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學前教育專業藝術技能培養策略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新課標改革背景下學前教育教學重點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學前教育專業更注重幼兒藝術能力的培養,要求教師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針對現階段幼兒教育問題做出客觀評價,優化教學體系。本文就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藝術技能的培養策略展開論述,通過闡述現階段學前教育對幼兒藝術技能的培養要求,提出有效的培養策略。
【關鍵詞】學前教育;藝術技能;培養策略
一、現階段學前教育對幼兒藝術技能的培養要求
(一)要求幼兒掌握藝術知識培養藝術技能幼兒是一類特殊群體,他們是祖國的花朵,含苞待放,這個年齡段的學生,認知能力比較差,但是好奇心比較強,教師在學前教育中,要向他們灌輸藝術方面的知識,以更加專業的眼光看待藝術,欣賞藝術作品。藝術的范疇很廣,如音樂、美術、舞蹈等,針對幼兒的興趣選擇不同的教學內容,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在興趣的主導下傳導相關知識,發揮學生的創造力,鼓勵他們用藝術交流,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
(二)提高幼兒的藝術鑒賞能力藝術在不同的人眼中具有不同的含義,對于幼兒來說,藝術可能是一種娛樂方式,一種游戲。但是在專業人的眼中,它是人們交流的一種模式,一種好的藝術品給人們傳達的思想是不同的,欣賞者能夠從作品中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得到情感的升華,這才是藝術品的價值所在。
(三)提高幼兒的實踐能力幼兒的文化基礎比較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合理分配理論與實踐教學的比例,給學生創造更多的實踐機會,激發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如捏橡皮泥,堆積木等,讓他們在實踐過程中領悟藝術的含義,培養創造性思維。
二、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藝術技能培養的策略
(一)改變傳統的發展教學模式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師要重新審視藝術課的地位,以“創新”為藝術課程的授課理念,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要根據不同年齡段幼兒的心理特征以及興趣愛好規劃教學內容,在基礎知識教學過程中滲透素質教育,開展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藝術課堂,培養藝術修養。學前教育工作者要加大對藝術課堂的重視力度,大力開展藝術課,改變以往的教學思維,結合幼兒對藝術的感知能力,借助多媒體開展一系列藝術活動,如舞蹈、音樂等。教師可以讓學生跟著視頻中的人物學習舞蹈動作,建立初步的藝術學習興趣。其次,還要豐富課程內容,引入插花、盆景、小提琴、鋼琴等多種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培養多方面的興趣愛好。
(二)開展主題式藝術課堂教師在藝術課程教學過程中,要滲透地區特色。如在繪畫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解繪畫的起源與發展,現階段存在繪畫形式。可以結合當地的特色開展不同形式的藝術活動,如在吉林地區有刀畫這種繪畫形式,是通過簡單的道具,如紙巾、刷子、泡沫板等,利用這些工具蘸顏料畫畫。教師還可以給學生講解繪畫的一些小故事,如齊白石畫雞蛋,了解這些畫家在藝術的道路上追求完美,在熟練中精益求精的精神,鼓勵學生培養堅持不懈的精神。藝術源于生活,要帶學生在生活中尋找靈感。
(三)強化技能訓練幼兒的生活背景不同,年齡也存在差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強化技能訓練,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選擇針對性的教學內容。在藝術課程設置過程中,根據學生的藝術能力制定專項培養計劃,如聲樂技能、舞蹈技能、繪畫技能等。實施專項教學能夠給學生更加專業的藝術指導。
(四)細化教學內容在理論知識教學過程中,要制定詳細的教學目標,可以以一周為單位,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如在美術教學過程中,要了解學生是喜歡素描、油畫還是水彩畫,可以先從簡單的素描開始,首先畫簡單的物體,可以畫正方形,教師可以給他們打印正方體的框架,讓學生明確明暗關系,光源位置不同對明暗關系的影響。
三、結束語
學前教育專業要更加重視幼兒藝術能力的培養,合理分配理論與實踐的教學比例,要求學生掌握更多的藝術知識,培養更多的藝術技能。還可以開展專項訓練,激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其藝術感知能力和審美能力,打造高效的藝術課堂,提高學前教育質量。
參考文獻:
[1]吳慧源.高師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藝術實踐能力的培養[J].當代教研論叢,2017(6):32,34.
[2]陳鳳梅.本科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藝術技能培養探析[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5):196-197.
作者:陳彤彤 徐陽陽 魏鑫 單位:沈陽師范大學學前與初等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