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生態畜牧業發展新路助推鄉村振興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縮小城鄉差距的必然要求,是關系億萬農民奔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大舉措。在此背景下,如何把握新時展機遇,謀劃生態畜牧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是畜牧工作者的職責所在。筆者以貴州省玉屏侗族自治縣(以下簡稱“玉屏縣”)生態畜牧業為基礎,對生態畜牧業發展現狀進行了全面梳理,對制約現代生態畜牧業發展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針對性的建議,以期為全縣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供參考。
一、玉屏縣生態畜牧業發展現狀
2014年以來,玉屏縣以實施生態畜牧業“111348”工程(即做好1個生態畜牧業規劃,抓好1個一體化生豬產業,建好1支生態畜牧業防疫隊伍,打造武陵山片區生豬養殖、良種繁育及飼料供應3個基地,實現全縣生豬規模養殖年出欄40萬頭,農民人均生態畜牧業純收入增加800元)為總抓手,加快推進現代山地高效特色農業發展,走出了一條“小區養豬、大棚種菜、山上栽果、林下種藥、水中養魚”的現代生態循環農業發展新路,逐步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同步提升。
1.生豬產業發展現狀。依托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家庭農場(代養戶)”合作模式,推行“合作發展411模式”(即由公司統一提供豬苗、飼料、生物保健和技術服務,一定保價回收,一定保障代養戶合理利潤)發展生豬一體化養殖。目前,已建成玉屏溫氏畜牧有限公司總部、平溪與田坪兩個技術服務部、一個年產35萬噸飼料廠、年產28萬頭與16萬頭商品仔豬擴繁場各一個。發展年出欄600頭以上生豬代養戶228戶,年出欄生豬32萬頭以上,創造了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國推廣的“玉屏速度”。2015年至2019年,累計投苗生豬83.37萬頭,累計出欄生豬67.58萬頭,累計實現平均利潤230.53元/頭。全縣建成了23個生豬扶貧產業養殖小區(場),飼養規模4.47萬頭,覆蓋建檔立卡貧困戶5110戶,戶均年收益1900元以上。生豬產業已成為玉屏縣生態畜牧業的優勢產業、主導產業,為全縣產業扶貧做出了較大貢獻。
2.草食動物發展現狀。全縣草食家畜仍以分散養殖為主,規模養殖比重低,生產方式落后,標準化生產水平整體較低。疫病防控等配套設施設備跟不上,疫病風險大、養殖效益低。同時,母畜養殖總量不足,特別是牛羊基礎母畜,繁殖率低、飼養周期長、比較效益偏低,成為制約牛羊產業發展的主要因素。2019年,肉牛出欄0.78萬頭,肉羊出欄0.56萬只,規模出欄率在20%以下。
3.生態家禽產業發展現狀。生態家禽總體質量水平不高,產業化程度低,產業鏈不長,技術推廣與質量標準體系以及市場營銷體系不健全,嚴重制約了生態家禽產業的縱深發展。2019年,家禽出欄19.67萬羽,禽蛋產量530噸,僅占全縣消費量的50%左右。
4.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現狀。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始終把生態環境保護和畜禽養殖污染治理擺在首位。多措并舉,不斷加強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全縣畜禽養殖糞污處理模式主要有異位生物發酵床模式、集中供氣—就近還田模式、達標處理—就近農灌模式、水肥一體化模式、集中發電模式。目前,全縣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100%,畜禽養殖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90%以上。
5.生態畜牧業保障體系現狀。(1)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建設情況。采取將動物防疫工作從“計劃性安排、政府性管理”轉變為“公司化管理、市場化運作”,將動物重大疫病免疫工作由“春秋”兩季集中免疫轉變為“常年免疫”,全面落實隨機補免和程序化免疫,將防疫技術人員從“政府聘用制”轉變為“企業聘用制”,將動物防疫從“政府安排、部門實施”轉變為“企業提供、政府購買”,激發市場參與活力,提高動物防疫服務能力水平。(2)畜禽產品安全監管體系建設情況。全縣設立了6個鄉鎮動物衛生監督分所,進一步加大動物衛生監督和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力度,加強動物產地檢疫、屠宰檢疫,強化投入品監管、獸藥專項整治和生態畜牧業綜合執法等工作,確保畜產品質量安全事故零發生。并于2014年年底全面接管了牲畜定點屠宰場監管工作,加大無公害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工作,完成無公害畜產品一體化認證15個,提升了畜產品市場競爭力,為實施生態畜牧業品牌戰略打下基礎。(3)畜牧獸醫體系建設情況。畜牧獸醫體系和人才隊伍肩負著全縣畜牧技術推廣、動物疫病防控、畜禽產品質量監管等重要責任,是保障生態畜牧業綠色發展、健康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全縣已建立縣、鄉、村三級畜牧獸醫衛生防疫體系。玉屏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縣動物衛生監督所、縣畜牧技術推廣站、縣獸藥飼料監察所、縣質檢站等機構,為生態畜牧業健康發展提供了保障。
二、生態畜牧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1.畜產品檔次和質量不高,市場競爭力弱。畜禽品種缺乏當家品種、主打品牌和知名品牌,導致優質畜產品市場競爭力弱。在養殖投入品、生產、運輸、屠宰加工、銷售各個環節未建成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網絡平臺,造成畜產品監管人力不夠、監管難;部分養殖場戶對畜產品質量安全意識不強,未做好生產記錄,未嚴格按照用藥安全間隔期使用藥物,未按規定做好進出臺賬記錄,導致畜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難度加大。
2.畜牧產業融合不夠,畜產品轉化增殖率低。玉屏縣與生態畜牧業配套銜接的加工、餐飲服務業、流通等行業沒有同步協調發展,特別是在產品精加工上還處于空白,仍然停留在原產品銷售上,即使加工,也只是簡單的初加工或粗加工,產品轉化值低;缺乏集加工、冷鏈物流、倉儲、研發、養殖體驗、服務為一體的高標準、影響大的現代特色畜牧產業園區。導致了生態畜牧業一二三產業發展難以融合,影響了產業化發展。
3.畜禽養殖環保壓力依然嚴峻。玉屏縣近幾年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建設重點放在沼氣池建設上,大部分養殖場在沼液深度處理和利用方面配套設施不完善,處理不徹底。農戶存在想用但又不敢用沼液的情況。因為缺乏相應的技術指導,不同的農作物、不同肥力的土壤到底該施用多少沼液,農戶心里沒底,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心里也沒底。因此,必須加強相關配套知識的學習與研究,更好滿足生態畜牧業發展需求,更好促進玉屏縣生態畜牧業發展。部分養殖業主的環境保護主體責任意識依然不強,不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只片面追求經濟效益,不愿意投資建設治污設施,或者對現有糞污處理設施設備管護不當,“干濕分離、清污分離和雨污分離”不徹底,等靠要思想較為嚴重,影響治污成效。
三、推進玉屏縣生態畜牧業發展的建議
1.做強做精生豬產業。以玉屏溫氏畜牧有限公司為引領,建立“資源—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的產業循環型融合模式。整合科技推廣機構、科技特派員等資源,組織力量開展產業關鍵技術科技攻關,重點突破生豬品種培育與選育、新技術開發應用等方面的“瓶頸”。積極探索和創新養殖技術推廣機制,把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滲透到現代山地生態畜牧業產前、產中、產后的每一個環節,集成以生豬為主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全面提高科技成果的轉化率和貢獻率。
2.按照“以草帶畜、以畜促草、草畜并進”的思路大力發展牛養產業。以實施基礎母畜擴群增量為抓手,發展農戶適度規模母畜養殖,建成一批母畜繁育基地,促進牛羊數量穩步增長。積極推進糧改飼試點,實行農牧結合、種養循環、草畜配套。完善扶持政策,增強支撐保障能力,保障在良種繁育、飼草資源開發利用、保險等薄弱環節,探索建立長期穩定的扶持政策及肉牛肉羊保險制度,提高抵御風險能力。
3.挖掘油茶林地資源,積極發展生態家禽。充分利用全縣20余萬畝的油茶林地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節約型、健康型、生態型的家禽產業,培育“原生態環境、原生態養殖、原生態風味”的地方生態家禽特色品種,探索應用油茶林下養殖的綜合配套技術,開展養殖技術培訓,提高農民科學素養,為農業結構調整營造良好的科技氛圍和人文環境,著力打造“茶樹雞”生態養殖基地和高端品牌畜禽產品,提高市場競爭力強。
4.推進生態循環模式,助推綠色發展。結合當地資源稟賦,將山水林田湖等自然生態系統與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有機結合,推進“畜—沼—菜(果、藥)”“畜—肥—菜(果、藥、茶)”等高效生態循環模式建立,促進畜禽養殖廢棄物“定點儲存、定點加工、定向應用”。通過生態循環工程建設,力爭將玉屏縣打造成為全國生態畜牧業綠色發展示范縣。
5.加快推進市場體系建設,拓展畜禽產品營銷渠道。建立一批畜禽產品直營店、專銷區、綜合交易市場等,支持以企業為主體,在省內外等地建立銷售渠道,提高省外市場份額。引導企業參加名優畜禽品牌評選活動,加大市場推廣力度,充分利用東西部協作良好機遇,大力推進畜禽產品產銷工作,讓“玉貨”出山。
6.發展智慧生態畜牧業。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充分利用大數據等“互聯網+”支持生態畜牧業經營主體,并建設一批“智慧生態畜牧業”示范基地,提高畜牧養殖自動化、智能化生產水平。同時,推進畜產品電子商務,加快信息技術在生態畜牧業領域的運用,有效促進生態畜牧業電子商務、互聯網和物聯網健康發展,產業升級。
7.強化畜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筑牢生態畜牧業綠色發展屏障。不斷提高獸醫實驗室裝備和檢測水平,支持養殖業主完善檢測設施設備,鼓勵動物防疫專業合作社等第三方機構開展獸醫社會化服務,確保全縣無重大動物疫病的發生。建立畜禽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平臺,落實承諾制度,完善養殖檔案及投入品使用情況等各種記錄;嚴厲打擊非法添加和使用違禁藥物行為。
作者:周忠鳳 吳繼標 單位:貴州省玉屏侗族自治縣畜牧養殖產業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