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堅持“學”“術”并重的創新學科建設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2011年4月,新修訂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2011)》,將原屬文學門類的藝術學科從文學門類中獨立出來,成為新的第13個學科門類,即藝術學門類。藝術學作為新興的學科門類,其學科體系的核心內涵大體可以歸結為“學”(藝術理論)與“術”(藝術創作)兩個層面。長期以來,在藝術教育領域大多存在著重“術”輕“學”,“術”強“學”弱的傾向。因此,加強藝術學理論學科建設,創新藝術學理論學科建設路徑,做到“學”“術”并重,促進藝術學門類下各一級學科的齊頭并進、協調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學”“術”并重;藝術學理論;學科建設;路徑
藝術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出現,肇始于19世紀末葉,一般認為形成于20世紀初期。被稱為“藝術學之父”的德國美學家康拉德•費德勒(KonradFiedler,1841-1895)認為,美學和藝術學是相互交叉但又相對獨立的兩個學科,因此極力主張將美學和藝術學區別開來;1906年,德國心理學家和美學家、柏林大學教授馬克斯•德蘇瓦爾(MaxDessoir,1867-1947)出版了《美學與一般藝術學》一書,并創辦了《美學與一般藝術學》雜志,標志著藝術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誕生。
1藝術學學科在中國的發展概況
最早將藝術學學科引入中國的是被譽為“中國藝術學之父”的宗白華先生。上世紀20年代,其從德國留學歸國后任教于東南大學,并于1926-1928年間撰寫了《藝術學》和《藝術學(演講)》兩個體系完備的講稿,首次在中國提出將藝術學從美學體系中分離,并以一個獨立的學科存在。自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學科體系建立伊始,藝術學便歸于文學門類之下。1983年3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公布的《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授予博士和碩士學位的學科專業目錄(試行草案)》,藝術學便是文學門類下四個一級學科之一。1990年10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公布的《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目錄》,藝術學依然作為一級學科被納入文學門類之下。1997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公布了修訂的《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目錄(1997)》,在藝術學一級學科下增設了藝術學二級學科,形成了兩個“藝術學”并存的格局,在某種程度上造成了概念的混淆和運用上的混亂。2011年4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全體會議通過《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2011)》,將原屬文學門類的藝術學科從文學門類中獨立出來,成為新的第13個學科門類。藝術學門類下設五個一級學科:藝術學理論(1301)、音樂與舞蹈學(1302)、戲劇與影視學(1303)、美術學(1304)和設計學(1305,可授藝術學、工學學位)。藝術學學科門類的“獨立”,在我國的藝術教育領域,是一項影響深遠的制度性變革,是我國藝術發展歷史與現實的必然選擇。有學者認為,藝術學從文學門類中分離,標志著藝術學已成為與自然科學學科互補共進的人文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我國藝術學科發展的肯定。藝術學門類的設置對我國學科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提供了更大的空間和自主性,同時也伴隨著新的思考。厘清和完善藝術學學科的學理建構,不斷加強藝術學理論等各一級學科的建設,是藝術學升格為門類之后的當務之急和首要任務。
2藝術學理論的學科屬性
在某種意義上講,藝術學學科體系的核心內涵可以歸結為“學”(藝術理論)與“術”(藝術創作)兩個方面,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藝術在人類的遠古時期就已經產生,不管原始先民們最初的藝術創作動機是什么,但無論是中國的“百獸率舞”“葛天氏之樂”,還是西方的“拉斯科洞穴壁畫”“阿爾塔米拉洞穴壁畫”都證明人類在遠古時期就有了藝術創作的實踐活動。當這種實踐活動達到了一定高度的時候,就必然出現理論上的概括和總結,中國古代的《樂記》《樂論》《文心雕龍》等都是有關藝術理論的著作。所以說,理論是實踐的產物,藝術理論就是關于人類藝術實踐活動的概括和總結。反之,理論產生后,勢必會對藝術創作實踐活動起到指導作用。一般來講,藝術學學科的框架結構由一般藝術學和門類藝術學組成。一般藝術學大體相當于《學科目錄(2011)》中的藝術學理論,而門類藝術學是指音樂、美術、戲劇、設計、舞蹈等各具體的藝術學科。我國著名美學家、哲學家馬采先生曾給一般藝術學以清晰的定義:“一般藝術學的研究絕不是對戲劇、音樂等特殊藝術現象的直接的探討,也不是對宋代繪畫或顧愷之等某一時代某一作家的具體作品的解剖分析,而是以藝術一般的抽象的概念作為對象作理論的考察。”藝術學理論是依托于藝術本體,以闡釋藝術的原理、批評、歷史,以及美學的本質為主要內容的學理性研究。藝術學理論的研究對象是廣泛的、綜合的,是以藝術的整體為主的,探討的是藝術的普遍規律,是對藝術現象及規律的概括和總結。但是,長期以來作為一般藝術學性質的藝術學理論在我國的發展相對薄弱,遠落后于各門類藝術學的發展,甚至混淆于各門類藝術學的“學”。不可否認的是,作為一般藝術學性質的藝術學理論,與各門類藝術學的“學”有著天然的和密不可分的緊密聯系,甚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叉融合。各門類藝術學的“學”,如音樂學、美術學、戲劇學、設計學、舞蹈學等是對具體各門類藝術學的史論研究,對藝術學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但藝術學理論絕不是各門類藝術學“學”的總和,二者不能互相替代。門類藝術學以其悠久的辦學歷史,豐富的人才培養成果,在我國的藝術教育領域已發展十分成熟,而且由于專業藝術院校人才培養的特殊性——專業藝術從業者,在客觀上造成了藝術學學科“術強學弱”局面的形成。因此,如何在不斷加強“術”的人才培養質量的同時,加快“學”的研究能力和水平,改變“術”強“學”弱的局面,做到“學”“術”并重應該是擺在我們面前一個迫切需要引起重視的問題。
3藝術學理論學科的建設路徑
中國的藝術學學科自建立以來,在藝術理論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但是,與西方藝術學100多年的發展歷程相比,中國的藝術學還比較年輕,所以也就還有比較大的發展空間。在我國進入新時代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時代背景下,理論創新如何引領藝術實踐,藝術理論研究如何呼應藝術創作的日益繁榮,是藝術理論學科建設和發展的神圣使命。加強藝術學理論研究,從根本上來講,應著眼于以下四個方面。
3.1明確藝術學理論一級學科的學科屬性,完善學理建構
客觀地講,一般藝術學或者藝術學理論,由于其脫胎的母體是美學,抑或哲學,所以其學科屬性必然是跨學科的、綜合的、宏觀的人文學科,這一點也是其與門類藝術學的核心區別。從《學科目錄(2011)》中我們可以看出,藝術學門類并沒有像文學、歷史學等學科門類那樣,設置中國史、世界史和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等中西歸屬十分明確的一級學科。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了藝術學理論是一個“綜合體”,并不適合,起碼在現階段不適合劃分出中國藝術理論或外國藝術理論等層次。以藝術的起源為例,無論是勞動說、巫術說、模仿說,還是游戲說、表現說,均是與人類最原始的或行為、或情感等因素相關。換句話說,我們無法將中國藝術的起源與整個人類藝術的起源割離開來。當然,我們并不排斥藝術學理論的“中國屬性”,只是由于藝術學學科的特殊屬性,在藝術學理論的某些領域,如藝術理論、藝術史等在整體上還是需要我們將之放在整個人類的藝術史論的框架之中。此外,關于藝術學理論和門類藝術學的“學”,如音樂學、美術學、舞蹈學、戲劇學、設計學等的差異,雖在內涵上相當明晰,但在實際研究中,還是存在相當的混淆。長期以來在藝術教育領域普遍存在的“不通一藝莫談藝”的說法固然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不可否認的是,其也在某種程度上對藝術學理論的研究造成了一定的局限,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藝術學理論的研究。藝術學抑或說一般藝術學獨特的學科屬性,注定了藝術學理論的研究要高于或包含各門類藝術學的“學”。藝術學理論絕不是簡單的、狹義的“藝術研究”或各門類藝術學“學”的總和,而是基于整個藝術學基礎之上的綜合的、宏觀的人文研究。
3.2堅持理論創新,將理論創新作為藝術學理論學科建設發展的首要任務
新時代催生新理論,新理論引領新實踐。在黨的報告中指出:“實踐沒有止境,理論創新也沒有止境。世界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中國也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我們必須在理論上跟上時代。”目前,我們國家正在大力推進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技創新、自主創新已成為新時代的重大主題,是加快我國成為科技強國的原動力。在這一大的宏觀背景下,藝術學理論的創新顯然是進入新時代的必然要求,也是藝術學理論可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堅持藝術學理論創新,既要繼承和發展中國傳統的藝術理論,也要借鑒和學習西方藝術理論的研究方法;既要注重作為一般藝術學的藝術理論與門類藝術學的音樂、美術、設計、戲劇、舞蹈、影視等內在關聯,又要注重藝術學與文學、歷史學、哲學、考古學、人類學等學科間的交叉融合,加強藝術的跨學科研究;既要關注中國藝術發展的最前沿,又要跟蹤世界藝術發展的最新動態。
3.3加快師資隊伍建設步伐,培養一批有著深厚理論功底、學術視野開闊的教師隊伍,乃是當務之急
由于藝術學理論學科的特殊性,要求一個人同時精通各門類藝術學,顯然是無法做到的。另一方面,是不是由于藝術學理論脫胎于美學,或者哲學,是一個有著大人文背景的綜合學科,而不去要求藝術專業背景呢?答案無疑也是否定的!一個完整的藝術學理論學科隊伍,理想的狀態應該有兩部分人組成:一是要有涵蓋音樂學、美術學、戲劇學、舞蹈學、設計學等門類藝術學的史論研究學者;二是要有文學、歷史學、美學、文藝學等相關背景的研究人員。這樣才能達到專業互補,從而促進學科的良性發展。作為門類藝術學的史論研究人員,要在自己的研究領域基礎上,不斷拓展研究思路,從而逐漸達到從某一單一的研究領域到上升至藝術的普遍規律。只有這樣,才能避免造成此“藝術學理論”非彼“藝術學理論”的混淆局面。應該說,門類藝術學的研究人員,在從事藝術學理論的研究時有著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因為門類藝術學的“特殊規律”實際上都蘊涵在一般藝術學的“一般規律”之中,他們很容易從一點突破,進而以點帶面,從“特殊規律”上升到“一般規律”。同時,有其他相關人文學科背景的研究人員,由于有著深厚的大人文學科素養和開闊的學術視野,方便他們站在宏觀的角度去審視藝術學科,從而在“一般規律”中發現“特殊規律”,并在此基礎上,深入到藝術領域的某一點或某幾點,做通做精。
3.4加快藝術學理論的人才培養是藝術學學科發展的基礎
在藝術學上升為門類之后如何更加均衡地發展是藝術學學科面臨的重要問題,藝術學理論人才培養的薄弱將嚴重制約整個藝術學學科的建設和發展,因此,藝術學理論的人才培養是整個藝術學學科發展的重要基礎。第一,對現有開辦藝術類專業的高校進行專業評估和整合,提高藝術類專業的入學“門檻”,特別是提高文化課成績的錄取分數線,打破長期以來存在的藝術類專業學生文化課成績偏低所帶來的文化素養低下的局面。第二,加強和完善藝術學理論研究生的培養能力和水平。研究生培養是藝術學理論一級學科人才培養的首要途徑。衡量研究生培養質量高低的唯一標準無疑是學位論文的質量,而論文的選題則是重中之重。好的藝術學理論的論文選題,必須符合藝術學理論的核心概念,即一是研究藝術的一般規律,二是對藝術的宏觀的、綜合的、整體的跨學科的人文學科范疇。此外,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其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學內容等均要符合藝術學理論的基本要求。第三,探討藝術學理論本碩連讀模式。和一般學科先有本科,后有研究生的人才培養機制不同的是,藝術學理論在較長一段時間內,是先有研究生層次,而沒有本科專業。直到2003年,北京大學在全國率先設置了藝術學本科專業,并作為試辦專業獲得了批準。2011年,北京大學以自主招生的形式,招收了10名藝術學專業藝術史論專業方向的本科生,這是全國首次招收藝術學理論的本科生。2012年,教育部正式設立了藝術史論本科專業。五年來,藝術史論專業“經營慘淡”,主要原因就是那些剛從高中升入大學的學生尚不具備足夠的能力來從事藝術學理論的研究,而且畢業時除了考取研究生外,基本無法對口就業。要想解決這個問題,筆者認為模仿醫學專業的招生辦法,探討本碩連讀的招生方式不失是一種好的辦法。
4結語
藝術學成為學科門類后,由于藝術學理論一級學科的先天不足,造成了藝術學學科整體發展的不均衡。如果不下大氣力加強藝術學理論一級學科的建設,就會進一步加劇“學”與“術”的強弱分化。只有不斷強化藝術學理論的研究,加快藝術學理論的人才培養,做到藝術學學科的“學”“術”并重,才能促使藝術學這一年輕的學科門類更好、更快地發展。
參考文獻:
[1]宗白華全集(第4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757.
[2]馬采.藝術學與藝術史文集[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77:7-9.
[3]邢莉.藝術學理論一級學科的解讀[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2).
[4]黃會林.關于中國藝術學科體系建構的思考[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09(6).
[5]高永亮.論中國藝術學科體系的內涵、外延和基本構架[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2(9).
[6]于平.藝術學:獨立學科門類的學域擴張與學理建構[J].中國文化報,2011(5).
[7]陳池瑜.理論創新:藝術學理論學科的根本任務[J].藝術百家,2011(4).
[8]楚小慶.藝術理論創新的文化意義[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12).
作者:劉振華 單位:吉林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