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業基本建設項目管理問題及建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國家對農業領域重視程度的提高,科研單位承擔的農業基本建設項目越來越多,項目執行過程中存在各種情況,不同程度地影響了項目的執行效果,也凸顯了單位管理方面的問題。本文從財務管理角度,分析了農業基本建設項目執行中存在的問題,給單位財務人員和領導提供了優化農業基本建設項目管理相關建議,以降低財務風險。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越來越重視,財政投入越來越大,科研單位承擔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和改善項目越來越多,項目規模越來越大。這一舉措大大改善了農業領域基礎設施條件,夯實了農業科研的基礎條件。在實際工作中,農業基本建設項目實施過程中發生的各種情況,暴露了項目執行中各個環節的管理問題,給財政資金造成了不同程度的風險[1]。農業基本建設項目的高效執行,需要科學有效的財務管理,通過理順項目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剖析原因,探索提高單位財務管理的有效手段尤為重要。
1農業基本建設項目執行存在的問題
1.1項目前期工作不扎實,執行進度緩慢
1.1.1項目立項不充分。部分農業科研單位農業基本建設項目的立項依據不夠充分,缺乏實地調研考察。項目立項時未能從單位的科研需求出發,未充分考慮立項的必要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目前,農業基本建設項目實行三年滾動規劃編制,項目編制預算時,不一定能在下年度就能得到經費安排,因而項目立項時必須充分考慮單位的科研頂層設計需求,按照從基礎到個性需求的順序,優先保證科研的基礎設施要求,再保證科研的個性需求。如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環境與植物保護研究所某科研基地,從實際出發,按照單位對該科研基地的科研規劃,在編制年度財政預算規劃時,優先將科研基地的道路、水電等基礎設施安排到位,為今后開展相關科研工作提供必備基礎條件[2]。
1.1.2項目設計不合理,項目執行有困難。部分項目立項時未充分考察并做可行性研究,到了設計階段才發現不具備實施條件,造成項目執行困難。如某科研單位為了改善科研基地的水供應,計劃引進市政水,但項目立項前期未做好調研工作,項目實施時才發現市政供水未在該項目預期位置,無法按計劃及時執行。
1.1.3招投標工作不扎實,容易造成流標。根據國家招投標相關規定,施工單項合同估算價在400萬元以上,重要設備、材料等貨物的采購單項合同估算價在200萬元以上,勘察、設計、監理等服務的采購單項合同估算價在100萬元以上,必須進行公開招投標。然而,部分項目招投標資料未能從實際需要出發制定科學有效的參數,容易造成流標。此外,招投標工作有一定的時限要求,部分項目完成招投標工作時,項目執行期已經過了1/3或者更長,留給項目的實際實施時間比批復時間縮短,是造成項目執行緩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1.2項目執行不規范,造成項目執行風險加大
1.2.1付款手續不齊全,支付的工程款超過項目實際進度,增加了財政資金的風險。部分單位為了加快預算執行進度,付款時部分手續不齊全,或者存在超項目實際進度付款等現象,加大了財政資金的執行風險。
1.2.2未按初步設計概算批復執行,項目實施隨意性較大。農業基本建設項目執行過程中雖然存在不確定因素,但發生部分工程量簽證是正常現象。部分單位為了其他目的拓寬了項目的實施范圍或者增加了不必要的工程量簽證,項目執行隨意性較大,加大了項目執行風險。
1.2.3項目竣工驗收后資產交付不及時,國有資產未能及時入賬。根據基本建設項目相關管理辦法,項目完成竣工驗收后,達到預定使用狀態時,可根據暫估價值先交付使用資產,待批復后調整資產價值。然而,在實際工作中,部分單位完成工程驗收后,執行部門就認為項目已經完成,自己的工作已經完成,后續工作也不再跟進。加上財務人員未參與到項目執行管理中,經常造成工程驗收后未能及時交付資產,甚至未能按照要求及時進行竣工財務決算等工作,加大了項目執行風險,造成國有資產未及時入賬。
1.3單位內部控制機制不完善,執行過程缺乏監督
部分農業科研單位由于對農業基本建設項目重要性認識不足,單位內部控制機制不夠健全,項目執行過程中缺乏有效的監督管理,造成管理脫節,使項目執行存在較大風險。檢查發現,部分單位的農業基本建設項目存在現場資料不完整、工程量簽證或會議紀要不全、財務報銷手續未完善以及工程完成后未及時交付資產等情況,都是項目執行過程管理脫節所致。
1.4專業管理人才缺乏
一是基本建設管理人才缺乏。雖然近年來部分農業科研單位已經針對性地招聘工程方面的專業人才,但由于單位的特殊性,人才流失率較高,造成部分單位基本建設領域工作的非專業人員仍占不小的比例。另外,基本建設管理人員頻繁輪崗,造成項目執行過程前后交接不順,加大了項目執行風險。二是財務管理人才缺乏。實際工作中,很多單位的財務人員未參與基本建設實際執行過程,對項目的建設過程了解較淺,只是在付款時根據相關資料進行形式資料的判斷,無法對項目實際進度做出準確判斷,也無法知道項目竣工驗收情況,工作較被動。受上述因素影響,農業基本建設項目實施過程中,經常出現預算執行乏力、項目檔案資料不全、項目執行完成后未及時交付資產等情況,影響了項目執行的最終效果,加大了項目執行的財務風險。
2建議
2.1加強頂層設計,堅持績效目標導向
農業基礎設施應該圍繞單位的科研頂層設計,有目標、有計劃、分階段、分步驟地改善和提高科研基礎設施環境。比如,科研基地建設項目,可以根據單位對該基地的科研規劃,讓使用基地的科研人員,基于科研目標實現所需要的各項基本條件而進行實地考察和測算。可以參觀考察其他單位同類基地的先進經驗,真正做好從科研實際出發,提高項目可行性,建設科學的實用型科研基地。近年來,國家開始對財政項目進行績效評價,通過執行單位制定的績效目標、單位自評和第三方評價等方式,對項目執行情況和單位承擔項目能力等情況進行評價,執行單位可根據績效評價結果,分析執行中的薄弱環節,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實強化薄弱環節的管理,優化項目執行效果。上級管理部門可通過對項目的績效評價結果,充分考慮單位承擔農業基本建設項目的能力,按照中期規劃的滾動預算,以3年為一個周期考慮項目單位實際承擔項目的能力,來決定該單位是否繼續承擔相關基本建設項目。
2.2規范預算執行,加強過程管理
首先,農業基本建設項目要嚴格按照概算批復執行,減少不必要的工程量簽證。其次,加強資金付款審批,規范付款手續,按照項目實際進度進行付款,確保財政資金的安全性。再次,可成立專門的基建管理小組,對項目執行中的問題進行集中商討,事項重大的應提交單位領導決策機構進行決策,做到有決策、有依據進行變更[3]。另外,加強項目執行中的過程監督和管理,不僅要對項目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還要對項目執行現場進行管理,及時整理歸檔現場資料,方便項目后期工程結算及驗收的順利進行。
2.3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形成有效監督機制
各單位要根據機構設置情況以及實際業務情況,逐步建立并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并根據實際情況的變更定期修訂完善內控機制,使項目執行各環節環環相扣,每個環節都認真履行本職義務,并形成相互監督、相互促進的良好態勢。另外,定期對現存的制度文件進行“費改立”,及時清理“僵尸”制度,根據國家最近政策以及科研人員的實際需求,制定科學可操作性強的制度。
2.4建立優質高效專業的人才隊伍,提供人才保障
人才是單位發展的基礎,建立一支優質高效專業的農業基本建設人才隊伍,是做好農業基本建設項目的必要條件[4]。另外,對財務人員進行基本建設相關知識的培訓,加深財務人員對基本建設項目的過程了解,讓財務人員參與項目執行,隨時掌握項目進度,有利于項目施工環節付款和后期交付資產等各環節工作的有效銜接。
3參考文獻
[1]彭福生.農業現狀及農業基本建設項目財務運行管理[J].經濟研究導刊,2018(23):37-38
[2]李清芝.淺議加強農業基本建設項目財務管理[J].農民致富之友,2018(23):204
[3]孫成英.農業基本建設投資項目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18(15):177-178.
[4]高倩玉.農業基本建設項目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建議[J].中國農業會計,2016(5):4-5.
作者:符靜靜 單位: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