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本科院校選課管理工作學年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選課管理是教務管理工作中的核心部分,直接影響整個教務運行的成效。對學年學分制下的選課管理工作進行了探究,選課管理具有持續性、動態化、對教務系統高度依賴性等特征,同時存在學生對選課工作意識不高、選課信息不對稱、選課系統具有局限性等主客觀問題,要加強選課系統的信息化建設,形成有效監控和反饋機制,同時提高學生的選課管理意識等。
關鍵詞:學年學分制;選課管理
1引言
地方高校的本科教務管理工作內容主要包括培養方案、教學安排、考務管理、成績管理、學籍管理和教學考評等;其中教學安排是最為關鍵和重要的板塊,是學校順利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核心關鍵部分。將其細化,教學安排又包括開課計劃、選課管理、課表編排、調停課管理等內容,其中選課管理是教學安排管理的中心工作,對于整個教務管理工作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選課管理工作的準確性,直接影響著整個教務運行體系的質量和成效。選課管理,指的是學校教學管理人員根據教學計劃,列出每學期的開課情況,運用綜合教務管理系統,安排授課老師以及管理學生選課的過程。學年學分制下的選課管理,突破了學年制下固定選課模式的局限,加大了學生選課的自主選擇權,給選課管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挑戰。
2學年學分制下選課管理的特點
近些年,國家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提出了“推進和完善學分制”的任務要求,從各高校迫切推行學分制建設以來,某些師資雄厚、課程資源豐富、教務系統發達等各方面條件充足的“雙一流”高校已經實施了“完全學分制”,如深圳大學、中山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而大部分地方高校,由于諸多制約因素,基本上實施的是“彈性學分制”或“學年學分制”等。其實,根據地方高校的實際情況,以學年學分制來替代完全學分制和學年制的教學管理模式,這不失為一種結合校情的學分制教學管理改革。以廣西民族大學為例,學年學分制限定學制還是四年,彈性學制6-8年,規定了通識必修課和專業必修課,開放了通識選修課和專業選修課,設置了專業任選課,體現了一定的靈活性和選擇多樣性,打破了學年制下的長期固定的強制性的課程選課模式。同時,學分制教學管理的改革,尤其是選課模式發生巨大的改變以后,教務管理中選課工作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呈現出幾個明顯的特征。
2.1選課管理持續性
這一特征主要表現為大學四年中每個學期的選課管理工作都是持續的,不間斷的。學分學年制下的選課制,加大了選修課的課程庫資源,提高了學生選課的自主性,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時間精力和學習目標等去選擇任意學期開設的選修課程,這種課程選擇的不固定性導致了選課管理工作的持續性。整個學期的選課管理工作,包括學期初對重修學生選課學分核對和系統錄入;學期中學生選課的核對,核對的內容按課程性質來分有通識必修課、通識選修課、專業必修課和專業選修課的核對,按學生的學籍異動情況來分,有轉專業學生、降級學生、“3+1”出國學生、休學或復學學生、輔修生、國外留學生等的選課核對;學期末則是對下一學期的所有在校生的通識選修課和專業選修課的大量統計和錄入工作。
2.2選課過程動態化
學年制模式下,所有學生的課程設置都是統一的,規定了每個學期必須要完成的公共課和專業課有哪些,且必須在哪個學期完成,這樣,或許選課管理工作在入學初就可以用系統預置四年課程。但是學年學分制下的選課過程卻發生了改變,雖然也是要求在四年內完成所需課程,但由于通識選修課和專業選修課的課程可供選擇,同時跨專業的相似課程可進行課程學分互換,這些改變都使得選課過程一直處于動態化運行中。換句話說,選課的預置、正選、補選、改選、退選這些過程在整個教育教學運行過程中都是處于動態化管理。
2.3選課操作對教務系統高度依賴性
學年學分制下的選課工作,必須是建立在學生、教師和課程三者互通互聯的平臺之上,這就對教務系統的信息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務系統里所包含的學校課程資源庫能夠準確無疑地反饋給學生選課系統,學生能夠登錄系統自主選課,教學管理人員可以登錄教務系統查詢和核對學生的選課,同時科任教師能夠從自己的教務系統看到學生的學號、班級專業、姓名基本信息以及課程的性質、學分、學時等基本信息。其次,教學管理人員作為協調科任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第三方,學年學分制下僅憑人工手動造表開展選課管理工作,那要耗費巨大的人力,而利用教務系統進行的一系列選課管理工作,能夠極大提高選課管理工作的效率,實現教育教學的有效運行。
3學年學分制下選課管理存在的困境
3.1學生對學分制選課的重視度不夠,導致了選課管理工作的大量返工
剛進入大學的學子從小學到高中已經習慣被動式地接受學校妥當安排的課程和作息時間,對于學分制下的選課制度:一是思想上沒有完全轉變為自主選課的“主人翁”意識,對學校教學管理相關部門和人員有很大的依賴性;二是對本校選課制度缺乏全面的了解,不關心學校下發的選課通知,不懂得選課系統的開放時間,不清楚選課各階段的工作內容,不去管選課核對的結果如何。這些直接導致了教學管理上因學生盲目選錯課或者與課表沖突需要退改選、未在規定的選課時間段正選需要補改選等工作大量返工,不僅造成了課程資源的浪費,同時也給選課管理增加了一定的工作量,影響了選課管理的工作效率。
3.2學生選課、老師教學以及選課管理工作人員三者之間信息不對稱,系統缺乏有效的反饋機制
學生的選課系統、老師的教學系統以及選課管理工作人員的教務管理系統分別承擔不同角色,三者之間很多信息資源無法互通互查。首先,學生的選課系統是問題源頭。學生選課有時會因系統錯誤或個人失誤造成錯選,出現這種情況后,教務系統沒有相應的反饋機制去提醒學生核對或檢查出錯誤選課,也沒有相應的反饋機制給任課老師和選課管理工作人員進行后續管理和補救工作。一些核對意識不高或對自己選課不充分了解的學生就會出現選上課不去上課,任課老師給0分處理;沒選上課去上課,任課老師錄不了該生成績等教學事故。其次,科任老師的教務系統是問題關鍵。科任老師在開學初第一次上課,就會在系統下載學生考勤名單,并以此考勤。然而,由于開學后一周重修工作、選課工作的開展,很多學生的選課發生了改變,重修生增選了課程,降級生退選了課程等,直接導致了科任老師的考勤名單發生變化,但是這些變化的名單在系統中并沒有區分標志來提醒老師是否是增加的學生還是現有的學生,如變化名單達到一定的數量,則會給科任老師帶來考勤上的不便和低效。最后,選課管理工作人員的教務系統是問題的綜合。學生的選課問題、老師的考勤問題歸根結底要通過選課管理人員解決,所以這些問題都要能夠及時地反饋到選課管理人員的教務系統,以便進行有效管理,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管理端只能通過個別學生的反映被動地去核查該生的選課情況,并沒有相應的學生選課錯誤或異常的提示來讓選課管理人員進行實時監控和主動核查,這種臨時處理危急狀況的方式給教學管理人員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和工作量。
3.3教務系統對于一些選課上的特殊狀況無法靈活處理,存在一定的局限
選課系統對于所有學生的通識必修課、專業必修課,按照學期開課計劃,以班級為單位,采取系統預置的形式,給所有學生選課。這樣極大地提高了選課管理工作效率,基本上保證了每個學生的必修課開課無一遺漏。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問題,若班上有降級、轉專業、休學或復學等特殊學生,那么系統也同樣會預置這些學生與所在班級相同的必修課。舉個例子,史XX原是16級市場營銷01班的學生,大二降級到2017級市場營銷,那么2017級第一個學期的必修課同樣也會預置給史XX,這使得史XX必修課重復選課,這就需要選課管理人員從后臺退選,若二級學院涉及的特殊學生數量較多,那么必定會加大選課管理人員的工作量;若學生到老師錄成績時才來反映,更有可能造成教學事故。
4結語
選課管理工作是教務管理工作中重要和關鍵的部分,選課工作的準確與否直接影響到學生成績的錄入,也直接影響專任教師的教學結果。選課管理工作涉及大規模的學生數量,種類豐富的課程資源以及強有力的師資隊伍安排,這都是單靠人力無法完成的,需要依靠完善發達的綜合教務系統,尤其是要加強選課系統的穩定性、有效監控和反饋機制,同時,也要提高學生在選課和選課核對方面的意識度,提高科任老師對學生選課考勤的規范管理,提高教秘的業務素質和積極性等,才能高效完成選課管理工作。
參考文獻
[1]孫娜.試論學分制模式下的高校選課管理[J]新課程研究,2017,(02):120-121.
[2]孫曉磊,高晶.學年學分制模式下的高校選課問題研究[J].內江科技,2018,(2):94,118.
[3]張弢.談選課制在教學管理中的雙刃劍作用[J].遼寧師專學報,2008,(2):119-120.
作者:彭鑫 單位:廣西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