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機械通氣治療重癥心力衰竭臨床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關于采用有創機械通氣治療方案對ICU重癥心力衰竭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評價。方法:將2017年1月~2019年4月來本院接受治療的35例ICU重癥心力衰竭患者作為觀察組,對所有患者均通過有創機械通氣方案進行治療,選擇同期來本院進行治療的另外35例ICU重癥心力衰竭患者作為對照組,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均選擇采用常規的療法進行干預,對兩組患者經不同治療以后,臨床效果進行比較。結果:經過治療以后,本文觀察組患者的HR(心率)為(84.25±2.7)次/min,對照組為(98.71±3.82)次/min,P<0.05;觀察組患者的R(呼吸頻率)為(20.41±2.23)次/min,對照組為(29.18±4.56)次/min,P<0.05;對兩組患者經過不同治療以后的SpO2(經皮動脈血氧飽和度)、LVEF(左心室功能)、SaO2(動脈血氧飽和度)、BNP(心衰定量標志物)等相關指標進行比較,觀察組明顯比對照組更優越,P<0.05,存在統計學差異性。結論:對ICU重癥心力衰竭患者治療時,通過有創機械通氣方案進行干預,能夠有效地幫助患者改善心率和呼吸頻率,綜合改善患者各項指標,對于提升治療效果,保證治療的價值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有創機械通氣;ICU重癥心力衰竭;臨床治療效果
在重癥監護病房當中,重癥心力衰竭患者的病癥相對嚴重,對患者的生命安全產生嚴重威脅,甚至容易導致患者在病變過程中繼發各種并發癥,進一步加重了對患者身體和心靈的損害,臨床增加了死亡的發生率[1]?,F如今ICU對重癥心力衰竭患者采取的常規治療措施很難在根本上保證治療的效果,本文所以針對于此分析有創機械通氣方法應用在重癥監護病房當中重癥心力衰竭患者治療當中的效果,并將主要研究情況進行如下的報告。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將2017年1月~2019年4月來在本院進行治療的ICU重癥心力衰竭35例患者作為本文觀察組,患者年齡58~79歲,平均(66.8±6.9)歲,觀察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2例;另外選擇同期來本院進行治療的35例ICU重癥心力衰竭患者作為本文的對照組,年齡56~78歲,平均(67.5±7.2)歲,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3例。本文兩組患者經臨床檢驗診斷均被確診為重癥心力衰竭,所有患者入住本院重癥監護病房同時符合重癥監護病房的入住條件,診斷符合該病癥的標準,經過統計學軟件檢驗,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意義,P>0.05,可比較。
1.2方法
對所有患者均進行常規的干預,用藥呋塞米、ARB或ACEI、醛固酮受體拮抗劑、正性肌力藥物、血管擴張劑等常規進行治療。根據患者實際情況,盡早發現患者的心衰誘因,并對患者的臟器受累狀況進行及時評價,以便于幫助患者糾正體內環境紊亂的情況,促進患者病癥的及早康復。對所有的觀察組患者需在此基礎上應用,有創機械通氣方法進行治療,為患者選擇采用PB840機械通氣呼吸機,為患者調整機械通氣模式為A-C模式,并且設置通氣支持的參數,應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合理進行調整。潮氣量設置為6~8mL/kg,設置5~15cmH2O呼氣末正壓。對呼吸頻率設置為12~20次/min,呼吸的吸氧濃度設置為40%~100%。患者心力衰竭癥狀得到改善以后,可逐漸的對呼吸機支持的參數和通氣模式進行下調,并且輔助適當的鎮痛鎮靜藥物,并為患者進行脫機可能的評估,并在適當的時候為患者進行呼吸機的撤離。
1.3觀察指標
對本文所有患者經不同治療之后的HR、R、SaO2、SpO2、LVEF、BNP等相關指標進行分析和比較[2]。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統計學軟件IBMSPSS25.0對本文所有數據進行統計學檢驗,并進行計量資料的統計,計量值檢驗采用t檢驗,χ2檢驗計數值,P<0.05說明兩組數據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經過治療以后,本文觀察組患者的HR(心率)為(84.25±2.7)次/min,對照組為(98.71±3.82)次/min,P<0.05;觀察組患者的R(呼吸頻率)為(20.41±2.23)次/min,對照組為(29.18±4.56)次/min,P<0.05;對兩組患者經過不同治療以后的SpO2(經皮動脈血氧飽和度)、LVEF(左心室功能)、SaO2(動脈血氧飽和度)、BNP(心衰定量標志物)等相關指標進行比較,觀察組明顯比對照組更優越,P<0.05,存在統計學差異性,見表1。
3.討論
在ICU重癥心力衰竭是比較危重的一種病癥,這種病癥具有較高的病死率和致殘率,所以會對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安全產生嚴重的威脅,臨床要重視對這種病癥的治療。有研究通過調查得出,對ICU重癥心力衰竭患者治療時,應用常規治療方案只能將患者的病情進行部分的緩解,但卻無法改善患者的具體臨床癥狀,所以容易導致患者病癥反復發作,治療周期大大延長,對于患者的身體和心靈康復產生嚴重的阻礙。所以在此基礎之上,本文主要分析通過有創機械通氣方法對患者進行治療所取得的效果。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所取得的治療效果相對于對照組而言更優,因此能夠說明為患者進行有創機械通氣治療的價值性和可行性。通過有創機械通氣治療方案進行治療,可以幫助患者進行心肺功能的改善,可以促進患者的治療效果的整體提高,這是一種人工機械通氣裝置,它能夠通過鎮靜和鎮痛方案來幫助患者進行自主呼吸運動的控制,因此能夠使得到達患者肺內的氣體產生交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人體的損耗,促進呼吸功能的盡快恢復。有創機械通氣治療方案能夠通過呼氣末正壓來增加平均氣道壓力,來促進患者肺泡內壓力的增高,這樣就能夠減少肺泡的毛細血管滲出,減輕了患者的間質性水腫,也有效地減少了氧交換的彌散距離。這種治療方案能夠促進對患者氧合功能和血氧飽和度的改善,所以具有減少患者呼吸肌做功,緩解組織缺氧的重大的作用。通過有創機械通氣方案的應用,能夠幫助患者改善小氣道的閉合癥狀,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患者肺內的分流,對于改善患者肺泡的萎縮具有重要價值,同時也對患者的通氣血流比例進行改善。同時這種治療方案可以改善患者因為肺內分流而導致的低氧血癥。通過有創機械通氣方案,能夠增加患者的胸內壓,可以減少心室的跨壁壓,這對于減少患者的靜脈回心血流量具有重要意義,所以也能夠促進患者新的排放量增加改善心功能。綜上所述,對ICU重癥心力衰竭患者治療時,通過有創機械通氣方案進行干預,能夠有效地幫助患者改善心率和呼吸頻率,綜合改善患者各項指標,對于提升治療效果,保證治療的價值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陳鵬.分析有創機械通氣治療ICU重癥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J].心血管外科雜志(電子版),2018,7(3):413.
[2]胡晨虎,沈利,葉天航,等.有創機械通氣治療ICU重癥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分析[J].現代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2018,2(11):34.
作者:包紅珠 史亮 單位:北部戰區總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