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鋼琴教育的學科建設思路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來年,隨著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越來越高,來源于歐洲的經典樂器——鋼琴迅速進入了大家的視線,并在國內迅速發展。但目前國內鋼琴教育的學科建設略顯薄弱,本文對鋼琴教育學科建設的重要性以及主要內容進行闡述,以促進鋼琴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
【關鍵詞】鋼琴教育;學科建設;重要性;主要內容
一、鋼琴教育學科建設的重要性
(一)鋼琴教育學科的建設,有助于鋼琴教學內容的系統性和完善性,有利于受教育者更好地駕馭鋼琴。由于鋼琴教育學科的建設講求系統性,所以一旦鋼琴教育學科系統完善后,受教育者不再是淺嘗輒止,不僅積極學習鋼琴教學內容,更把一部分精力放在鋼琴的整體構造和發聲原理的研究上,由“藝術生”轉換為“機械師”,這一角色的轉變,一方面有利于鋼琴演奏者演奏出更為和諧優美的樂曲,使演奏更具張力[1];另一方面還可以促進學科間的交叉和互補,豐富知識內容。比如,在鋼琴演奏的過程中,踏板的重要性尤為顯著,控制不好踏板,一切的演奏將略顯生硬和突兀,在鋼琴教學中,如果能夠系統引入踏板的機械構造和發音原理的教學,鋼琴教學者稍微再加入踏板的技巧,這時,受教育者將會輕松掌握技巧并能夠較為熟練地運用。
(二)鋼琴教育學科的建設,有助于鋼琴教學目標的明確完成。目前,大部分的鋼琴教育學科建設參差不齊,在鋼琴教學目標的制定上,現實鋼琴教學情況與目標定位嚴重脫節,鋼琴教學目標不明確。另外,很多鋼琴教學者的能力高低不一,對受教育者的目標定位沒有統一的標準。鋼琴教育學科的建設,一方面有助于鋼琴教學目標的完善,利于受教育者對教學目標的完成;另一方面,鋼琴教育學科的建設,還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對鋼琴教學工作者提出與教學目標相一致的要求,促進鋼琴教學工作者授課能力的提高。
(三)鋼琴教育學科的建設,有助于對鋼琴演奏作品的系統把握和鋼琴教育理論水平的提高。鋼琴自18世紀發展起來之后,已有近300年的歷史,這期間各個時期也有各自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2],為了在演奏風格上更好地體現原創作者的神韻,需要用原有的琴弦或風格相近的琴弦進行原作品的再現,例如對海頓、巴赫、莫扎特等鋼琴作品的演奏,有助于對不同時期不同風格鋼琴作品的系統把握,這也歸功于鋼琴教育學科的系統建設。另外,隨著鋼琴教育學科的建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鋼琴教育理論水平的提高,更好地指導鋼琴教學實踐,促進鋼琴教育事業的發展。
二、鋼琴教育學科建設的主要內容
(一)鋼琴課程內容的建設。鋼琴教學學科的課程內容包括三個方面[3]:第一是欣賞作品內容,第二是技巧方面的內容,第三是知識方面的內容。在欣賞作品內容方面,要依據系統性,選擇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鋼琴作品作為欣賞內容,讓受教育者在思維方面得到啟發,明白古典美與藝術美的差別,提高受教育者的欣賞鑒別能力。在此基礎上,逐漸把不同風格的鋼琴作品系統歸類,針對不同風格,進行相應的課程設置。在技巧方面,不同的作品在不同的時期藝術特點迥然不同,例如肖邦、莫扎特、巴赫在不同時期的作品差別較大,在實際演奏中也有較大不同,在技巧內容方面的建設,要結合豐富的文化作為背景材料,充分利用技巧內容去體驗經典作品。在知識內容方面,要體現理論思考的高度,強調藝術理論知識和技法理論知識。
(二)鋼琴教學思路的建設[4]。鋼琴教育學科在以人為本教育模式下,要體現出系統的思路。思路決定出路,鋼琴教育事業的發展,如果沒有好的鋼琴教學思路方面的建設,一切都將成為空談,未來鋼琴教育事業的發展也將岌岌可危。鋼琴教學思路的建設要重點考慮以下幾個內容:第一,鋼琴教學思路要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結合國內鋼琴教育發展實際,進行思路方面的規劃;第二,鋼琴教學思路要體現前瞻性。第三,鋼琴教學思路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促進鋼琴教學的大眾普及化,才能真正體現鋼琴對人最本質的功能。
三、結語
未來鋼琴教育事業的發展,離不開鋼琴學科的建設。在鋼琴教育學科的建設過程中,不能忽略教育的本質,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促進鋼琴受教育者能力和素質的整體提高。另外,鋼琴教學學科的系統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應該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進行系統的規劃并重視鋼琴理論水平方面的建設工作。
參考文獻:
[1]牟媛.中國的鋼琴教育歷程探究[J].藝術探索,2008,(03):71-72.
[2]衛昕,劉宇紅.淺談國內外鋼琴教育[J].大眾文藝,2011,(15):228-229.
[3]周錦利.鋼琴教育的學科建設初探[J].藝圃(吉林藝術學院學報),1994,(01):26-30.
[4]李浪.近代以來鋼琴教育在中國的萌芽與發展[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3):338-339.
作者:張添添 單位:上海師范大學天華學院教育與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