幼兒對舞蹈的喜愛。幼兒舞蹈反映的是特定的兒童生活中的各種人物和事件,是各種充滿幼兒情趣的神態、性格、形象的再現及豐富的思想表達。它可使幼兒得到愛的情感教育,喚起幼兒對周圍事物的興趣,從而促使幼兒去探索,去發現事物的奧秘,使幼兒的探索能力、求知欲望、思維能力、智力等方面得到發展,進而提高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在創編課程中我們可以專門以線下幼兒園實際操作的一些舞蹈類型來進行專門的創編、仿編的學習。比如:幼兒早操、童話劇、節慶節日、游戲舞蹈等。在幼兒舞蹈創編課程中加強了同學之間的溝通交流與合作,提高和鍛煉了學生們的人際交往能力。鼓勵學前專業學生把自己在其它專業方面所學的知識合理的運用到課程中。比如:學前專業的學生在手工和美術上的技能可以充分的帶入到創編課程,通過制作出別出心裁的小道具來豐富自己幼兒舞蹈創編的內容。把平時所學的幼兒心理學也同時運用到創編中。在潛移默化中學到了各種知識的融合貫通的能力,把很多新知識重新塑造的創造性發揮等等。從模仿開始到學習再到創新挖掘表演性、自娛性、熱愛生活、觀察身邊所發生的,精簡提煉成所需要的舞蹈主題、舞蹈語言。比如第九屆“小荷風采”少兒舞蹈《多了一個你》《快樂的小腳》《龍舟》等,這類的優秀作品都是從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去發現,那些圍繞孩子們身邊的事兒,在尋找好的主題時需要我們用心用愛去感受。舞蹈考級課程,這門舞蹈課程并沒有在院校中進行一個系統的學習,因為多數是覺得這是一門社會舞蹈課程,不屬于學前教育舞蹈教學的范疇,其實不然。這些舞蹈類考級的教材內容主要是以圍繞幼兒、孩童為主的。新穎的動作設計加以朗朗上口的音樂,使得整個教材更加具有趣味性。借此也從這一方面來充實學生的舞蹈語言和專業技能。我們培養學生是為了她們畢業后能夠具備更多的社會競爭力,全面的素養是我們所需要去做的。我們的學生在校內除了完成她所應該具備的教師資格證之外,這社會考級類的資格證書也是應當具備的。只有做到差異化教學才能夠讓學生擁有更多的底牌與別人去競爭!看大千世界形態萬千。人是透過身上五種器官搜集資料來認識周遭環境的,不過每個人都會偏重其中某一種器官,或者是一般所稱之感元。譬如說有的人比較受眼睛所見的影響,亦即視覺器官的功能居于這個人對外界認識的首要地位;另外有些人則較偏重使用聽覺器官或觸覺器官。多看,所指我們用眼睛去發現,用心靈去感受。學前教育舞蹈專業的欣賞課也并沒有全面的鋪開來。欣賞課有著它自身獨特的重要性,這類課程多數只是存在一些擁有專業舞蹈的高校中。而在學前教育專業中幾乎很少見!現如今互聯網無孔不入,大家可以通過一些網絡來進行搜索、觀看相關的幼兒舞蹈劇目。從中我們可以發現并且分類適合不同階段幼兒的、內容層次、布局簡單復雜的、想法新穎獨特的都可以進行一個歸類。同時適合學前教育舞蹈專業的劇目有很多,可以挑選一些相關的賽事來進行觀看,比如:“小荷風采”這是一個全國性的少兒舞蹈展演由批準,中國文聯領導下所開展的一個少兒舞蹈賽事。
開辦時間從1998年,首屆在首都政協禮堂舉辦。至今為止已是第九屆了。“小荷風采”中的一些作品不乏創作新穎、角度獨特的一些幼兒舞蹈劇目值得我們去看去學習。了解她們的優勢、彌補自己的短板。還有就是由中國舞蹈家協會主辦的面向全國少年兒童的“中國舞蹈家協會教學展演”這也是一個非常值得去看去學習的。在多看中不斷的獲得各種元素的重組重構,發現各種動作元素的組合與排練順序,能夠在教師的引導開發自身的創作性能力。多看擴展了舞蹈視野,更是一種積累的方式,是我們開闊眼界、了解最新資訊的形式之一。不斷地吸收充實自己,才能夠產生新的靈感,不斷地去創新改變。多交流,這是一個基于多動、多看基礎之上的延伸平臺。何為平臺,可以提供一個施展才能、交流教學資訊的舞臺。我們的學習并不是單一的被動式,更應該主動的去尋找、去挑戰。課堂也并非是唯一的學習場所,而舞臺則是基于課堂之上的一個立體化教育平臺的展現。院校內應當開設一個綜合性的藝術節,并重視性的去開展此類活動。這種藝術節活動給老師和學生們提供一個自我才華施展的平臺。通過一次次的登臺表演能夠讓學生們提高自我認識,促進不同專業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同時激發了學生的表演欲增加自信心,從而更加了解舞臺。老師則通過此類型的表演發現學生們在舞臺上的不足,回歸課堂時則進行細致的完善,增加了這方面的舞臺經驗。在作品方面應該經過篩選方可進入最后的展示!這種重重篩選可以讓老師和學生們提高重視程度。不斷拔高校內的藝術水平,更是豐富了校園文化。同一地區內的院校也都可以在一起進行聯合的舞蹈教學匯演活動,再如何呈現方面可以采用多用方式,第一:由學生們當觀眾來進行最直接的現場學習。以專業組和非專業組(學前教育類)兩種類型來進行評比,來激勵老師們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培養求新意識,養成創新思維的慣性,激勵學生對自己舞蹈專業的熱愛,不斷挑戰和攀登的精神。在這兩大類型的比賽中學生們都能夠吸收到除了自己專業外的舞蹈信息,充實自己的舞蹈理念。第二,在展演中除了線下的觀看平臺之外,還可以開通線上的直播平臺來進行觀看,觀展方式簡便易操作,很受歡迎,讓那些喜愛而無法參與的舞蹈愛好者們進行觀看、點評和交流。第三,現如今各種網絡投票活動非常盛行,有著帶動力強,受眾面廣的優勢,是時下一種熱門的交流平臺,把參選節目放入其中,接受各類人群的投票點評,如同在大眾群體和專業人士中做了一場舞蹈調研。從而進一步的擴大本地區學前舞蹈的影響力。這是一個以賽促改的方式,豐富校園文化的同時也提升當地專業舞蹈和學前舞蹈教學水平。還應當組織一些以學前專業的舞蹈老師和幼兒園的優秀教師進行一些教學方面的探討,這樣才能夠更好的了解幼兒園的實際需求,讓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更具實操性。以點出發不斷擴散,連貫性、多元性的教學方式,讓學前舞蹈成為一張名片。在舞蹈中受到啟發學到知識,發揮舞蹈的教育功能。老師作為學生的引路者我們需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上來衡量來規劃有益的教學模式,為學前教育的舞蹈教學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青戈.中國舞蹈通史•中華民國卷[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0.
[2]呂藝生.素質教育舞蹈[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8.
[3][英]維克托•舍恩伯格,肯尼思•庫克耶.大數據時代[M].盛陽燕,周濤,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4]陳康榮.幼兒舞蹈訓練與幼兒舞蹈創編[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
[5]李詠梅.幼兒舞蹈教學與創編實用教程[M].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
作者:朱露露 單位:湛江幼兒師范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