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國土資源管理測繪新技術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國土資源管理是一個國家對所轄區域進行地理信息管理的重要內容,通過國土資源管理測繪技術的應用則能夠更好實現國土資源的優化,對國土資源予以宏觀管理。本文就國土資源管理測繪新技術的應用進行分析,希望可以為國土資源的更好統籌提供借鑒。
關鍵詞:國土資源;國土規劃;測繪技術
一、國土資源管理測繪新技術應用重要性
(1)實現了工程測繪項目的技術革命。針對傳統測繪方法而言,因為精密儀器設備比較少,所運用的測繪理論缺乏科學性,基本利用人工開展測繪工作,這樣所存在的誤差比較大,一旦測繪數據產生重大錯誤,不單單很難保證工程項目的成功,還會浪費國土資源,情況嚴重的極有可能對區域國土資源的功能屬性做出改變,造成巨大的損失。為了促使國土資源管理工作得到更加良好的進行,研究人員立足于傳統測繪技術,開展了改進與創新工作,將其與智能測繪設備緊密聯系起來,將更加精確的數據提供給國土資源管理工作,加之,計算機軟件的應用,顯著提升了國土資源管理效率。
(2)完善了國土資源執法制度體系。利用測繪新技術,能夠動態化監控國土資源。利用衛星遙感技術,可以對重點區域國土資源監管工作,起到一定的強化作用,還可以對國土資源數據庫進行建設,通過計算機突出的處理能力,可以對國土資源的變化情況,開展實時對比活動。利用國土資源管理系統,能夠針對國土資源開發區所存在的問題,開展預警活動,自主上報違法行為,并對違法行為數據庫進行建設,健全土地執法制度,高效保護相關的國土資源。(3)國土資源管理中“3S”技術的應用。為了確保城市規劃和設計更具生態性,實現城市多功能分區建設,則需要對城市用地進行合理劃分,做好工業用地、商業用地、市政用地等土地的合理規劃,借助土地性質進行城市功能區分,讓城市的土地得到更好利用,讓城市更具多功能性,帶動國土資源管理效能的再發展。
(4)“3S”技術與宅基地測繪。在宅基地測繪工作中,利用“3S”技術,能夠確保無縫精準覆蓋工作的順利完成。通過這GPS定位技術,測繪工作人員可以在計算機中,錄入所有測量點的相關信息,進而以圖形化的形式呈現出被測宅基地的形狀、面積與位置。在對宅基地信息進行數字處理化工作之后,還可以與傳統信息開展比對活動,這樣國土資源部門就可以對農村宅基地的變化做出系統掌握,將更加優良的土地資源信息服務提供給城鎮一體化建設工作。
(5)“3S”技術與農田保護。為了對農田資源給予保護,針對我國現有農田,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分別開展了編后工作,并依次完成的測繪活動,通過移動定位設備與便攜式計算機,全國各地區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能夠測繪轄區內農田,將匯總數據上報至國土資源部,其負責集中管理的國家農田資源。利用相關工作的開展,國土資源部門對農田性質不可更改作出進一步確定,促使城鎮化建設工作更加科學。
(6)實時了解國土資源利用情況。將用于國土資源管理的衛星與遙感技術、GPS技術緊密聯系起來,針對全國的國土資源,能夠對其開展實施測繪活動。利用衛星通信系統,還能夠回傳有關信息。還能夠通過數字化的形式,將有關數據存儲于終端計算機之中,在此基礎上,以地理信息系統所提供的數據為依據,對三維立體國土資源圖像進行建設。利用遙感技術,可以對國土資源變化情形作出系統掌握,與國土資源管理軟件聯系起來,還能夠動態化監控某一重點區域。
二、國土資源管理測繪新技術應用策略
(1)早期準備工作。第一,計算面積。可以對《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技術規范流程》做出參考,通過橢球面積計算公式,將相關面積計算出來。第二,數據影像。在進行有關活動的過程中,運用的是正射影像圖件,屬于當地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全確權頒證項目,其所運用的正射影像數據的分辨率為0.5m,由當地測繪局統一提供該圖件,可以開展相關的修測或者補測活動。第三,軟硬件設備。在本次項目中,所運用的軟硬件設備比較多,其中,數據庫平臺、管理平臺、糧食功能區保護區管理信息系統、外業調查平臺與縣級兩區劃定電子政務系統屬于軟件設備的內容。臺式計算機、筆記本電腦、電腦平板、繪圖儀、打印機、汽車、GPS-RTK流動站以及其他相關配套設備屬于硬件設備的內容。
(2)基本技術路線。以省農業廳所頒布的有關條例為依據,所有縣市可以組織有關工作人員開展數據分析活動,在掌控兩區面積的前提條件下,對控制面積作出明確。依據調查研究結果與劃定條件,對區域內的劃分情況開展集中確定,促使區域測繪劃分工作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得到保證。依據“兩區”規劃規定技術的基礎規定與當地的基本情況,通過劃定永久基本農田的形式,促使該地區大致數據路線的生成。通過相關數據調查技術,對“兩區”范圍作出明確,并與當地勘查結果緊密聯系起來,科學勘察所劃定區域的具體情形,針對地區所有耕地的等級,還可以開展認真的記錄工作,確保數據庫的生成,并對“兩區”劃定成果做出編寫與制定。
(3)準備工作。針對施工現場的所有區域,就要開展相關的勘查工作,并以勘察具體結果為依據,對“兩區”劃定的有關重點內容,做出判斷與確定,在此基礎上,開展有關研究與分析工作,確保有關工作能夠得到統籌安排,能夠利用最短的時間,確保項目各項工作的實現。關于有關工作要點方面,注重與所收集的數據緊密聯系起來,開展認真的現場勘察工作,進而對地區農作物的長勢等內容作出了解。在進行具體的勘查工作的過程中,關于當地地理與氣候特征方面,注重認真開展相關的記錄活動。在對有關資料內容進行整理的過程中,可以使所有數據資料的整體性與系統性得到保障。利用數據具體分析工作的開展,對現勢性的數據資料做出選擇與應用。認真開展數據格式的轉換活動,在掃描并記錄紙質資料之后,還可以對其開展整體的糾正活動。在轉換矢量數據的過程中,所轉化的數據可以成為GIS通用格式。
(4)測制圖件。①繪制工作底圖。關于所明確的永久基本農田成果方面,可以在此的前提條件下,對土地承包使用權結果、高保護農田等方面內容作出疊加,整合所有資料內容,并對重點區域的邊界作出審核與檢查,設計兩區和與之相對應片狀地形的預編碼,對電子工作地圖做出獲取,利用分析、疊加等一系列的方式,確保表格制作工作的完成。②室內勾繪。在開展室內勾繪工作的過程中,注重以永久基本農田為依據,對有關基礎數據作出明確,在進行測繪工作時,關于分辨率較高的圖像方面,還可以將有關數據疊加進來,確保區域內邊界室內預劃工作的實現;在最新高空間分辨率中,可以將預劃邊界疊加進來,在此前提條件下,逐步進行室內預劃工作;以邊界劃分情況與室內預測結果為依據,和室內分析工作緊密聯系起來,對實地核查的重點區域作出明確,并將其標注出來。③預編碼。以“兩區”片的編碼規則要求與規定為依據,認真處理數字化工作底圖中的功能與保護區域內的不同片所賦予的預編碼。關于“兩區”編碼規則內容方面,縣級以下行政區域劃分代碼與“兩區”類別代碼屬于代碼結構,二者共同創建了相關的結構,該結構的組成就是13個阿拉伯數字。在該代碼結構中,9位是縣級以下行政區劃分代碼位數,能夠將縣級以下行政區劃體現出來。1位則是兩區類別代碼位數,這樣便能夠將糧食生產功能區與重要農產品區區分開來。3表示的是順序碼位數,這樣便可以將縣級以下行政區劃分類糧食生產功能區或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數量表現出來。在選擇與應用編碼方式方法的過程中,以“兩區”代碼結果為依據。在選擇賦碼規則的過程中,可以“兩區”的代碼結構為依據,根據GB/T2260的要求,開展劃分工作。在結束相關編制工作之后,注重促使編碼的穩定性得到保障。④圖件編制。以標準農田建設情形為依據,分別對“兩區”地塊與片狀情況進行實施,在完成編號活動之后,相關的空間分布圖就會生成,將有關信息標注至該分布圖中,可以對主要田間道路、基礎設施建設情形、土地流轉等基本情況做出獲取。在開展有關工作的活動中,圖形矢量化處理與偏快生成與屬性上圖屬于重點技術。在對圖像進行處理時,通過一些數據,能夠界定不同的工作區,并對矢量化邊界區域作出劃分。在這個過程中,還可以對糧食生產功能區的具體情況作出調研,并對邊界線作出明確。
(5)數據建庫。關于國土資源測繪新技術的諸多環節方面,數據庫建設這一環節居于重要地位,測繪工作質量直接受到數據庫建設情況的影響。在完成數據庫參數的設置工作之后,在對數據庫結構進行掌握的基礎上,還可以對數據集中的邏輯結構等內容作出記錄。在建構“兩區”數據庫的過程中,可以對數據圖層進行建設,對表單數據作出記錄,其中,空間參考數據等內容屬于涂層的設置參數。在進行數據入庫活動時,工作人員可以農業部所頒布的統一文件為依據,開展相關處理活動,下級部門負責檢驗矢量與屬性數據,并在本級數據中將其導入進來。關于數據庫內容方面,注重將劃定“兩區”的系統資料,加入進來,科學處置所有類型數據,并對其中的空間與非空間信息數據開展研究與分析活動。
三、結語
自改革開放,我國家測繪技術領域取得了重大的發展,在進行國土資源管理工作時,衛星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全球定位系統等測繪新技術正在不斷將傳統測繪手段取而代之。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將“3S”技術優勢,高效表現出來,還對這些測繪新技術中所存在的缺陷與不足之處有著正確認識,利用技術改進與創新工作的開展,明顯提升了國土資源測繪質量與效率,為我國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正常進行創造了良好條件。
參考文獻:
[1]石會洲.國土資源管理測繪新技術的運用之研究[J].住宅與房地產,2020(09):173.
[2]郭強.試析測繪新技術在國土資源管理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2020,18(01):242+244.
[3]劉雙俞.國土資源管理中新型測繪技術的應用研究[J].低碳世界,2019,9(09):155-156.
[4]宋冬冬.測繪新技術在國土資源管理中的應用探析[J].智能城市,2019,5(12):101-102.
[5]竇世杰.測繪新技術在國土資源管理中的應用[J].江西農業,2019(08):120.
作者:陳文典 何穎博 單位:成都市勘察測繪研究院四川省城市信息化測繪工程技術研究中心